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行模式探索
——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为例

2023-02-20杨学娟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研室教研

杨学娟

(宁夏大学 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021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第一批拟推荐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单位439个。次年5月,新增第二批试点建设虚拟教研室218个。“推进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被纳入“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亦被列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作为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虚拟教研室已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自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通知下发以来,学界尤其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其关注颇多,不同级别的有关“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科研项目相继立项,目前已有多篇相关学术成果产出。有学者曾考察虚拟教研室的内涵特征、建设路径,亦有学者探析虚拟教研室的团队建设、育人效能,成果蔚为可观,然就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用而言,学界关注较少。因此,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结合自身教改项目实践心得,深入剖析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行模式,以期能为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思政教学中的运用提供思路,为虚拟教研室在不同课程中的开发建设探索实践路径。

一、传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困境与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高校“校—院—系—教研室”的四级架构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架构模式在高校教学管理、教师教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仍有绝大部分高校沿袭这一组织模式,但也有部分高校尝试调整这一架构形式,如当前较为流行的“学部制改革”便是对传统组织架构的重置调整。显然,“校—院—系—教研室”四级架构模式在运用多年之后,已然暴露出较多弊端。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室,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下,亦面临着不少困境与挑战。

(一)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育人

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到了2021年的57.8%,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高等教育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已然不容忽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1],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在于“立德树人”,在于修身养德,能够以饱满的姿态迎接社会的挑战。但是,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育人成效似乎并不乐观,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择业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

针对当下高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若要深究其由,作为基本教学组织的教研室难辞其咎。教研室内部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备课理念均存在一定问题。有学者认为,“‘重科研轻教学’或‘科研压倒教学’是各国高校的通病”[2],在我国高校也不例外。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学校高度强调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仍然以科研成果为主,教学工作为辅;二是在当下的高校评价体系中,科研工作仍为重中之重,科研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声誉、排名等。其实“科研”与“教学”二者并不冲突,如何“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才是当下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满堂灌”的问题,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极少。教师只注重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其收效如何。如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若只将思政理论罗列式地灌输给学生,而不考虑古代文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显然很难达到思政育人之目的。

(二)管理工作涣散,勤于事务工作

“校—院—系—教研室”的四级架构模式,在权力分配上属于“顶部沉重”式,“这种顶部沉重的组织运行机制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但其更适宜于科层制的组织机构”[3]。在大学管理中,不仅要讲求效率,更要考虑给予教师足够宽泛的学术自由。“顶部沉重”式的运行机制往往使得底层机构忙于执行上级单位布置的各类事务性工作,从而影响到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这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教师只重科研,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教研室活动、教研工作推诿扯皮,导致管理工作涣散;另一类教师进入高校工作后,只耕耘教学之二三分地,不注重科研,亦不关心职称评定,以一种“躺平”式的姿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对于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漠不关心。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核心在于管理体制。因此,要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管理者不愁,是当前教育界亟须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是其主要职责。就目前的传统教研室而言,教学团队成员多为院系指定,并非自愿组合,教师在研究方向、个人专长等领域差异较大,因此难以保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之同一教研室教师很可能因为在评奖评优、职称评定、日常考核等方面存在竞争,导致出现教研室内部教师之间“貌合神离”的情况,这无疑又是传统教研室存在的弊端之一。

传统教研室管理机制僵化、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人才激励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导致教研室教师工作散漫懈怠,还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引进。因此,传统教研室的改革不能只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深层次改革,包括教研模式、管理体制、考核形式、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内容。

