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女性地位变化的思考
2023-02-20马文丽
马文丽
(宁夏大学 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冯文教授在《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这本书中,认为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初衷是创造出一批具有资源和雄心的“高素质”人才,增强中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竞争力。[1]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紧密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以恢复生产和推动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医疗水平也随之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受我国“多子多福” 的传统观念和大力发展经济所需大量劳动力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但当时的社会生产能力与人口增长的速度并不匹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就愈加凸显,资源紧缺、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重男轻女”思想加剧等问题纷至沓来。
当时党中央和国务院结合国情重新规划人口发展战略,提出要节制人口,开始酝酿计划生育政策。再随着马寅初的新人口论、社会学派的节制主义等理论相继出现,计划生育政策落地实施。计划生育是国家出台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实施理念主要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通过降低国民生育率、提高生育质量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同时缓解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正是由于我国如此急剧并大规模地完成了其他许多发达国家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和缓完成的“生育转型”——由高生育率转为低生育率,因此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关注,我国的独生子女群体及其相关的现实问题也引起了各学术界的研究兴趣。迄今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对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进行了研究,比如,人口学家探讨生育转型的规模与范围,心理学家探讨独生子女的心理与性格特征,国学家探讨生育制度变迁对家庭文化的重塑和对传统文化生态的影响,等等。
冯文教授在《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这本书中提到,在生育转型的大背景下,家庭子女数量快速下降,个体和家庭行为也随之作出适应性调整,其中女性地位在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变化尤其突出。独生女们逐渐摆脱父权制家庭体系和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的支配,其思想观念、受重视程度、肩负的期望与上一代女性相较发生了很大改变。对此,冯文教授以定量与定性研究并举的研究方法,对这一批独生子女青少年在各种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力量的影响下所塑造的成长经历和人格特质,进行了系统又生动的描写和分析,也引发了笔者的一系列思考。一直以来关于生育政策、独生子女群体以及女性地位变化的相关课题也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故笔者想在此对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对女性地位的影响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独生子女政策下妇女地位观点的探讨
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全面推行后,女性的生育压力得以减轻,生育死亡率大幅降低,在社会思想潜移默化的转变中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多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独生子女政策对于妇女地位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
我国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业经济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在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驱使下,独生子女政策的理念与人民群众的生育意愿有较大反差,未出台相应惩罚措施之前,政策的推行在农村地区遭到了强烈的抵抗,这种抵抗并非来源于政策的主要作用对象,而是来自仍然怀有陈旧封建思想的家庭“大家长”。后来国家注意到政策实施的短板,完善了配套制度和相应措施,通过对超生家庭夫妻给予记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和征收超生费和社会抚养费等系列经济处罚,计划生育政策才产生了强制性的约束,促使人们的观念也发生转变,随之而来的便是农村妇女地位的提升。如阎云翔在《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中提到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家庭内部关系与性别角色发生的变化,用他田野调查过程中一位田野对象的话来说,这改变就像“爷爷变孙子”“妇女上了天”[2]。“爷爷变孙子”是指长辈对年轻夫妻的干涉不再像之前那么具有效力,“妇女上了天”则是感叹制度变革提高了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主要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生计结构有所调整,人们不再死守着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走出农村进城务工,流动的主体多为男性,留守的妻子便承担了所有的农活和家务事,相较之前对家庭的贡献更大,在家庭地位方面自然有了一席之地。因此在计划生育的干预下,妇女们的生育次数大大减少,在当时医疗体系建设极不完善的农村,妇女们因生育而对身体甚至对生命产生的损耗大大降低,女性的经济贡献和家庭贡献让她们无可厚非地拥有了当家的权利。
在城市地区,生育政策的实施较为顺利。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下,生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城市居民的生育意愿远不如农村地区那么强烈,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度和配合度也较高,因此随着政策的推行,妇女们得以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条,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与增加妇女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增进妇女健康、提高妇女地位相结合,这一条体现了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与妇女地位的密切关联。[3]具体表现在:首先,改革开放后的服务行业和轻工业发展迅速,很多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招募女性来从事相关工作,给女性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独生子女政策减轻了妇女的生育压力,同时建立健全的与生育政策相辅相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女性权利和地位进行了更有利、更合理的保护,将妇女从繁重的家庭任务中解放出来。很多女性不再只围着公婆、丈夫和孩子转,而是走出家庭走入社会,赚工资、领奖金,与丈夫一起承担家庭开支。在各行各业靠自己劳动赚钱养家,不仅会获得新的人际圈,还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这不仅提升了妇女的家庭地位还提升了她们的社会地位。其次,有一定文凭的妇女也可以进入体制内工作,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从而保障了妇女的政治地位。再次,独生子女政策受我国法律的保护,这对女性的法律地位有了更有力的保障。随着政策的实施和养老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的观念有所改变,不再将“无子家庭”视作“无后家庭”,推动女性的生活和家庭地位不断提高,进而达到一种与男性并列的状态,妇女不用再被传统观念束缚,承担多生甚至超生的怀孕和生产风险,既保障了妇女的法律地位,又保障了妇女的生存权和健康权。[4]
由此可见,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妇女在各方面地位的提高有着直接且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独生子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父权制主导的生育文化,从生育政策层面认可了“男女平等”的理念,禁止父母孕检时知晓胎儿性别也有效制止了因性别偏好而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制度本身既约束了人们的生育行为,又纠正了传统封建思想,有利于我国女性地位的提升。
