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分析

2023-02-19王雪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文化自信重要性

作者简介:王雪丽(1995,3-),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工作。

摘要:中国具有5 000年悠久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沉淀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悠久的传统文化可谓是较好的育人素材。伴随着中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目前对各个高校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各个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一方面,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自信滋养;另一方面,利用红色文化为学生提供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真正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为此,该文从文化自信内涵及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入手,简要阐述当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出几项实践路径,确保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3)04(b)-0156-05

An Analysis of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WANG Xueli

(Jinzho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Jinzhong Shanxi,030800,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five thousand years. In this process, many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have been precipitated. These long traditional cultures can be said to be good educational materials.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education, 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of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country's futur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one hand, they should us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rich nourishment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hould use 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spiritual pillar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y should provide mor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so that they can really shoulder the burde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this e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art from the actual educational condit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the importance and educ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ensure that students develop goo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t the university stage.

Key words: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mportance; Existing problems; Cultivation path

文化自信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灵魂,而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所在,即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如果文化自信不高,就谈不上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可以说是最有生命力的力量。因此,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促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1 文化自信内涵

所谓“文化自信”就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传统文化庞大的内容和丰富的表现形式,其中琴棋书画这些传统文化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然而不同时代衍生出的文化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的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向前。所以,当前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基本上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内容之上的,只有对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如果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只停留在表面,那么将无法更好地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坚定地相信中华优秀文化,坚信中华优秀文化必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依托,这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入扩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中国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华文化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自身坚定的信仰,才能够有效抵御其他文化的侵蚀。所以,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要进一步强化民族与文化的关系,对中华文化实施创新发展和转化,进而不断增强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坚定文化自信心。

2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2.1 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需要

文明的发展需要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只有互相沟通、互相学习,才能进一步促进文明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逐渐趋向多元化,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才能更好地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各国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迪。

2.2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2]。因此,让学生承担起文化自信的重任,唤醒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强化新时期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让学生在弘扬文化、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让学生不负党的期望、不负民族的重托,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2.3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更多的人才作为储备力量,以切实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要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合格接班人,就需要让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与时代保持同进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

3 当前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弱

现在的学生在海量化网络信息的冲击下,思想行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随媒介的变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网络的出现使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但在海量化的信息中,也不乏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观念,使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较弱,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认同上就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难度。

3.2 红色文化育人效果不明显

红色文化既是培养学生民族自信的重要源泉,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当前,我国大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普遍形成了重分数、轻文化教育的现象,并且由于红色文化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触较少,很多学生即使学习了解后,也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更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至于很难让红色文化成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因此,在紅色文化的教育中,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不仅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宣传,更要在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2]。

3.3 大学生文化践行能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树立人生价值观念的重要阶段,学生的文化往往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践行和认知,当前虽然有部分大学生认识了解传统文化,但是在意识行为的转化上却明显力不从心。然而脱离行为实践的文化自信就变成了空想,学生即便有意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但却无法践行到实处,很多学生大学期间基本上没有参与过文化交流节或社团举办的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即便有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感兴趣也是从影视作品中或文学典籍中浅层了解,并没有针对文化内容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学习。由此可见,学生在践行传统文化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3.4 大学课程设置上不够完善

目前,诸多高校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以专业课、理论课、实践课教学为主,并且在这些课程教学过程中只强调与专业相关的内容,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虽然思想政治课程有所涉及,但是教师基本照搬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很少对一些具体的传统文化及革命文化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再加上大学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科目较多,学生的学习精力也十分有限,在高校课程设置不丰富的情况下,学生基本上除了思政课堂接触的文化自信的内容外,其余涉及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多。所以,专业任课教师高度重视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将文化自信教育内容渗透各门专业课程课堂,才能够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

4 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

4.1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提升自信的基础

我国作为具有5 000年悠久历史的大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学生进行继承和发扬,然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实施文化自信的培养,能够让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给中华文化带来冲击,所以积极发挥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十分重要。中华传统文化在5 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可谓一颗耀眼的明珠,因为中华传统文化反映的不仅是民族的精神面貌,更是文化自信的浓厚底蕴和外在表现。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应当从心里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大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抱有自信,才能够以宽阔的胸襟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将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融合渗透发展为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为此,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为主,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使学生真正能够肩负起时代的使命[3]。

4.2 红色文化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源泉

中国的红色文化可谓是党的一部奋斗史,正是因为有一群有志之士不屈不挠的奋斗,才能够让中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上。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不断结合中国发展实际状况,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具有现实性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可谓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有形的是指在红色文化中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和遗存文化,而无形的是指精神文化,比如红色精神文化、红色道德文化等,这些悠久革命历史文化中所承载的内容,社会革命实践孕育出的文化产物,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先进文化。比如北大荒精神。如今,在和平年代,学生不需要为粮食及物资发愁,但不能忘却如今美好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所以,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了解红色精神,并主动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转变为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为日后积极投身于祖国发展建设、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4]。

