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序志与亲情友谊
2023-02-18周兴陆
周兴陆
摘 要 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典范。《唐诗三百首》是二百年来国人学习唐诗的童蒙读本。《唐诗三百首》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焕发出独特的审美魅力。如何理解《唐诗三百首》的艺术世界,既是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实践话题,也是一个并不简单的学术话题。从抒怀序志与亲情友谊入手,可以为人们把握《唐诗三百首》的艺术世界提供一份独特解读,希望对读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抒怀序志;亲情友谊;艺术世界
一、抒怀序志
“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言志缘情也是中国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诗》《骚》开创的诗歌传统,赞颂美政、讽喻邪恶、渴望爱情、抒写亲情、排遣苦闷、徜徉自然、感叹光阴,等等,人类一切的情感无不可以通过诗歌加以提纯,审美化地表达。汉魏之际,三曹抒写乱世中慷慨悲凉之怀,西晋初陆机、潘岳诗风繁缛绮丽,至东晋刘宋之际,陶渊明享田园之乐,谢灵运得山水之趣,抒怀序志的空间大为拓展。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严羽《沧浪诗话》)。宋人批评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于是在诗歌中表现道理,追求理趣,但抒情艺术并没有消失,宋词更是接续了唐人的抒情,明清人的诗歌依然秉承唐诗抒怀序志的传统,不论抒写一己之怀抱,还是家国乱世之哀痛,都有新的发展。唐诗抒情的妙处是既能说其心中之所诚然者,又能说其心中之所同然者,出于个人诚实的怀抱,又能道出天下人普遍的心声。唐诗是中国诗歌永恒的典范,具有永久的魅力。
道光年间,祁寯藻《夜听质卿读唐诗》曰:“读尽《唐诗三百首》,大都哀怨变风多。”其实整个中国古代诗歌都是哀怨变风多,不只是唐诗如此。正如韩愈所说:“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言易好。”但《唐诗三百首》作为一部蒙学课本,编者似不只是欣赏穷苦之言,全书第一首和最后一首诗最能体现编选者的用意。
首章标其目,选本的开首第一篇往往体现编选者的意旨。《唐诗三百首》的开篇是张九龄《感遇》二首:
其一
兰葉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这两首诗都是继承《诗经》《楚辞》以来的比兴传统,托物寓志。前一首言,兰叶纷披,桂花明洁,显示出旺盛的生意,在春秋佳节各当其时,林中人闻风相悦。诗人代兰桂说话:惟愿保持美好坚贞的本心,不希求“美人”(林栖者)来摧折。后一首以丹橘自喻,因有岁寒而后凋之心,故经冬而犹绿。本可以荐于嘉客,有用于世,无奈阻力深重,只能任凭命运的安排,随遇而安。世人都说春种桃李,夏得其荫,秋得其实,难道丹橘还不如桃李吗!张九龄开元二十五年(737)被贬为荆州长史,担心朝中有人中伤他,忧谗畏讥,诗中表现出秉持操守、恬淡静退的情怀。《唐诗三百首》以这两诗作为开篇,或许是把“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作为警言送给孩童当座右铭吧!
再看最后一首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全书唯一一位女性诗人的诗歌。以它为压卷之作,是有深意的,劝勉孩童爱惜年少时的大好光阴,及时去猎取功名。折花,可以引申理解为蟾宫折桂。后或解释为劝人及时行乐,恐怕不合编选者的用意。
读书人多有用世之志,“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人之常情,更何况蒸蒸日上的大唐开启了读书人的远大理想。孟浩然少年时胸有鸿鹄之志,苦学三十载。开元五年(717),他从家乡襄阳来到洞庭湖,此时宰相张说已被贬出京师,任荆州长史。孟浩然鼓着勇气作《临洞庭上张丞相》干谒张说(一说张九龄):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四句写登岳阳楼所见天水相接、浩渺无际的景象,特别是颔联二句雄浑壮阔,是咏洞庭之千古名句。颈联转笔,以比喻手法写自己无人汲引,闲居乡野,有愧于圣明时代。尾联用《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的典故,又契合眼前“临洞庭”所见,表达出仕的意愿,言外有希望张丞相伸出援手的意思。张说欣赏孟浩然的才学,为他的怀抱所感动,几年后回到朝廷,真的向玄宗举荐孟浩然。没料到孟浩然在玄宗面前作了《岁暮归南山》,惹恼了皇帝。诗曰: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刚有了一点儿机会,就发起牢骚,玄宗看后很生气:是你不求仕,怎能怪罪我嫌弃你呢!结果放还故乡。文人一作起诗来就忘乎所以,说话毫无顾忌,又好发牢骚,仕途上少有得意的。孟浩然这个故事,史称“转喉触讳”,对读书人也是一个教训。
