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探国粹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2023-02-19葛林高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文化自信

葛林高

[摘 要]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落脚点。教学《京剧趣谈》一文时,教师要基于学生戏剧艺术审美的现实基础,从“趣”着手,引导学生在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中发现美,引发审美期待;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以象造境中品味虚实之美;在表演中比较、品鉴,从而理解中国美学背后的智慧与妙趣;通过比照关联,从京剧走向戏剧,从课内走向课外,进一步延展艺术之美。这样,通过审美化阅读的层递路径,促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从文化认同走向文化自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审美创造;文化自信;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4-0011-04

统编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共编排了90多篇散文,占比达44.4%。这些散文大多文质兼美,语言典雅优美,构思精巧别致,形象丰满生动,意境深远独特,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是开展审美化阅读的重要载体。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京剧“虚实相生”和“动静结合”两方面的艺术之美。“虚实相生”体现了京剧“六七步九州四海,三五人万马千军”的艺术特色,“动静结合”则是京剧艺术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特有手法,正如课文所言“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二者共同体现了京剧醇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韵味之美。在教学这篇课文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京剧知之甚少,喜欢京剧的更是寥寥无几。要做到导语所说的“细细欣赏”,就要将语言作品的美转化为学生乐于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审美化阅读的层递路径,引导学生从发现美、感受美走向理解美、创造美。

一、从“趣”着手,发现京剧之美

《京剧趣谈》的题目中,何为“趣谈”?顾名思义,就是有趣味地谈论,作者想要和读者愉快地聊一聊京剧中的有趣话题。明人宋濂说:“趣味隽永,韵度婉微。”可见,“趣”使“韵”的美感特质更为明确,促使“韵”向更广泛、更外在的美感效果发展。从作者表达的角度看,《京剧趣谈》的“趣”奠定了本文的审美基调;从读者阅读鉴赏的角度看,“趣”更是展开审美化阅读的基点。

初读《京剧趣谈》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示“默讀课文,说说你对京剧有了哪些了解”进行思考、探究。如通过了解文章的两个构成部分,学生就能迅速提取出“马鞭”“亮相”两个小标题词,但这只是停留在内容发现的层面,而非指向审美感知的层面。如果再进一步,教师从题目的“趣”字着手,设置学习任务“边读边体会,找一找哪些地方让你发现了戏台上的‘趣”,就能让学生从内容的感知转向审美内涵的理解。

师:读了题目,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重要?产生了什么问题?

生:我觉得“趣”字最重要。我想知道京剧的“趣”体现在哪里?作者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传递这份“趣”的?

师:那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趣谈”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吧。

生:文章结构很有特色,可以分成“马鞭”和“亮相”两个部分。

师:第一部分是不是就趣谈了“马鞭”?

生:不是的,还谈了“虚拟道具”。

师:你是怎么快速发现的?

生:我找到了关键句“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发现课文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虚拟道具”和“实在道具”。

师: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抓关键句速读,怪不得你很快就提取出“虚拟道具”“实在道具”这两个关键词。联系题目“趣谈”,单就这两类道具的命名,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实在道具很好理解,但虚拟道具让人好奇,不知道演员会如何借助它们展开表演?

生2:实在道具多形象啊,我们一看就明白。为什么还要用上虚拟道具呢?我很好奇。

实在道具学生容易理解,但针线、饭碗这类虚拟道具则超出学生认知范畴。陌生感会引发审美期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虚拟道具”?又该如何表现“虚拟道具”?……这样的质疑,激发了学生展开审美探究的兴趣。

教学第二部分“亮相”时,教师继续通过梳理内容使学生发现美。学生圈画关键句,同时也是过渡句:“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过渡句的前面部分写雕塑式的静态亮相,后一部分写耍杂技似的动态亮相。文中的两处疑问也道出了学生的困惑:“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显然,超出自身认知的陌生感引发了学生的审美期待。

可见,从“趣”着手,由“趣”循文,不仅促使学生了解京剧“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艺术特色,而且激活了学生探究如何表现艺术特色的审美期待。

二、以象造境,品味虚实之美

作为一篇情趣盎然、深入浅出的散文,“以象造境”是《京剧趣谈》的主要审美特征。这里的“象”即表象,作者列举京剧的典型场景、抓住演员的典型动作来描绘,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如通过四个“可以”,列举演员手执马鞭的不同动作,使读者仿佛纵马驰骋、神游江湖;以酒壶酒杯代酒宴亦然,一个“饱”字足以让读者“看见”宴席上的山珍海味。

