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思考
2023-02-18张秋娥
张秋娥
[摘 要]“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教师应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设计行之有效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情境+问题串”的形式亲身体验活动、交流活动收获、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
[关键词]乘坐公交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5-0072-04
一年级学生主要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等知识,为了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设计了主题为“乘坐公交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内容如下。
【活动过程】
活动一:读站名——我是识字小能手
如图1所示,读站牌名称。(以市一中站为例)
师:这是市一中站,你们能读出每一站的名称吗?
(学生依次读出站名,遇到不认识的字则用手指出来)
师:这几个字分别读作祠、巷、基建、矿。大家再把站名读一遍。为了不遗漏站名,我们要按照一定的方向读,具体应该怎样读呢?
生1:我知道,要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读。这是7路车,是从姜女祠站开到矿医院站的。第一站是姜女祠,最后一站是矿医院。先读上面一行,再读下面一行,且都是从左往右读。
师:大家就按照生1说的顺序,把站牌上的站名齐读一遍。
生(齐):姜女祠、重兴公园、印台区政府……矿医院。
师:读得很正确,也很流利!请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表现画星星。
评价标准:能够知道本站的站名,正确流利地读出每站的站名的,画3颗星;能基本读出每站的站名的,画2颗星;不能正确读出站名的,画1颗星。
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识字的重要阶段,学会有序观察、读站名也是一门学问。因为站名比较多,一般情况下会写成两行,所以让学生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有序读,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也让学生知道行车的路线。同时复习巩固了所学的字,认识了新词,增加了识字量,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联系。
活动二:看站牌——我是站点信息员
如图2所示,看站牌文字和图画,获取信息。
师:除了站名,你还看到了什么信息?想到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
生1:这是7路公交车,从姜女祠站到矿医院站,中间还有好多站。站名上面标有箭头,第一站上边标有起点,最后一站标有终点。
生2:我知道了,“夏季首班6:30”即夏季第一班车是早上6:30发出,“末车22:30 ”即最后一班车是晚上10点30分发出。
生3:站牌下面有广告牌,写着“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生4:乘车时,我们说话要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不拿别人的东西,上车要排队……
师:请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表现画星星。
评价标准:能够积极交流所看到的多个信息,并能正确表达的,画3颗星;能够积极交流所看到的1~2个信息,并能正确表达的,画2颗星;不能正确表达出所看到的信息的,画1颗星。
小小的站牌里包含了起点到终点的方向、站名、发车的首末时间、相关的文明宣传语等多个信息,涉及语文、数学、道德、法治等多个学科内容,锻炼学生发现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活动三:数站点——我是研究小达人
如图3所示,算站点数及经过的站数。
师:看着站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市一中站是第几站?
生2:市一中站是第5站。从姜女祠站开始,经过重兴公园站、印台区政府站、唐华大厦站这3站,第5站到市一中站。
生3:市一中站是第9站。
生4:你们说的都不对,市一中站是第4站。
师:你们同意谁说的?
生5:我同意生2说的。
師:没人同意生3说的吗?
生6:因为箭头所指的方向是汽车行进的方向,所以只能从姜女祠站开始数,不能倒着数。
师:从姜女祠站到市一中站,是公交车已驶过的站,从南关站到矿医院站是没驶过的站,仔细观察,数一数驶过的和没驶过的站点的数量,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7:姜女祠站和矿医院站之间一共有多少站路(间隔)?
生8:24站路。
生9:公交车驶过的比没驶过的少几站路?
生10:20-4=16(站)路。
师:解答正确,为你们点赞!谁还有想说的,比如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生11:第一排的最后一站河滨路站和第二排的火车站站之间也算1站路,大家不要忘记数了。
师:真是个有心人!请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表现画星星吧。
评价标准:能正确解决问题的,画3颗星;第一次出错后,通过提示能够修正的,画2颗星;不能正确数出站点和经过的站数的,画1颗星。
看似简单的站牌问题,学生却能从中体会第几站和有几站路的不同含义,体验了基数、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了数的加减法、远近距离等数学知识,培养了根据真实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数感、量感。
活动四:等公交——我是小小观察员
师:小红在等车时,看到站牌旁的一些物体,然后找到了同类物体的图片(如图4),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你能给图片中的物体分类吗?
