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竹教授基于伏痰理论治疗小儿排尿性晕厥临证经验

2023-02-22徐嘉励刘志伟高倩倩陈紫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伏邪行气肝气

徐嘉励 陈 竹 刘志伟 高倩倩 陈紫林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排尿性晕厥属于境遇性晕厥(situational syncope,SS),是指在排尿刺激下引发意识丧失,发作后意识完全恢复,并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晕厥[1]。其特点为发病迅速、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并不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青少年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2]。由于本病病因不明,因此,在诊疗过程中通过病史、体查、辅助检查等后,排除其他导致晕厥的疾病,如癫痫、代谢障碍、癔症等后,对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晕厥可选取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若患儿HUT实验为阳性可诊断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autonomic-mediated reflex syncope,AMS)[3]。由于本病发病迅速,若在危险的场所发生可危及患儿生命,反复发作也给患儿及家属带来较大心理影响。西医学针对本病仅以急救及对症治疗为主[4],患儿苏醒后辅以一般治疗及心理干预,未能达到减少或治愈的目的。中医药对本病有独特认识且疗效确切[5-7],陈竹教授结合小儿特殊生理特点及伏邪发病特点,认为小儿排尿性晕厥病机为痰邪久伏、遇时而发,治疗应以“化痰、行痰、消痰”为主。笔者有幸跟随陈竹教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陈竹教授对此疾病的认识及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西医发病机制 根据病因不同可将晕厥分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和不明原因晕厥,其中主要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多发。SS归属于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中,常需要触及诱发因素如排尿、排便等,导致体位的畸形改变从而增加心室收缩以维持心输出量,超收缩的左心室激活对壁张力反应的牵张敏感的机械感受器,从而急性增加的迷走神经张力导致反射性心动过缓,直至心搏停止,并伴有血压下降,由于脑干缺氧,随后整个脑干缺氧大脑出现短暂的无意识的状态(<1分钟),从而无法维持机体自主体位的肌肉张力而出现晕厥的现象[8-9]。

1.2 中医病因病机

1.2.1伏邪理论 伏邪理论在《中医药学名词》解释为“感而不随即发病,而伏藏于体内的病邪”[10]。伏邪理论起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其中虽未言明伏邪,但奠定伏邪理论基础。清代医家吴又可认为:“今邪在半表半里,表虽有汗,徒损真气,邪气深伏,何得能解,必俟其伏邪渐退”,首次提出“伏邪”[11]。《未刻本叶氏医案》记载“伏邪者,乘虚伏于里也”[12],论述正气虚,邪气方可伏于体内。清代王燕常《王氏医存》载“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进一步丰富伏邪理论病因[13]。明清时期,提出了广义与狭义上的伏邪。广义伏邪主要指一切感而不即发的致病邪。而狭义的伏邪是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的温病,而简称“伏邪温病”。本病归属于广义伏邪之中。

1.2.2 排尿性晕厥与脏腑 《临证指南医案》中言:“故凡属厥证,多隶厥阴肝病”“风木与阳俱升逆,郁冒而厥。”[14]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强,内寄相火,主动主升,喜条达而恶抑郁,患儿气血运行通畅则肝气条达,若患儿长期情志抑郁、或猝然改变体位,内扰于肝,气火上逆,肝阳上逆,扰动清窍,发而为厥。肝之疏泄助脾胃运化,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滋养肝阴从而抑制肝气过于疏泄,小儿脾常不足无法制约肝气冲逆之势,同时中焦脾胃虚弱,水谷不化痰湿内生,加重肝气抑郁,久伏体内,遇时随肝气上犯于发而为厥。清陈士铎认为“大怒伤肝,肝火不得泄,心为肝胆之子,胆有热必引心分消炎火,故胆必移热于心,而心乃君主之官,不可受热,遂为厥矣”[15]。脾胃中焦为伏痰的产生提供物质基础,而心肝二脏与厥证发病密切相关,当小儿体内气血逆乱,引动肝气逆乱上扰于心,发而为厥。因此,排尿性晕厥的临床辨证论治应从肝、心、脾三脏论治。

