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探究①
——以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
2023-02-20赵然平段宏广
赵然平 段宏广 陈 涛
(张家口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第二课堂,相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而言,目前学界没有较为明确的界定,笔者较为赞同王晓如的观点。她认为:“第二课堂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统一管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一切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1]本文拟以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为例,对课程思政如何融入第二课堂进行探索。
一、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的意义
1.深化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第二课堂是高校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课堂教学的第一课堂,已无法满足新时期高校专业教学的基本需求。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一直注意丰富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例。2021 版与之前的2018 版相比,实践教学比例由20.1%增加到29.1%,而且增加了学科专业竞赛、专业社会实践、团学活动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具体课程。因此,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专业第二课堂,可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贯彻“三全育人”体系的必要载体
第二课堂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践“三全育人”重要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建设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应该丰富育人途径,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加强课外的交流和指导,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3.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通过第二课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格各类活动,培养了学生诸如理论联系实际、与人沟通交流、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增强学生服务于地方发展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等。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的原则
1.注重两个课堂有效衔接
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存在一些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有效性不高、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重要补充。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提升学生兴趣并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使学生有较强的参与感和获得感。第二课堂在设计和实施环节一定要做到与第一课堂有效衔接,特别是在内容上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历史学专业一定要结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内涵,更要坚持实效性原则,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和时事热点。
2.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习近平同志强调: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才是检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最终标准。[3]“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应遵循的第一准则。根据张家口学院“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历史学专业培养初中历史教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范类专业“一践行三学会”的毕业要求、历史学专业“传承地方文化服务区域发展和夯实教师教育强化从教技能”的专业特色,设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如下: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家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切的教育情怀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职业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广阔的国际视野、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的担当意识。
教师是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的第一主角,高校教师的育人能力直接决定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80%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教师,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要把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最大变量,将价值塑造融入各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努力成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大先生”。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用心、用情去教书育人,把课程思政当作一种信仰,一种价值,一门学问,刻苦钻研。特别是要抓好青年教师这一重点,突出他们与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似、思想活跃、个性鲜明的特点,培育一支业务能力精湛、技术方法娴熟、政治立场过硬、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教育工作的“四个统一”、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的重要指示。[4]
3.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突出专业特色
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牢牢把握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尤其是注重依托和挖掘张家口的地域优势,诸如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地方史学会和地方史专家的优势以及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优势。
张家口学院坐落在塞外名城张家口市,有着古老厚重的历史传统和人文资源。张家口拥有人类文明起源中心之一的泥河湾文化、华夏文明发祥地的三祖文化、沟通中原和游牧民族通商的张库大道商业文化、第二延安文化城的红色文化、万里长城第一门的长城文化、辽和蒙元时期的草原文化、民俗文化等等。
张家口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地方史专家和研究成果。近几年活跃着张家口历史文化研究会、张家口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会、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等,张库大道和长城文化专家刘振英、常文鹏、李现云、陶宗冶、胡明等,他们出版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张家口地方史专著如《品评张库大道》《品味大境门》《品读张家口堡》《日伪统治下的伪蒙疆政权》《近代察哈尔社会问题研究》《张北长城》,还有正在编著的《张库大道简史》《张库大道口述史》等。这些地方史专家以各种形式参与了历史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
历史学专业教师多年来围绕地方史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专业目前建有“中国史与地方史”校级教学团队和“张库大道历史文化研究”校级科研团队。王芙蓉副教授近年来先后参编多部地方史著作和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华北抗日根据地史》,并作为中俄蒙三国“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河北张家口段地方史专家参与工作。段宏广副教授主持河北省社科联课题《清代察哈尔都统驻防研究》和张家口市社科联课题《清代察哈尔口北三厅时政研究》。杨志强老师主持市社科联课题《晋商在张库大道崛起过程中所起作用研究》。刘岩松主持2019 年河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依托地域优势推动历史学特色专业改革的探索》。教师围绕地方史进行科研,一方面对学生起到了榜样和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带着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给学生提供了科研实践的机会。
