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与对策
2023-02-23罗嘉瑜朱雯怡曹金湘耿云霄
罗嘉瑜,朱雯怡,曹金湘,耿云霄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 510520)
0 引言
近些年,对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升温,仅以研究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校园融入”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2010年至2016年每年均发表期刊论文1篇,2017年至2021年逐年递增,截至2022年9月,在“中国知网”统计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的论文共计32篇,研究内容涉及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适应、国防教育与征兵工作等诸多方面。文章选择关于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主要是因为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与校园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等紧密相关,其背后连接的是该群体是否能顺利完成身份转换和角色期待的重要现实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退役复学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该群体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爱国意识、奉献精神和个人素养,高校要做好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党的旗帜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 研究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现实意义
1.1 关于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诸多学者从地域、性别、个体性格等多角度对学习适应性进行了探究,并提出各自对学习适应性的界定。例如:田澜等学者认为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态的能力[1];王华容将学习适应性定义为:个体通过对自我进行调整,进而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需要的能力,包括外部适应和内部适应两个过程[2]。随着国内高等教育日益普及,关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国内学者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进行质性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目的和问题编制了自己的测试量表。例如:牛丽凤为了探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水平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编制了“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问卷”[3]。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研究内容的不断细化,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也逐渐进入一些学者的视野。从文献综述研究看,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适应性整体水平一般,普遍存在学习适应性的问题。岳永杰等人在研究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适应时得出: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回归高校后,在学业发展上面临困难的占比高达70%[4]。目前,多数研究认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是相关群体校园再融入问题中的一部分,对退役复学大学生产生学习适应性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主要有知识体系出现断层、角色转变困难、心理落差大以及对自身要求过高等[3]。
文章选择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展开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要以人为本,围绕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成长成才下功夫,引导他们修身立德、勤学上进、追求卓越、砥砺坚韧,实现个人成长与国家进步的和谐一致。二是相关群体个人发展要求的必然性。回归校园生活对退役复学大学生而言,需要经历一个“仪式性”的成长过程,在身份认同、社会融入、专业技能学习等方面需要建立起与角色相匹配的行为模式,实现角色过渡和角色转换。
1.2 研究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价值
1.2.1 有利于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经过几年的军旅生活,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普遍提高,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比较坚定,这也是很多退役复学大学生显著的自我认同标签。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思政育人活动中,要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搭建一个非官方的交流平台,通过案例渗透、参观实践等方式,退役复学大学生可将自己在部队中的感受传递给大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代大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的疏离感,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
1.2.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
李刚英的研究发现“部分退伍复学大学生在军人到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难以适应学生这个新角色,因此对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无法产生兴趣。[5]”退役复学大学生相比同龄段学生,需要经历“学生—军人—学生”的角色转变,由于部队生活和大学生活的明显差异,很多退役复学大学生在角色转变期会处于学生和军人两种角色期待相互嵌入的状态。例如:一些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学生角色期待中掺杂了他们曾经在部队生活的痕迹以及军人的特征,出现“退伍不褪色”的自我形象约束,行住坐卧与在部队中的要求保持一致,致使该群体校园适应性呈现出群内同质性强、群外异质性强的非常态化特征。因此,以对退伍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为抓手,使该群体中存在的军人角色期待和学生角色期待保持一致性。
1.2.3 有利于推动高校征兵宣传工作的开展
高校的征兵宣传工作一般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通过校园公众号、电子广播屏、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征兵内容的宣传,另一方面邀请退役复学大学生作为宣传工作者,为学生参军报名与未来规划做好全面服务与指导。对普通学生而言,退役复学大学生是良好的媒介,可以通过退役复学大学生了解到从报名入伍到退伍的一系列完整的个人经验,并进行自身发展规划,起到更贴近实际、更能引起共鸣的作用。高校做好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帮助工作,能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宣传作用,激励更多的优秀学生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推动高校征兵宣传工作的开展。
