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

2023-02-22段慧芳

中国市场 2023年2期
关键词:热带海域生态

段慧芳,张 哲

(1.山西国信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3;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1 引言

近几年的“两会”有关于海洋方面的特色化焦点不断聚集,如“海洋强国”“科技兴海”“海洋经济”等。据《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海洋生态经济作为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在海洋文旅行业的增长比率达到了57%,社会主义热带海域生态产业体系发展的前景是可预见未来的阳光产业。热带海洋资源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战略储备,海南省的责任尤为重大。据统计我国在海南省附近的南海区域有着2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热带海洋生态产业占25%,经济增长产值却占50%左右。由此可见,资源的开发利用、高效的管理、有效的市场秩序、可循环的海洋环境系统、科学的生态系统维稳等是新型经济体系下的有力保障。现阶段,国内学者对于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较少,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江浙沪、海岛单一的生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逐步的研究中,系统地研究热带海洋生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同时为推动海南自贸岛的高度定位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2 产业资源概述

2.1 热带海域自然生态资源

我国热带海域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涵盖20余万种,其中,深海生物3000余种、深海鱼类2000余种、海贝类500余种、海藻类100余种,260余千米较长的湾线、滩宽、沙白、水蓝、石奇等海岸线特色,海域面积超过3500平方千米,大小港湾超过20个,大小岛屿超过70个。植被种类达1838种,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62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可燃冰、天然气、海洋油气等资源在深海近些年已有两个大型气田被发掘,总储量超过10000亿立方米,按照每年供气500亿立方米计算可为全国储备供气20余年;海洋空间资源硬性条件的基本面决定发展海南自贸岛的空间,我国热带海域面积约为2000平方千米,海岸线1700余千米可以进行开发的岛屿、港口、礁、海滩等;西部和西南部海盐工业资源独特而富含超过100余种化学元素,适合盐田产业基地培育的沿海平原达70平方千米。化工资源体现在硫化物、磷化物、细砂、深海锰化物等,具备极高的战略储备稀缺金属资源,利用微波消解-ICP-MS方法测定稀土元素消解,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了鱼类、贝类、甲壳类生物体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得出REE分布模式基本一致的结论。

2.2 热带海域人文产业资源

近些年大力推动发展产业生产力,地域文化资源成为海洋经济结构之根本。随着热带海域地区对本土民俗人文的深入挖掘,在市场相关产业的重要场合中,黎苗文化中富有内涵与韵味的设计创意与文化活动,如布艺、陶艺、藤竹编、服饰、装饰等生动地展示了黎苗人文环境产业中时尚元素的完美结合,成为向国内外游客展示靓丽风采的名片;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独特的滨海度假区、人文风情等区域海洋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有利于高效提升热带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遗产文化资源的形成,如最早有关蜈支洲岛记录的在清光绪年间。遗产文化的新业态不断涌现,使热带海域人文环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相关的人文产业资源种类和结构元素有了大幅的创意提升。

2.3 热带海域文旅产业资源

热带海域文旅产业市场中多元化海岛休闲度假旅游方式占比较大,单一化的海洋旅游、文化旅游等体验度较低。热带海洋海岛内陆生态,热带海洋生物、洁净神奇的海底世界、五彩斑斓与千姿百态的珊瑚群,均是海洋旅游海底部分精彩的展现。热带海域文旅产业分布上大小湾区19个、主要港湾6个等,国际旅游岛上栖息着几十万只美丽的白鸟,经常有野牛出没的东岛,以及像一串串珍珠镶嵌在西沙的七连屿,为开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提供了优越的场所;热带海洋生态旅游宛如一个巨大的热带海洋生态圈,层次分明的海水色泽由透明而碧绿继而浅蓝后深蓝,是开展海上休闲度假的优势;热带海域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游艇产业、游轮产业、休闲度假产业均呈现出张力,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为支持热带滨海核心文旅产业的发展凸显出强大的动能。