4.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提升学生自信的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高校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地位。从个人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拥有着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成果;从国家发展维度来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仅能够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还能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所以,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不竭动力,学生积极学习相关理念及实践成果,不仅能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能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为自身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从而使文化自信能够深深地根植于大学生心中,助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5 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

5.1 加强高校思政教育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一些高校实施的思政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忽视了思政育人的重要性,甚至有些院校根本没有实施“思政育人”的教育工作,促使一些学生虽然专业实践能力很强,但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仍有待提高。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相关教育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能够满怀爱国情怀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由此可见,思政教育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不仅要运用正确的理论更好地武装学生的头脑,还要利用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培育学生的思想品质,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此外,高校思政教师还要积极做好表率,做好言传身教的工作。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

5.2 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是一种信念和信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练和沉淀,也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既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信心。因此,高校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必须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风、学风、管理体制、教育改革等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深入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大学生扣好第一颗纽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因此,高校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实践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通过大力宣传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深刻把握和理解其内涵[6]。

5.3 重视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上,高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因为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校园文化建设质量的高低会对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成效产生一定影响,所以,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首先,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的文化资源,丰盈校园内的文化气息和氛围。在中华5 000年悠久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一些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和自然风貌,各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扬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并展开相应的文化交流活动,促使地方文化能够在交流中得到更好的丰富。其次,高校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从地方文化和文物中,更好地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感悟[7]。最后,高校可以利用文物或遗迹,让学生从中获取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同样也是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合的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使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4 拓宽文化实践活动

随着步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大学生很多通过网络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所以,网络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高校要利用网络作为纽带,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文化”的建设,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加快文化创新和发展,打造符合院校发展的文化交流平台,在平台上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文化主题宣传教育,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收获良好的文化体验。高校还可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优势,培养学生文化创新力。通过相关调查发现,青少年使用软件的比重较高,充分表明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短视频的发展已经对大学生思想及日常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高校可以入驻各短视频平台,在平台上为学生发布一些优质的民族文化视频,或者设计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化活动,促使文化在新媒介的传播过程中能够更为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8]。

此外,高校要积极引进一些先进文化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寻找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共鸣的文化节目,如《汉语桥》《百家讲坛》等这些文十分接地气的文化类节目,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化自信。

5.5 利用红色文化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高校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过程中,绝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红色文化,要梳理出能够集中反映红色文化精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内容,感悟中华精神实质。比如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需将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把关于红色文化专题的内容在思政课上进行深度开发,在一些细节内容上下功夫,丰富教案,利用好信息平台把蕴藏的红色文化资源更多地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强国平台,宣传红色文化的素材很多,除了时政要闻,还有很多红色记忆、红色歌曲,以及红色故事等,这些都是教师可以运用的红色文化资源素材。高校还要对红色文化与新时期的契合点进行深入挖掘,加强融合,开拓创新,促使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开辟出弘扬传统文化更为广阔的疆域[9]。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好这些优质平台,加强红色文化与思政课结合,让红色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和课堂,促使学生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下能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将传承红色文化深深根植在心中。

5.6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

虽然思政课堂教学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才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成效。所以,在高校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过程中,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水平,不仅要积极为院校教师组织开展相应的传统文化培训活动,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关教育会谈活动,通过多途径地参与一些活动,使其思想教育的文化素养及教学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和审美需求,教师课程内容活动的设置也要紧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促使课堂开展的文化自信培养教學计划能够顺利开展下去,让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及文化观念都能得到转变[10]。

6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不仅是促进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动力,更是学生思想品质和精神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因此,高校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从加强思政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拓宽文化实践活动入手,促使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进一步强化文化自信,真正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杜兴东.高校思政教育中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J].三角洲,2022(24):189-191.

[2] 华星妍.文化自信在高校中的路径探究[J].汉字文化,2023(2):45-47.

[3] 冯晓伟.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河北省部分高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36):131-135,140.

[4] 周焱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探究[J].汉字文化,2022(23):55-58.

[5] 张博,王海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2):28-32.

[6] 鲍怡菁.基于学生文化自信视角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23(1):27-29.

[7] 金颖,戴俭宇,秦悦,等.文化自信视阈下刺法灸法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45-48.

[8] 王维伟,薛锦.文化自信视域下青年时代使命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6):67-69.

[9] 昝琦.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2,31(6):62-66.

[10]许传洲,曲建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重向度[J].人民论坛,2021(31):107-109.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文化自信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