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思考

2023-02-19秦燕妮刘泽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教学

秦燕妮,刘泽波,顾 敏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特别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一代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就更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要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就“新三农”的关键是先要有“新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人才。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更应该关注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下面是对乡村视域下信息技术专业群态势分析及信息技术专业群组建的思考。

一、当前信息技术专业群发展的态势

通过深入调研,多方收集资料,积累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发现,以下八个方面的因素已成为专业群发展滞后的原因。

(一)专业设置合理性差

“新三农”特殊环境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单一,而目前专业群的专业设置过于单一,综合性差。专业群内专业只能涉及对应产业链中很小一部分岗位,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只掌握单一技能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很容易被淘汰。当专业群与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时,所培养的人才,便会失去社会的竞争能力,例如:“互联网+创新创业”课可以对接乡村振兴中百人百村百企百联。

(二)专业之间缺乏有效关联

专业群中的专业之间缺乏联系,各自为政。群内专业之间涉及细分行业过多,不利于专业群的协同发展,也不利于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虽不可能做到涵盖产业链的全部,但涉及的行业较多时,垂直细分领域可以通过课程积分互认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自身和未来发展,实现跨专业的自选组合。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安排

专业群中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如,专业群课程体系缺乏清晰的结构,各专业课程体系之间关联性不强,各专业课程之间只有独立,没有体现课程之间的共享与互选性[1],实现课程的自选组合。

(四)组群逻辑不清晰

无论是从岗位特性、知识体系上来考虑,还是从产业链等组群逻辑结构上来分析,其专业之间,都缺乏清晰的逻辑联系。强行将数个信息技术类专业组合一起,难以达到组群目的,必将失去群的集体效应。

(五)教学体系不完善

教学体系包括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组成的统一整体。作为一个专业群,其体系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各专业的教学,更要考虑到专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缺乏完善的教学体系,将可能导致部分专业教学内容不丰富、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资源不充足。将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专业群的整体性,从而失去1+1>2 的建群目标[2]。

(六)师资队伍建设尚待提高

专业群的教学,需要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要根据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成,建立模块化教学团队。调研发现,部分专业群在组建专业群后,教学还是采取原有教学团队,各专业教学各自专业的课程。这不仅割裂了专业群课程体系,导致教学水平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专业群的整体协调性,也无法体现出来。教师普遍对专业群课程体系缺乏足够认识,课程教学仅仅从专业自身考虑,缺乏熟悉专业群课程整体、系统性的教师。

(七)实践教学环节尚待完善

实践教学环节不完善,缺乏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实际项目和案例,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实践技能。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不完善,专业学习目标和期望结果不明确,无法确定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达到的具体知识、技能素质的目标。实践活动(包括实验、实地考察、实习、社会实践等)设计不科学,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

(八)与行业联系不紧密

一些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的联系只停留于表面,专业教学设计无法及时获取最新行业发展的动态和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产业和教育资源缺乏有机结合机制,校企之间合作与互动不充分,从而导致产业与教育的良性互动不够。产教融合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缩小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它也能够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人才储备。职业院校缺乏有效与行业企业联系,必然导致学生的适应性降低,人才培养质量下降[3]。

此外,尚有类似校外资源支撑力量配比跟不上时代变化,缺乏国际化视野,缺乏整体规划,缺乏考虑整个专业群的发展,缺少校内资金、资源的投入和支持。以上诸多原因均已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信息技术专业群组建的思考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是指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进行科学整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专业群。它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最新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支撑相关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其意义在于能结合地方发展需要,符合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解决省、市、县、乡、村各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高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的整体水平,培养出更能符合行业需要的人才。

