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防治
2023-02-19高晓谢
高晓谢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靖远 730600
春冬两季是羊败血性链球菌病的高发期,各种日龄和品种的羊均易感,绵羊的易感性最强,山羊稍弱。日常管理不到位,羊舍环境卫生差,蚊蝇滋生,容易感染该病。对检疫防疫工作不重视,导致带菌羊只进入养殖场,发生传染性疾病;养殖密度大,通风不良,羊群容易产生应激反应。羊群一旦感染,病死率可达70%以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
1.1 病 原
该病病原为C 群链球菌。C 群链球菌兽疫亚种为革兰氏阳性菌,菌群生长形态不规则,状如圆形,链的长短不一,呈长链状排列。1 个球菌至少有170个单球连接而成,不带鞭毛,部分菌株可以逐步形成荚膜。该菌在液体培养基中易呈长链状,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链较短。链球菌对外界不良因素的抵抗力较差,阳光直射、干燥、高温环境下均能将其杀灭。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一旦羊群患病,将会发生规模性流行。除了羊之外,猪、牛、家禽、野生动物等都能感染,人也能感染。山羊群以及绵阳群发病率最高。
1.2 流行特点
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尤其在新发生的地区流行性更强。在原有发生地区,疾病呈现散发性以及地方性流行,在春季和冬季发生最为严重。如果羊群没有充足的草料或者饲料,营养供给不足,其抗病能力会明显下降,为病菌侵染机体创造了条件。该病发病率为15%~24%。若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90%[1]。根据病程长短不同,该病分为最急性、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4 种。最急性患病羊24 h 内死亡,急性发病周期为2~3 d,亚急性发病周期为7~14 d,慢性发病周期为30 d 左右。
2 临床症状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是通过呼吸道以及消化道传播,患病羊在发病初期体温会升至41 ℃以上,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反刍逐渐停止,行走困难;眼结膜充血严重,容易流泪,伴有脓性分泌物,流鼻涕,伴有腹泻症状,排出的粪便带有一些黏液或血丝;部分患病羊群流口水,咽喉和舌头肿大;怀孕母羊容易流产。发病后期,患病羊长卧不起,精神萎靡;全身寒颤不停,不时磨牙;由于腹泻不断,机体逐渐消瘦,出现贫血症状。严重时会因贫血和营养不良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羊只后进行病理检查,可发现内部肝脏器官有败血症表现,且表现程度不一。不同器官之间有充血现象,既有广泛性充血症状,也有密集性充血症状。浆膜表面有纤维素渗出物,渗出物呈黏稠状。病死羊只心冠沟以及心内外膜处附着有较多出血点,出血点大小不一;淋巴结处,充血较为明显;胆囊发生肿大,其内部含有大量胆汁,胆汁颜色为绿色;肿大后,胆囊体积约为原有胆囊体积的3倍;部分病死羊肝脏边缘粗糙,表面为土褐色;肝包膜下部出血较为明显[2];肺脏组织处,发生水肿以及气肿现象;心包胸腔处,内部存有大量积液,且质地脆弱。
4 实验室检测
对病死羊只进行实验室检测时,可发现其病原体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从病菌外观进行观察,可看到其呈现短链排列。经过细菌培养皿后,该病原菌可以在马丁汤中生存,待24 h 后肉汤颜色较为均匀,并未发生变化,肉汤表面也为菌膜;48 h 后,可在试管底部发现絮状物,颜色为白色,上面一部分肉汤颜色更加透明。利用生化鉴定方法,可发现其与链球菌生化特点一致。接着,将培养皿中的肉汤注射于小白鼠体内,注射量大约为0.2 mL。小白鼠会在注射39 h 后死亡,腹腔积液中可发现革兰氏阳性染色球菌。结合实验室检测方法,可确定为C群链球菌,具有一定溶血性特点。此时可确诊为羊感染败血性链球菌病。
5 治疗方法
治疗患病羊群时,养殖场工作人员应做好隔离措施,防止病菌外流造成大面积感染。对于不同症状的患病羊群,也应采取不同药物治疗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如治疗无效,则应立即采取淘汰处理,将患病羊群进行扑杀,完成无害化处理。尚在潜伏期的患病羊群,采用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质量浓度为5%),剂量为500 mL;VC注射液,剂量为5 mL;地塞米松钠注射液,剂量为5 mL[3]。将这3 种药物混合后,给患病羊群进行静脉注射,每天注射1次,持续注射3 次后,羊群将会逐渐恢复健康。
