核心素养视域下的“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3-02-23连惠宽
文 /连惠宽
引 言
所谓“1+X”,是指围绕“1”篇课文甄选一组关联性阅读文本,形成课内课外阅读对接,建立延伸性、开放性群文阅读模式。教师在执行“1+X”群文阅读模式方案时,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整合群文阅读资源,创设群文阅读情境,组织群文阅读活动,传授群文阅读方法,创新群文读写联动,为学生提供阅读感知的机会。学生对“1+X”群文阅读学习模式不是很熟悉,对此,教师要展开创新设计和组织,对学生群文阅读积累进行客观评估,帮助学生搜集群文资源,与学生进行多重互动,在学法上给予更多支持,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1]。
一、整合群文素材资源,突出“1+X”模式应用特点
“1+X”中的“1”是基点、核心,一般是指教材中的某一篇课文,或者是某一个训练点、话题。教师要对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分析,以确定“X”的选文方向,科学整合群文阅读资源,为学生顺利进入群文阅读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内容,研究教学设计方向,确立定点发散路线、定向整合目标、定制设计模式,引导学生自然进入“1+X”群文阅读之中。
以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为例,这篇课文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师在整合群文资源时,可先将《珍珠鸟》纳入群文阅读范畴,然后借助网络搜集一些描写鸟类的经典文章,如梁实秋的《鸟》,以及同龄孩子的作文,组建群文阅读内容。在阅读模式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重点阅读《白鹭》这篇课文,让学生找到精彩描写片段,展开针对性鉴赏学习,然后联系《珍珠鸟》中叙事和描写的片段,进行对比阅读,从语言鉴赏角度展开阅读和探究。《白鹭》这篇散文语言非常精彩,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阅读时,可从鉴赏角度选择、鉴赏程序设计、鉴赏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以鉴赏角度选择为例,学生一般会关注修辞方法的应用,教师则可要求学生找出一些典型词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在延伸阅读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外阅读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延伸学习,并设计一些群文阅读任务: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需要善待鸟类,阅读这些课外的材料,选择适合的案例,进行深入思考和解读,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讨论,还可以提出一些建议,设计一些宣传标语,围绕该如何保护鸟类进行思考和设计。
教师以课内某篇课文为轴心展开内容搜集,为学生准备更多适合的阅读素材,这样能够为学生提供课内课外对接阅读的机会。教师对课外阅读内容需要有理性设计的意识,要结合学生阅读需求,精选课外阅读内容,可以是名著内容,也可以是同学作文,进而让对比阅读顺利展开。
二、创设群文阅读情境,启动“1+X”模式程序引擎
学生对群文阅读情境设计最为熟悉,教师要对辅学手段进行科学筛选,推出更多新鲜的组织样式,对准学生学习关注点,以提升教学设计适配性。媒体、问题、诵读、游戏、谜语等早已为学生熟知,其调动作用相对有限,因此,教师要进行延伸设计,利用组合性手段,对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冲击。群体演绎、视频制作、音频设计、绘本展览、信息展示等都是有效的方式,教师科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能使学生的感知体验更为深刻,其调动作用更为显著。
《搭石》是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还有《将相和》比较适合组建群文阅读。教师可以围绕和谐主题展开信息搜集,为学生提供更多课文文本内容,如《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相处》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爱的奉献》歌曲,歌曲主题与这个单元的主题契合,教师可先让学生聆听歌曲,然后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境。由此,学生便可自然进入阅读环节,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为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教师可以现场诵读一首关于和谐的诗歌,让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阅读是学生个性学习行为,群文阅读也是如此。学生进入群文阅读核心,对课内文本、课外内容做对接性阅读,很容易产生一些认知冲突。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主动思考、自觉讨论,使学生在集体互动交流中逐渐形成共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展示“搭石”照片,设计过搭石的现场表演节目。学生对带有游戏性的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纷纷要求参与。教师便可以利用教室过道巧妙设计,让学生现场表演,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揭示“搭石”背后的内涵,学生都能够主动展开延伸思考。在课外延伸阅读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互动性学习,利用问题进行对话,提出阅读问题,进而互动讨论。
在“1+X”群文阅读模式中,教师要适时进行教学调整,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延伸阅读、对比阅读、集体阅读,为学生提供更多深度学习的机会。学生对这些阅读形式比较敏感,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思考,使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展开归结性、探索性、交互性学习,促进其阅读认知的顺利内化。在课内课外对接阅读中,教师要进行贯穿设计,为学生规划清晰的阅读路径,让学生自然对接,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其阅读效率。
三、组织群文交流活动,强化“1+X”模式操作体验
“1+X”群文阅读活动形式众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对群文资源信息进行梳理和研究,探寻群文阅读交流活动设计取点,结合学生学习诉求,推出更多群文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多重交流对话中建立学科认知。质疑释疑、故事讲述、演绎互动、游戏竞赛、延伸阅读、读写改编、绘本创作等都属于“1+X”群文阅读交流活动范畴。教师结合教情和学情调研情况做出理性设计,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深度学习的机会,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2]。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入群文阅读环节后,需要推出更多灵动性、互动性学习活动任务,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如在教学《猎人海力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将《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两篇课文纳入群文阅读范畴,然后让学生自行搜集民间传说故事。学生课前借助网络展开搜集,能够获得不少信息素材。