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2023-02-22曹百奎

大众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大运河产品设计文创

张 艳 曹百奎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53)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重要举措,旨在使德育与智育相统一,推动实现三全育人。2019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目标中融入思政内容,培育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大运河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沟通南北、促进南北地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将沉淀已久的独特运河文化融入课程项目实践,是进行思政教学实践的尝试。

一、课程思政概述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随着世界舞台的不断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持续推进,国际、国内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在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教育,培养国家现代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思考的时代命题。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时代背景下,以课程思政的“大思政”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于“思政视域下高职文创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研究”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大运河沿线各地市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投入力度,运用现代科技力量,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在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转化、发展的过程中,以用户需求为目标、结合新兴技术、文化理念、创新方法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起到关键作用。我们中国有个词叫“器以载道”,意思是说器物的背后承载着人的思想和趣味,透过物品的功用、形式和表现,我们能够了解到创造它的人的想法。文创产品的发展更是让许多人完成了自身和某段历史的链接。

文创产业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文化发展的时代新景观,为了更好地适应文化传承发展需求,对接“文创+制造”新业态,我校产品艺术设计专业深化校企合作,不断探索校企师资混编项目化教学改革,将大运河文化与陶艺、刺绣、木工、纸艺等传统手工技艺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等课程中,注重学生劳动技能培养,提升了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实战能力。

三、高职《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项目思政教学意义

(一)课程思政提升了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

《大运河文创产品设计》教学项目课程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技艺、陶艺和木材制作技艺、工匠精神等内容融入“大运河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一方面强调了产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需要广博的人文艺术等专业底蕴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能的热爱,提升了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文化理念、审美情趣、历史典故融入教学和设计中,让学生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中国大运河更熟知、更喜爱;并且对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如何提升现代产品的内涵深度、如何满足国人对于产品的定位有深入的探索。

(二)强化产品设计的文化承载,坚定师生文化自信

“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有意识地引入大运河文化相关的知识,由学生自由选择家乡有关的大运河某一段,参与体验和设计。从文创产品赏析、文化调研、材料分析等多角度,深入地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和技艺,培养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以文创产品设计为载体实现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历史使命感。

(三)将劳动教育嵌入设计项目全流程,实现劳动意识、劳动行为、劳动感悟的同向同步培育

以“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项目为载体设计劳动育人教学,紧紧围绕育人目标,科学构建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全方位体系化的劳动育人教学全过程,并依托思维导图训练、方案创作、产品质感数字化表现、真实材质的产品制作等全过程实训环节,学生亲身体验产品的打磨、制作、反思、改良的过程,亲手体验制作过程的小心翼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感觉,增强了同学们对于职业内容的认知、职业责任感的认知,以及职业自豪感的认知。项目实践过程实现了产品设计专业技能培养与劳动意识、劳动行为、劳动感悟的同向同步培育,无形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教学,让学生从“动脑”走到“手脑结合”,从“二维想象”走进“三维实践”,设计专业的同学从制作原型和测试的过程中,对设计思维有更有形的思考,对于更喜欢动手操作的高职设计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一种更有意思的创新体验。从制作陶瓷或者木制文创产品的实践经历出发,通过实践提升劳动技能,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弘扬工匠精神,在学习中提升专业能力,在劳动中提高审美能力。

传统的产品设计教学通过教师理论讲授、学生自己创作、手绘、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完成设计作业,学生要么过于注重方案外观或功能、要么注重手绘或软件技法,很多设计已经感觉完美了,一旦去实现的时候,又会冒出来很多问题。本项目中采用陶泥制坯、上釉、烧成文创产品的实践,通过对不同材质的切割、组装、沾黏、敲打,产生对设计问题的发想,从而进一步产生创新意识的萌动。

四、《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项目的课程思政教学思路

(一)明确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高职院校《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项目的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对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城市的调研,加强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又可以对学生进行设计方法和创新思维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同时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优秀案例、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制作实践,并且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分组完成任务的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劳动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项目模型及传统工艺制作实践,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工匠精神!

