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诗词育人课程研究①
2023-02-20赵治华
赵治华
(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1)
一、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1.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对青年学生影响很大。虽然外国文化能丰富学生的思想,拓展知识,但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学生对我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另外,随着高职教育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学校、家长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专业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即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忽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当然也包括传统文化的学习。这就导致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匮乏,文化素养缺失,更遑论传统文化教育了。这些情况也导致院校对文化课的忽视,课程量少,也不重视语文教师的学习进修,教师热情不够。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很多困难,或者说在某些方面陷入了困境。
2.应对策略
对于语文教学的困境,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做了一定的研究、探讨,力图有所改变,于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学成为很多教师主要关注内容,其中最多被关注的是古诗词的教学。因为中国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汉语言的精华,意境优美又朗朗上口,历经千年而源远流长。用古诗词作教学内容是很多语文教师的选择。
用优美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教学,使学生文学美学的熏陶,唤起学生对中国优秀诗歌的热爱,进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并让它们在新时期得以继承和发扬。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引领,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逐渐被我国现代教育所重视,加大对学生古诗词教学的力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文以载道”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传统,“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诗歌的教化作用又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方法与理念。现阶段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应加重视文学的教育功能,即诗歌的教化作用。在诗歌中使学生领会往哲先贤的智慧结晶,学习仁人志士的人格魅力,体会诗歌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受到人文熏陶,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
二、诗词育人课程的界定与设置意义
1.课程界定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经几千年绵延发展至今,不仅思想深邃,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中华传统文化高扬道德,为中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中华传统文化的范围广泛,文字、语言等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诗词育人课程就是以文化之中的精华部分——诗词主要是古诗词为讲授内容,将教化性、知识性、历史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在教学方法方面,力改以往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做法,避免空洞说教和单纯的知识灌输,着重诗词的思想性,切实发挥诗歌的教化作用。总之,课程要真正将传统文化教育观落实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相关环节,同时向其他院校学习,取长补短,打造传统文化诗词育人的优质课程。
2.诗词育人课程的设置意义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并一再强调:我们“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我国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仅从文学看,我们的作品浩如烟海,我们诗人灿若星空。一向被称为“诗的国度”的中国理应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首先应该具有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诗词育人课程就是通过对汉语言的精华——诗词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爱上诗词,进而热爱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中国古诗词中,有炽热的爱国情怀,有高昂的民族气节,有坚贞的个人操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爱……课程要从传统文学中选择优秀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接受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人文素养。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院的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与自然科学的逻辑思维不同,传统文化是发散思维,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诗歌发展就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丰富的过程,“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通过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获得文学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能得到发展。
三、诗词育人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评价制度
1.文化育人的课程目标
真正将传统文化教育观落实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相关环节,首先,完善诗词育人课程内容系统性、整体性,以古诗词为内容构建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方面,从诗词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引导学生,着重诗词的教化作用,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陶冶情操。同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要与时俱进,广泛参与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最终达到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修养,加强道德修养,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2.诗词育人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设置秉承科学化的原则,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情,富有成效。
(1)人格教育
未学做事先学做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有知识、有技术,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国家建设者,而不是钱理群先生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他们用各种手段拉拢了一些朝中官吏和文人。可是藩镇高官李师道在张籍那里就碰了一个软钉子。张籍同他的韩愈老师一样,主张统一、反对藩镇分裂中央权力。因此用一首《节妇吟》回绝了他: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委婉而坚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也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志向和坦荡胸怀,做到了“富贵不能淫”。
很多诗人光明磊落,讲气节,重操守,颇值得后人敬仰。这些诗词作者可以对学生进行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人格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理想教育
