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的构成及价值意蕴
2023-02-19张泽强
张泽强
(武汉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是指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主要内容,表现出来的内在的认知和认识运行模式。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新的使命任务做了全面部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党的使命任务,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优秀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1]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提供了科学思维方法。同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综合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不断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的构成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即人们的世界观有了改变,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层次结构,人们看待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有了重新认识,即世界观对思维方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世界观是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是依据一定的世界观而建立起来的,世界观决定了思维方式。”[2]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和运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培养高质量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中汲取思想养分,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树立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研究谋划,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与变局中开新局。”[3]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战略家的高度对未来研判,也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适应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关键在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具备谋全局的战略思维。一是明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定位,这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问题更加突出更加激烈,因而要站在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来进一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既要争夺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旗帜鲜明地与各种社会思潮展开斗争,又要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二是明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这是基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局考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作,站在全局的角度审视问题,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效果。三是具备敏锐的战略眼光,当前各种信息鱼目混杂,各种社会思潮碰撞交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站在政治的高度科学研判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未雨绸缪,及时回应时代之问。
(二)树立鉴往知来的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4]。思维从现实历史考察开始,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而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历史的重要功能是对过去的总结、现在的启示、未来走向的把握,历史思维是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现实,善于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之一。以史为鉴,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放在中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归根到底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是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历史思维,增强历史主动性,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党的使命任务中。一是立足现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以史为鉴,用历史经验和智慧启迪思想。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增强历史使命感,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主动扛起新时代的历史责任,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中、把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之中,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社会同发展共进步,不断明确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防范重大风险,把握历史大势,总结历史规律,知古鉴今,用历史规律去回答时代之问,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任何时候都要毫不动摇地坚决斗争,客观、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捍卫好我们的历史。
(三)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
用联系的、发展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这是辩证思维的实质,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一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换句话,随着世情、国情、社情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适应形势变化,这就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使命,以发展的视野来重新定位、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认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矛盾,找出矛盾的客观存在,通过客观分析矛盾,找出矛盾的内在规律,进而解决矛盾。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学会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三是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从统一中看到对立、从对立中看到统一。
(四)树立胸怀大局的系统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5]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存在着相互关联的逻辑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做人的思想工作本身就存在着复杂性和动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系统思维,就是着眼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培养人才这个大局,主动融入到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始终胸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个大局,促进新时代高校高质量育人。一是做到胸怀大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以系统思维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格局,着眼于整体,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二是做到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统筹兼顾。”[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统筹兼顾,就要处理好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教育教学和学生思想行为的关系,既要纵览全局,又要抓住关键环节,不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和整体性高质量发展。三是增强协同联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高度,系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摒弃单兵作战,把高校各部门、各资源协同联动,运用系统思维,推进高质量育人整体化、系统化,不断提升育人实效。
(五)树立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故步自封,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要树立守正创新思维。守正是前提,创新是驱动。一是坚持正确导向。采取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等方式进一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主旋律的话语权,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和观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发现思想领域突出的问题,加强前瞻性研究,及时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深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力作用。三是坚持改革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打破学科界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提升。
(六)树立依法依规的法治思维
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具备法治思维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高校在育人过程中注重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落实到大学生成长成才之中,在高等教育中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突出法治教育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这就要求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思维。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思维,其实质是遵守法律和规则,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7]
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更加多元化,各种利益交织,各种矛盾出现,面对复杂的局面,借助法治才能有效处理好各种问题和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法治思维,用法治思维解决思想层面的问题。一是培养法治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法律法规作为出发点,“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8]。二是加强法治宣传。要契合全面依法治国这个大战略,创新法治宣传方式,做好法治宣传工作,引导青年大学生增强法治意识、程序意识,教育青年大学生依法办事、依规办事。三是解决问题和矛盾程序化、规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实效,就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和矛盾,就要按照程序和规章制度办事,发挥协同育人的能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七)树立居安思危的底线思维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底线,即达到质变的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9]。底线思维是一种引导事物按照预定的目标全面发展、不触碰“红线”、不越 “雷池”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忧患意识是底线思维的具体体现,最大限度防范各种风险,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底线思维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树立底线思维,就是要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积极主动出击,把事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牢牢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主动权,做好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当前各种风险叠加交汇,树立底线思维是为了预防和防范各类风险的出现,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刻不容缓。应对新的动荡变革期,运用底线思维能力去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一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审视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分析积极因素,又要看到消极因素,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寻找新机。二是用联系的观点做好风险研判。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科学研判分险类型、风险大小,加强针对性和应对性,实施动态监测,精准施策,防止“灰犀牛”“黑天鹅”事件,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应对措施得力,在风险未出现或出现之际得到有效化解,善于用制度力量应对风险挑战冲击。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是一个固定、封闭、僵化的体系。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在运用上相对单一,没有成为主导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体系不是否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反而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的延续和科学的、现代的思维方式转型的体现,成为今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导的思维方法体系。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转化为高校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一)更加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准确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体系,把思维方法体系内容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运用,而不是单独始使用某一个或某几个,要注重把握思维方法体系的整体性,为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工作思维和方法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体系内容是相互联系,存在内在逻辑,构成了思维方法体系的整体性。把握思维方法体系的整体性,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学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把握思维方法体系的系统性,其系统本身是不断发展和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影响。在具体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综合使用思维方法体系产生最佳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环境更为复杂,转变思维方法体系,从整体性和系统性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貌,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时代发展的思维方式。
(二)更加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过程性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体现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破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难题,补齐短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法体系更加注重问题前移,变被动为主动,不是问题出现后再解决,而且善于提前主动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主动性,把问题化解在萌芽之内。从发展的过程来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分为“社会要求主体化、教育要求内化、思想认识外化、效果评估和反馈调整”四个阶段[10],其实质是把个人的良好行为转化为品德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开始。
(三)更加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和实效性
“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11],贯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就要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统一步调的协同性。运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更高的素质要求,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求把主体、客体、环体、载体充分运用起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兵作战”,而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协同作战”相互配合,调动各环节的积极因素,形成协同效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的运用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动态监测过程。检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取得实效的核心要义是育人育才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战略要求,即“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11],这个核心不仅仅是代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也代表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三、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同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不相适应的老观念、老办法、老框框,都要敢于破除,而一切同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相适应的好办法、好经验,都要敢于探索、采用和推广。”[12]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思维方法体系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是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