三国时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教师可以借助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展开对“马鞭”内容的丰富联想和想象。想象的落点应在体会艺术之美上。如果缺乏一定的艺术背景知识和艺术感受能力,就难以获得审美体验。因此,这样的想象是统编语文教材中“想象”难度系数最大的一个单元。在教学《京剧趣谈》时,教师要构建层递化的想象路径,以降低审美化阅读的难度。教师可以抓住动词让学生表演动作,借助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性形象。

师:“高扬”是一种怎样的姿态?“低垂”呢?谁来做一做这个动作?

(学生手执马鞭做动作)

师: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想象一下,“高扬”表示什么?骑马人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

生1:骑马人可能情绪很高昂,把鞭子高高扬起。

生2:我想骑马人可能获得了战斗的胜利,高高扬起的鞭子展现了他内心的喜悦。

师:那“低垂”呢?马上的人又遇到什么情况?

生3:马鞭传递了他的内心情感,他可能心情很低落吧。

生4:也有可能很悠闲吧,马鞭落下是不是代表心中的包袱卸下了。

……

这是“以象造境”的第一层次,学生把留白的文字转化为画面,但这种想象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多为自我影子的投射。而京剧表演是唯美的、凝练的,是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审美体现。因此,审美化阅读还要借助京剧作品片段的观赏,品味马鞭在演员手中腾挪转换的姿态之美,想象人物所处的不同境遇。相较第一层次,这次想象要抓住人物的动作,并关联人物所处的背景,不仅想象的画面更为具体,而且想象的场景更为多元,多了几分审美情趣。

师:马鞭还可以怎么用?表示什么?老师请来一位名角表演《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桥段。故事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杨子荣一路穿林海、跨雪原,智取威虎山的过程。看清楚了,马鞭会有什么动作,表示人物什么样的处境?

[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____,可以____ …… ]

(出示视频。学生观看后完成练习)

师: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

生1:可以不断轻落,展现轻松赶路的情景;可以前后飞快摆动,展现迅速前行时的着急。

生2:可以高高举起,不断回旋,表现遇到崎岖山路时的急迫;可以落到身后,轻轻抽打,表现遇到平坦道路后的释然。

生3:可以迅速一甩,抛向空中,体现人仰马翻那一刻人物的窘迫;可以接过马鞭,向后一挥,表现掌控形势时的自信。

……

学生一边兴趣盎然地观看视频,一边产生了无尽的联想。在这样渐进式的深入想象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当然,审美化阅读不能停留在“象”的本身上,还要再回到“言”上,让学生发现表演之趣源自语言本身的特点——轻松活泼、幽默风趣。在學生展开想象后,教师出示两段文字让学生进行比较:

【句段一】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

【句段二】京剧演员手持马鞭挥舞着上场后,运用圆场、翻身、卧鱼、砍身、摔叉、掏翎、亮相等技巧,连续做出打马、勒马或策马疾驰等各种动作,表现各种情形。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过于复杂的、专业的介绍会弱化京剧艺术的趣味性,反而容易让不熟悉京剧的人敬而远之,只有轻松活泼的语言才能让人感受到表演之趣。

三、以演入心,鉴赏动静之美

“以象造境”只是赋想象中的“形”,但《京剧趣谈》的审美化阅读不能满足于这样的初始的直觉,还要进行理性的分析:为什么京剧会有“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处理手段呢?这是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困惑,即便答案就在文中——“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可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的美学”是什么?可见,只有真正理解了京剧表演的奥妙,才能真正入“心”,从品味美走向鉴赏美。

将表演融入课堂,能促使学生关注语言,并尝试理解角色、深化认知,这是审美化阅读的关键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在“学业质量描述”中提到,第三学段“能通过诵读、改写、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感人情境和形象的理解与审美体验”。因此,教学《京剧趣谈》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表演,理解京剧表演“动静结合”的妙趣。

教师以第一部分的“虚实之美”作为例子,引导学生体验。学生上台表演“纳鞋底”,观察是否表现了无形的线条,思考为何不用真实的针线代替;表演宴席喝酒时,观察是否演出了“饱”的感觉,用什么动作可以更好地体现人物特点;表演喝豆汁时,观察哪个动作最为关键,想表现人物的什么心理。这样,在对舞台效果的审美鉴赏中,学生对文中“狠狠做戏”一词便有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理解。