从古至今,无数人们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而奋斗,职业院校的学生更应该从诗词中汲取信念和力量,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
古诗词中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但近现代也有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如毛泽东的诗词。少年的毛泽东面对国弱民病惨况,立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的理想。他要离开家乡,奔向广阔的天地。这与固执守旧的父亲发生了严重的冲突。于是提笔写《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直抒胸臆,意气风发。此外,周恩来的“大江歌罢掉头东”也应是课程的内容。他们诗词里的远大理想、奋斗精神激励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应志存高远,勇于奉献。
(3)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却是古已有之,《诗经》有一首秦人抗击异族入侵的战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1]英勇无畏、同仇敌忾,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国殇》中歌颂了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高尚气节和英雄气概。“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2]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诗是最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意境雄浑,格调激昂,体现一种奋发向上精神和自豪感。
爱国诗篇教育学生应以祖国的繁荣为荣,以国家的衰落为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4)挫折教育
现在学生条件大都比较好,吃不了苦,经历不了挫折。他们只看到人成功后的名声和地位,而不甚注意名人生活的苦难,奋斗的艰辛。苏东坡是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也是位命运多舛的人。1079 年,正值壮年的苏轼遭到了巨大的打击——乌台诗案,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坐了一百多天牢,然后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此后他辗转了很多地方,经受了很多打击,但他一直在写作,写了很多重要作品;他一直寻找生活中的乐趣,“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日啖荔枝三百颗”……更重要的是,他竭尽所能为百姓做事,比如著名的“苏堤”和颍州等地的水利工程。62岁的苏轼被送到了极为偏远荒凉的海南岛儋州,他还在这里办学堂……“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不悔的赤子之心和豪放旷达的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情调高昂。读这些诗词,让学生明白要从容面对人生的挑战和磨难,时刻保持乐观精神,坚强意志。
(5)社会关爱教育
谈起社会关爱教育,人们第一个想起的是杜甫,这位时刻关心着百姓的诗人,还有“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白居易。其实诗人都在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百姓的疾苦。就连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是如此。李白多数时间都在漫游,在云阳横山的时候,看到了纤夫们拖着巨石顶着骄阳艰难前行,他写了《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表现了对劳动人民深深的同情。他游安徽铜陵五松山,借宿在一位贫苦人家,得到殷勤款待,诗人倍受感动。“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目睹农家的辛劳和贫苦,同情心与悲悯情油然而生——诗人都是善感的。
现实主义诗篇让学生学会心存善念、敬老爱幼、扶残济贫、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
(6)生活情趣教育
诗歌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的健全
人格。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安身。时值春暖花开,诗人陶醉在美好的景色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其实杜甫这时并不富裕,但不妨碍他对春花的欣赏与喜爱,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此类诗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陶渊明的诗。他的组诗《饮酒》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用心用生命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归复自然中求得生命的本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这些诗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情趣,自然的美好与神奇,这与金钱地位无关,与个人修养有关,与心境有关。
3.学生评价制度
诗词育人课程的评价制度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百分制”或“五级分制”课程评分标准,逐步建立起多元化考核方式,比如可以通过论文考核等。语文教学尤其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有独立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并完善包括专业教师在内的传统文化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四、诗词育人课程与专业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诗词育人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一往无前的勇气,战胜困难的精神,抗挫折的能力,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这对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也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本课程要紧密联系专业培养目标,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审视专业教学内容,寻找其中与诗词育人课程内容相契合的地方,把诗词育人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之中,如动漫制作专业、数字媒体专业、建筑专业等,可以从优秀的诗词中获得启迪,融入专业课的学习中。积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渗透。
五、诗词育人课程的研究方法
对诗词育人课程的研究可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法。通过查阅传统文化课程研究的国内外相关著作、期刊数据库及因特网上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传统文化(主要是诗词育人)课程研究动态,以此作为本课题研究的参考资料。
二是调查法。选取若干所高职院校作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网上问卷及现场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充分挖掘高职院校学生对传统文化(主要的古诗词)的了解程度和课程意见、建议。
三是归纳法。查阅、收集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研究相关资料,分析与借鉴不同地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体系研究内容及有效做法,归纳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的基于文化育人的共性内容。
四是实验法。选择一至两个班级,开展传统文化的诗词育人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
五是比较法。采用诗词育人课程实验法教学的班级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如文学、文化知识,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用来检验诗词育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成为有远大理想、有知识技术、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的建设者,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注释:
[1]秦风·无衣[A].诗经选[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33.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55.
[3]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