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凤台县地方小剧种生存现状与发展振兴路径研究

2023-02-23

戏剧之家 2023年2期
关键词:凤台县花鼓剧种

刘 畅

(安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 安庆 246052)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为促进戏曲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护和扶持地方戏曲剧种。乡村振兴战略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地方戏曲作为地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实现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我们要提升地方戏曲的适应性,改善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状况。本文对本土地方戏进行多角度研究和分析,结合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凤台古称“州来”“下蔡”,位于淮河中游。凤台在夏、商、周三朝都与淮夷有过交往和征战,王朝的更迭和频繁的征战以及居民的迁徙,给凤台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并最终促进了与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并存的州来文化的形成。[1]安徽淮南凤台县集中了淮河文化的精华,使各种民间音乐得以发展,如凤阳花鼓、豫剧、腰鼓等,淮河流域代表性的舞蹈戏剧表现形式如花鼓灯和推剧也在此孕育形成。

但是,在关于凤台县地方戏剧的研究中,学者们并未对其进行并项分析。在推剧剧种的研究方面,周朝生、韩士喜、高光照等人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花鼓灯的研究方面,陈敬之、宋廷香、韩运辉等人进行了革新,使得花鼓灯、推剧在凤台县迅速发展起来。但目前,关于凤台县小剧种的现状以及发展路径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成果。鉴于此种情况,本文试图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分析凤台小剧种发展现状及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和解决方法,为响应国家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战略提供理论和事实上的支持,争取地方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使凤台县地方小剧种获得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一、凤台县戏曲剧种演变概况

(一)凤台花鼓灯演变概况

凤台县地理位置特殊,其文化具有延续性、传承性,随着时代的演变,其文化特色也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花鼓灯作为地方小剧种的代表,其起源有“夏代说”“远古说”“宋代说”“元代说”“明代说”五种之多,[2]在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花鼓灯盛极一时,1923 年,曾有四十多个灯班四百多名花鼓灯艺人连续演出四天四夜。[3]抗战期间,凤台沦陷,部分花鼓灯表演艺人逃至霍邱等地。他们在保留原有艺术表演模式的基础上,[4]吸取当地戏曲唱腔进行创新。1928 年,花鼓灯又被称为“玩灯”,1945 年后,花鼓灯演出逐渐以戏文为主,并增加了简单的化妆和简陋的道具。1952 年,专业文艺工作者对凤台县花鼓灯进行考察挖掘,使花鼓灯艺术得到政府的重视。1953 年,凤台县十多位花鼓灯艺人首次参加中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在“文革”期间,花鼓灯因扭、晃、颠、抖等特点而被污蔑为“黄色下流”,使花鼓灯艺术和演员遭到批斗,花鼓灯表演艺术一度销声匿迹。1987 年后,花鼓灯艺术逐渐恢复生机。[5]但因受众人群比较固定,近年来,花鼓灯艺术的发展仍有一些障碍。

(二)凤台推剧演变概况

推剧在花鼓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1935 年后,20多个花鼓灯班丢下花鼓灯,演起弦子灯。“一条线调”在凤台各地普及,1950 年末,县文教科以弦子灯班为基础,成立了凤台地方戏大众剧团。1951 年8 月,在皖北戏曲研究会上,推剧因“一条线调”四句一反复的特点获得了“四句推子”的美称。[6]新中国成立后,推剧获得了良好的发展。1957 年至1963 年是推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凤台县地方乡镇公社较有影响的业余推剧团发展到四十多个。“文革”期间,县推剧团建设遭到破坏,推剧活动大幅减少。[7]而坠子书、小铙子书在日军侵略期间则因后继无人而消失。[8]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戏曲剧种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的发展和演变。在安徽,大多数剧种都有着系统化的传承程序,并获得了顺利发展,甚至有些剧种已经建立相应的剧团,在当地宣传、表演。但是,即使在国家已经出台了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政策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小剧种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甚至,有些剧种濒临消失。