(三)组织结构单一,教研活动因循守旧

组织结构单一,教研活动守旧是传统教研室的主要弊端之一。前文已叙,“校—院—系—教研室”属于“顶部沉重”式的架构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大学管理。当然,我们不否定这种架构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于中国高等教育建设所作出的贡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渐显露。传统教研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束缚性,阻碍了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探讨交流,属于“闭门造车”式的教学研讨,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科交叉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当前,我国大力倡导“新文科”建设,而“推动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4],就是要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和催化剂,以多学科知识聚变的模式推进新文科建设。需要强调的是,教学科研工作一定是开放式的,不同学科教研室之间就教学方法、学生考核方式等交流探讨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亦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传统教研室的教研活动多为教学研讨,形式单一,且收效甚微。就目前高校而言,有部分教师所使用的教案依旧是多年前撰写的陈旧讲稿,甚至演示文稿上标注的制作日期为十年以前甚至更为久远。教师教研活动也多围绕教学活动展开,即使部分有想法、有新见的教师提出创新理念,也会因心有余力不足而不了了之。这就会导致教师出现“单打独斗”的现象,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完全凭借一己之力,闷头教学科研,不与同事研讨交流,形成一种较为极端的存在。在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科研中,团队建设至为重要。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如果仅凭个人一己之力抽丝剥茧、探求真知,是很难走向成功的。以古代文学中的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团队,从先秦两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这四个时间段分工挖掘思政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四)缺乏思政素养,深陷“思政孤岛”

关于提升大学生思政素养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思政素养直接关乎着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及优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5]而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政素养,首先要做的便是创建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只有教师拥有了丰富的思政素养,才有可能将其带入课堂,“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与本领的能力,从而切实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6]。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专业领域的教师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问题,甚至只关注到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问题。比如同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习古代文学者,不读现当代文学作品;习文艺学者不读古代汉语书籍,各二级学科方向之间都有如此壁垒,可想而知,对于思政理论,能够掌握并熟稔于心者能有几人?当前,高校教师除专门从事思政理论教学研究者外,其他教师仅限于平时的政治学习活动或通过思政理论读本等学习相关知识。由于缺乏与专业思政教师彼此沟通、探讨交流的平台,他们往往陷入“思政孤岛”。在日常的课程思政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在考虑将思政内容植入专业课程时,受自身理解限度的影响较大。植入什么,怎么植入,植入多少,这些都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堂成功的课程思政教学课,应该在完成本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恰如其分地植入思政内容,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印象深刻。

另外,不同专业之间课程思政教学难度不一,如理工科专业较难挖掘思政要素,而以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学为代表的文科专业,则具有明显优势。作为高校文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专业优势,深入挖掘自身专业的思政元素,归纳梳理,时学时用,时教时用。同时,也要打破教研室壁垒,打破校际壁垒,与思政理论专业教师探讨交流,不断充实自身理论知识,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唯有如此,方能走出“思政孤岛”,真正上好课程思政课。

二、政策突围:新时代、新教研与虚拟教研室的试点建设

针对当下传统教研室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与挑战,“虚拟教研室”建设理念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虚拟教研室”是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新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虚拟教研室的试点建设为解决传统教研室的诸多弊端提供了政策遵循,基本上实现了“传统教研室”在困境挑战中的全面突围。

(一)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念促进新教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指党和国家事业从指导思想、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战略方略到社会环境、外部条件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发展水平、发展要求更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所谓“以本为本”是指要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7]

新世纪以来,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教育质量良莠不齐,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老师与家长们常鼓励孩子:“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便可高枕无忧。”正是这种错误式的激励,使得他们高中苦学,能够以较为优异的成绩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然而,一旦进入大学,缺少老师、家长的监督监管后,部分学生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至于毕业难以找到工作甚至大学肄业。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要求坚决把严毕业论文质量关,强调坚持“以本为本”,全面提升本科教育水平。

本科教育中暴露出的相关问题,虽然与新世纪以来的高校扩招有直接关系,但是本科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在高校。因此,要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其关键在于各个高校。高校层面除了在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外,还要鼓励教师们与时俱进,学习新型教研理念,积极推动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得不转变教育理念,寻求突破。正所谓世间万物,唯变不变,且唯有以变制变。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理念促进新教研。关于“新教研”之概念内涵,学界表述不一,或过于简洁,或冗繁复杂。笔者赞同陈曦[8]发表于《科技日报》之相关文章的观点, 该文章对于“新教研”理论的阐释较为全面,揭示了“新教研”的根本任务、核心目的和新型教研方式。新教研主要是指在“智能+”时代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多个学科、多种机构、跨校际、跨国际共享教育资源的教学教研活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从而达成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核心目的,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发展必须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过程中亦要把握尺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接受程度,做到既不失传统教学之精髓,又有今日科技教学之创新。

(二)虚拟教研室的试点建设及其与传统教研室的区别

在“新教研”的理念催生下,“虚拟教研室”这一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应运而生。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目标是: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9]