2 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调研
2.1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1 研究对象
选择广州市天河龙洞地区6所高校的退役复学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性别均为男性,学历层次包含本科和专科,退役复学后,在校时间1~3个学年,退役复学的专业以理工类为主。
2.1.2 研究方法
委托学生辅导员、二级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调研,主要采用线上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83%。同时在“目的性抽样”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对本校10位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了多次访谈,并作为个案研究资料,主要从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学习环境这三方面因素归纳出该群体适应的状态。
2.2 影响学习适应性的“三因素”分析
2.2.1 学习态度方面
在两年义务兵阶段,士兵们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和安全规定。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多已养成“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当其回归校园后,发现面对相对自由和自主规划的大学生活,以往的服从思维和行为惯性导致出现了从生理到心理的不适应。部分退役复学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变得盲目从众,在大学相对放松安逸的生活中慢慢产生了疲倦、懒惰的心态,导致出现学习适应性问题。在调研中发现,有72.4%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在回归校园的半年时间内会出现明显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在描述个人校园学习、生活感受时,会有“陌生感、迷茫、不知所措”等无助和无力感,有近80%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评价感到不满意,因此导致的“不自信、自我怀疑、行为退缩”等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会普遍持续1~2个学期。同时通过整理考试成绩挂科3门以上的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访谈记录发现,这些学生大多出现了“学习空窗期”,应对学习内容的转换和学习知识中断的能力不足,加之学习成绩与学习效率与身边同学有一定程度差距,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负面思想。
2.2.2 学习内容方面
有研究认为“知识体系出现断层”是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出现学习适应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部队中的学习内容以技能化、专项化、实用化为主要特点,知识内容体系相对窄化,更注重“学习—接受”的模式。返回校园后,该群体学生发现自身对学习专业知识有“陌生感”,在部队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与学校的教育体系出现衔接上的中断,普遍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在调研中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对大学课程内容普遍持有积极评价,仅有10%的学生表示对大学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对课程内容学习安排和学习效果评价整体水平一般。由于文章的调研对象复学后的专业集中在理工类方向,学科性质的特点让70%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认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不轻松,对掌握教师的学习重点表示比较吃力。出现此类主观感受,主要还与退役复学大学生尚未适应“学习—接受—思考—再学习”的学习模式有关,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方式没有脱离“目的化”学习的束缚。
2.2.3 学习环境方面
从个体对社会环境适应的角度看,退役复学大学生从部队到校园会经历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的一次“转场”,能否在新的环境中完成角色身份的转变与适应,对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调研中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会有“内紧外松”的感受,在“集体意识”和“统一安排”等部队管制行为习惯的影响下,65%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意识,这种适度“紧张”感,有助于帮助自己适应学校学习;有55.7%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表示更喜欢相对自由、轻松的校园学习环境;还发现有45.7%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产生一定的焦虑感,认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会让我的思想变得松懈,不利于我的学习”。例如:学校提供的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及在入党推荐、评优选拔、实习就业工作推荐等方面提供的“照顾性”的政策倾斜,本意是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一定的帮助,可实际上也会让一部分退役复学的学生出现了懒惰思想,不思进取,最终对自身的学习适应性产生不利影响。
3 提升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建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退役复学大学生这个重要的群体,需要给予他们科学的帮助与关怀,通过灵活配置和利用校园内多方资源,构建系统性的育人体系,来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3.1 强化校园教育与管理服务意识,加快退役复学大学生角色认知和转换
能否完成角色转换,重新适应校园生活中的角色设定,建立与校园角色相匹配的行为模式,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社会角色理论指出,角色的成功转换基于能够对角色有清晰的定位及认知[3]。在调研中发现:
一是在校园这个特殊的空间中,普通学生和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间存在一定的融合问题,从问题“是否担任过学生会、班委职位”的调查结果看出,77%的退役复学大学生选择没有或者是短暂担任,分析原因在于入伍服役年龄、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对集体生活的浅层融入,使该群体大多有“陌生感、疏离意识”,这些自我认知的反作用会影响到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行为实践。
二是校方提供的政策资源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给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角色定位带来影响。普通学生和退役复学大学生会潜移默化地依据自身群体占据的资源和所处的位置采取对应的社会行为,使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角色发展受到限制。
