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考古学基础上的动态发展研究

2023-02-22王婧怡王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4期
关键词:殷墟保护考古

王婧怡 王林

摘 要:殷墟自1928年科学考古发掘以来,已走过95个年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担,负责殷墟近30平方千米范围内的考古发掘和相关学术研究工作。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也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而不断地发展、更新,形成了一个动态的保护、发展和利用模式。文章就74年来殷墟考古学术研究工作对殷墟建设产生的影响进行简要论述,并就近年来殷墟的保护、发展与利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解析。

关键词:殷墟;考古;保护;发展;规划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4.040

0 引言

殷墟考古发掘最早始于1928年,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发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殷墟考古发掘工作随之恢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导主持发掘工作。现已发掘的殷墟遗迹资源呈现了“一轴、两区、三级”的分布格局,形成了29.47平方千米的遗址保护区划,即以洹河为贯穿轴带,文物密集区有洹河北的王陵区—洹河北区,南部的宫殿宗庙区和后冈三叠层文化区—洹河南区。以小屯宫殿宗庙为一级中心,王陵、后冈和洹北商城为二级中心,其他众多聚落遗址(族邑)、家族墓地群、甲骨文窖穴、铸铜遗址和制玉、制骨作坊等为三级,沿洹河两岸围绕中心环型放射状分布的基本格局。

殷墟博物苑的筹备建设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而提上日程。为更有效地保护殷墟大遗址,促进遗址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于1987年在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博物馆—殷墟博物苑。殷墟建立之初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考古遗址公园概念和体系,因此安阳市环保局承担了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并将其命名为“殷墟博物苑”。在此后的30多年里,随着殷墟考古资料不断丰富、翔实,整个遗址立体框架逐渐清晰,殷墟博物苑的发展建设也随之不断更新、调整。

1 殷墟74年考古发掘历程

1949年以前,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由“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持,主要发掘区域是现在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殷墟王陵遗址,具体内容不再过多阐述,仅简述殷墟1949年后较为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

1950年春,原中国科学院主持发掘四盘磨、武官村两处,主要发掘有武官村大墓、排葬坑等①。

1953年,在大司空村发掘殷墓166座、车马坑1座、遗址10处,出土数量众多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②。

1958年至1959年发掘小屯西地、苗圃北地、张家坟、白家坟、梅园庄、孝民屯、北辛庄、范家庄、后岗、大司空村和武官北地等11个地点,重要发现有北辛庄和大司空村的制骨器遗址、疑似人工防御设施的小屯西地灰沟、苗圃北地的铸铜遗址、武官村北排葬坑、后岗圆形杀殉坑及戊嗣子鼎等③。

1969年至1977年在殷墟西部发掘殷墓939座、车马坑5座,出土陶器2000余件、铜礼器175件,还出土了大量兵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珍贵遗物④。

1973年,在小屯南地的发掘中,出土甲骨7150片,其中刻辞甲骨4800余片,是继1949年之前YH127灰坑后出土甲骨数量最多的一次发掘⑤。

1975—1976年发掘了包括妇好墓在内的殷代墓葬10余座、灰坑80座⑥;1976年12月又在婦好墓东侧和南侧发掘两座墓葬M17、M18,出土青铜器46件、陶器11件、玉器12件、骨器28件等⑦。

1978年,在殷墟王陵区侯家庄北地发掘了一座商代中期墓葬78AHM1,证实王陵区在商代中期便开始使用⑧。1964年和1979年在洹北三家庄、董王度两村发现和征集到一批商代青铜器。

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在三家庄进行发掘,发掘了8座殷墓,出土青铜器13件、陶器6件、玉器17件等共计48件随葬品,并推断这些殷墓早于大司空村第一期⑨。

1986—1987年,工作队在花园庄南地找到大灰沟向南延伸部分及一个大废骨坑H27⑩,在小屯东北地重新发掘甲组基址范围、钻探乙二十基址,发现殷墟一期武丁时期的大灰坑87H1k。