生1:我看到球形的墩子,禁止行人通行的牌子是圆形的。
生2:“前方施工”的牌子是长方形的,大楼是个长方体。
生3:垃圾桶是圆柱形的。
……
师:你们真厉害,那给这些图形分类吧。
生4:大楼、球、柱子、创意魔方是一类,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生5:“前方施工”的标识牌、红绿灯标识牌、禁止行人通行的标识牌、箭头标识牌都是平面图形……
师:你知道这些标识牌的意思吗?
生6:禁止行人通行的标识牌表示禁止行人通行。
生7:红绿灯标识牌提醒我们这里有红绿灯。
……
师:我们要注意看标识牌,做一个守规则的好孩子。请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表现画星星。
评价标准:能自主理解任务要求,能认识图形,按形状正确分类,并知道标识牌的作用的,画3颗星;通过提示,能认识图形并正确分类,知道部分标识牌的作用的,画2颗星;不能正确分类,不完全知道标识牌的作用的,画1颗星。
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回忆所学的立体与平面图形,按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认识了一些标识牌及其作用,培养了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能力。
活动五:上公交——我是计算小能手
师:公交车到站了,小明排队上车,小明前面有5人、后面有8人,在这一站上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5+1+8=14(人)。
生2:6+8=14(人)或5+9=14(人)。
师:车厢里有乘客15人,到火车站下车7人,上车5人,车厢里现在有乘客多少人?
生3:15-7+5=13(人)或15+5-7=13(人)。
师:请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表现画星星。
评价标准:能正确说出不同的算式解决问题的,画3颗星;能说出一个算式,正确解答的,画2颗星;不能正确说出算式的,画1颗星。
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列出不同的算式,将连加、加减混合运算用在生活中,真实体会到加减的意义,既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又培养了口算能力。
活动六:坐公交——我是文明小标兵
师:我们在车上要注意什么呢?
生1:在车上不能大声喧哗,也不能挤。
生2:靠窗时不能把手和头伸出窗外,这样非常危险。
生3:要自觉给老人、小孩、抱小孩的人让座。
生4:在车厢内不乱扔果皮纸屑,要扔进垃圾篓内。
师:听到车内提示音“文化宫站到了,请有序下车!”后该怎么做?
生5:下车时要排队。
生6:应该从后门下车。
师:你们都是讲文明的好孩子,咱们铜川是文明城市,原因之一是大家都爱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你们都是文明小卫士。
师:请根据评价标准,给自己的表现画星星。
评价标准:能主动给出答案的,画3颗星;通过提示,能给出答案的,画2颗星;不能理解语境,不能给出答案的,画1颗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注重情境的育人功能。本活动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要求,引导学生说说乘坐公交时应该遵守的事项,不仅让学生了解乘车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健全了学生的人格,增强了学生作为城市主人翁的自豪感。
【活动思考】
1.回归生活,解决数学问题
学习数学知识重要的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综合实践活动由校内走向了校外,关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运用真实情境设计的问题串,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学到的知识与思想方法运用到生活当中,并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问题,带着问题走向学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真正使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因生活而灵动。
2.打通关联,形成知识结构
一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认识图形等内容,但还没有系统地运用。因此,笔者设计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乘坐公交车,希望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自主感悟、学习交流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打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
3.主动质疑,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只有让学生想问、会问、善问,才能为培养终身学习的理念和習惯打下重要基础,突破思维的局限,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4.学科融合,开阔学生视野
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通过动脑想、动口算等形式来完成,使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丰富性,引领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思考,同时力求数学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融合,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努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开拓视野,培养社会生活能力。
5.培养“三会”,发展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就要让学生对现实世界进行观察,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运用,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独自经历探究,寻找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最后通过数学语言表达出来。面对复杂情况时,学生能调动所学知识、技能、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意义。
6.家校共育,培养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教师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做好统筹安排,家长监督与指导,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通过“看与思,做与说”的方式表达出来,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得到家长的鼓励就会有成功的喜悦,会渴望下一次做得更好,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积累自信,从而爱上数学,在数学天地里找到自我。
总之,本次活动以“乘坐公交车”为主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过程,学生乐于说,乐于做,长久保持着探究的欲望与热情。作为教师,在低学段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儿童发展立场对活动内容进行悉心挖掘,精心设计,将实际情境与真实问题紧密联系,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并有意让学生在快乐生活的过程中进行数学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