这里的表演不是单纯地为演而演,而是促使学生在想象、比较中展开艺术鉴赏,理解、体验现实生活与艺术表现带来的不同,体会演员在舞台上貌似不合理的表演背后所隐含的智慧和美感。这样,学生便可获得对美的真正理解,真正读懂京剧道具“以小代大”“以简代繁”的艺术特色,进而举一反三,拓展迁移。在教学“亮相”部分时,教师基本可以放手,通过创设“长安大戏院”的模拟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四人小组选择一种亮相方式分工合作,两人表演,一人读相关语句,一人介绍妙处。其余学生扮演票友,根据表演情况给予鼓励。

师:这一组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理解。我来采访一下,刚才你们打得那么起劲,为什么突然间静下来呢?

生1:前面的动态亮相表现了武艺的高强,突然静下来,将动作定格,能让观众看得更真切,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生2:我们想在打得最精彩的时候突然定格,突出我们必胜的信心,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师:老师再来采访一下台下的同学。你们作为台下的票友,对台上演员的戛然而止,有什么感觉?

生3:虽然演员的动作突然定格了,但接下来谁会出招、打斗会有怎样的变化,都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生4:前面我看得眼花缭乱,只感觉打得精彩极了。突然来这么一出,就感觉人物一下子就立在了那儿,也一下子立在了我们心中。

师:怪不得一动不如一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这样,在“动静亮相”的自主学习中,学生在读中演、演中悟,从角色出发进行思考,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美的感受,还体会到了这样表达美的意义。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亮相”中小孩子和外宾的疑问,自然理解了“动中求静”所带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演之趣。

四、比照关联,延展文化之美

“虚实相生”“动静结合”都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为重要的理论。在《京剧趣谈》一文中,作者只是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窗口。教学时,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将教学内容延展到其他地方剧种的虚实之美、动静之美上,让学生经历奥妙再发现、兴趣再提升的过程,从对单一剧种的欣赏走向对中华戏剧之美的审美鉴赏上。这也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认同中华文化”“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的体现。如越剧《五女拜寿》中有“以鞭代马”,川剧《白蛇传》有“以桨代船”等。通过不同剧种的比较展示,学生发现虚实之美、动静之美是不分剧种、不分地区的,这就是中國戏剧的艺术之美。

除此之外,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中罗列了一些戏曲专业术语。这不仅深刻反映了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戏曲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还鲜明地折射出语言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术语。当学生不理解它们在戏剧中的本义时,教师可以引入徐城北的《京剧趣谈》一书。这就从单篇阅读走向了整本书的阅读,从戏剧之美的品鉴走向了语言之美的品鉴。如通过创设招募“传播京剧文化小使者”这一学习情境,要求学生阅读《京剧趣谈》一书,试着仿照文中的方式,给桌椅、板凳、折扇等写一段有趣的介绍,看谁的文字最有画面感。这样,使学生获得了审美创造的秘诀。

语言运用的实践就是文化体验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还适时链接徐城北致力于京剧文化保护与传播的事迹,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交流对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师:如果再做个小调查,你们觉得我们对戏剧该持怎样的态度?

生1:课前,我觉得京剧咿咿呀呀地唱半天,非常不可思议。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感受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我想我应该走近它、欣赏它、保护它。

生2:课前,我了解到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但这种美我实在欣赏不了。现在想一想,关键在于自己没有真正去了解它。学习之后,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去传承这份文化。

师:徐城北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喜欢京剧,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而喜欢往往是从了解开始的。

这样,有了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学生最终走向了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这是审美化阅读潜移默化的结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崧舟.指向核心素养 确立质量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解读[J].小学语文教师,2022(5):9-13.

[2] 卢思琪.散文审美阅读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1(5):144-145.

[3] 刘青丽.在散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小议[J].中学语文,2021(17):89-91.

[4] 陈颖,陈宇涵.趣显课之灵韵 探寻国粹文化:以《京剧趣谈》为例[J].福建教育,2020(27):39-41.

[5] 王琪,薛晟.发现说明之趣 领略艺术之美:六上《京剧趣谈》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2019(34):50-51.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文化自信
教学案例的内涵及其应用意义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充分整合教材资源 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