长安居大不易,孟浩然在长安把盘缠都用完了,作《秦中寄远上人》,诉说苦境: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首联写自己志在山林,但实在太清贫,无力隐居。次联为自己开脱,这次来长安,不是自己的素愿,还是想回乡与远上人(僧人)为邻。颈联叹留在长安物价太贵,烧柴像烧桂枝一样,钱都完了,志气也大为颓丧。尾联,闻秋蝉而增悲,可谓是寒蛩之鸣。孟浩然返乡前作《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失望,落寞,真是一副悻悻而归的可怜相,连“寂寂”“寂寞”有重字都顾不上了。孟浩然回到襄阳后作《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这是首联、颈联对仗的五律。襄阳的岘山因羊祜而著名。西晋初,羊祜镇守襄阳,登岘山时对同游者慨叹:“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羊祜去世后,襄阳百姓建碑于此,见者堕泪,人称“堕泪碑”。孟浩然此诗前四句就是为此而发的议论,人事一代代不断地兴废,寒来暑往自成古今,谁也跳脱不出这历史的宿命。当年在此抒发感慨的羊祜不见了,只留下堕泪碑这一胜迹,今日我们又登临此山。颈联转笔写登山所见秋冬之际的萧条景象,景以情观。尾联抒情,读罢羊公之碑,当年的感慨如今更令人悲伤了。羊公曾建立不朽的功勋,碑铭尚在人间,那么我辈靠什么传名后世呢?羊祜当年发人深省的喟叹,是一个拷问灵魂的人生问题:人如何能超越死亡的有限而走向永恒呢?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羊祜立功,孟浩然可算得上“立言”。这首诗与“堕泪碑”一样,使得他二人名逾金石之坚。
诗人在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非陈诗长歌何以展其义、骋其情?郁积心中的幽怨之气冲口而出,发为浩叹,诗歌多是穷愁失意者的不平之鸣。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陈子昂跟随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武攸宜是武则天的侄子,不晓得军事又骄横跋扈,出兵不利,前军陷没,职任随军参军的陈子昂提出几项计策,武攸宜不但不采用,还把他贬为军曹。陈子昂愤愤不平,登上今北京西南的幽州台。传说这是战国时燕昭王招募贤士郭隗、乐毅的黄金台。历史上的君臣遇合反而激起陈子昂此时怀才不遇的悲愤,唱叹出《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真有独立苍茫、天地何极的孤独感!虽不写景,但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发抒出世人普遍的悲哀,具有深邃的宇宙意识。
李白曾赞美陈子昂是人中麟凤,他和陈子昂一样情怀愤激,但比陈子昂多一份超脱。陈子昂讲“兴寄”,李白讲“逸兴”。同样是抒写不得意,李白大气飘举,纵横开阖,似天马行空,一片神光。
李白曾有过供奉翰林的光辉经历,离开安徽南陵入京时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似乎可以扶摇直上了。他在长安城曾过上一段贵妃醉酒、力士脱靴的豪奢生活,但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杜甫《天末怀李白》)。没两年就招人嫉恨,于天宝三载(744)被玄宗皇帝赐金放还。他此时知道“行路难”了,作了一篇乐府《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口角津津地赞叹京城的美酒佳肴,但此时没心情享受,心里茫然,因为有恶人当道,志愿难遂。“閑来”二句用典,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时,只是磻溪钓徒;伊尹梦到乘舟过日月之边,不久得到商汤的重用。君臣遇合,真是难以意料。二句其实显示了李白内心的矛盾。既感叹行路艰难,又不忍就此罢休。从最后二句可见李白壮志犹在,还较乐观,相信会有“长风破浪”之时日。“直挂云帆济沧海”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或解释为“浪迹江湖”,恐怕不确切。
这时的李白是孤独的。他的孤独感无人能理解。他的五古《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陶渊明曾作过《形影神诗》,表达任运委化的豁达的人生观。李白发挥奇妙的想象,写得很热闹,举杯邀月,对影起舞,实际上更凸显他独酌无亲,形影相吊。孙洙评说:“月下独酌,诗偏幻出三人。月影伴说,反覆推勘,愈形其独。”点到了要害。
李白终究没有“长风破浪”之一日,此后他漫游南北。天宝十载(751)到河南嵩山去见隐居于此的老友元丹丘,写下豪气淋漓的天纵之作《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开首二长句,形成排山倒海之势,韵脚一平一仄,荡气回肠,顿挫有力。以河水不复回比喻时光飞逝,青春不再。唯有把酒纵意,度此短暂一生。这时李白壮志并没有完全颓丧,还很自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据说这句最初文字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后来李白自己作了修改,才是传世的文本。“天生吾徒有俊才”不过是《中庸》所谓“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的意思,没有什么新奇,而“天生我材必有用”,重点在“必有用”三字。这诗句鼓舞过许许多多消沉颓废的人挺起腰杆,振作起来,勇往直前。胡适年轻时轻狂放荡,就是因为这句诗的感奋而努力进取,成为一代名人。李白是个轻财好施的慷慨人,放还时朝廷赐给的三十余万钱,不到一年全花光了,可能一半都用在喝酒上。他邀请《多宝塔碑》文字的作者岑勋和“逸人”元丹丘,痛饮浩歌,借酒销愁,发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狂傲之论。全书长短句错综,多次换韵,节奏跳荡纵逸,就像他那被酒精点燃了的跳动不安的心灵。