(一)需求分析

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潮流,势不可挡。作为农业大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数字经济也必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但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统计信息,截止2021 年,我国农业机构科研人员不足8 万,远未达到规划2020年达到10 万人的目标,并且当前农业科研人员总体规模还未达到全国科研人员总量的1%。到2024 年,面对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尚存在极大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缺口。具体到信息技术人才,从总量看数量较大,但是如果限制到农业农村这个范围,涉及到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新兴学科的“新农科”人才,其比重较小。显然可见,面对乡村振兴实践需求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则相当匮乏。尤其是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一系列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文件与规划发布,乡村振兴人才缺乏已成为当务之急。乡村振兴当下面临着人才短缺、队伍老化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之一,就需要依靠职业院校,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成批量的职业培训,来迅速解决乡村振兴一线的技术人才需求缺口。

乡村数字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将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要素,逐步渗透于农业、农村的相应产业,从而破解“三农”问题的壁垒,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传统农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农业转变,信息技术将更加有利于乡村振兴效率的提升。因此,乡村振兴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必将日益增长。

信息技术人才进入乡村,不断为农村地区引入新思维、新手段、新模式,也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与升级,推进乡村全面发展。

(二)组群原则

专业群是对接产业、职业和岗位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由一个或多个核心专业为重点,由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组成的结构有序、优势互补、协同运行的专业人才培养集群式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具有高度的智能化特点,能够模拟人类思维和决策过程,具备学习、理解、推理等能力。乡村振兴视域下信息技术专业群组建应遵行以下的原则:

1.高度智能化人性化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高速度和高效率。在数据处理、计算能力等方面,具备高速度和高效率,能够快速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问题。(2)多样化和集成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呈现多样化特点,涵盖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具有集成化能力,能够整合不同技术和资源,创造出更强大的应用。(3)实时性和互联性。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实时的数据收集、处理和交流,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响应。同时,它们也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加智能和协同的工作方式。(4)自适应和自主性。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自适应的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和需求,自动调整和优化。能够独立进行决策和执行任务,这种自主自适应性是人性化的体现。(5)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新一代信息技术注重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和措施,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机密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这些特点使得新一代信息技术,能够应对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人们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4]。

2.有利于对接产业发展原则。建设特色专业群,必须考虑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群,提高专业群与产业的匹配精准度。缺乏必要的产业作为支撑,专业群的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专业培养目标也将成为无的放矢。

3.有利于优化专业群结构原则。专业群的组建,是基于多个专业或专业方向与相关产业的对接关系,不是简单将几个专业组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专业群。因此,组建专业群选择建群专业时,应该充分结合各专业的特色,根据产业对应岗位要求,选择专业加入专业群,以利促进专业群结构整体优化,充分实现专业群的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

4.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原则。根据各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专业群内各专业现有教学条件,制定专业群教学条件整体规划,实现教学基础条件和共享资源的集约化建设,提高专业群教学条件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加大对专业群各专业现有教学条件的整合,提升使用率与利用率。新建教学条件及资源,要充分考虑共享性,最大限度发挥它们的使用效率。

5.有利于发挥特色效应原则。建设信息技术专业群,必须满足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也是建设特色专业群的基本原则及要求[5]。建设专业群,不是简单将优势专业组合在一起,应该充分发挥专业群内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的已有建设成效,进一步整合发挥这类专业的辐射功能和影响力,带动群内特色不鲜明、建设成果不突出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6]。

(三)组群方法

充分考虑乡村振兴背景建设信息技术专业群,在高职院校和职业领域内,应拥有共同的特点。

1.多学科交叉融合。信息技术专业群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数据科学、通信工程等。这使得学生需要具备较广泛的基础知识和跨学科的能力,能够综合应用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在实践中独立解决问题。

2.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涌现新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因此,新型专业群,要求学生具备快速学习和适应新知识的能力,不断跟进前沿技术和行业动态。

3.实践和项目导向。信息技术专业群,通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进行实验、项目开发、实习等实践活动。要通过实际操作,不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信息技术,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及时解决复杂问题。因此,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在项目开发中,他们需要与其他专业的人员,进行紧密合作,协同完成任务。

