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理念下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
2023-02-19龙慧琳
龙慧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商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迅猛推进,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融合双创理念推动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双创理念强调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产教协同创新则是指高校与产业界之间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因此,融合双创理念与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紧密的关联和互动。通过将双创理念融入到产教协同创新中,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双创理念下的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如何促进产业界与教育界的深度合作,如何调整教育体制机制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以及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探讨融合双创理念推动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构建路径,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具实践意义和针对性的探讨,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双创理念下产教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适应时代需求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融合双创理念的产教协同育人能够使学生与产业界紧密接触,了解行业需求,掌握前沿技术和实践经验,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变化。
(二)提升创新能力
双创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产教协同育人提供了实践平台,使学生能够将创新思维和能力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学生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创新项目,能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创业和创新打下坚实基础[1]。
(三)培养实践能力
双创理念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产教协同育人为学生提供了与产业界合作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实践和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的实训实习等活动,学生能够熟悉职场环境,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四)增强职业素养
融合双创理念下的产教协同育人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创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学生能够了解行业规则和职业道德,学习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成为优秀职业人才的素养和能力。
总之,双创理念下的产教协同育人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时代需求、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增强职业素养。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和实践,学生能够获得更加实际和深入的教育体验,为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产教协同育人也能够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融合双创理念下的产教协同育人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二、双创理念下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模式
双创理念下,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模式旨在促进产业与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实践和实际项目的参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双创理念下的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的人才,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模式的设计也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有机融合。融合双创理念下,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可以采用多种模式和途径。以下是五种主要模式的探讨。
(一)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创新项目和创业机会。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中进行项目开发、创业实训和实践活动,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或服务。
(二)引入产业导师制度
通过引入产业导师制度,高职院校能够将行业专家和企业精英引入教学过程,与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产业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行业洞察力、实践经验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行业需求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开发产学研合作项目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通过合作研究和技术转移,推动创新成果的应用和转化。学生可以参与到这些项目中,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四)创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供创新创业课程、竞赛活动、创业孵化等资源和支持。这样的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培训、指导和创新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并提供切实的创新创业机会。
(五)开展实习实训合作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实习实训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和应用。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接触到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些模式的实施可以使学生在融合双创理念的环境中获得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掌握实际技能,为将来的创新创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这些模式也能够促进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高职院校和行业背景可能适用不同的模式和方法。因此,在推行融合双创理念下的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方案,结合学校特点、行业需求和资源优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同时,还需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双方的利益一致,共同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3]。
三、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难点
在构建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存在一些难点。这些难点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解决,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产教合作机制,推动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健康发展。以下是四个主要的难点。
(一) 产业与教育的融合度不高
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建立起产业界与教育界的紧密联系和合作。然而,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在理念、目标、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融合程度不高。第一,理念差异。产业界的主要目标是商业成功和经济效益,注重市场需求、竞争力和利润。教育界的理念则侧重于知识传授、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第二,目标差异。产业界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教育界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第三,机制差异。产业界通常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效率、竞争和利益分配。教育界则以教学和研究为核心,注重学术自由、知识传承和学生发展。在机制方面,产业界追求快速决策和执行,强调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而教育界注重学术研究的长期性和自由度,注重学生的全面评价和个性化发展。双方合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平衡利益、协调各方需求,确保产业和教育能够真正实现协同创新。
(二)教育体制机制的制约
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受到教育体制机制的制约。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产教协同创新更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需求的教育培养环境。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
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拥有一支具备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师资队伍。然而,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业经验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产教协同创新实践。
(四)需求差异和调适问题
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产业需求存在差异。第一是技术需求差异,不同行业对技术需求各不相同。例如,制造业可能更关注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而数字领域的企业可能更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软件开发等技术。第二是劳动力需求差异,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例如,服务业可能更需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和客户服务技能的员工,而工程领域企业则可能需要具备设计、建模和工程管理等专业技能的人才。第三是地区特点和产业结构差异,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特点也会导致产业需求的差异。一些地区可能以制造业为主导,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以服务业、创意产业或农业为主导,因此对人才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第四是政策和法规差异,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政策和法规对人才需求产生影响。例如,某些地区可能出台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因此对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人才需求会增加。
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行业需求进行调适。需要充分了解产业界的需求和趋势,与企业合作进行需求对接,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同时,还需要定期调研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在克服这些难点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产业界的沟通和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制定发展目标、明确各方责任,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拓宽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与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新项目等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接触到先进的技术、管理和市场运作,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4]。
通过克服上述难点,高职院校能够构建起有效的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产业的创新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四、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一)建立产教协同创新平台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立产教协同创新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产学研合作的机会,促进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平台可以设立创新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资源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潜能[5]。
(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中。开设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引入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实训和创新项目,提供创新创业导师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创新能力。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与企业专业人员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产业经验[6]。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教师具备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引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产业导师,提供学生与产业界的真实联系。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升其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产教协同创新实践。
(五)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
高职院校应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通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进行评估,了解培养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优化模式。同时,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反馈机制,听取企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为模式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7]。
(六)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为了推动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业合作和实践项目,提供相应的职称评定、薪酬激励和专业发展支持。对学生的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热情。
通过以上路径的构建,高职院校能够建立起有效的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能够真正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环境,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产教融合生态,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本文探究了融合双创理念推动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双创理念下产教协同创新必要性以及构建路径的分析,深入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通过融合双创理念,推动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出了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不仅能够使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提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够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然而,在构建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难点,如产业与教育的融合程度、教育体制机制的制约、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等。克服这些难点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建立紧密的合作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通过讨论融合双创理念推动高职院校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助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