天宝十二载(753),李白在安徽宣城。看他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尤”韵多感慨,间以入声“月”韵作顿挫,读起来似郁积已久的愤怨喷薄而出,气贯长虹。发端就直接抒写郁结之气,冲口而出,不可逆遏。“长风万里”二句点题,饯别族叔李云。饯别地点在安徽宣州的谢朓楼,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建造此楼。蓬莱,借指东汉用于藏书、校书的东观。族叔李云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因此以东汉文章和建安风骨赞美他,后一句赞小谢诗赋清新秀发,是以谢朓自比。李白“一生低手谢宣城”,对谢朓佩服得五体投地。有“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我吟谢朓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等句,对小谢诗篇赞不绝口。叔侄二人壮思飞动,欲上九天揽月,可谓逸兴超迈,想象新奇。但马上又跌入现实,沉重绵长的忧愁,似流水之不可切断,喝酒也浇不平心中的垒块。末二句谓既然在世不得志,便可归隐江湖。全诗意脉旋折流宕,气势飘逸豪放,是唐诗不可多得的壮美华章。
进身无门而又不甘退隐,是李白人生最突出的思想矛盾,这个矛盾煎熬他,所以诗歌多逸宕不平之气。李白后来还做了一件蠢事。在北方安史之乱正在危急之际,他参与了江南永王李璘的叛乱,结果被判罪流放夜郎。幸亏肃宗皇帝网开一面,赦免他的罪。李白于乾元二年(759)到达白帝城时遇赦,立即乘舟东下,作《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词夸张,节奏迅疾,诗人遇赦的喜悦心情跃然纸上。这首诗一般题作《早发白帝城》,是《李太白集》中最为迅快的一首诗。同样迅快的诗,还有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采用洪亮流畅的江阳韵,三四两句流水对,多用虚字动词,尾联“巴峡”“巫峡”和“襄阳”“洛阳”回环往复,构成迅捷流畅的节奏,诗人抑制不住的喜悅心情,溢于言表,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快诗”。孙洙评曰:“一气旋折,八句如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让杜甫如此欣喜若狂的是广德元年(763)正月在四川梓州听闻叛将史朝义兵败自杀、田承嗣和李怀仙相继投降,“安史之乱”彻底平息的喜讯。
杜甫达也心忧天下,穷也心忧天下,一辈子活得很辛苦。早年意气风发,有雄心壮志,24岁至泰山脚下写出五古《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仰望泰山,描写泰山雄伟的气势和壮丽的景象,最后用《孟子·尽心上》所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抒写远大的抱负。晚年漂泊西南时,则不免显出叹老嗟卑的颓唐。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56岁,寓居夔州(今属重庆市)作《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格律严整的七律,是“晚年渐于诗律细”的典范。首四句写登高所见空阔涵浑、苍茫萧瑟的秋日景象。后四句转笔写自己衰老多病、穷困潦倒的苦况,凄景悲情相互映衬。回想他年轻时“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意气洋洋,真令读者黯然伤神。第二年(768),杜甫乘舟出三峡至荆门,夜晚时分把船停在长江口,作了《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前四句写景,紧扣题目“旅夜”二字。首句是从江上看岸边,微风吹拂细草;次句说在这寂寞的夜晚只有高高的桅杆相陪伴,这是近景、小景;颔联野阔星垂、江流月涌是江汉平原的夜景,是远景、大景。特别是“垂”字、“涌”字,只有在平阔的原野上,才能感觉到星星像垂挂在夜空;月影照在江心,波光闪烁,似乎是月光在涌动着大江奔流。景象阔大,气势雄浑。诗人在夔州那个多山的地方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这么开阔的景象了,于是形诸笔下。在这个孤独宁静的夜晚,诗人陷入沉思:仅靠文章就能提高名望了吗?年老病多,本就该告老退休了。诗人本指望“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没想到一事无成,只有佳句万人传,心有不甘,却又无奈。最后二句以天地间的一只沙鸥比喻自己漂泊不定、孤苦无依的境况。当年离开长安城时,“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一副桀骜不驯的神气;此时则衰惫不堪,令人心生悲悯。两年后,杜甫在潭州逝世,陪伴他的是一条小破船。
仕途失意的文人,抒怀序志的表现各有不同。史书上说王昌龄 “不护细行,屡见贬斥”。天宝初年,他被贬为江宁(今江苏南京)丞。这时好友辛渐从江宁乘舟东下,经润州(今镇江)渡江回洛阳。王昌龄作《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首二句写清晨送客时的清寂环境。洛阳还有王昌龄的很多朋友如綦毋潜、李颀、刘晏等,王昌龄托辛渐带话给洛阳朋友:“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用典。鲍照《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姚崇《冰壶诫序》曰:“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王昌龄的意思是自己心地光明,恬静淡泊,如冰清玉洁,大约是宽慰洛阳亲友的记挂吧。