1991年发掘著名的郭家庄160号墓,出土随葬器物349件,包括铜、玉、陶、石、骨、牙、竹、漆等器类l。

1997年开始对洹北花园庄进行发掘m,随后相继发掘了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n、2号基址o,确认洹北商城为中商文化。在此期间,工作队又在殷墟宫殿区附近发掘了花园庄54号墓p、东地60号墓q;并于2004—2005年对宫殿区进行重新勘探和发掘,发现疑似商代池苑区的大黄土坑,重新确认以前已发掘的基址位置及平面布局,同时又发现近百座规模不等的夯土建筑基址r。在随后的发掘中,在铁三路发现大型制骨遗址s,在刘家庄北地发现制陶遗址t以及大型铅锭贮藏坑u,在豫北纱厂发掘了丰富的制陶和制骨手工业遗存v等。

近年来,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从最初的宫殿区、王陵区等这种点状平面的认知,发展到如今对立体时空的梳理与构建w,殷墟文化框架已基本建立、历史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学术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为殷墟博物苑及整个大遗址动态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2 殷墟的动态发展

2.1 保护范围的变化

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各类遗存充分体现了商代晚期政治、经济、文化、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殷墟作为在国内外都极具影响力的大遗址,1961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为24平方千米,包括宫殿宗庙区、王陵遗址区及后岗遗址区(图1)。1989年,河南省文物局对1961年公布的区划进行重新审定,包括重点保护范围和一般保护范围,描述区域较之前更清晰,但由于划界所用地标物均为村庄,随着村庄的不断建设发展,所划定的区域也逐渐缺乏操作性。

2003年河南省政府对殷墟保护区又进行重新界定,将其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25.2平方千米(图2)x,随着1999年洹北商城的发现和考古发掘,在此次保护范围调整规划中,首次将洹北商城纳入到殷墟重点保护区的范围。2004年,河南省建设厅和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再次公布了殷墟保护范围,和2003年相比,基本变化不大。

2006年,殷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公布了核心区保护面积和缓冲区保护面积共计11.34平方千米,同时将洹北商城及城垣外延30米以内都划入缓冲区(图3)。2010年,殷墟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2012年,安阳市委托陕西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殷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以下简称“《修编》”)将殷墟保护区划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共计29.47平方千米。规划的保护范围基本上覆盖了自1961年至2006年对殷墟划定的区域,并且随着殷墟考古外延的扩大,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也相应地有所扩大。

2.2 管理机构的调整

1952年5月,安阳市成立了安阳文物管理检查委员会,后更名为安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包括殷墟在内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1982年在王陵遗址上建成殷陵馆,解决了王陵遗址的保护和管理问题。1987年为保护殷墟遗址,在小屯宫殿宗庙区建成了殷墟博物苑,负责殷墟的日常管理和保护,隶属于安阳市环保局。2005年,为推进殷墟申报世界遗产,划归安阳市文物局管理,随后更名为安阳市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管理处。

2008年,为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整合殷墟资源,理顺管理体制,安阳市政府将原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管理处(原殷墟博物苑)、殷墟王陵遗址管理处、合并成安阳市殷墟管理处,作为统一的殷墟大遗址的专设管理机构,负责整个殷墟遗址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安阳市殷墟管理处的成立,加强了殷墟日常监测和维护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各项保护制度,为殷墟的保护与研究提供了依据和便利,使殷墟遗址的科学保护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2017年,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破解影响旅游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安阳市政府将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担的与文物保护管理相关的行政职能调整到安阳市旅游局,包括殷墟管理处在内的7家事业单位机构的主管部门由安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调整为安阳市旅游局。在2018年文旅机构改革中,安阳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成立,安阳市文物管理局改为安阳市文物局,成為政府机关组成部门。

