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3-02-23王晓伟高贺云任娟娟
王晓伟,高贺云,任娟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0 引言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要求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开始进入筹划阶段。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对1+X证书制度试点在目标、内容、范围、进度安排、实施要点方面做出部署。随即启动包括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5个领域作为首批试点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截至目前,已确定四批共计44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流管理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高职院校多达370余个,成果显著。1+X证书制度的深入贯彻实施,有助于解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涉及到的市场需求匹配、实训基地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众多问题,对专业建设和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1 1+X证书制度内涵与价值体现
1.1 1+X证书制度内涵
按照“职教20条”的计划部署,从2019年起要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里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1+X证书制度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转型加剧的环境下,为了回应技能型社会对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而实施的以“书证融通”为核心[1],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最终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改革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
1+X证书制度中的“1”指学历证书,是学习者在实施学历教育的院校或教育机构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完成学习期内的所有任务而获得的文凭。“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通过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获取某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可的证书[2]。“1”发挥培育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作用,为学习者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具有基础性与普适性。“X”发挥服务产业经济发展、助力个性成长的作用,为学习者不断提升技能层次提供动力,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虽然“1”与“X”的管理模式、发证主体、评价标准和规范各不相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3],但1+X证书制度更倾向于“1”与“X”的融合。一是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等级标准的融合。如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与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充分对接,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等方面有一定的重合。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是在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做了补充、强化和延伸,共同为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保障[4]。二是课程设置与工作领域融合。如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包含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等。现代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核大纲中,工作领域包含了供应链基础与认知、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项目成本管理等。三是“1”与“X”可互认互换。随着学分银行建设的深入推进,两者可通过学分进行互认互换。获得专业学历证书的学习者在考取对应专业的职业技能证书时,可以进行学分兑换,免除一部分课程的培训;拥有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习者在进行学历提升中,也可以进行学分兑换,免修一部分课程[5]。因此,1+X证书制度满足了学习者提升学历与技能的迫切需求,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奠定基础。
1.2 1+X证书制度价值体现
1.2.1 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举,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2022年5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始施行,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进一步显示出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定位。新时期,职业教育定义为: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在于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知识与技能全方位融合的“专才”培养,具有职业性和技术性[6]。1+X证书制度体现了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等重要的特点,契合了现代技能型社会对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极大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入开展及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
1.2.2 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伴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和产业快速升级,物联网、虚拟仿真、5G、区块链、人工智能、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涌现,各行各业出现了许多新岗位和新职业。高等职业院校是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参与方,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技能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X证书制度则明确指出:学生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见,1+X证书制度要求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核心技术技能的培育。因此,1+X证书制度有助于推动“三教”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实施,提升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1.2.3 共性培育与个性培养并存,推动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1+X证书制度中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业水平,“X”指的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学生能够胜任某种岗位的能力。因此,学历证书是学生道德素养、基础知识的共性培育,代表社会发展对人共性能力的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是学生在从事职业活动所需专业技术技能的个性培养,可依据个人爱好考取专业相关的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共性能力为个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7]。同时,1+X证书制度要求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通过学分银行制度,完成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发展拓宽渠道,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动力,进而推动终身学习体系构建。
2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实困境
2.1 物流人才培养未满足行业需求