1.2.3 伏痰致病 由于本病发病皆有因可循,常在患儿排尿后引发,醒后如常,起病隐秘。因此,陈竹教授结合本病发病特点提出本病病机为“痰邪久伏,待时而发”。伏痰理论来源于伏邪理论,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独立作为新疾病的病因,引发疾病。根据其性质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两种。本病应归属于无形之痰,《温热经纬》中形容伏邪道: “如烟之渐熏,水之渐积……伏而不觉。”[16]由于伏邪致病过程隐秘、难以察觉,在辨证时谨守微知著,思外揣内的治疗原则。其中患儿的舌脉是伏痰的关键体现,如《察舌辨证新法》云:“此谓厚腻之常苔,为阳气被阴邪所抑,必有浊湿痰饮。”[17]此类患儿较痰湿体质患儿的舌苔更加厚腻,尤以舌根部为甚,其脉诊较一般痰浊体质沉滑。同时陈竹教授结合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体质特点,认为该病患儿大多胎禀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导致患儿正气不足,邪气内伏。如《小儿药证直诀·五脏证治》提出:“脾主困……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18]因此,在治疗时不仅注重祛化伏痰,亦因重视脾胃功能的恢复。伏痰久滞,脾胃困遏,儿科大家钱乙首次提出“脾主困”,后世医家江育仁教授以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脾健不在补贵在运”的观点[19],重视以运脾醒脾之法恢复脾胃功能。

2 临证经验

2.1 以化痰、消痰、行痰论治伏痰 清代医家陈士铎在《石室秘录厥证》中提出“厥证当攻痰开心窍”,并论述七种不同的厥证的病机、症状、治法等,重视痰浊在厥证发病的关键作用[15]。陈竹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对厥证的不同观点后,结合现代小儿体质及临床发病特点,针对患儿痰浊为久伏之痰,提出以“化痰、行痰、消痰”为治法,同时在后期治疗可配伍健脾、醒脾之品,以绝伏痰之源。

2.1.1 化痰 化指溶化、去除之意,化痰是指把痰浊消之于无形,或者是杜绝痰液形成的来源,过程细微不易察觉。常选用的药物为胆南星、山慈菇、浙贝母、竹茹。若患儿素体脾虚亦可加入健脾益气之品,若脾胃为痰湿壅遏,可配伍醒脾之品,从而减少痰湿的产生;若痰浊郁而化热可配伍清热之品,随证加减。

2.1.2 行痰 以行气化痰之法使久伏潜藏之痰浮于表浅,使之易化、易消。《丹溪心法》曰:“痰之为物,在人身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无所不之。”[20]故在以行气之法使得久伏之痰浮于浅表,并且行气中寓以调气,气调则津液输布正常,亦减少痰浊的生成。常用药物为陈皮、橘红、白芥子、瓜蒌皮、桔梗等,并可配伍引入肝经之品,调畅肝经气机,肝气条达,则心神内守。

2.1.3 消痰 消意为消散之意,坚者削之,消痰主要针对顽固、不易去除之痰。《中医大辞典》中将消痰软坚定义为消痰法之一,治疗因湿痰结聚或瘰病等病证的方法,代表方剂如消瘰丸[21]。常用药物有半夏、煅牡蛎、射干、瓦楞子等,若伏痰影响心运行营血的功能,血行不畅,瘀血内生,则加入活血化瘀之品,谨防痰瘀胶着病势难愈的病情。

