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响堂山石窟莲花纹样装饰研究

2023-02-22任政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24期

任政

摘 要:响堂山石窟是北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之一,其采用了莲花作为佛光、藻井、佛龛、莲台、石柱的装饰纹样。响堂山石窟中的莲花纹样装饰艺术,形式多样,造型精美,显示出南北朝工匠们的高超技术与当时民众的审美价值,改变了以动物纹、神兽纹、几何纹为主要应用题材的局面,为唐宋植物纹样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文章通过系统分析响堂山石窟中的莲花装饰,总结其中的应用规律,并探究其蕴含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响堂山石窟;莲花纹样;石窟艺术;佛教建筑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24.028

1 莲花纹样的历史发展

莲花是古代中国石窟艺术中较为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它在被赋予佛教寓意之前,已经在诗歌中、器物上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期,荷花与文人墨客之间存在着某种类比关系。如《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莲花被视为佛的象征物,《妙法莲华经》以莲花象征教义的清净、智慧与纯洁①。

在装饰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南北朝时期属于秦汉与隋唐的分水岭,这一划分的关键意义在于“花卉母题的悄然崛起,并逐渐代替神兽母题而成为装饰的主流”②。此时莲花纹样、卷草纹样的大量应用冲击了汉代兴起的四灵神兽纹样,响堂山石窟艺术的发展正处在这一转折的兴盛时期。目前,学术界对于莲花纹样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黄文弼先生(1893—1966)认为莲花出自印度,但希腊有一种水草叶与莲花近似。自佛教北传至犍陀罗、大夏及安息后,用与希腊之水草叶混合,而成“印度、希腊式”之莲花瓣纹③。可以理解为佛教中的莲花纹样在自然界并没有直接的对应物。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传统莲纹与印度佛教的莲纹相互影响,达到完美融合④。本文认为,中国早期佛教艺术中的莲花纹饰很可能没有明确区分何为“荷花、睡莲”等相近的植物纹样,而是在本土化之后与中国本土的建筑、器物、装饰品等进行了融合。

目前无法考证“莲文化”始于何时,最初含义可能有生殖之意⑤,也有可能是为了防滑而添加在器物表面。石窟艺术中的莲花纹样有可能是基于莲花这一植物特性而延伸出的特殊产物,即当时的人们需要某一特定事物来承载自己的信仰,是一种思想物化的体现。

2 响堂山石窟艺术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繁荣发展,而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及外来宗教文化的重要元素,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在石窟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响堂山石窟主要由北齐王室修建,常乐寺《金正隆四年重修三世佛殿记》碑中记载:“文宣常自业都诣晋阳,往来山下,故其离官,以备巡幸……与此山腹,见数百圣僧行道,遂不三石室,刻诸尊像。”可见修造响堂山石窟是为了给北齐王室提供避暑游玩的离宫。

司马光(1019—1086)《资治通鉴》记载:“东魏武定五年(547)甲申,嘘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寺之旁为穴,纳其柩而赛之,杀其群臣。及齐之亡也,一斤之子知之,发石取金而逃。”⑥从中可见响堂山石窟也是高氏王室的陵墓。北齐开凿响堂山石窟的目的还有可能是宗教信仰,随着佛教的大范围传播,王室需要利用这样的信仰来加强统治,其中也有可能是统治者本身对佛教的信仰。

响堂山石窟在地理上分为北响堂山石窟和南响堂山石窟。石窟形制主要为佛殿窟与中心塔柱窟,部分洞窟为上下相通的“楼阁式”结构,这在其他的石窟中并不多见。佛殿窟是中国石窟中最具典型性的窟型,遍布各地石窟,其流行使用的时间也最长⑦。北响堂山石窟开凿于鼓山西麓,共有9座石窟。南响堂山石窟位于鼓山南麓,在响堂寺后沿山壁开凿7座石窟。响堂山石窟艺术主要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集中在北魏、北齐时期,这一时期营建的主要特点是皇室贵族出资修造,以大型石窟为主,规模庞大。中期约为隋唐时期,此时是北周灭佛运动后出现的造像热潮,这一时期响堂山石窟的主要特点是小型佛龛较多,少有大窟。宋代以后,中国石窟艺术日渐衰落(表1、表2)。

