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特征与路径选择

2023-02-20仲尚伟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融合

仲尚伟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发展规划处,江苏 南京 211188)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种类型,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作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高职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刻把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特征,才能更好地破解高职院校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发展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行校企协同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机制。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到2025年打造150家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一批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00个左右全国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11项重点任务。贯穿11项重点任务的主线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我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要初步达到50个的目标,同时在全国培育万家以上产教融合新型企业。这些文件都强调加速产教融合互动,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利于打破传统产教融合和而不深、校方一头热、企业冷淡的局面,促进产教融合深入发展;指明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于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技术变革有效衔接,弥补现有产教融合中存在的产业链和人才链短板,促进学科专业体系与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高度适配起到引领性和支配性作用。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门持续推进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试点企业建设工作,已认定国家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21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4600余家,同时大批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也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现阶段,已初步形成以城市为节点、以行业为支点、以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推进管理机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动效果日渐凸显。2023年,在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交流大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50个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这50个典型案例分为城市、企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行业协会五大类。各个案例既包括实践内容又有理论剖析,既有思路启发又有模式借鉴,可以系统、全面地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取得的突出成果,也形成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教育典范,可以为新时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特征

(一)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双向互动:产教融合时代需求愈发旺盛

实现校企双方良性互动、走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是新时代产教融合双方的共同愿景,是推进国家教育发展的有力举措。首先,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举措。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可以合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让学生体会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并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持续的科技创新需要全方位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动能,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驱动力。最后,深化产教融合是拓宽职业院校办学空间的必然路径。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校企资源优化配置,将企业优势生产资源转变为学校可利用的人才培育资源,拓宽高职院校的办学空间,提升其办学实力。

(二)政策引领、社会参与双向促进:企业参与积极性持续提升

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过程中,影响融合广度和深度的主要因素是企业的参与意愿。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现代企业对产教融合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意愿。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系列促进产教融合的政策,涉及财政、税收、土地、文化等方面。伴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潜能进一步被挖掘。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财政及税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活动。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提出,针对在校企合作中参与较深的企业,可以依照我国有关要求给予其表彰,并为企业提供财税、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县级以上政府需要对在校企合作中表现较好、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的《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对于在产教融合试点中取得明显成效的企业,可以给予其组合式优惠政策,为其提供财政投资、金融用地方面的有力支持。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基于法律层面明确对于在产教融合中参与较深的企业,可以给予其奖励和税收优惠。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必将有效激发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

(三)教化所积、产教所融的双向交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经验丰富

我国职业教育依次经历了训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半工半读)、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漫长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全国各地不断探索实践并总结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成熟模式和体系,可以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持续推进提供有力支持。目前,我国共有6类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成熟模式,分别是技术合作、科技攻关、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共建二级学院。技术合作主要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如建立健全大师技能工作室、技术研发中心。科技攻关主要是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根据项目组建混编团队,共同攻克产学研项目难点。现代学徒制主要是让学生兼具学生和学徒双重身份,利用好学校和企业双重主体,实现人才的联合培养。职教集团主要是围绕地方支柱型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组建由政府、行业组织、职业院校、研究机构等参与的职教集团,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学校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同时企业为吸引学生就业提供实习空间和场所。学校提供学生和师资,企业则提供资源和经费,双方共建共享,实现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主要是指在校企双方沟通的基础上,企业投入一部分实训设备,并派专业师资团队与学校联合,共同开展招生宣传,按照特定比例计提学生学费,企业和学校专兼职教师混编,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在产教融合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例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苏东交智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路桥工程产业学院,持续推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和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国际工程师班、国际建造师班等订单班和学生实习以及绿色智慧交通建造虚拟仿真资源与实践实训标准体系开发等多种方式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和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三、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路径

(一)政府方面: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强化产教融合顶层规划设计

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统筹协调。各地政府需要强化主导作用,做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顶层规划设计,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协调好政、企、校三方之间的关系。

首先,政府需要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为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企业,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对符合条件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按照规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持,落实地方教育附加减免及其他税费优惠。

其次,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保障机制,为校企双方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各地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要求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把深化产教融合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基本要求,并配套建立奖励机制,建立健全购买服务、政府补贴等制度,充分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监测评价管理机制,公正、客观地评价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成果。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针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效果、技术研发落地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力争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产教融合获得理想的效果。政府要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企业的办学责任及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育人义务,并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情况纳入其社会责任报告体系,以夯实企业的育人基础。

(二)学校方面:展现职业教育发展优势,持续赋能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当地离不开”是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反映。立足地区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重点,是职业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逻辑起点。高职院校需要找准办学定位,挖掘办学资源,联合当地重点企业和中职、高职、本科学校,共同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第一,按照地区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校企联合开发紧缺专业,量身定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通道,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同时,通过推进现代学徒制、以赛促学、资格鉴定等多种方式,面向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校企联合开展“访企拓岗”行动,帮助学生实现当地高质量就业。

第二,锚定新型人才培养,加快产业链条上优质教育资源的重组。拓宽高质量、高水平产教融合的范围,丰富产教融合的层次和内容,通过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和现代产业学院、搭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或创新中心等形式,强化协同育人、协同创新,持续提升高职教育的供给能力,使其为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并创造具有本土特征和行业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特色。

此外,高职院校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还要致力于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设置与非遗有关的专业、开设与非遗有关的课程,以生态图的方式发挥校园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强化非遗技能型人才培养,突出地区特色,丰富教育服务的内涵,提升高职教育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和非遗大师,通过“文化+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现代”的人才培养方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真正的产学研互动,实现文化传播、企业发展、校园育人协同并进。

(三)企业方面:聚焦产教供需精准对接,强化产教协同互动共变

新的发展阶段,产业集群已成为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式。作为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应顺应集群发展趋势,主动作为,主导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促进产教全要素协同、全方位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坚定不移地把产教融合作为自身吸引人才、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资源集约节约、降低投入成本和风险、提升竞争和协作能力的战略性工程,建立健全高度匹配的融合机制。

首先,企业要深度参与合作院校的专业规划和建设,积极投入教学资源,将最新生产技术和真实生产任务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并保持企业岗位需求数据与合作院校毕业生数据关联互通,动态推动企业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精准对接。其次,企业应以技术创新产品生产需求,以实体化项目为纽带,与合作院校共建共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现代产业学院、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育人平台或服务载体,共建跨企业、跨院校、跨专业的由多元主体构成的协同创新团队,开展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企业还可以发挥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举办产教融合高层论坛、行业技能大比武等产教互动活动,释放产教融合积极因素和动能,推动形成产教协同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深化产教融合。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新时代,推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利益相关方都需要扛起责任,促进价值引领的主体转型,实现系统协同的逻辑重塑,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产业为依托,以产教深度融合为动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鉴于此,应该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制度构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着力构建并完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