三是基于军旅文化的身份认同所造就的交往逻辑,使退役复学大学生个体形成角色主体单一性。相似的阅历,相同的行为准则,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倾向于在同群中寻找帮助,形成群体,与普通学生之间产生距离,群体意志有时会取代个人意志,阻碍个体的全面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从个人发展角度,退役复学大学生要走出“舒适圈”,改变非理性信念。军旅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内化为绝大多数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6],高校管理者要协助退役复学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习。
二是从群体关系角度,高校要利用退役复学大学生具有的“集体意识”和“服从命令”特征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在包括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的学生群体内,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发挥榜样示范与激励的作用,使教育目的更贴近实际,更接近需求。在与普通学生的关系融合策略上,高校要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被肯定”的社会场景和平台,例如:国旗护卫仪式、军训后备连、突发事件志愿突击队,激发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深度融入动力,在与普通学生的良性互动中进一步获得自信心和明确角色定位。
三是从学校社会空间的角度,学校通常能够对学生产生规制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形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偏好[7]。因此学校要通过制度设计,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从学校层面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奉献意识等主流思想,深化退役复学大学生业已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惯性;通过显性和隐性的教育管理活动,为各类学生群体创造平等、和谐交流的氛围,增加退役复学大学生和普通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
3.2 营造校园“泛部队文化”学习环境,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在营造“泛部队文化”学习环境方面,很多高校已经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等与部队文化联系紧密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阜阳师范大学、宿迁学院等高校通过建立“师生国防教育主题研讨学会”,让退役复学大学生担任教学助手,获得独特的学习身份,强化自我认同感,减少心理落差。安徽师范大学还以优秀退役复学大学生为典型,创新形式宣讲中国梦和强军梦,开通网络直播微课堂,讲述退役复学大学生把青春梦融入强军梦和中国梦的成长历程。学校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提供一个“能体现自我价值”或是“回顾部队学习生活”的学习环境,肯定其参军价值,避免“切割式”的退役生活造成心理落差,避免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无处寻求帮助,从而放弃学习的情况。
从部队到校园,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客观上有一个“过渡”时期,大多数退役复学大学生面对变化极大的生活环境,会普遍存在角色和行为匹配困难,“压力感、迷茫、心理有落差”等消极情绪状态给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带来一定影响。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认为“自我调节学习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三大因素(自我、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外界环境来影响个人内在动机,形成交互影响是切实可行的途径。退役复学大学生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学习来更好更快地适应,他们自己可以通过使用自我调节学习的一系列策略促使自己适应新的学习环境[3]。
3.3 夯实精准帮扶基础,建立退役复学大学生“1+N”朋辈结对帮扶模式
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只有在全面了解学习者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8]。在调研中发现不同阶段入伍的学生,在重新返回校园后产生的学习适应问题有阶段性差异。例如:大二、大三入伍的学生产生学习适应性困难的比例最高,有72%的学生对专业学习有“难以为继”的感觉,大一入伍的学生则在学习不适应上处于“延迟触动”状态,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会暂时性淡化该群体学生的“紧张感”,加之复学后接触的多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性和难度不高,而“形势与政策”“劳动教育”等思政课程还能申请免修,因此这些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对后续的专业学习带来长期性的影响。在对问题“遇到学习困难,你会怎么办?更愿意向谁求助?”的分析中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主动求助的意愿和付诸实际行为的比例较低,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求助行为的原因主要与自身的身份认知有关,由于年龄的差距、经历的差异和普通学生认知中的刻板印象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与同年级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交流频率低于普通学生。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中的数量决定了学校相关组织、部门有能力和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学业精准帮扶体系。要充分发挥朋辈教育低成本、高效率、强黏合等特性,一方面,学校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建立“一人一档”管理与帮扶制度,为精准帮扶提供管理方法和基础信息;另一方面,学校选聘配齐“导师”和“导生”,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和退役复学大学生组成“1+N”的朋辈互助小组,“1”即是一名通过考核,在专业能力、健康人格等方面符合要求的高年级学长(可以是普通学生,也可以是有入伍经历的学生),“N”即刚返回校园的1~3名学生,通过建立“红色研学团队”“军史研习社”等组织,丰富校园文化中的部队文化元素,实现资源互换,增进彼此的认同与接纳。学校要配套指导教师,对该小组实施“宽松”管理,提供一定的活动经费,搭建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互助小组共同参与各类型的校园竞赛、团体学习辅导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促使他们更快获得较为理想的自我认同感和学习能力。
4 结语
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各高校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个人等协同配合,共同努力,帮助退伍复学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目前的研究主要还是把学习适应性归纳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校园再融入”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关注点更多停留在学习适应性和人际关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的相互关系研究,缺乏针对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机制探究,这值得学术界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