三、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的路径
张家口学院2013 年4 月改制升本,学校秉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历史学本科专业于2015 年设立,经过四年的发展,专业建设稳步推进,逐渐形成了“夯实教师教育,强化从教技能;传承地方文化,服务区域发展”的专业特色。在强化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与学校定位和专业特色相协调。
1.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符合当下青年富有爱心充满朝气的群体特征,如何通过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拓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围绕专业特色和服务地方展开志愿讲解、抗疫志愿服务、党史宣讲、参与社会活动等有益尝试。
学院于2018 年与张家口大境门景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纪念馆、都统署签订协议,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做志愿讲解员,为张家口市旅发大会及2022 年冬奥会服务。2019 年国庆,学校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展览,历史学专业学生全程参与选题、图片选取、简介说明、讲解活动。在校史馆参观展览和志愿讲解时,培养了学生们以家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2020 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期间,历史学专业22 名学子在社区、在村落、在厂矿担当了抗击新冠疫情的志愿者,并通过学院组织的“疫中义”征文活动进行宣传,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人间真爱,让学生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大爱。2021 年围绕建党百年主题,历史专业学生联系其他学院班级进行主题党日宣讲活动,同时深入社区志愿讲解和普及党史知识并与社区群众互动交流。2020 年9 月,何会云副教授带领2018 级五位同学陪同俄罗斯学者参观考察了堡子里、张库大道历史博物馆、俄商墓、大境门长城等地。2021 年9 月,2020 级历史学班参加张家口市电视台“印记张垣”之土尔沟街区节目的录制,打卡冯玉祥将军故居“爱吾庐”及土尔沟天主堂。通过这些服务地方的志愿活动,首先扩大了专业和学校的影响力,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与人沟通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理论联系实际。
2.开展学生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全程育人的重要载体,因此通过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以专业为依托,以内容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课程思政育人路径有重要意义。
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目前有两个在办社团,国学社与张垣文化社。国学社主要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各类活动,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笔墨中国汉字书写大赛、朗读者大赛、课本剧展演、传统服饰文化节等活动,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垣文化社旨在对张家口地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和宣传,张垣文化社某种程度上有学术社团的性质,学生举办活动主要围绕读书分享、与地方史专家座谈、实地考察等几方面进行。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和实践,一方面扩大学术视野掌握地方史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感受学术的价值和知识的力量,直观地感受教师们严谨勤恳的治学态度,树立传播地方文化的自觉意识。
3.开展社会实践与校外科技文化活动
社会实践与校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要依托专业考察、专业技能展演、体验省情调研河北与暑期三下乡等活动实践。
我们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先后建立了张家口堡、大境门景区、张家口市博物馆、张库大道博物馆、蔚县博物馆、察哈尔都统署、察哈尔烈士陵园、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纪念馆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不定时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丰富专业知识,掌握地方历史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学生专业技能展演既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教育教学改革汇报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形式。比赛以初中历史课本剧为主要形式,初赛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辅导员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实现全员参与,并择优进入复赛。复赛由教研室主任组织学生开展,按照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优进入学院决赛。决赛由学院领导参与其中,教研室主任组织评委当场打分,并排名颁奖。最终根据排名情况择优推荐参加学校展演。历史学专业近年来涌现出《荆轲刺秦王》《安史之乱》《五四运动》等一批优秀的课本剧。通过以赛代训、以展促训,为学生提供了挖潜技能、勇于拼搏、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夯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水平,更是坚定了学生的专业精神和职业信念,提升职业素养。
依托校团委组织的暑期“三下乡”“体验省情、调研河北、服务群众”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国家战略部署、服务党政中心工作、针对青年学生需求、结合专业特点,开展若干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先后涌现出“张库大道口述史调查”“张家口第二延安红色文化调查”“蔚县代王城遗址调研”“长城遗址调研”等一批优秀的实践报告。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师生明确了初心与使命,坚定了理想信念,在全院营造了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健康向上的氛围。
4.开展学科知识竞赛
学科知识竞赛主要依靠突出专业地方文化特色和师范生发展的地方史口述史大赛、党史知识竞赛、师范生技能大赛进行。
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先后举办过以“改革开放成就”“农村的变迁”等为主题的地方史口述史大赛。学生将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地方历史文化信息,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物、遗迹遗址等,通过田野考察、口述史采集的方式搜集和整理,并用10 分钟的时间PPT(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展示自己的口述史采集成果。采集地点可选取自己的家乡或张家口,采集时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此项活动,有助于同学们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锻炼了同学们进行实践考察、采集整理史料及运用史料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有利于日后对家乡的服务和建设。
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每年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最终推举1-2 人参加校级师范生技能大赛。比赛按校级流程进行,通过教案设计、即席演讲、模拟授课、现场提问四个环节综合打分。即席演讲均围绕基础教育课程与教育改革、教师基本素养、教育基本理论等方面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基本能力;教案设计和模拟授课环节主要考查师范生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各项综合能力;现场提问主要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专业素养和口才。通过此项活动,一方面学生的师范生技能得到锻炼、检验、提升,另一方面整个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了解和认同,培养教育情怀,塑造良好师德,提高教师礼仪和审美修养。
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历史学专业第二课堂具有重要意义,是深化高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贯彻“三全育人”体系的必要载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张家口学院历史学专业在建设的过程中,全面落实和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主动探索有效路径,除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不断探索外,特别是在课程思政融入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希望能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