经过多重筛选,教师决定推荐《嫦娥奔月》作为群文阅读对接内容,学生对课外内容有更高认同感,自然会主动响应,展开深入阅读学习。这几篇文章都属于神话传说,情节带有传奇性,学生阅读兴趣很高。教师设计话题辩论、课堂演绎、故事讲述等活动,便可将群文阅读学习推向高潮。由于群文都属于神话故事,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成员轮流讲述故事。为激发学生的讲述热情,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作为讲述背景,渲染课堂气氛。讲述故事需要一些技巧方法的支持,学生自身有一些学法积累,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学法交流活动,并及时进行方法传授,给学生提供帮助。教师结合教学需要,推出故事演绎活动方案,学生积极反馈,课堂研学气氛逐渐形成。学生对演绎故事也有更高期盼,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改编故事,设计演绎脚本,展开演绎彩排训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演绎活动顺利展开,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演绎,进行点评。学生自主操作演绎还存在困难,对此,教师要及时参与其中,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对学生演绎设计、演绎组织、演绎展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纠偏。
学生对故事讲述、课堂演绎等学习活动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多技术支持,确保学习活动顺利展开。教师如果能够鼓励学生借助媒体网络手段进行深度设计,让学生自行制作演绎视频,训练价值会更高。“1+X”群文阅读有延伸性和探索性,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学习诉求,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使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四、传授群文阅读方法,提升“1+X”模式运行效率
学生年龄较小,学法积累意识较弱,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布置一些学法积累的任务,鼓励学生展开学法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法积累储备,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有重要作用。群文阅读需要处理的信息有很多,学生往往会不知所措。对此,教师要在内容整合、阅读方式选择、学习目标设计、互动交流组织等方面给予学生更多帮助,让学生自然进入群文阅读环节,在主动探索中不断完善自我。“1+X”群文阅读模式有自身特点,教师要做对应解读。
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发挥引领作用,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如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父爱之舟》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篇课文纳入群文中。这三篇课文都属于家庭教育范畴,表达了父母之爱这个主题,主题高度契合,教学设计更便捷。教师可以从“孝德文化”这个角度展开设计,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做重点阅读,介绍爱的故事,谈谈阅读体会。群文内容高度一致,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深度阅读时,可以提出辩论话题:有人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表明父母之爱是天下最无私的爱;也有人认为,虽然父母是爱孩子的,但其教育方式存在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一些不科学的教育,甚至可能对孩子形成伤害。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说你的见解。课堂辩论顺利展开,学生大多能够据理力争,辩论气氛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时做出干预,对学生的个性观点进行点评,鼓励学生深度思考。学生对辩论式学习还不是很熟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此,教师要及时跟进指导,确保辩论活动顺利推进。
教师组织学生对辩论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对不同观点进行适度辨析,设计意图很清晰。学生进入辩论环节后,表现会更为主动。“1+X”阅读模式有延伸性,深度思考能够顺利启动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展开广泛讨论。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际出发进行对应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帮助,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五、创新群文读写联动,促进“1+X”模式立体构建
语言应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读写指导机会,渗透更多素养培养目标,让学生开阔阅读视野,在读写联动中巩固语言表达基础。“1+X”群文内容丰富,可以渗透的语文素养众多。教师要有分层设计的意识,对核心课文进行定向延伸,通过多种读写联动训练,为学生规划清晰的学习方向,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四季之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与这个单元中《鸟的天堂》有很多契合点。教师可以将其列入群文阅读范畴,然后借助网络搜集一些相似的文本,如巴金的《海上的日出》、老舍的《五月的青岛》、鲁迅的《秋夜》等。这些都属于名家名篇,鉴赏价值极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阅读这些文本内容,并给予必要的提示。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阅读疑问,教师可以集中解读,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学生对语言鉴赏较熟悉,教师可推出这方面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寻找鉴赏角度,尝试鉴赏自己喜欢的文段。在设计“1+X”群文阅读读写任务时,教师可提出具体的要求:《四季之美》从季节角度展开景色描写,抓住每一个季节的特点进行展示,学习这样的写法,选择适合的景物,展开读写操作,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也可以借鉴其他文本的写法,对身边的景物展开个性描绘。学生对仿写比较熟悉,面对读写任务,大多能够选择熟悉的景物展开仿写操作。教师要对学生读写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分析,及时展开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写出个性化作品。
仿写是最简单的读写形式,教师提出具体要求,适时传授一些学法,学生接受会更顺利,读写操作自然进入佳境。如果教师能够将学生作品展示到家校网络交互平台,组织更多家长展开阅读交流活动,调动作用会更突出。
结 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自身规律和特点,教师引入“1+X”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对模式执行条件、模式运行特点、模式操作效率等做重点评估,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1+X”群文阅读模式具有开放性、延伸性、互动性特征,教师要重点设计,这样对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