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紧跟物流产业行业变化做出及时调整。然而,高职院校的物流人才培养与物流行业需求的匹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人才培养数量上无法满足行业需求。2016年,我国物流从业人员5012万人,到2019年末达到5191万人,年增长率0.9%[8]。预计2022年物流从业人员规模达到5330余万人。根据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高等职业院校现代物流管理设置专业点975个,在校人数预计超24万,年毕业人数8万左右。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规模仍然偏小,人才缺口巨大。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契合物流企业岗位需要。在新零售、现代制造业等新业态的驱动下,物流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呈现出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技术先进、服务多元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物流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受到传统职业教育影响颇深,存在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践、实操教学为辅的问题,导致对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不足,总体质量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2.2 校内外实践条件未满足学生实训需求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是培养掌握本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塑造、职业素养的培育、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校内外实践条件作为保障。然而,当前的校内、校外实践条件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第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而少用”。近年,国家层面出台了各种政策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业院校紧抓机遇,投入资金,建设了一些专业相关的实训室,如物流仿真实训室、智慧物流实训室,叉车实训基地、仓储与配送实训中心等。但是,一方面由于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实训课程开发有限,实训室使用率较低。另一方面,实训室建设缺乏“柔性”,不能根据专业方向发展做出调整,致使有的实训室或实训设备逐渐被淘汰,最终闲置下来。再者,实训室开放程度不够,学生无法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学习。
第二,校外实训基地“合而不融”。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实现职业院校与物流企业“双赢”的局面,培养出真正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然而,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往往浮于表面,缺乏深入互动,只是在特定时间给学生有限的实践机会,学生无法随时参与到实际生产活动中。
2.3 专业课程设置未满足工作领域需求
课程是学生获取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基本来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科学性与精准性,直接影响着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水平[9]。教师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教学,使在校学生掌握物流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专业课程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和职业生涯的规划,进而影响学生的持续发展。当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课程设置过于陈旧。虽然我国的物流行业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经济快速转型升级、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物流行业日新月异,行业变化巨大。很多课程的设置还停留在匹配物流行业发展的初期,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严重缺失。其次,课程设置过于宽泛。现代物流专业具有交叉性、复合性的特点,很多学校设置了管理学、数学、经济、会计、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国际贸易、仓储配送、供应链管理等众多课程,学生掌握难度较大。最后,课程设置缺乏特色。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应服务于当地产业发展。物流产业范围甚广,就行业物流来讲,有农产品物流、服装物流、危险品物流、汽车物流等;就物流行业来说,有仓储物流、配送物流、运输、外包物流等。针对不同的物流方向,物流人才培养不尽相同,课程设置上也应存在差异。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同质化严重,不能结合区域物流特点设置课程,缺乏特色。由于课程设置的陈旧、宽泛、缺乏特色,导致毕业后很多课程无法应用到工作领域。
2.4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未满足培训需求
“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10]。首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不足。根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57.02万,“双师型”教师19余万,估计占比35%左右[11]。“职教20条”目标:“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可见,目前“双师型”教师与方案要求仍有一段距离。其次,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水平较低。一是专职教师队伍来源多元化,专业度低。教师本身所学专业有经济类、管理类、交通运输类、机械类、农业类、旅游类等,对物流专业的认知有限。二是教师来源以应届生为主,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导致教学过程侧重理论教学,学生实操能力不足。三是“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条件片面。很多高职院校片面的以教师持有资格证书、参与各类技能大赛等条件来认定“双师型”教师。但实际情况是一部分教师的资格证与物流专业不符;一部分教师是在入校以后,经过简短培训获得证书;一部分教师虽然参与了技能大赛,但是缺失实际工作经历。最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不能切实适应社会服务。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要求教师要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校内教学与培训对教师来说轻车熟路,但校外社会服务人群构成复杂,对教师是一项重大考验。专职教师习惯了校内学生群体的教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对校外社会人员的培训。
3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3.1 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传统的校企合作主要有订单班、入企实践、工学交替等模式。这些模式缺乏制度保障,存在企业缺乏话语权、参与意愿和参与度极低的问题,使得校企合作育人“有名无实”[12]。1+X证书制度旨在丰富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有助于破解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窘境。
3.1.1 出台保障制度,确立企业主体地位
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最有发言权,在校企合作中应当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若干意见或政策来推动校企合作,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因此,需要进一步细化保障制度。一是明确校企合作中政府、企业、评价组织、学校四方责任义务,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二是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发挥人才评价功能,主动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3.1.2 推进深度合作,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
校企合作不能止于简单的入企实践和毕业就业,应当深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学习资料库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方式改革、实训室建设、学生就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站在企业角度,企业就是在给自己公司培养未来的人才,更能尽心尽责,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3.1.3 校企良性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共同愿景推动下,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加强互动。一是学校与企业互动。学校主动联系有物流人才需求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二是学校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互动。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展日常教学。邀请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就业指导、专业沙龙等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三是企业为专业教师提供教师工作室,邀请教师入驻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问题及员工培训。四是企业给学生提供长期实践岗位。学生可以在三年的在校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机会进入企业展开实践。这样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学生毕业时可以直接胜任企业岗位工作。