3 莲花纹样的分类研究

3.1 基座及佛光中的莲花纹样

在佛教艺术以及后期印度教中,莲花被用作许多神像的支座,用于表现至高无上的神力。莲花座的现实功用是佛陀结跏趺坐讲经开释⑧。莲花作为佛教净土的象征,常出现在佛的基座、背光中,逐渐成为其中的代表性植物纹样。

莲花基座在响堂山石窟中应用广泛,坐佛、立佛、菩萨、护法神等都有,其主要分为两种,即立佛莲台和坐佛莲台⑨。立佛莲台分为四种,第一种是仰视与俯视莲花纹样相结合的莲台,上下装饰有多层莲瓣,莲瓣较为圆润、厚实,相互错位排列,形制规整,如北响堂山石窟第6窟释迦洞两侧的胁侍菩萨莲台、第4窟七佛洞主佛两侧的六座立佛莲台。第二种只装饰有仰视莲花纹样的莲台,莲瓣交错组合,瓣尖向上,厚度较薄,如北响堂山石窟第6窟释迦洞大龛内的两座菩萨莲台和第3窟大佛洞龛内的立佛莲台。第三种是装饰有俯视莲花的莲台,莲瓣尖向外延伸,交错重叠,与地面近乎水平,如北响堂山石窟第6窟外侧的两处已被损毁的造像莲台。第四种是莲台中的莲瓣较为厚实,瓣尖处向上轻微翘起,呈弯曲状,如响堂山第8窟刻经洞中的立佛莲台。

响堂山石窟中的坐佛莲台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双层莲瓣交错排列,整体造型简朴,上层瓣尖向上,下层则装饰了带有两处圆弧的莲瓣样式,布局紧密,如北响堂山石窟第3窟大佛洞主尊造像三世佛莲台,其形制为须弥座。“须弥”一词最早意为须弥山,主要分为海面之上与海面之下两个部分。

“出海水上亦八萬四千由旬。须弥山上。有王十互诸天宫殿。帝释所住。王十王天。向上一倍……无边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此等尽若诸天住处。”

“其大海水最甚深处。深八万四千由旬。边广无量。诸比丘。其须弥山王。入海水中八万四千由旬。”⑩

须弥座在印度最初是栅栏式座样,大概到东汉初才有上下起线的叠涩座,这有可能是受犍陀罗影响所致k。南北朝时期的须弥座大多为素面,或装饰有莲花纹样、卷草纹样,唐代叠涩座更多,宋代之后的须弥座装饰更加丰富。目前认为须弥座随着佛教一同传入中国,或许是由于汉代夯土台基、砖筑台基已经被广泛使用,所以须弥座这种新的样式就理所当然地融入到中国佛教艺术中。

第二种是莲花与莲蓬相组合的装饰样式,此样式通常出现于“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中,如南响堂山石窟华严洞龛壁中的莲台,莲瓣向下伸展,为双侧中凸结构,坐佛两侧的弟子像与菩萨像立于莲蓬之上,以莲茎相连。

第三种装饰有华丽的复瓣莲花与单瓣莲花,如南响堂山石窟华严洞中的坐佛莲台。上层单瓣莲花瓣尖向上,呈俯视状。下层复瓣莲花向外伸展,略微翘起。上下层之间装饰圆圈与圆点纹样,整体造型紧实。这种样式在南响堂山石窟千佛洞及灵泉寺石窟当中也有出现。南响堂山石窟还有少数“双脚莲台”形制,如释迦洞内的左侧神王脚踩莲花,莲花为浅浮雕造型,有向下生长之势。也有如千佛洞正中间的脚踩莲花与莲蓬的组合样式,一佛为莲花座,二弟子、二菩萨脚踏莲蓬。

