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研究

2023-02-18张慧颖

新楚文化 2023年32期
关键词:国际合作文化软实力数字技术

张慧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需要借助各种媒介,信息化媒介如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等,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可以实现传统文化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平台上焕发新的活力。本文将从数字化技术应用、文化产业、国际文化赛事交流合作等方面探讨信息化视域下传统文化传播的路径。本研究结论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具有一定指导的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文化软实力;数字技术;国际合作;创新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32-0059-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3.32.018

一、引言

在信息化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任务。我们需要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创新性转化和传播,同时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命力[1][2]。本文旨在探讨融媒体时代下跨文化传播的路径,以期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信息化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是指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以网络媒体为载体,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播的一种路径。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能让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信息化视域下,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通过各种媒介进行传播[3]。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它以民族文化为基础,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它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也给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冲击。由于互联网信息传播具有自由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上。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获取传统文化资源,并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网络信息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造成的影响。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4][5]。

(一)文化内涵阐释不全面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然而,由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一些错误的理解和解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出现了严重的障碍。

(二)传播方式不够丰富

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交流,只有不断地交流才能不断地提高,只有不断地交流才能更好地传播。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文字和语言进行传播,而对于一些需要体验的文化形式,如戏剧、舞蹈、音乐等却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中,让更多的人体验中国传统文化[6]。另外,我们应该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三)文化市场发展不完善

我国的文化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了一些不良文化的传播。很多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的“糟粕”进行加工、改造,并加以利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也同时污染了社会环境。另外,我国的文化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低俗、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会对我国的青少年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对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造成一定影响。

(四)传播主体单一

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主体主要是一些传统文化机构,如孔子学院等。这些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单一,主要是通过自己国家的语言来进行文化传播,不能充分利用各国的语言资源,不利于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时,应该充分利用各国人民对中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讓各国人民都参与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五)传播受众定位不准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传播主体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传播,而不会产生文化交流中的混乱局面。在文化交流中,如果不能深刻准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那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作为传播主体的我们,一定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准确定位。

四、创新性传播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五千年发展,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信息化时代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其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善于继承才能不断创新,我们需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创新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数字技术路径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技术可以将中国文化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提升传播效果和体验。展现信息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的数字性。

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传播为例,数字博物馆已经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趋势[7]。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博物馆可以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向观众展示和传播文化。数字展厅采用三维全景技术,将历史人物或者文物以立体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产生真实的互动。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博物馆提供了更多的展示方式,也提高了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参与度。

同时,数字博物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渠道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文化信息,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更加精细和高效。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对文物进行高精度的复制和还原,为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敦煌数字博物馆建设为例来具体理解,“数字敦煌”是一个文化创意和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通过数字技术将敦煌石窟的文物数字化后展现在公众面前,使千年古迹焕发新生[8]。“数字敦煌”的主要载体是“数字敦煌数据库”,该数据库于2006年建成,包含了敦煌石窟的建筑、彩塑、壁画和相关文物等10个类别的海量数据。此外,“数字敦煌”还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等数字技术让数字化成果走出石窟,展现在人们面前。敦煌石窟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其中藏经洞和丝绸之路壁画是人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将这些珍贵的文物转化为数字图像、三维模型等数据,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敦煌石窟的艺术魅力。

此外,“数字敦煌”项目还开展了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共同推广和保护敦煌文化。这些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