二、1949 年后凤台县地方戏曲艺术发展的状况及瓶颈

(一)凤台小剧种生存状况

1.花鼓灯发展状况

淮河边的花鼓灯历史悠久,每逢春节期间,当地人都会表演花鼓灯以表达喜悦之情,当地甚至还流传着“看了花鼓灯,忘了累和苦”这样的民间俗语,由此可见淮河两岸人民对花鼓灯的喜爱。花鼓灯一般选取具有童子功的人作为学习人选,在语言上,用凤台县地方方言进行演唱。传统的花鼓灯集唱、舞、乐、戏于一体,演唱的部分被称为“灯歌”。表演者手中所拿的道具一般都简洁明了,特别是扮女角的“兰花”,仅手持一扇一绢,但唱词十分丰富,扮男角的“鼓架子”的动作命名也多与农耕生活有关。在花鼓灯中,鼓的表现与歌舞平分秋色,鼓不仅是最主要的伴奏乐器,还是控制角色情绪的工具,这从“半台锣鼓半台戏”的俗语中可见一斑。1984 年,凤台艺校开办花鼓灯艺术培训班,1997 年,在政府支持下,当地开办了花鼓灯艺术学校(以下简称艺校),2006 年,花鼓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花鼓灯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艺校老师和学生也积极创新,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如花鼓灯男群舞《瞧这帮鼓架子》,女群舞《兰花嫂》《千里长淮一条线》,群舞《家乡的红绣球》等,这些作品在2000 年全国第十届“群星奖”比赛和2010 年第七届“荷花奖”舞蹈大赛中多次获奖,并多次代表国家赴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如1996 年,花鼓灯表演队赴泰国表演《欢腾鼓乡》,1999年,推剧团赴芬兰表演花鼓灯传统舞蹈《抢板凳》《鼓乡欢歌》等节目,为凤台县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9]

2.推剧发展状况

推剧由花鼓灯后场小戏演变而成,[10]具有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特点,从推剧中,我们可以瞥见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其每四句一轮转的“四句一推”表演特点,推剧被当地人称为“四句推子”。推剧流行于凤台、颍上、怀远等地,因此,具有多样的文化内涵。[11]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三个:表演脱胎于花鼓灯,声腔多来自扬琴,动作源于流行在淮北平原的民间舞蹈。[12]其唱词均以七字、十字为主,唱腔分起、承、转、合四句式。曲调流畅柔美,抒情朴素,主要以生活小戏见长。抗日期间,凤台沦陷,花鼓灯歌舞团辗转到达霍邱,学习了“清音”调,对唱腔进行了优化,[13]后又加入了哭头、慢黄平、四越平以及板腔体唱腔,形成了旋律委婉、节奏跳跃的新推剧唱腔模式。1950 年,凤台县成立凤台地方大众剧团,1955 年,凤台县在原有半职业民间班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推剧团,以“四句一推”为基础,新创了各种板式,同时吸收民间曲牌,创作了《白灯记》《送香茶》等剧目。[14]推剧热情奔放、诙谐幽默,具有浓烈的地方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其被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政府支持下,当地剧团每年都会进行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及当地春晚表演等活动。

从上述两种小剧种的生存现状来看,其剧团演出稳定,演员培养有专业学校,剧目生产状况较为良好。但是,处于快速变化的时代环境之下,小剧种戏曲的生存空间被一再挤压,其发展面临诸多的挑战。