患病羊群采用肌内注射。青霉素,剂量为160万~320 万;复方氨基比林,剂量为10~20 mL。将2 种药物混合后,每日上午进行注射,1 次/d。伴有高热症状的患病羊群,采用肌肉注射。注射药物为30%安乃近注射液,剂量为10 mL,每日注射1 次,持续注射3 d;患急性或者亚急性的羊群,可以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照病羊每千克体重1 mL 的剂量注射,每日注射2 次,注射3 d 即可。羊羔在成年羊治疗剂量上减半,每日下午注射1 次。
6 预防措施
6.1 羊舍消毒
由于该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因此在日常预防过程中,羊舍消毒工作十分重要。游牧时,外部空气流动性强,活动空间也较大,一般不会发生细菌感染。但是夜间回归羊舍时,可能会因为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细菌在内滋生,发生流行性感染。需要工作人员做好羊舍消毒工作,坚持每天消毒1 次,减少细菌滋生[4]。消毒期间,工作人员也应穿戴防疫衣物,确保消毒效果。
在对羊舍消毒时,可以选择2 种消毒方法:一是羊群在外活动时,在羊舍喷施正规消毒剂;二是带动物消毒。选用这种消毒方法时,建议使用铵盐消毒。铵盐具有无毒特点,在应用中也有一定安全保障性。或者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新洁尔灭等,可以避免伤害内部羊群机体健康。使用该种药物时,可以将其与清水混合,制备成0.1%的清洁溶液装于喷洒器具中,在羊舍每个角落喷施溶液,保证消毒液均匀沾至羊群表面。如果使用洗必泰消毒药物,则可以将其与清水混合,制备成质量浓度为0.5%的溶液,开展雾化消毒工作。养殖场经济效益良好时,可以在羊舍外部设置1 个NaOH 消毒池,每7 d 更换1 次消毒溶液,提高消毒质量。
6.2 加强饲喂管理
该病容易发生在卫生差、饮食条件一般的养殖场内,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饲喂管理,选择正确的饲喂方式,提高羊群免疫力。实时观察羊群状态,结合羊群生长周期,饲喂合适的饲料或者牧草。应保证饲喂合理性和规律性,避免饲喂时间不规律造成羊群出现肠胃性疾病。先饲喂草料,再饲喂精料,发霉、变质、过期的饲料禁止饲喂。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含微量元素饲料,为羊群补充营养物质。工作人员要适时观察,饲养期间对每只羊的行为进行观察,如发现羊只进食量减少,或者反刍停止,采食量下降、卧地不起、放牧时易掉队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诊治,确定其是否感染疾病。同时,应在羊只确诊前,对其进行隔离饲喂,以免病菌传染其他羊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6.3 加强内部卫生清洁
对于羊舍内部卫生,工作人员可以制定一个较为全面的值日表格,以便于监督与核实。如每日清洁工作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清洁意识,保证羊舍的干净清洁。每日清理羊粪,以免长期堆放滋生细菌或者病原体,诱发其他疾病。
6.4 注重羊舍规模规划
在建设羊舍时,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规划,根据实际养殖密度,确定羊舍面积,以满足后期羊群发展的需求。选择交通便利、周边有草场的区域建设养殖场。如果羊群患病,可以及时就医诊治;如果羊群需要活动,也可以在周边草场进行每日运动,提高其抗病能力。在确定羊舍养殖密度时,根据羊舍面积进行合理规划,不应过密。过密养殖时,羊群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不利于其健康生长。
6.5 接种疫苗
注射疫苗时,应向当地动物防疫站进行详细询问,了解不同月龄羊群疫苗注射时间以及注射次数,确保疫苗注射起到良好的免疫作用。采取灭活疫苗完成皮下注射,注射剂量一般为每只羊3 mL[5]。小于3 月龄的羊只,需要在第1 次接种21 d 后,再进行第2 次接种,如此可以确保其免疫效果在半年以上。3 月龄以下的羊只自身抵抗力较差,接种疫苗可以帮助其产生更好的抗体,提高羊只成活率。免疫疫苗时,尽量做到1 只羊1 个针头。
7 结语
羊败血性链球菌病传染性极高,传播速度快,应做好预防与治疗工作。在日常饲喂过程中,多注重饲料、水源质量,必要时添加西药或中药,增强羊群抗病能力;在日常管理中,多关注羊舍设备设施的完整性,为羊群打造较为舒适的居住环境,使其可以健康生长,降低疾病发生率,保障养殖产业正常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