(二)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等。

中国传统文化在影视文创方面的融合与创新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影视作品中的许多场景、人物形象、道具等,都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以哪吒为主题的电影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充分运用和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例如,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建筑风格、法术等,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视觉效果,也让海内外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文创是以文化为基础,通过创意、设计、制造、营销等方式,将文化元素融入产品或服务中,从而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一种方式。文创产品或服务具有创意性、文化性、实用性、商业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近年来,我国倡导文化自信,河南卫视追求在新时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创造性的改变,通过独特的歌舞作品脱颖而出。水下舞蹈《祈》是河南卫视的文创节目之一,通过水下舞蹈的形式呈现了洛神“翩若惊鸿,矫若游龙”的舞姿,配乐灵动,舞蹈灵气,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赞誉。随后河南博物院也推出了一款玉佩造型的棒棒糖,该棒棒糖以春秋早期的青玉人首蛇身饰为灵感创作而成,十分逼真,让人们感受到了文物的魅力。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考古盲盒和“绢舞飞天”娃娃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以河南石窟寺艺术为原型,让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文创产品,如中国结、香囊、书法、中国画等,这些产品都通过创意和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三)跨文化传播——以国际赛事为媒介

在新时代,跨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对于促进相互理解和和平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值得被广泛传播和推广。跨文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强。通过跨文化传播,可以让世界各地的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回望2022年中国承办的冬奥会,这场体育盛宴无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期望在国际社会中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最直观的是冬奥会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核心观念,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火种台的设计。火种台的设计理念是“承天载物”,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传统青铜礼器“尊”,而其造型则采用了尊的曲线造型,基座沉稳,充满线条美的火炬造型。这个设计不仅契合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象征着“地载万物”,寓意着传承“双奥之城”的精神。另一个例子是冬奥会的制服,它被称为移动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制服的图案选择和配色构思都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如雪花、山水和松树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也表达了“道法自然”的中国哲学思想。这些设计理念和元素都是冬奥会和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体现,也表达了人们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杭州亚运会开场秀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视觉盛宴的形式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亚运会开场秀的背景画面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美丽。中国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美丽的外观而闻名于世。亚运会开场秀的背景画面中展示了多件瓷器,代表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丝绸以其华丽的色彩和细腻的手感而闻名于世。亚运会开场秀表演中,舞者们身着丝绸舞裙,展现了中国丝绸的美丽与魅力。

不言而喻,当需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东道主”的形象时,我们会不约而同地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我们发现虽然时代在更迭,但是每当我们有需要的时候它都能给出令世人动容的独特韵味。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国际交流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特质、文化内涵、时代精神等元素,不断推动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和交汇,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信息化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国际化和科技化的特点。

五、机遇与挑战并存

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中国传统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并获得广泛关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信息茧房”现象,即用户接收到的信息趋于同质化,限制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认知。

在内容创新方面,虽然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创作出了很多符合现代审美和价值观的作品,如影视剧、综艺节目、文创产品等,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一些非中文母语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仍存在困难。

在国际合作方面,中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传统文化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折扣”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以及刻板印象所致。为加强国际传播效果,应鼓励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

数字技术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例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技术壁垒可能阻碍部分受众的体验,因此应推动技术的普惠发展。

六、结语

在研究信息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影响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发展确实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可能性。例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应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得以丰富,传播速度得以提升,覆盖范围得以扩大。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传播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上。在信息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得到了重新诠释和表达,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这种创新不仅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也推動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总的来说,信息化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深远的影响。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和探索信息化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剑峰,陈向鉊.中国传统文化表象于建筑逻辑空间的信息化浅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8,39(03):102-107.

[2]郭晗.高校思政融合传统文化信息化教学研究——评《信息传播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后插5.

[3]蔡小丽.信息化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平面设计教学的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17(06):20-21.

[4]玉旖旎.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化教学课堂初探[J].高考,2018(35):113.

[5]宋妍.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路径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才艺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2021,19(16):111-114.

[6]李天蜀.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绿色包装,2021(06):93-95.

[7]敖靖雯.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字游戏中的跨媒介传播浅析[J].传播力研究,2021,5(33):17-19.

[8]党郁楠.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课堂改革创新实践路径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J].才智,2022(19):80-83.

猜你喜欢

国际合作文化软实力数字技术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rograms in Software Colleges of China
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背景、风险及应对策略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关于高校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建议
探析农业类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培养农业人才的路径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