3 验案举隅

患儿杨某,女,9岁,2021年2月3日初诊。主诉:排尿后晕厥1次。患儿昨日于家中排尿后晕厥,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无半身不遂、双目上视,醒后如常。休息后无明显不适,先后就诊于外院(具体不详)及陈竹主任门诊处。刻下见:无晕厥,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无半身不遂、双目上视,无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病来精神稍差,饮食可,大便2日未行,小便可,眠可,汗出正常,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余无特殊。神经系统查体: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征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查:随机血糖6.5 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10.63×109/L,血红蛋白浓度132 g/L,血小板计数25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5.10%,淋巴细胞百分比13.80%,C反应蛋白9.0 mg/L,超敏C反应蛋白>0.5 mg/L,PCT<0.1ng/mL。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直立平板实验:阳性(外院查,未见纸质报告)。中医诊断:厥证(痰邪久伏证)。西医诊断:排尿性晕厥。治予中药方剂内服。组方:黄芩10 g,黄连9 g,胆南星6 g,玄参10 g,瓜蒌壳10 g,芥子9 g,柴胡10 g,射干9 g,瓦楞子6 g,煅牡蛎,焦山楂12 g,大腹皮10 g,麸炒枳实10 g,决明子10 g,甘草6 g。共4剂(颗粒制剂),冲服,每日1剂。

2021年2月10日(二诊):家长诉药后1天排便后患儿感精神较前好转,排尿后未出现晕厥,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无半身不遂,双目上视等证,精神较前好转,饮食可,大便每日一行,成型,小便可,眠可,汗出正常,舌红苔黄根稍厚,脉滑数,余无特殊。组方:一诊方去黄连、射干、决明子、瓜蒌壳,加鸡矢藤6 g,瓜蒌子6 g,香附4 g,郁金4 g,川芎4 g。用法同上。

2021年2月17日(三诊):患儿药后排尿未出现晕厥,精神可,二便调,纳眠可,饮食可。治疗:予健康宣教,嘱咐患儿家长注意日常饮食调护,避免肥甘厚腻、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痊愈告终。

按:本病患儿由于痰邪久伏,且郁而化热,平素痰邪伏于体内,气血运行如常,故不发病,当患儿排尿时体位变化,气血壅塞,引动伏痰,气机逆乱,肝气上犯于心,伏痰随之而动,蒙蔽心神,故而晕厥。患儿平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塞气机,郁久化热,故见小儿舌红,苔黄厚腻,皆为伏痰内盛,且郁而化热之象。急则治其标,故以化痰、行痰、消痰为主。方中黄芩、黄连燥湿化痰,胆南星清热化痰同时能平息肝风,玄参在增强清热之力,瓜蒌壳、芥子化痰行气,使伏痰易化易消,柴胡引药入经,疏肝解郁,射干、瓦楞子消痰散结,尤其能消久伏之痰,煅牡蛎在消痰时重镇降逆,合柴胡降逆肝气,焦山楂消食导滞,大腹皮行气利湿,麸炒枳实合大腹皮增强行气之效,气行则痰易消,决明子润肠通便,给邪以通路,可使伏痰从下而导,甘草调和诸药。用药后二诊,患儿舌苔较前明显好转,伏痰消散但舌根仍稍厚,故去黄连、射干、决明子、瓜蒌壳,加香附、郁金、川芎行气之功,同时针对伏痰困脾,加鸡矢藤、香附、郁金芳香醒脾,瓜蒌子化痰行气,同时兼有润肠通便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行气消痰之功。药后三诊,患儿未诉晕厥,查体患儿舌质、舌苔已无痰邪久伏之象,但仍嘱患儿调畅情志,避免进食肥甘厚腻之品损伤脾胃。

4 小结

陈竹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对小儿排尿性晕厥有独特见解,故提出本病病机为痰邪久伏,待时而发,由于本病发病迅速,起病隐匿,病情反复,具有伏邪及湿邪共同致病特点,长期发作危害患儿身心健康。针对本病提出了“化痰、行痰、消痰”相结合的治则,运用行气消痰之法将久伏之痰趋于体表,同时针对患儿体质特点选取燥湿化痰、清热化痰之品清化痰湿之邪,兼顾患儿脾常虚的生理特点,配伍健脾化痰之品,以绝痰湿之源。由于本病发病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产生极大负担,因此,在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向患儿及家长阐明本病相关医学知识,树立对本病治疗的信心。

猜你喜欢

伏邪行气肝气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历代医家伏邪观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