3 产业现状分析

3.1 开发系统性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热带海域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发展过度的行为促使热带海洋生态资源的开发扩大规模,热带海域清洁海域面积约为350平方千米,占近海岸海域总检测面积的85%,有15%的近海海域被溶解氧、无机氮等污染因子污染且逐年呈上升的趋势;人类无意识的行为致使年捕捞量均超过5万吨的总量,现因过度捕捞导致热带海域生态资源的平衡性逐年下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一些外来海洋生物入侵我国热带海域,造成了热带海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偏弱、生态平衡服务功能下降,导致部分国家级深海保护生物濒临灭绝。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热带海域的快速发展,高强度的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富氧化加剧、生态系统失衡等。热带海域生态资源开发系统性问题主要体现在热带海域生态资源易损耗、热海海域特色化定位不明显、热海海域地区的人类无意识行为、生态资源季节性周期抗风险较弱,有助于消除传统的热带海域功能性下行的空间及生态资源的合理保护态势。

3.2 市场竞争性问题

热带海域附近地区教育质量的普遍落后是造成无序化恶性市场竞争的最根本原因,自然生态压力的凸显造成了一定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对市场的相应机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恢复后疫情时期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然成为解决热带海域地区经济增长下行明显的重要任务;对热带海域的生态资源市场竞争性的海域环境产业、海域景区、海域集成产业等进行建模分析后得出,在充分深挖产业资源、优化创意产品结构、多元化资源开发、规范市场要素、优质服务管理等方面还需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新型经济体下的科技化市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保的可持续性;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导致高温天气下我国的热带海洋区域内的市场运输环节功能低下,由于内陆与海岸线城市交通不便,导致市场外销成本增加,疫情的因素或将导致动植物细菌增速不可控,对产业市场恢复发展带来了难度;疫情的因素间接为贸易壁垒的降低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全球化产业结构呈现新的格局,生态资源市场的瓶颈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3.3 专业发展性问题

近些年人类在热带海域的开发活动日益频繁,没有遵循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导致氮磷化物、重金属等有害化学元素相继流入近海海域并进一步致使生态恶化且修复无望;围海养殖、围海造地、临海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导致海水养殖海洋生物的越发单一化、结构异化等,主要是海洋生物的饮食杂乱性、生存体系未知性、食物链平衡性等客观需求致使海洋生物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甚至异常事件频发;热海海域面积的大幅缩减,淤积的污染泥沙、塑料制品等有害物质繁多,正常的热带海洋生态功能退化严重,同时使岸上的生态农业连年产量下降;基于海陆空“三位一体”定位运用互联网式的信息服务业、流通业等疫情时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多元化的发展创造出新型经济体量尚需时日。热带海域生态资源专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对产业集群全产业、全流程、全体系等方面均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统筹协同发展专业化产业,有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

4 产业借鉴研究

4.1 新加坡热带海域生态产业概述

进入20世纪后,新加坡逐步由单一转口贸易转型国际交通运输、国际贸易、轻工业制造等,成功的进化港口后吞吐量达到世界前列。由于新加坡地小人稠,恶劣的海域生态产业、海域环保、产业配套等问题使热带海域生态总规划蓝图每五年修订一次,涉及生态产业方面的有环境规划、绿色规划、维护规划等;服务业带动经济重要的举措,在环境水务、洁净能源、生物医药等方面已然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先进的国家;服务业与制造业是新加坡的支柱产业,其中服务业约占69%,制造业约占20%。服务业、旅游业、轻工业等为80%的人员提供了工作,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5%以上;新加坡凭借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捷、基础设施优良、外汇利率稳定、轻工业成本较低、人工成本可控等优势,一跃成为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4.2 新加坡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分析

新加坡海域的生态产业十分尊重原生态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文旅活动、海域特色文化、文创产业产品等方面的环境研究绿色生活全民化,政府对行业培育进行了较大的投资,并实施了一系列适应本国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生态旅游方面的分区、分级、设置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业园区生态化的新加坡化工业发展战略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是石化专业区,二是“化学群”战略上下游产品链的衍生产品,已形成了“化工簇群”(chemical cluster) ,即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海域湖泊自然化的企业之间形成上下游的关系,物料通过管道在园区内输送,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施和公用工程,并降低相应成本,环保问题“消除海域内垃圾是保护生态经济产业正常平稳运行的第一步”中的可持续治理存在于所有企业及个人的潜意识中。