(二)凤台县小剧种发展困境

1.小剧种的历史文献资料未能得到系统的整理和保存

凤台县小剧种虽在当地老年人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其曲目传承大多是口口相传。这就导致许多细节及美学价值、哲学意味在传承过程中丢失。其次,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频繁的人口流动导致当地年轻人漠视传统文化,使地方文化难以获得良好发展。现在,传习小剧种的学员学习技艺的时间大大缩短,且近年来也鲜有青出于蓝的后辈。最后,除当地政府的相关工作人员和将来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会重视小剧种发展外,寻常百姓家中已较少听花鼓灯和推剧,这也导致了解小剧种文化的人群比较固定,鲜有专业人员对相关民间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挖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凤台县地方戏小剧种曾在短时间内掀起一股热潮,并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剧目,如《蓝桥会》《下苏州》等。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及后面的改革开放,当地小剧种逐渐没落。[15]

2.小剧种的创作和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指导

艺校和推剧团每年都应政府要求推出新剧目,学生也会进行相应的创作及剧本的排演。但这也意味着,剧本创作的团队不够专业,产出内容易浮于表面,难以符合当地的风俗民俗。排演过程中,在校学生虽可得到指导,并获得外出表演机会,但唱腔等方面的创新仍稍显不足。同时,因体制问题,想直接学习推剧的人无法便捷地获得直接接触前辈大师的机会。

3.未能本土化、多元化培养凤台县小剧种传承人才

凤台县政府每年会为艺校及推剧团安排一定的演出及出国进行文化宣传的机会,并与淮南等地的剧团有一定合作,包括人才输送等。2001 年到2008 年间,推剧每年演出场次达120 场到140 场,2008 年政府接手之后,推剧团的演出更是达到了每年200 场。[16]但是,近两年,由于疫情的影响,政府取消了出国进行文化宣传的安排。且与之前每年可招收三百多名学生对比而言,近年可招收到的学员变少,这一方面与疫情有关,另一方面与年轻人对当地特色剧种的看法的变化有关。另外,小剧种观众的培养也比较被动,大多处于“送戏下乡”,但又坐等观众的状态,较之20世纪80 年代戏台下人头攒动的情景而言,现在的台下观众寥寥无几,且多为老年人。

4.小剧种传播交流未能顺应时代潮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为戏曲艺术提供了更大的传播平台。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观众无法进入剧场看戏的情况下,网络新媒体为戏曲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会,但是,优秀的流量资源主要给了大剧种。小剧种所获得的资源很有限,有些剧目甚至在互联网上难以寻觅。这就使得新的戏迷入圈门槛高,老的戏迷无法获得线上观戏体验。受众集中于固定圈层,在无其他外力支持的情况下,受众只会越来越少,这限制了小剧种戏曲的传播和影响范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凤台县小剧种发展路径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抢救保护与发展振兴本土小剧种的举措。有关从业人员只有寻求新的路径,打破发展瓶颈,为戏曲尤其是小剧种注入活力,才能开创凤台县小剧种发展的新局面。

(一)凤台县地方小剧种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可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

花鼓灯作为本地特色戏种,于2006 年5 月20 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剧也于2017 年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凤台县地方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凤台县地方戏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促进乡村文明的发展。

(二)加强完善小剧种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挖掘,完成存量资料的调查

依托凤台县文化局与政府开展全县范围的小剧种普查,整理建立数据库。同时,向其他地区和国家学习优秀经验,将这些经验本土化后运用到本地区的小剧种保护上。在普查的同时,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材料和相关的文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成立和组织专业人员对文献性质的资料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并编写成册,分发小剧种知识普及册给青少年群体,扩展地方小剧种的受众面。创作具有新时代内涵的小剧种剧目,研究新唱腔和曲调,通过当地的政府网站进行专版报道。利用网络技术和科技手段,对现有影视资料及图片资料进行整理,实现戏曲档案资源的更新换代以及数字化的网络传播。对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老剧本进行整理和改编,恢复优秀传统剧目的演出,同时,对可改编的剧目进行整理,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组织当地的艺校和剧团进行节目排练和表演,配合政府进行宣传和推广,为保护、传承和发展小剧种打下坚实基础,确保高水平的传统戏剧得到有序传承。建立完善小剧种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在资料编写完成后,将其发放给各单位职工,并在当地的新华书店进行售卖和普及宣传。