3.2 建设适应性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技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鉴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专业发展,建立适应性更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积极发挥实训基地服务现代职业教育的作用。
3.2.1 提高实训课程比例、实训基地利用率
实训、实践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最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但就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理论课程占总课时的60%以上,实训课程建设滞后。因此,需要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和现有实训条件,开发更多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实训课程,达到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的要求,进而实现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充分、有效利用的目的。
3.2.2 完善运行管理,保障学生实践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需要从管理上进行改革,使实训基地资源利用最大化。一是灵活实训基地开放时间。实训基地的开放时间从正常的实践课,延伸到晚自习、周末,甚至假期。二是管理模式改革。从以往的教师管理向学生管理转变,让学生作为管理员,深入参与实训室管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是企业完善学生实践管理。校外实践是校内实训的补充,学校要与企业联合起来,探索学生入企实践方式,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岗位,满足学生课余、假期实践需求。
3.2.3 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互利共赢
受限于专业建设资金投入,难以实现建立面向工作岗位、门类齐全的实训、实践基地。因此,一方面可以校校合作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使各校学生共同使用,节约成本的同时满足学生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学院或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助于学校和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学生实践更切合实际工作,人才培养更符合物流产业、行业需要。
3.3 开发符合区域物流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的职业人才培养要以社会需求、企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服务于区域中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因此,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建设中必须紧随区域性物流发展,结合物流发展中的新岗位、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3.3.1 深入行企调研,厘清区域物流人才需求
各行各业对物流的需求从传统的仓储、运输、配送服务,转变为复杂、个性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推动了物流行业在技术、服务模式、岗位设置、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巨变。因此,也导致了企业对物流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深入企业调研,是了解企业需求的关键。一方面分析区域产业基本情况,确定对物流人才需求旺盛的产业、企业,然后重点进行开发调研。另一方面利用寒假、暑假,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回访,对中高层管理者,基层操作者进行全面调研。再者,可安排教师进入典型物流企业跟岗实践,经过长期的工作参与,获得具体岗位对人才素质、技能、技术的需求。
3.3.2 重构课程体系,对接区域物流岗位
以服务区域物流发展为宗旨,以对接区域物流岗位为目标,结合调研结果,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构。首先,总结、归类不同企业对人才专业素质要求,开发专业基础课程。其次,梳理本地区各物流岗位对人才技能的需求,开发兼顾共性与个性共同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最后,根据各类操作岗位对人才技术需求,开发实践实训课程,进而形成契合实际岗位需求,有利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课程体系。
3.3.3 实时评价反馈,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一方面,在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或提供多种方式反馈渠道,掌握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兴趣度、接受程度等。另一方面,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素养、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具体评估,然后及时反馈给学校。通过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积极参与,形成构建—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提高课程的实用性,进而实现有效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3.4 组建高度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13]。组建一支高度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有利于提升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有益于服务物流产业发展。
3.4.1 扩大遴选范围,补充“双师”数量
面对当前“双师型”教师短缺的问题,扩大选拔范围是一项重要举措。“双师型”教师可以从现有专业教师队伍中补充,也可以通过社会招聘引入。专业教师通过继续深造学习、参加企业培训和实习等方式,考取物流相关证书、提升技能技术水平,达到“双师型”认定标准,即可进入“双师型”教师队伍。社会招聘中,将物流相关工作经历、技能证书等作为基本条件,引进行业技能大师。在认定“双师型”教师时,严把评选关,一定以物流专业核心技术技能证书为依据,避免有证即认定的现象。
3.4.2 组织各类培训,丰富知识技能
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物流知识和技术技能,以适应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一是学校培训。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专家讲座及国培、技能提升等项目,扩充专业知识。二是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关键。可通过积极与企业合作,定期组织教师下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使教师充分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提升教学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通过校内、校外多元培训,提升“双师型”教师专业素养。
3.4.3 参与社会服务,适应角色转变
“职教20条”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中、小、微型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因此,提升各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将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的学校教学模式,使得教师习惯于面向全日制学生的课程讲授。当有社会培训需求时,教师表现出无所适从,无法胜任。面对职业教育大环境的改变,“双师型”教师应该积极融入到社会服务项目中去,不断锻炼,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既能在校内站好讲台,又能在校外做好培训。
4 结语
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保障。在1+X证书制度推动下,培训评价组织得以建立,现代物流管理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逐渐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基本建立,“三教改革”更加深入。总体而言,1+X证书制度解决了阻碍现代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校内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建设落后、课程设置滞后、“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对物流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