4.3 借鉴新加坡部分产业发展模式

新加坡转型经济后与发达国家达成共识并同意实施进出口西方轻工业标准产业的产品标准,主要体现在海域生态产业在实施轻工业化进程中,配套国际贸易、交通运输、较为灵活的金融政策等;在热带海域生态产业的经济运行建立中,新加坡采取一定的公务员激励制度,来充分保障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管理机制;群众广开言路发挥倡议功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优势,就海域生态产业经济发展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重奖较大贡献者;市场竞争环境纠纷的“一资一政合作协调体制”妥善处理,充分发挥出“新加坡职工总会”的功能性职能,涉及市场恶性竞争、克扣薪酬、偷税漏税等问题均交给全国资方代表与联合会进行交涉,降低了市场不正当竞争的风险;新加坡在发展海域生态产业时比较注重生态产业、经济运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综合性与互补性,以三者相协调统一的方式进行产业发展。

5 产业未来展望

5.1 建立健全市场环境

完善热带海域生态产业的市场环境基础建设体现在一定区域内的整体产业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的竞争性等方面。《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重视市场环境的改革改制,结合后疫情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现状,积极通过各类职能机构及部门协调配合海域生态产业的市场规则;改善后疫情时期的生态产业质量及阶段性提高管理效能保障各项制度有机衔接的基础市场环境制度体系,实行市场环境准入、事中控制到事后监管的“一站式”全过程服务管理;健全市场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建立市场不正当竞争、环保污染等“黑名单”制度,并根据相应市场变化实行差异化考核制度。

5.2 完善地区产业设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确立“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随着政策贯彻到地方产业,其热带气候、自然灾害、台风频发等是热带海域开展海洋生态产业建设的风险因子。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渔业补贴制度,按规定统筹整合相关支民资金,用于鼓励和引导科学培育、绿色防控、生态产业等;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带来了土地空间和经济效益,也带来了连锁反应的生态产业问题。滨海湿地、海口、海湾等都有重要的生态产业系统,大规模填海活动使这些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随之造成一系列各国间的争端,领海海域的占用不断缩小相邻各国的国境线,严重影响原本海洋水动力系统。

5.3 转型新型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时代产生的互联网信任机制将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并覆盖传统零售业曾经拥有的优势,现阶段传统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力面临严峻考验。数字经济在数字化丰富要素供给与网络化要素配置方面,智能化提升产出效能推动新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量、效率变量、动力变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海域生态产业,创新海域生态产品,开展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改制将推动集体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资产折算转变为企业、合作社的股权,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让农民长期分享产权收益;“互联网+产业”提升生态产业效能,平台的数字化自动在线就能完成全流程。通过数字化的经济模式,大中小企业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高效、透明;“互联网+民生”数字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在“触网”后,俨然呈现出新的面貌。

6 结论

综上所述,主要结合2020年6月1日下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阐述后疫情时期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发展可行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得出,坚持走可持续产业发展的道路;升级优化热带海域基础性设施建设的必要性,积极以科学的理论要求探索出后疫情时期新型经济体的发展模式,构建出一套规划先行、事中稳定、立意高远的全面性战略。

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天然的优越性潜力巨大,现阶段的发展迟缓根本原因尚需时日克服,随着出台海南自贸港的若干意见体现出多个领域均有一定力度支持,为后疫情时期的热带海域生态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动能态势;热带海域生态产业涉及领域多且起点低,借鉴新加坡海域产业发展模式及先进的科学理念有助于阶段性提高我国热带海域产业多元化绿色发展结构;依托可持续发展思路、海洋科学发展观念、生态学平衡发展、共生产业学发展、热带海域洋生态经济提升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面产业研究,采取网红经济、夜经济、互联网生态经济、新零售模式等进行线上与线下的社会经济效应产出。一方面丰富热带海域产业合理发展必要性,另一方面为构建新型经济体下后疫情时期的热带海域提升经济效应提供强劲动能。

如今,后疫情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热带海洋地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先行地区,正借“一带一路”的东风扬帆起航,全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书写开放发展的新篇章。笔者受限于研究能力的时效性、能效性、系统性精力等,对热带海域生态产业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对策研究等尚未深入,尚需时日致力于我国热带海域产业发展未来的研究,为早日实现我国“海洋强国”的伟大战略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热带海域生态
遗落海域
“生态养生”娱晚年
埕岛海域海上独立桩拆除方案探讨
热带风情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热带的鸟儿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圆滚滚的热带“龙”
海域评估技术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