近年来,为进一步梳理殷墟保护利用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活化传承,安阳市在原有殷墟管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于2019年8月设立殷墟保护管理专职机构安阳殷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殷墟管委会”),负责进一步推动殷墟遗址的研究、利用、宣传工作及殷墟遗址保护区内景区管理、运营、维护及对外交流工作。原殷墟遗址保护管理单位殷墟管理处于2020年初更名为安阳市殷墟博物馆,同时调整为安阳市文物局所属事业单位。2021年1月,根据《安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殷墟景区改革接收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政办文﹝2020﹞12号)文件,殷墟景区按照要求交由安阳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运营,为此该集团成立子公司—安阳殷墟景区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区公司”)。

综上,殷墟遗址目前涉及的相关单位和部门有3个,即殷墟管委会、殷墟博物馆、景区公司。其中殷墟管委会为整个殷墟遗址的管理机构,负责殷墟遗址的研究、利用、宣传工作,殷墟遗址保护区内景区(景点)的管理、运营、维护与对外交流等工作,还要负责殷墟遗址保护区内的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等。2022年,殷墟博物馆升格为正县级差额事业单位,主要职能为充分利用殷墟遗址及出土文物,跨学科综合构建殷墟学、甲骨学学科体系,推动殷墟学术研究,承担文物陈列展览的策划、组织、实施,发挥宣传教育窗口作用,开展研学教育活动,实施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利用,推进殷墟智慧博物馆建设等工作,侧重学术型单位建设。景区公司则在管委会的委托下,负责殷墟景区的自主运营,承担景区营销、景区保护提升、景区文物安全等工作。

2.3 展示内涵的扩大

殷墟对外展示的区域为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面积约0.29平方千米)、王陵遗址区(面积约0.12平方千米)两个遗址展示区,内部展示主要以覆罩展示、基址模拟展示、植被标识展示、场馆展示等形式为主。随着工作队在殷墟工作的不断深入,考古实物资料不断增多,2005—2006年,殷墟申遗期间,安阳市政府先后投入约1.8亿元,全面治理殷墟周边环境,探索殷墟遗址的展示方法,对殷墟博物苑、王陵馆进行了扩建,改进、增添了部分展示项目:宫殿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新建了殷墟博物馆,集中收藏、保护、展示殷墟出土的可移动文物,新建了车马坑展厅、YH127甲骨窖穴展厅、甲骨碑廊等,对甲、乙、丙组以及54号建筑基址进行保护与展示;王陵区对大墓进行了植被标识,对M260重新发掘建厅展示等;并对殷墟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分别在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遗址建成了约1.3平方千米和0.3平方千米的遗址公园。

1999年考古发现了洹北商城的存在,2003年洹北商城被纳入殷墟保护区范围。在2012年编制的《殷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中明确将洹北商城纳入殷墟近、中、远期规划,指出对洹北商城宫殿区的四合院建筑进行概念性展示,对宫殿建筑基址进行基址模拟展示,通过模型和沙盘展示殷商至明清时期中国四合院建筑和发展轨迹y。

2004—2005年,工作队在宫殿区勘探到疑似商代池苑区的遗迹。为全面展示殷墟宫殿遗址区文化遗存,2019年3月工作队在殷墟宫殿区北部开展池苑区的发掘工作,随后殷墟管理处计划在丙组基址发掘区搭建保护软棚,开展池苑区公众考古和研学参观项目,增加殷墟整体游览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2015—2022年,工作队在洹北商城韩王度发掘出重要手工业作坊遗址,进一步明确商代中期洹北商城手工业布局。2022年殷墟王陵区挖掘出环绕十四座王陵大墓的环壕(图4),对研究商代王陵布局、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3 殷墟目前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随着殷墟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殷墟遗址保护范围的扩大,从最初宫殿区和王陵区约0.4平方千米的殷墟博物苑到现在29.47平方千米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在动态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3.1 殷墟遗址管理主体较多,管理级别较低

殷墟遗址目前涉及管理业务单位和行政部门较多,不同单位和部门主管业务不尽相同,但又相互重合。一方面殷墟遗址在行政隶属关系上归属安阳市文物局、殷墟管委会;另一方面基层业务又要接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殷墟博物馆、安阳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管理。虽然管理主体增多能够更好地“专人专事”,提升殷墟保護工作的效率,但也容易产生“利益纷争、责任推诿”的责、权、利不明问题。

