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实践路径

2023-02-20曹燕宇王恺恒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营商江苏省

曹燕宇,王恺恒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a.经济管理教研部;b.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部,江苏 南京 2100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制造强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制造业的“智改数转”。当前国内外形势仍然严峻,在疫情冲击之后,江苏省制造业面临重重压力。如今,数字经济持续演进,已然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江苏省印发了《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指出通过三年努力,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显著壮大,制造业综合实力增强,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江苏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实体经济作为看家本领,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增量”的重点任务。因此,持续推进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是应有之义。

一、江苏省数字化转型发展成就

(一)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

1.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趋势向好

《2022江苏两化融合发展数据地图》显示,2022年,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6.4,连续八年位居全国首位,比当年全国水平高出11.4%。

2.数字贸易快速发展

江苏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21年江苏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达274.3亿美元,增长33.7%,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主要包括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文化娱乐服务、设计研发服务等;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占全省服务贸易的比重提高到52.5%,高出全国8.6个百分点,江苏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建设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5家,数量居全国首位;国家级数字商务企业有8家,居全国第二;打造了107家省级数字商务企业、64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3.智能制造示范引领作用增强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拥有112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智能车间1639家、“上云”企业超35万家。2022年,86个工厂入选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涉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近30个细分行业、近700个应用场景[1]。

4.平台建设及赋能成效显著

据江苏省工信厅统计,2022年江苏累计培育了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142个、工业互联网国家级双跨平台3个、国家级特色型平台45个,创建了省星级上云企业1.8万家、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14个、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40个。

(二)数字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物联网发展强劲。江苏积极促进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已建成全域深度覆盖的网络基础设施,并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领域,推进窄带物联网、5G创新应用。全省物联网终端用户已超过2.24亿(全国排名第二),其中窄带物联网终端数达4858万,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达11.6万,5G融合应用项目达3161个。2021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5%,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二是互联网、5G发展规模壮大。《2022年数字江苏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7464.3万个,10G-PON端口达84.8万个。5G网络覆盖全省乡镇镇区以上区域,累计建设5G基站13.1万座,全省5G用户规模达到3500万。建成8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三)数字发展环境逐渐改善

一是数字化治理成效显著。《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出台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20条”,制定“两反两保”行动方案,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不见面审批(服务)”,“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形成经验做法。数字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全省98.5%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了网上办理,126项政务服务事项或服务场景应用在长三角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就近办理”。二是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逐步完善。2021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江苏“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022年又出台了《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数字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普惠金融发展再创佳绩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难题,2015—2022年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普惠金融相关政策。如:《省政府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意见》《省政府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通知》。江苏省工信厅与财政厅在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项目下联合设立了“苏信贷”专项贷款产品,加大了对省内广大中小微软件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二、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存在的瓶颈

(一)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智改数转”牵引力不强

地方政府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能够更好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2]。龙头企业的发展会带来相当可观的知识或技术溢出效应,知识或技术辐射到周围区域必然会带动区域内企业科技创新。相较于广东、浙江,江苏省的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对区域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力不强。灯塔工厂是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引领示范者,尽管江苏省入选全球灯塔工厂的企业数量领先,但其中大多数为外企,本土的企业数量很少。

(二)数字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智改数转”内部张力不足

数字技术是制造业“智改数转”的核心。从价值创造角度讲,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深入挖掘用户价值,掌握新的生产要素,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价值网络;从价值获取角度讲,拥有数字技术可以使企业形成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获取能力[3]。制造业“智改数转”必须依靠数字技术、运用数字技术改变传统制造模式。江苏省的智能化、数字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但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弱,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较少关注制造业“智改数转”所需要的内在技术创新。数字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足将直接导致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内在核心要素得不到充分释放。