在响堂山石窟中,用以表现佛光莲花纹样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以彩绘为主,如北响堂山石窟第6窟大龛内的菩萨头光,整个头光分为内外两层,交错重叠的莲瓣构成了内层,外层则装饰有花朵与枝叶纹样,内外层之间、外层与窟壁之间由一圈圆点进行分割。第二种是彩绘与雕刻相结合的莲花样式,如北响堂山石窟第2窟文官洞内释迦牟尼像佛光,佛光外圈的莲花纹样与卷草纹样清晰可见,造型写实,颇具韵味。

3.2 窟顶、窟底及石柱的莲花纹样

响堂山石窟窟顶的莲花纹样十分丰富,主要特征是藻井中装饰了大型俯视莲花,或在莲花周围彩绘、雕刻有飞天、卷草等纹样。例如,北响堂山石窟第5窟关帝洞中的莲花藻井,由于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洞窟形制由穹隆顶变成平面方形顶,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正壁上部的千佛像。窟顶的莲花纹样风格多样,正上方的莲花藻井中间装饰有太极图,明显是受到了中国古代“太极”思想的影响。莲花瓣呈旋转样式,四角还绘有类似卷云的纹样。此外,其他莲花纹样包括尖角形莲瓣、双弧形莲瓣等,莲花中心的装饰纹样也不尽相同。

北响堂山石窟第2窟文官洞的窟顶也装饰有莲花藻井,以彩绘为主,分为8瓣,带有清晰的植物特征,如莲瓣、莲蓬。文官洞的莲花藻井在形制上与云冈石窟第12窟中的平棊藻井类似,后者开凿于北魏时期,整体为浅浮雕阳刻,在平棊的交接处及内部有莲花纹样作为装饰,莲瓣呈素面桃状,周围分布有乐伎飞天,优美生动。北响堂山石窟刻经洞也有雕刻与绘制相结合的莲花藻井,莲花近似圆形,为浅浮雕,四周装饰有其他植物纹样。南响堂山石窟千佛洞中的莲花藻井更为华丽,窟顶的莲花与8个飞天的形象清晰可见,飞天身材修长,衣带飞舞,整体色彩饱满,以朱红色和黄色为主。这在构图和布局上与安阳宝山石窟大住圣窟较为类似。宝山石窟始开凿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大住圣窟现存有北齐时期的石雕飞天,窟顶同样装饰有一朵大型莲花,周围的飞天以莲花为中心呈飞行姿态,具有强烈的动感l。山西天龙山石窟第3窟中也有莲花与飞天组合的装饰方式,但布局、窟顶与南响堂山石窟较为不同。前者不仅在窟顶中心雕刻有大型莲花纹样,还在四周的飞天两侧装饰有小型莲花,为覆斗顶窟,而南响堂山石窟千佛洞为穹隆顶窟。千佛洞是南响堂山石窟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石窟,窟内佛龛的上部为盝形结构,并在四面窟壁中装饰了正视角度的莲花纹样,这种设计强化了石窟空间上的层次感,而添加莲花纹样并彩绘的做法表明了当时的石窟艺术中国化已经逐渐成熟。

冉万里先生认为,“刻意模仿与融合创新是盝顶形龛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两条主线,其间伴随着不断地中国化尝试与替代”。犍陀罗造像大多以盝顶形龛表现兜率天宫、迦毗罗卫王宫,龛内的造像题材主要有交脚弥勒菩萨说法、灵梦托胎、阿斯陀占相等发生于王宫中的佛传故事。早期云冈石窟就已经针对盝顶形龛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例如,将犍陀罗盝顶形与汉式庑殿顶相结合。南响堂山石窟千佛洞内的窟顶装饰也印证了石窟艺术本土化的进程。唐仲明先生认为,其汉式屋檐及斗拱结构是在云冈、龙门以降的传统样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南响堂山石窟斗拱的变化已不见北魏时期的特征,而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北齐样式m。