5.创新和创业意识。信息技术专业群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学生应具备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创造新产品或服务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商业敏感性和市场意识。

6.强调伦理和社会责任等信息素养。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对伦理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意识到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总之,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更重视社会伦理、社会责任等信息素养的养成,更重视其社会适应力、竞争力、持续发展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具备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

(四)组群路径

1.分析行业需求与地域发展需求趋势。首先需要了解目标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变革和人才需求。分析行业的就业前景、技能缺口和市场需求,确定专业群的组建目标及发展方向。从乡村振兴的视域下来看,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远远低于现代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而这也为信息技术助力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乡村特色产业现状等确定专业群的组建逻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确定专业群核心专业。一个专业群,必须要有所取舍。根据专业群的面向,结合学校专业布局情况,依据调研结果与分析,理清专业群培养目标,选择组建专业群的专业构成,确定专业核心,带动其他专业,能够覆盖上、中、下游产业,或者产业的关联主体部分。乡村振兴视域下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产业有机融合,更是应该从基础硬件层、核心技术层、技术应用层面上,建设面向乡村振兴的特色专业群。

3.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群课程体系,确保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完整性和专业间的有机衔接性。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面向的产业、职业岗位等。同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明确专业群组建的逻辑关系和课程体系的关系。从乡村振兴视域来看,专业群人才培养面既有共同部分,也存在乡村的独立部分,将农业农村的特点融进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的个性差异化发展。

4.建设创新教学团队。组建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教师应具备行业经验和教学方法,能够提供学生实用性、职业化的教育培养。教学团队的构成,必须做到专兼结合,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师,实施模块化教学,充分体现专业群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教学创新团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团队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学团队必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点建设。

5.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协同。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面对的产业会有别于传统行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共同开展研发项目、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提供企业需求驱动的教育和培训,确保核心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协调和衔接。

在具体的组建过程中,乡村振兴存在地方环境差异、特色产业布局差异、人文环境差异等。这些差异,导致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上,需要进行合理性的调整与转变。

(五)组群模式

组建专业群的基本模式,可从产业结构、岗位需求、知识体系等几个方面来考虑[7]。

1.基于产业结构组建专业群。根据特定行业或产业的需求,将相关的专业进行组合,形成一个专业群体,以便更好地满足产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专业群与区域重点发展产业链,要有效对接。依据产业链实现专业群内部各专业的多元组合,深入研究目标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趋势、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了解目标产业的产业构成。根据产业的需求和特点,确定专业群的范围和核心专业,选择与目标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进行组合。根据专业群的范围,将相关的专业进行组合和整合。可以依据专业的相关性、协同性和互补性,进行优化选择,形成有机的专业群体系[8]。

2.基于岗位需求组建专业群。深入了解目标产业或行业的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可通过调研、就业市场分析、企业需求调查等方式,明确各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能力。根据岗位需求的相似性和相关性,确定专业群的范围和核心专业。可以将相近的岗位或职业进行归类,确保专业群的专业组合,具有内在的相关性。专业群需要精准对接区域岗位群,以岗位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群课程体系,从而满足不同岗位能力需求[9]。

3.基于知识体系组建专业群。根据相关专业知识的联系和内在逻辑,将相关的专业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专业群体。这种方式,注重专业间的内在关联和知识的连贯性,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跨专业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专业间知识共享的特性,将专业群内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构建成底层共享、中层融通、高层互选的专业群知识技能体系。

除以上组群逻辑外,结合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逻辑的组合,也是可以选择的方案。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内部、产业间的关联日益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技术应用、技术融合逾来逾深入。因此,专业群的组建必须紧跟产业发展变化。

三、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新目标、新要求。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对信息技术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乡村振兴视域下职业岗位有了新变化,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发展的有利趋势和紧迫需求,审时度势,抓好机遇,整合专业设置,建立联系机制,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力量,增加投入力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认真实施。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专业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