二、关于独生子女政策下女孩地位观点的探讨
在独生子女政策出台之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一直支配着中国人的生育性别偏好,这导致很多家庭会为了生育一个男孩而多生或超生,其生育子女数量会高于政策允许数量,并将家庭资源集中投入在男孩身上[5],甚至在某些经济和思想落后地区频繁出现抛弃女婴的现象,令人痛心疾首。这是因为一直以来的父权制家庭体系和重工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导致父母更加偏爱男孩,在家庭资源和接受教育或就业等机会面前,女孩往往只能可望而不可及,家长们都投资给更受重视的男孩,这大大地影响了女孩的家庭地位和长大后的社会地位。长期不受重视的家庭环境也对处在青春期的女孩们极为不利,在心理方面会模糊女孩的女性主体意识,比如产生自卑情绪,性格偏执极端或对家庭和社会失去期待从而有自弃倾向,以至于对求学、就业、婚姻、生育等人生大小事的选择随波逐流,丧失了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欲望,日后也容易受到“传宗接代”“相夫教子”这种父权制下生育怪圈的桎梏,从而迷失自我。
但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干预之下,中国城市中的“独女户”越来越多,家庭的全部资源都倾注在女孩的教育和健康成长方面,提高了女孩的受教育水平,也给予了她们充足的物质资源和爱护,使得女孩能在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通过对文化课的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身体素质的锻炼,得以全面发展,并树立远大人生目标,不懈奋斗。同时,独生子女政策可以通过控制子女数量改善家庭资源约束状况,使女孩在获取家庭资源时不再处于弱势地位,正如现在的人总说“女儿要富养”,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能给予女孩充足的“供给”[6],从而培养她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明媚的人格,拥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能够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为女性多种社会角色的扮演提供了可能。在这样一种生育改革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女孩,自立能力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确,男孩和女孩在接受教育和参加工作后的收入也逐渐趋同。另外,男孩对待女孩的态度也更为积极和尊重,进而杜绝了很多因生育性别偏好而“重男轻女”的现象发生。同时,随着轻工业的发展,女性从事各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社会贡献方面的突出表现,人们对于女性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义,加之教育的普及和先进思想的浸润,女性在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地位显著提升,也推动了中国人口性别的平衡发展。正如我们在《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这本书中所看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全家唯一的希望,衣食住行、求学就业,父母都会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每个孩子都能自由自在、充满憧憬地茁壮成长。
三、后独生子女时代独生女地位的现状
随着我国国情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生育政策也在不断更新。从为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到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行“二孩”政策,再到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实行的“三孩”政策,现在我国已全面进入后独生子女时代。虽然独生子女政策已成为历史,但独生子女群体依然存在。他们出生和成长在生育政策转型之后,正值我国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受到多元文化和各种新思想的熏陶,“男女平等”的思想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个人的本领能力和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现在她们多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因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质量的优化,现在的独生女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见多识广、志向远大、本领高强、经济独立,能在各行各业尽情施展才干,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又能平衡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给予丈夫事业上的鼓励和支持、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在外在家都能收获认可和尊重。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情况体现了独生女在家庭中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一方面因为是独生女,赡养父母的义务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她们身上,使她们深受父母的依赖和倚重;另一方面因“二孩”政策的推行,很多原来的“独女户”家庭响应国家政策又生了小孩,变成了高龄产子家庭,所以原来的独生女便分担了父母教育和培养弟弟或妹妹的责任与义务,“上有老、下有小”,成了家里新的“顶梁柱”。由此可见,独生女们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在不断提升。
但不难发现,社会中依然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比如质疑女性的驾驶技术,被指责应该多承担家务而不是加班出差,认为女性容易情绪化不能胜任重要工作,用人单位因女性要结婚生子而不予录用等现象层出不穷。综上所述,女性地位虽有提升,但在社会中依然面临着很多质疑和挑战。所以女性地位的提高,到底只是一种表象还是真正在心理层面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同,还有待探究与分析。
四、总结
虽然独生子女政策早已取消,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女性地位确实受到了独生子女政策的积极影响。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在逐年下降,随着医学的发展,女性的生育风险大幅降低,受教育程度和对经济政治生活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从《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这本书中冯文教授所描述的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女孩们的生活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教育理念和个体经历来看,女孩们受到了来自父母、学校和社会充足的爱护和关注,大多数性格开朗,与人为善,孝顺父母,并通过接受教育和兴趣爱好的培养,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为女性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的保障和家庭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再回到《唯一的希望:在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下成年》这本书本身,作为一本主要面向西方世界介绍在中国生育政策转型下第一批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和日常生活的人类学研究佳作,作者别出心裁地选择以大连市的独生子女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外交织的视角,探讨塑造其成长经历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力量,对研究对象的成长历程与生命体验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描写,向读者呈现了一本生动的民族志著作。同时,作者在对独生子女青少年进行分析时,关照到了关于人口老龄化、“重男轻女”思想、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高考竞争环境等社会问题,并在该书结语部分向读者提出了问题,从而进一步升华了本书研究的主题。虽然中国现在实施的是“三孩政策”,但依然还处在“后独生子女时代”,所以该书的呈现还为现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失独家庭”问题、亲属关系缺乏问题,以及独生子女文化的社会影响问题等的研究,发挥了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参考作用,其研究方法和田野调查结果,也为其他独生子女群体的研究者或“后独生子女时代”的研究者提供了有意义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