(三)数字场景应用不广泛,“智改数转”外部动力不足

数字场景应用能够充分挖掘数字要素潜力,及时让制造业吸收数字技术,适应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形成新的数字场景生态,产生“智改数转”的巨大效应。实体经济中的生产商和销售商,可利用场景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体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提高场景提供者与参与者的回报[4]。数字场景应用的前提是有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江苏省虽然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但仍然存在建设不足的问题。数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智改数转”需求不匹配将导致数字场景应用受限,从而导致制造业“智改数转”过程中出现“堵点”。目前,数字场景建设更多停留在表面,涉及应用层面的建设项目较少,数字场景的应用优势在制造企业内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四)营商环境不佳,“智改数转”阻力加大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动作的意见》,将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列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而江苏省的城市没有进入此列,由此看出当前全省营商环境存在短板。另外,江苏省制造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机会少,政府政务环境仍有待改善,且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融资环境也亟待优化,民营经济主体市场准入门槛高,市场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五)中小企业动力不足,“智改数转”助推力不强

江苏省的制造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因此“智改数转”的主力是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较弱,科研人才较少,相关的数字技术渗透不足,导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疫情使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巨大冲击,企业家信心严重受挫,因此,中小企业在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过程中无法发挥主力军的优势。企业没有彻底摆脱困境,就无法顺利进入“智改数转”阶段,而且,营商环境欠佳、资金不足、政策不够完善等因素也会阻碍“智改数转”进程,很多中小企业仍存在“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江苏省的恒力、沙钢、南钢等少数企业进入“中国500强”,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不直接生产终端产品,导致企业处于一种“稳定”发展状态,而“稳定”发展也可能意味着“惰性”发展,最终导致转型意识和动力不强。

三、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的路径

面向未来,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需要科学统筹全省数字经济建设,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建设数字技术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区域协调联动,促进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一)科学统筹,做好顶层设计

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之一[5-8]。制造业“智改数转”是一个长期过程,仅依靠制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第一,要积极解决中小制造企业融资难、供应链产业链受阻等事关“生存”的问题。第二,政府部门要洞悉市场环境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主抓制造业“智改数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层层剖析。第三,要统筹优化创新环境,为制造企业创设适合转型的条件,努力解决企业的“当务之急”和“后顾之忧”,这样制造企业才有动力彻底进行“智改数转”。

(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夯实产业基础

龙头企业在推进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过程中应担当重任。第一,要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牵引作用,同时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第二,要对标全国灯塔工厂,特别是美的、海尔等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吸引中国企业灯塔工厂在江苏落地,助力龙头企业队伍建设。第三,要持续优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保障龙头企业发展,特别要关注江苏省“专精特新”龙头企业的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在创新方面的作用。

(三)建设数字人才队伍,强化智力支撑

具有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背景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海归人员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9-10]。深植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理念,明确数字技术人才就是制造业“智改数转”的关键要素。要充分利用江苏作为教育大省的优势,利用高校平台来培养数字技术专业人才,推进校企协同联动,鼓励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要激励科研机构和其他重要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数字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发挥数字技术人才的引领作用。要明确人才的培养导向,专业化人才不仅要专业化还要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满足制造业“智改数转”的需要。尽管制造业“智改数转”需要核心的技术人才,但不能忽视交叉学科人才的重要作用,交叉学科人才是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总之,必须将数字技术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强化智力支撑。

(四)创造良好营商环境,释放转型活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加速制造企业“智改数转”的重要条件。第一,要完善《江苏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保障制造业“智改数转”在法规及制度环境下顺利进行,充分释放转型活力。第二,要不断完善相关营商环境条例,根据江苏省制造业自身情况,制定真正适合制造业转型的政策,贯彻落实《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第三,对标已有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建设江苏省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为江苏省制造业“智改数转”培育沃土。

(五)深化企业认知,增强转型动力

企业的高管及员工应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企业认知包括企业对自身、同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认知。一是要着力增强企业的危机意识,让企业明白政府有力推动企业转型的现实状况,打消企业“不想转”的消极想法。二是鼓励企业向已转型成功的企业学习,避免让企业陷入“不会转则不转”的消极状态。三是制造企业要重新定位,要认识到自身在“智改数转”过程中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那些不直接对接终端消费者的制造企业,需要组织全员学习,自上至下正确认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了解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思想上真正接受数字化转型,从行动上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营商江苏省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江苏省交通图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江苏省政区图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