3.1.1 增加殷墟文物保护不利的风险

以2021年殷墟机构改革为例,改革后景区公司能深入挖掘殷墟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市文旅集团相继推出文创冰激凌、文创月饼、元宇宙NFT典藏文物卡等具有殷商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推进殷墟文物的活化利用,更好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深受市场好评。同时在市场宣传上,安阳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也能更好地整合文旅资源,拓宽宣传推广途径,提升殷墟对外知名度。但从景区运营现状来看也存在以下问题:殷墟景区内遗迹遗址、文物遗存丰富,目前景区公司缺乏专业的文保人员,开展的部分工作缺乏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殷墟核心保护区(宫殿区、王陵区)的文物保护。

3.1.2 管理机构规格与殷墟文化遗产品牌不匹配

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科研价值享誉世界。2019年成立的殷墟管委会是在与殷都区政府套合的基础上成立的正县级行政单位。2022年机构改革后的殷墟博物馆虽然由副县级差额事业单位升格为正县级差额事业单位,但能投入到殷墟的财力、物力、人力均有限,难以完全统筹遗址内各项事务。特别是“十四五”规划对殷墟遗址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城乡建设、经济发展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殷墟遗址的文化和旅游开发迫在眉睫。但就殷墟管委会、殷墟博物馆目前级别、财政性质而言,很难吸引并留住高精尖科研人才。

3.2 遗址保护与民生发展尚未平衡

遗址类博物馆与一般综合性博物馆最大的区别是涉及遗址周边的民生问题。根据政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设项目用地受到严格管制,例如村民建设用房、生产用地等都受管制,殷墟保护区29.47平方千米遗迹多封存地下。因此,多年来民生发展受到文物保护的严格限制。殷墟保护区巡查范围现有19个村落,人口约22万人,村民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违规建房事件时有发生。2018年,殷墟遗址查处了多起周边村庄违规建房事件,为了保护殷墟遗址,河南省、安阳市相关部门规定了严格的用地审批手续,大规模的违规建房事件虽然得到有效的扼制,但村民的生活似乎更加困难,家里有结婚需要翻盖新房的、有房屋年久失修的,都需要经过层层的审批,不但麻烦而且等待批复的时间较长,周边村民对此也颇有怨言,认为殷墟申遗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相应的利益,反而降低了他们原有的生活质量。

殷墟遗址发展建设过程中也曾考虑对周边村庄进行整体搬迁,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全实现。以小屯村为例,2009年花园庄拆迁后,小屯村村民也满心期待着政府统一规划拆迁,但十年过去了,小屯村村民依然只能守着原有的一方土地过生活。小屯村迟迟未能搬迁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部分考古学专家认为小屯村在殷墟考古发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小屯村搬迁或消失,殷墟乃至整个中国考古学都将失去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

4 发展方向与建议

4.1 健全机制,做好顶层规划布局

4.1.1 从省级层面组建殷墟研究院,在殷墟遗址内建构多层次,立体化的管理结构

一是在保持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文物局这一遗址监督体系的同时,整合多块牌子,明确管理界限,实行一个遗址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建立国家部门或省政府垂直管理体系。

二是强化社区、街道、村等地方一级的管理作用,加强遗址区各村与文保部门之间的联系,形成遗址的横向管理。

三是为便于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深入开展殷墟文化的活化利用,集中全力打造一个强有力的殷墟文化IP。

4.1.2 纳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2019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适度发展文化旅游、特色生态产业。2018年6月,国家文物局针对殷墟遗址周边违建拆除工作指出,殷墟的保护和利用要以世界一流为标准,把地下遗产、地面遗存、文物保护、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融合起来,建设成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公园建成后国家文旅部门将支持殷墟进入下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名单。殷墟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圣地,应当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给予殷墟积极支持,应适当考虑将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纳入申报国家文化公园范畴。