(三)扶持小剧种创作展演,预先做好科学规划与指导

加强相关部门对小剧种政策的引导和调整。县政府应通过当地权威平台对地方小剧种进行推广,并对艺校进行关注和引导。一方面,可以在当地进行剧本征集活动,激活小剧种戏曲的活力,形成小剧种戏曲的持续性、全民性创作,使之迸发新时代地方文化特色。同时,建立创作激励基金,对优秀作品给予一定奖励,并进行相应的排练和演出。另一方面,对小剧种每一年的新剧目的创作进行数量要求,积极进行地方小剧种的表演。让小剧种走进校园,与小剧种兄弟学校及剧团进行交流演出,并推广到国家性交流舞台,为小剧种剧目的发展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同时,建立完善的小剧种表演体系和表演评比机制。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要有懂戏、会评戏的专业型人才。针对不同剧种,定期举办比赛,对其中表现出色的演员和团体进行奖励。搭建小剧种惠民平台,除了进行送戏下乡的活动外,政府还可建立专项表演平台,让表演团队周期性地进行表演,让老百姓有长期接触小剧种的机会,使小剧种由点及面进行扩散,同时,丰富表演人员的演出经验,提升他们的表演技巧。另外,积极研发相关文化产品。设计具有特色的周边产品,在当地旅游景区对游客进行特色戏曲文化的传播,并对文化周边产品赋予一定意义,如成都武侯祠的羽扇。同时,可以研发新的演唱表演形式,将传统唱腔与流行唱腔进行结合,如亚文化圈中的《牵丝戏》,不仅具有一定的传唱度,且有利于传统戏曲文化的推广。

(四)活态传承,组建新型小剧种人才培养机构,促进小剧种人才的培养

对全县乃至全淮南市的票友进行普查,吸纳资深票友进入艺校或推剧团,进行表演指导及传统地方戏的复排。这些票友不仅见证了老一辈地方戏剧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形式和状态,同时,对一些现今缺损的戏剧有相应的记忆,他们的指导对传统戏剧的创新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针对艺校内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应引进相关人才。在满足学校教学需求的同时,对学校课程进行规划。在师资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将推剧和花鼓灯人才培养进行及时区分。借鉴传统的带教模式,小剧种学习采取拜师模式,可以但不限于拜当地小剧种名师为师,还可拜其他戏曲类名师为师,学习其唱腔和表演技巧,并将其他戏曲的经验本土化后融入本地小剧种中,激发地方小剧种的活力。

(五)创新小剧种传播方式,拓展小剧种对外交流机会

疫情之下,人们不能如常进入剧场观看表演。政府及当地文化部门应利用直播平台,让大家“足不出户听戏曲”。这不仅可以满足票友的观戏需求,还可以利用其影响力进行二次传播。剧团无法出国交流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与他国观众建立良好交流关系,持续进行文化输出。艺校及推剧团和当地的文化部门可以在各平台建立专门账号,针对平台特性投放有关内容,且通过平台了解票友对戏曲的兴趣,针对性地进行剧本创作,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和更新。当地政府还可与各大网站进行协调,对相关视频进行推送,向不同年龄段的受众及潜在受众宣传地方剧种。当地有关部门还可拍摄相关纪录片,并与上级电视台进行联动,定时播放,或在网络平台进行投放,扩大小剧种影响力。

除了上述五种发展路径外,小剧种的发展还需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政府保障措施的支持。作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级政府、当地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有责任对其进行相应扶持,并进行政策倾斜。政府还可鼓励社会力量组建相应的基金会,为当地的小剧种艺术的发展注入资金,引导民间团体支持小剧种发展,促进小剧种艺术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凤台县花鼓剧种
淮岸花鼓情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万物皆可成为我笔下最美的事物——2018年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小升初作文真题解析
幸福花鼓
TeachingEnglishListeningthroughSongs
花鼓灯小唱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