“虚拟教研室”的探索建设,是在新时代、新教研背景下,针对传统教研室的一种创新性改革。《通知》中指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任务主要有四点:一是创新教研形态。创新教研形态,主要是指其区别于传统教研形态,是具有数字化特征的教研形态之一。二是加强教学研究。要求教师依托虚拟教研室,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开展研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共建优质资源。虚拟教研室教研团队成员由不同高校教师组成,各高校资源可共建共享,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习题,以及图书馆电子资源等教学资源,均可以实现共享。四是开展教师培训。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虚拟教研室内部可定期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或一流课程建设负责人在教研室内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从而促进教研室教师的全面发展。

虚拟教研室建设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传统教研室的弊端和不足。那么,虚拟教研室与传统教研室有何异同,虚拟教研室新在何处,有何突出优势?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三点可供比较。

首先,从字面来看,虚拟教研室与传统教研室均为教研室,二者都为基层教学组织,成员均为教师,均承担教学、科研之任务。其差别在于“虚拟”与“传统”二字,虚拟教研室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于网络平台,是具有数字化特征的新型教研形态,而传统教研室则是目前各大学普遍运行的基本教学组织,属于线下运行的实体单位。

其次,由人员构成来看,传统教研室成员均为本院(系)教师,如高校古代文学教研室,便由承担不同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教师组成。而虚拟教研室则打破了这一传统的人员构成模式,人员组成不再拘泥于一校一专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其人员组成强调跨校际、跨专业,甚至跨国际,成员身份表现出了“动态性、灵活性、可叠加性”[10]的特点。大学之大,其关键和核心在于“大师”。由于西部高校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工资待遇之影响,在师资引进方向明显逊色于东南高校。而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使得大学之“大师”不再受地域、时空限制,东西部高校教师能够随时线上研讨,予以线上指导,真正实现了教育发展领域的“东西互补”。

再次,就教研室的行政隶属而言,传统教研室直接隶属于院系等行政组织,形成了“校—院—系—教研室”的四级行政架构,日常非教学事务较多,教师自主可支配时间不足。而虚拟教研室则由兴趣相近、专业相类的志同道合的高校教师组成,平时并无过多事务性工作,可专心于教学科研工作。

就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而言,当有以下几点:一是打造教学学术共同体。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科研过程中,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无疑是有所助益的,个人“单打独斗”式的教研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发展。二是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思政素养,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教学学术共同体内部的研讨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切磋探讨,实现共同进步。三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跨校式的虚拟教研室建设,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师生享受到了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

三、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行模式

虚拟教研室的探索建设,是在“智能+”时代对传统教研室的一种革新,基本克服了传统教研室目前所存在的一些弊端。但是,关于虚拟教研室的运行模式,目前仍在探索阶段,相信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一定会在众多探索中逐步趋于完善。

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关键在于教研室成员的组建。以古代文学课程思政虚拟教研室为例,教研室成员不仅应有从事各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专业教师,还要有专门从事思政理论研究的教师、中国哲学相关专业的教师。虚拟教研室团队的建设可以跨专业、跨校际甚至可以跨国际,如在东亚一些国家,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亦颇有建树。以下,笔者将结合自己在研项目经验,就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行模式作一梳理。

(一)云端备课:挖掘思政元素,重制教学大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1]所谓“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便是指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等教学手段,使教育教学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增强教学工作的时代感与吸引力。2020年6月,在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到:“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12]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而言,“第二个结合”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际上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之一,要求学生能够将传统经典文献之精髓与今日之道德养成、人格培养的内容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义与今日之核心价值观的内核相结合。

虚拟教研室成立之后,教研工作的第一步为云端备课。要求教研团队合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资源,重制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上迄先秦,下至清末民国,绵延2000余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丰富,在专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思政元素,应由横纵两个方向同步进行。横向即参考前人做法,从“取法圣贤、修明道德、完善人格、爱国爱民、追慕真情、体味诗词、暴露反思”[13]等方面挖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形式;纵向即从历时性的角度考察,从不同朝代不同文体中搜集整理其中的思政元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自序云:“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14]分朝代、分文体梳理古代文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充分利用团队成员的专业方向优势,能够保证较为全面地搜集相关资料。根据搜集的相关资料,重新制定古代文学教学大纲。古代文学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课程思政为主导,旨在重新建构古代文学的教学体系,这“既是回应新形势下国家所提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也是在积极践行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理念”[15]。