4.2 凝聚保护共识,促进乡风文明

4.2.1 培养遗址地居民文化认同感

据李晓莉、申红田在《商业时代下的殷墟遗址保护区发展研究》中公布的数据,殷墟小屯村集体收入申遗前为60万元,申遗后为2万元;花园庄村集体收入申遗前为200万元,申遗后为5万元。遗址内居民往往将殷墟当成包袱,甚至是发展枷锁,有村民直言“死人制约活人”,对殷墟保护政策有抵触情绪,殷墟遗址的保护和发展需要遗址区居民的群体认知和情感认同。

针对现阶段居民对殷墟遗址价值认知程度不高的现状,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殷墟遗址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发挥村规民约的引导力和约束力,鼓励周边村民发展和殷墟相关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并给予政策优惠和引导。二是应从小培养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安阳也应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入大遗址的内容,积极鼓励学生去殷墟遗址参观,到考古现场学习,深切体会殷墟遗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从小培养他们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2.2 通过立法立规和机制政策保护当地居民权益

新修订的《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于2021年10月1日开始施行,这不仅对殷墟保护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为殷墟遗址区民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新《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为殷墟遗址保护建立补偿机制,为居民搬迁安置提供法律支撑。未来应有更加细化的法律法规来改善殷墟遗址区居民的民生问题,将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民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实现“保护一处大遗址,可以让一个城市受益上百年、上千年”。以新修订的《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的颁布为契机,完善配套机制、政策,促进改善民生工作落地落实。同时,要畅通居民们表达诉求和建议的渠道,探索如圆桌会议形式的政府和居民平等交流的途径,进一步激发殷墟遗址区居民的热情,使他们成为殷墟遗址保护发展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郭宝钧.一九五○年春殷墟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1(00):1-61.

②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5(1):25-90,211-248.

③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58—1959年殷墟发掘简报[J].考古,1961(2):63-76,3-5.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9(1):27-157.

⑤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队.1973年安阳小屯南地发掘简报[J].考古,1975(1):27-46,80-82.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76年安阳小屯西北地发掘简报[J].考古,1987(4):295-302,374,385.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小屯村北的两座殷代墓[J].考古学报,1981(4):491-518,559-568.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1978年安阳殷墟王陵区侯家庄北地一号墓发掘报告[J].江汉考古,2017(3):20-56,137.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殷墟三家庄东的发掘[J].考古,1983(2):126-132,197.

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6—1987年安阳花园庄南地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92(1):97-128,143-148.

k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7年安阳小屯村东北地的发掘[J].考古,1989(10):893-905.

l杨锡璋,刘一曼.安阳郭家庄160号墓[J].考古,1991(5):390-391,481.

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花园庄遗址1997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10):23-35,99-104.

n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1号基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3(5):401-407.

o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宫殿区二号基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0(1):9-22,97-100,113.

p徐广德,何毓灵.河南安阳市花园庄54号商代墓葬[J].考古,2004(1):7-19,97-98,100-101,104,2.

q何毓灵.河南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60号墓[J].考古,2006(1):7-18,97-100,2.

r岳洪彬,岳占伟,何毓灵.2004—2005年殷墟小屯宫殿宗庙区的勘探和发掘[J].考古学报,2009(2):217-246,295-301,303.

s何毓灵,李志鹏,江雨德.河南安阳市铁三路殷墟文化时期制骨作坊遗址[J].考古,2015(8):37-62,2.

t岳占伟,岳洪彬,何毓灵.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制陶作坊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2(12):43-58,1.

u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铅锭贮藏坑发掘简报[J].考古,2018(10):32-41,2.

v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豫北纱厂地点2011—2014年发掘简报[J].考古,2019(3):33-47.

w何毓灵.殷墟近十年发掘的收获与思考[J].中原文物,2018(5):4-8.

x西北大学.殷墟遗址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Z].2003.

y河南省人民政府.殷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2012—2025)[Z].2012.

猜你喜欢

殷墟保护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三星堆考古解谜
殷墟随葬乐器补议
遥望殷墟——音乐考古与商代史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殷墟
记忆殷墟妇好墓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