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现实境遇及其优化路径

2023-02-20黄天璐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核心

黄天璐

(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重要战略任务。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现实境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教育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其融入效果或现实境遇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具体可以细分为感性认知、理性认同、现实践行三个层面。为了掌握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现实境遇,我们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在江苏高校范围内进行了相关社会调查。

(一)感性认知方面

为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现状,我们分年级、分专业对受测对象展开了调查。感性认知,首先来源于对知识的一般性掌握和必要性了解。为了掌握这一情况,我们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必要性”进行了调查,其中回答“十分必要”的为76%,“无所谓”和“说不清”的分别为8.1%和15.2%,这说明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必要性还是认可的。但在实际学习中,当我们追问“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了解程度如何”时,选择“十分了解”的为5.9%,选择“比较了解,但说不全”的为40.2%,选择“不太了解”的为44.1%,选择“不了解”和“讲不清”的分别为6.4%和3.3%。由此可见,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不甚了解。这里固然有课堂教学方面的问题,但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二)理性认同方面

为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状况,我们针对 “1999年英国BBC公司全球网上评选‘千年最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得票高居榜首的原因”展开调查,其中高达89%的学生选择了“马克思学说的世界影响力”。这说明目前大学生中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马克思主义,且绝大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没有因多元思潮的冲击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在“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的看法”问题的调查中,回答“非常有信心”的为26.2%,“有信心”的为54.6%,“没有信心”的为10.5%,“跟我个人没关系”的为1.4%,“没有考虑”的为7.3%。由此可见,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性内容不甚了解,但当化解到具体问题中时,还是有很高比例的学生对此表示认可,当然少数学生思想上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总之,当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时,还是有较高比例的学生表现出积极的认同,尤其是对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认知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使命感。

(三)现实践行方面

为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是否切实用来指导生活实践,课题组又围绕大学生诚信设计了一组问卷。其中,“关于学生毕业后不按期归还助学贷款的现象,您的看法是”,回答“拖一拖、欠一欠没关系,有钱再说”的占4.5%,“是国家的政策,若实在困难不还也能理解,就当国家补贴吧”的占29.1%,“必须按时还贷”的人占66.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诚信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倾向,但是有30.2%的学生对造假行为回答了“就业压力太大,不得已而为之”,还有29.1%的学生对助学贷款不归还持认同的态度,这都反映了大学生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发展趋势和潜在风险。上述对这些具体行为的不同选择,虽然反映了受测者的认知能力有高低之别,但同时也隐含着受测者的不同价值取向和社会诚信感。社会诚信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润滑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如果大学生带着不良认知倾向走向社会,必然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影响因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是主观建构和客观影响的结果。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因素以及已有知识经验会影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另一方面,外在客观环境也会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一)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融入的主体对象,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与主体双重身份的统一体,总体来说其在思想观念、心理状态、价值取向上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至关重要。然而,在中国现实社会文化背景下,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思想通过不同渠道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在选择课程和学习内容时,往往把是否具有发展前途、是否对自己有用作为主要依据。同时,价值观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其长远性与潜在性使得学生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明显的利益,因此学生在找工作时往往更关心学业水平,同时用人单位对学生价值观的考核也相对宽松。这些都影响着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课教育的参与意愿,这种状态下的学习必然是被动而消极的。

(二)教育主力军作用欠缺一致性

国家提出要“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工作联动制度,以发挥各方面力量的作用。但是从调研情况来看,这种有机合力并未形成。首先,高校管理者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与实践上的推行程度不一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但现实中,一些高校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阵地管理不到位、队伍能力素质不适应等问题,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效果。其次,高校非思政课教师并未很好地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责任。国家多次提出要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开展,强调“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但各专业课要么缺乏系统的课程思政教材,要么缺乏应有的课程思政课时安排,导致融入效果不佳。最后,高校思政课教师主体缺位、引导作用缺失。高校思政课教师普遍教学任务重,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探究理论本身的真谛和探索教学方式的改进,这就必然影响理论本身的传授。还有一些教师讲课只是毫无感情色彩的知识灌输,没有从引领的高度去认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

(三)价值体系利益实现的潜隐性

追求利益和满足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个体积极性的源泉。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提高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利益角度来说,这是一种特殊的效益,具有潜在性、间接性、长远性,社会大众一般不容易体会其价值所在。因此,如果不能科学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之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其融入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的优化路径

为了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我们需要挖掘其理论魅力、完善其显性路径、开拓其隐性路径,强化其实践路径。理论魅力的挖掘是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吸引力,完善显性路径与开拓隐性路径是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传递力,实践路径的提出既是为了强化学生心理深度认同,也是为了提升学生行为的自觉性。

(一)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魅力的理论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并不是简单地将外在的理论转化为内在信仰的技术性或操作性层面的问题,还必须挖掘并展示核心价值观自身的理论魅力。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理论魅力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横向的时代性又体现了纵向的科学性。所谓时代性,是指一种价值观能运用当前时代条件反映时代主旋律,并通过对时代的任务和使命、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愿望和要求的反映而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所谓科学性,是指必须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民族传统出发,制定与历史阶段相适应的价值体系。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发挥先进导向功能的需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目标的强化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要求反映了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所要提倡的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机地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整合了起来。总之,“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就是解决人民群众中因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而不断凸显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二)完善以思政教学课堂为主阵地的显性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如果说理论路径是增强思想性和理论性的需要,那么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是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第一,思政课教师要尽可能实现话语方式的转换,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转换,从生活语言向网络语言转换,向大学生说出可理解、可信赖的语言,不仅要让大学生听到,更要让他们听懂和信服。第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可忽略学生主体的参与性,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思想教育的人性化、平等性、主体性、生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只有坚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才可能有效,因为教育规律决定了教育本身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双向建构。第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努力预见大学生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选择困境,并尽可能设置实践情境,在讲清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对相关的观念、行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兴趣和接受意愿,对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鄙视和憎恶。只有对他们的“兴奋点”进行关注与解读,并对其选择困境提供解惑,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开拓“润物细无声”的隐性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体系的过程,更是其心理层面的转化、内化以及固化的过程。为此,我们要在继续重视主阵地、主渠道显性教育的同时,大力开拓隐性教育路径。“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隐性路径也许更能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有效和经常性手段。隐性路径是多维度的,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校园文化熏陶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最为有效的隐性路径之一。它通过校园文化中特定的人文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提倡的理念、宣扬的价值观转化为师生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另外,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总之,隐性路径既遵循了人的认知内化规律,又融入各种生动的形式,自然能够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四)兑现价值事实的实践路径

一种价值体系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与社会生活相融合,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并领悟它。我们就需要从各个客观层面上创造价值体系的实现条件,让人们享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创造的价值实际利益。大学生虽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但不了解知识体系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也不能将方法论很好地应用于实践。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高校,其价值事实的实现仍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只有在社会生活中随机发现大量可以证明这种理论教育内容或促进深化理解这种内容的佐证,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确信与认可。即,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其在文化多样性价值中的整合力,发挥其引领作用。

总的来说,让科学的理论解释现实,让实践佐证理论,通过实践与理论的互动和演绎,并利用相关的宣传话语进行传递,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是解决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困境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