(二)远程对话:组织教学观摩,线上说课评课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其实已有成例。课堂内容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先由教师讲授文学史知识,而后分析重点作家作品,帮助学生在理清纵向“史”的脉络的同时,横向穿插作家作品的讲授。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但是,从先秦至明清,四个学期的古代文学课程若都采用同一种授课模式,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在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中,我们尝试将文学史教材与作品选有机融合,在讲述文学史的过程中,重点穿插蕴含思政元素的文学作品,使得思政元素在古代文学课堂中“活”起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虚拟教研室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跨时空、跨学校、跨区域进行远程对话。虚拟教研室团队成员之间可以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实现云端说课评课。针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我们制定的教学观摩活动的重点在于三字,即“听”“看”“记”——听教师语言、师生对话;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重难点把控是否到位;记教学片段、学生课堂表现。不同学校的本科生源程度不一,学生语文素养、积淀也千差万别。教研团队在教学观摩、听评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校学生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另外,要充分借鉴吸收团队成员所在高校的专业优势,如一些双一流高校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师资雄厚、大师云集,不仅要借鉴他们在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方面的经验,还要关注其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为本校本科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三)调查反馈:深入授课班级,了解效果评价

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改革中的运行效果如何,关键要看学生如何评价。“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汇集师生教学实施反馈建议,不断改进思政案例和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要保证。”[16]在虚拟教研室的运行过程中,要建立一套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评价反馈信息,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多元化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是指通过多个途径收集评价和反馈信息。如教师可以使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接受情况;亦可以找个别同学谈话,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评价情况;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新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古代文学虚拟教研室教学团队公众号推送,从不同学校学生间的不同感受中,可以了解他们对于教学改革的接受情况;团队教师还可以在各自班级组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研讨会,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讨论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差异何在,最后由教师汇总班级研讨结果,提交教研室讨论。

(四)线上研讨:总结教学得失,明确发展方向

虚拟教研室的教研团队同为一个教学学术共同体,在定期组织教学观摩、线上评课说课、了解学生效果评价之后,要及时召开线上教学研讨会,总结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得失,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地总结反思,才能有所改进,才能够实现最终的育人目标。虚拟教研室教研团队的教学研讨不能只局限于教研室内部,而是要广泛地“走出去”与“引进来”。不同学校、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政元素、路径探索、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截然不同,要广泛借鉴交流,吸取同行经验,借鉴国内其他虚拟教研室的先进理念,与自己所教之专业相融合。同时,也要积极邀请学界大家参与指导相关工作。目前,国内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单位已新增至657家,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亟需相互交流探讨,分享建设经验。相信后续会有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题的全国性乃至国际性学术会议召开,大家群策群力,共享建设经验。

古代文学虚拟教研室课程思政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在?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教学学术共同体的课程思政能力,教师的思政素养是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二是持续挖掘,梳理筛选古代文学中的思政元素,对于古代文学中思政内容,要有所筛选,择其精要,纳入课堂教学;三是关注前沿,借鉴吸收国内“虚拟教研室”建设最新成果;四是及时反馈,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学生评价和反馈机制;五是扩大影响,力争成为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示范者。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教研团队要根据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作出及时地调整,以适应学生之最新需求。

探索“虚拟教研室”在本科生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运行模式,必须认识到“虚拟教研室”运行模式的探索是一个常学常新、常用常新的命题。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必须深深扎根于“智能+”时代背景下的大学教学土壤之中,这就要求“进行更加复杂的教学、教研活动系统工程设计,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修改完善”[17]。当然,对待任何事物,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亦是如此。不能因为时下探索建设虚拟教研室是热点话题,就自动遮蔽了虚拟教研室存在的问题,比如团队成员构建的合理性、学生的接受程度、团队成员的参与度这些问题均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我们希望,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能够弥补传统教研室的僵化弊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与传统教研室一起,双轨并行,共同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教研室教研
海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在文化语境中阐释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