南响堂山石窟释迦洞的窟顶与窟底也雕刻有精美的莲花图案,窟顶中心刻有10叶朱红色垂瓣莲花,莲叶呈灰绿色,莲花四周刻有12个飞天,手持莲蕾,衣裙与飘带随风扬起,可见雕刻技法的高超。窟底刻有14叶大型莲花纹样,莲花外圈还装饰有类似卷草的纹样。北响堂山石窟刻经洞窟顶上的莲花藻井搭配了繁复的卷草纹样,巨型12瓣浅浮雕莲花呈淡红色,中心为莲蓬,四周的卷草纹样连贯蔓延至窟顶边缘,造型活灵活现。从天龙山石窟第3窟、南响堂山石窟千佛洞、南响堂山石窟释迦洞可见,以莲花为中心,周围有飞天及其他纹样的装饰方式在北齐时期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不仅在视觉上营造出婉转的动感,而且让天宫充满了活力与生命力。

响堂山石窟中一般采用仰视莲花、复瓣莲花作为柱身的装饰,如北响堂山石窟第6窟释迦洞两侧的莲花石柱。该石柱上部、中部皆有浅浮雕莲瓣,中部由俯视莲瓣、仰視莲瓣组成,仰视莲瓣的瓣尖向上伸展,俯视莲瓣反之,中层还刻有类似联珠纹的圆点。南响堂山石窟华严洞外侧、千佛洞外侧也雕刻有莲花石柱,分为上下两层,朝向相反,造型与北响堂山石窟中的石柱类似,这种装饰在石柱上的束莲在南北朝时期较为流行,在石窟艺术中应用广泛。南响堂山石窟释迦洞外曾经有双龙装饰,檐下的2根八角列柱以蹲狮为柱础(现已不存),洞口两侧还雕刻有质朴的大叶变形缠枝莲纹及龛眉帐幕,2个石柱的上部还刻有朝向向下的浅浮雕莲花纹饰,中部则装饰有双层莲瓣,在造型上与北响堂山石窟第6窟释迦洞外的莲花石柱比较相似。

3.3 与莲花有关的各种图案

北响堂山石窟释迦洞门拱中的植物纹样包括莲花、莲房与卷草纹饰,以浅浮雕彩绘为主。中心为两朵莲花,莲花瓣层次分明,造型上偏向写实,采用半侧视构图。北响堂山石窟第2窟文官洞内也有残存的莲花柱础,自上而下垂落地面,造型生动流畅,具有几何意味。主龛右侧雕琢普贤菩萨造像,坐骑为足踏莲花的白象。其中的复瓣莲花造型圆润,莲瓣具有明显的前后关系。

4 结语

响堂山石窟中的莲花纹样有仰视、俯视及正视角度。佛光和窟顶藻井中的莲花具有类似几何纹样的特征,通常为正视角度。工匠多以仰视和俯视角度呈现莲台、石柱中的莲花纹样,造型生动写实。莲台单层、双层皆有,既有莲瓣向下的俯视造型,又有上下双层莲瓣组合的情况。石柱一般装饰双层且朝向相反的莲瓣。响堂山石窟中的装饰纹样较为丰富,注重莲花纹、卷草纹、忍冬纹的写实性。这种饱满丰富的风格不仅保留了北朝石窟艺术的率性,也开启了隋唐富丽奢华的风格,是北齐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

注释

①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7.

②诸葛铠.佛教艺术对中国花卉装饰的影响[J].民族艺术,2004(2):51.

③黄文弼.西北历地论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45.

④张晓霞.佛教对传统莲纹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3):32.

⑤马倩,潘华顺.古代莲文化的内涵及其演变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1):24.

⑥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4957.

⑦马世长.中国佛教石窟的类型和形制特征:以龟兹和敦煌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6(6):48.

⑧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4:37.

⑨聂书法.响堂山佛教石窟装饰纹样的分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20.

⑩《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8:613.

k杨新平.浅谈须弥座[J].南方文物,1993(1):79.

l郑汝中,台建群.中国飞天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0:261.

m唐仲明.论“响堂样式”的特征及形成[J].敦煌研究,201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