2.知识目标

高职院校《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项目在充分发掘大运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加产品相结合的输出方式,让学生了解产品设计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掌握文创产品设计调研方法及进程规划,并通过了解文化分类及文化形态表现,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力,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和涉及流程,同时,在课程中通过手绘表达、计算机二维、三维等软件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产品形态设计语言、模型及材质的变现方法,最大程度地强化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材料、技术、文化等关键元素的融合应用,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能扩展学生在作品方案展示和布展方面的综合性认知。

3.能力目标

高职院校《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项目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开设设计调研、整理分析前期资料等环节,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调研分析能力,加强学生洞察市场需求与设计趋势,提升与时俱进的设计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强化掌握文化元素梳理及形象提取规律,结合文创产品造型及功能设计合理运用,从而能够正确地运用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独立完成产品设计,培养创新设计能力;实践过程中使学生能熟练地绘制设计草图、计算机辅助表现(Rhino、Keyshot)、模型制作等,并能够制作撰写整套产品设计方案,从而能够系统性、综合性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注重多元化全过程综合性的教学内容

1.开展开放性程度很大的教学内容

课程组根据课程标准、本环节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中嵌入真实项目。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市众多,文物资源丰富,社会认可度高,较容易进行文化元素梳理和IP形象提取,难易适中。因此,“大运河文创产品设计实践”项目教学,既能综合地训练学生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知识与技能,又满足了对我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及传统技艺创新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2.引入项目实践

“文创产品设计实践”是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课程前导知识和技能,包括文化研究、设计方法、设计流程等的综合训练。通过嵌入“大运河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真实综合实践项目,要求学生通过分组,能正确地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大运河文化元素梳理和IP形象提取,科学合理进行设计调研和设计定位,推进文创作品的草图方案创作、电脑建模和效果图表现,最终运用真实材料完成产品模型制作的全流程实践训练。

3.不同设计阶段价值观导向教育

导入大运河文创产品设计项目后,教师运用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完成产品调研等各环节的学习和实践。

(1)通过对地域文化的设计与研发过程,对大运河沿线城市进行考察和调研,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了解文创产品设计方法,并通过市场调研,进一步了解文创产品的材料、工艺等设计要素;

(2)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举办文化带不同城市文化故事讲解活动,完成文化元素提炼,举办主题演讲进行设计分享。通过超星平台发布、讨论各环节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超星平台提供的微课等资源,学习大运河文化带相关知识。通过教师讲授和演示思维导图法进行文化元素提取过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直观掌握文化元素图形化技能。

(3)进行大运河文化系列创意产品研发,强调产品开发的文化精神,提高产品开发的文化契合度和产品创新性,通过考察调研和设计实践达到能力达成和成果检验的目的。

(4)教师对每组作品进行反复指导和打磨,从精神提炼到元素应用上,紧扣时代主题,贴合产品设计特征,充分考虑作品的可实施性,先进行模型和样品制作,再对最终方案进行推敲。借助Rhino建模技术、Keyshot渲染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指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案表达;借助陶艺、木材等材料及工艺进行文创产品实体模型制作,快速制作产品实物。

(三)多渠道融合的教学模式

1.项目化教学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通过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解决工作任务过程中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指导学生完成文创设计方案6套,转让设计方案1套,申报专利6套,实现了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严谨细致、求实创新的职业素养。

2.强化持续性评价和目标达成度评价,提升了学生认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性和决策性

根据能力培养的需要,解决校内封闭环境下学生锻炼不足的问题,从前置课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专业技能、认知能力等有所欠缺,利用文创设计流程倒推法工具、数字化模型和实物制作,通过让学生之间进行方案互评、方案互学,可与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对设计方案的学习和反思,避免了以往过于依赖教师或专家点评和修改带来的缺少参与度的劣势,同时在方案互评和方案互学过程中,也能有针对性的按照学生能力不同、认知不同、对不同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整合,有针对性地对单个学生或者同组学生进行精确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培养学生强大的学习整合能力,这也解决以往学校内封闭环境下学生沟通交流相对较少,缺少对设计方案深度和广度认知不足的问题,客观理性地评析设计过程和方案。

结语

《大运河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了解及相关知识比较缺乏,在文化元素的梳理和设计运用能力上表现不足。教师自身要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并进行整理和归纳,有计划、有目的将传统文化嵌入到更多的产品设计专业课程和项目中去,让学生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主动探知文化及掌握文化物化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的愿望及参与合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但在过程组织上存在协调不一致,分工不明确,影响团队作品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教师需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明确团队组长的核心领导作用,依据组内成员的不同的能力优势,细化分工,注重过程的合作衔接,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行动的能力。通过设计创新和传统工艺相结合,学生对传统手工艺具有浓厚兴趣,但是制作与工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工艺手段还不够成熟,这都为作品的完成度及完成质量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贯彻文化强国、技能育人的教学目标,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教育相结合,增大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有针对性地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加大课前、课后实践训练时间,多方式的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大运河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大运河,行走山东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