唐朝人重京官,轻外放。但是贞元四年(788)韦应物由左司郎中领苏州刺史,官职升至三品,而且苏州当时是繁华富庶的大都市,所以他没有什么失意情绪。史书记载他“秉性高洁,鲜食寡欲,所至焚香扫地而坐”,生活清寂雅静。第二年三四月间,顾况从著作郎贬为饶州司户参军,途经苏州,韦应物邀请一帮文士设宴招待他,作了《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诗歌写得素淡雅致。官事清闲,烦疴消散,这时与友人相聚一堂,虽然是禁渔期,但有新鲜的蔬果招待友人,诗酒唱和,意气洋洋。苏州不仅财富强盛,也是文化发达的好地方。韦应物此时的情怀是“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身居刺史这个高位,未能目睹百姓康阜,觉得惭愧。想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老百姓的生活,算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理会”二句是悟道之言,性理通达者不拘形迹,不以是非挂怀。
二、亲情友谊
亲情是人类割舍不了的情感,友情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孝悌友爱是中国人最基本的伦理情感,也是历代诗人反复吟咏的内容。“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蓼莪》);“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诗经·常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伐木》)……每每吟诵这些抒发天伦人伦之情的诗篇,就会触动最柔弱的内心深处。诗是情感的安慰剂。古人“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锺嵘《诗品序》),亲人朋友的聚会,借诗以助兴;离群索居,唯有诗可浇愁。家是人生的港湾,受伤的心灵需要慈母的抚慰、兄弟的鼓励。汉乐府民歌就发出“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悲歌》)的感慨。谢灵运忽见族弟谢惠连而得著名诗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苏轼在狱中最想念的是弟弟苏辙,《狱中寄子由》曰:“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清代诗人蒋士铨岁末回家,母亲高兴得睡不着觉,看着儿子清瘦的面庞,心疼,着急地询问在外的情形,诗人“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岁暮到家》),将“愧为人子”的内疚和盘托出。亲情与友情,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也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抒写兄弟间亲情和朋友间慰勉的诗歌相对较多;抒写父母与子女间情感的诗歌,特别是对父亲写的诗歌,相对要少些。因为“为文且须放荡”,对严父慈母的敬畏抑制了诗人的才思,诗人也是不敢在父母面前逞才的;或者说这种血脉亲情超越一切语言。
写亲情的诗,当以孟郊《游子吟》为第一,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中写的是看似平常的母子骨肉亲情,却是人类普遍的情怀,因此能令一代代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诗歌选取日常最普通的场景来写,“密密缝”的细节在读者心头浮现出白发母亲在油灯下一针一线给游子缝制衣服的形象,母亲的爱和牵挂都凝聚在密密的针脚里,后一句补足母亲的牵挂和思念。最后二句用小草不能报答春天的阳光来比喻母爱的伟大难以报答,比喻贴切,语言明丽,情感真切,感人至深。金圣叹说:“诗非异物,只是人人心头舌尖所万不获已、必欲说出之一句说话耳。”孟郊《游子吟》就是这样的诗。
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善于表达父子、母子的亲情。在诗歌里,这样的亲情往往被泛化为一种怀乡之思。乡愁是诗歌的一大主题,唐诗更是如此,思乡主题是《唐诗三百首》选诗的大宗。武后时,宋之问因趋附张易之兄弟,被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生活凄惨。神龙二年春偷偷逃还洛阳,渡过汉江,就离家不远了。此时他作《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诗三百首》延续《万首唐人绝句》之误署李频作,其实这是宋之问的诗。宋之问被贬至岭南,不通音信,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如何,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赶,但是越临近家乡,心里越是胆怯,家里的情况怎么样?会不会有不好的消息啊?越是焦急越是不敢问。就像在外读书的学生,一听到家里来的电话铃声就紧张,总是担心家里发生什么不好的事。“近乡情更怯”是游子们普遍体会得到的情感。诗歌写的是人之常情,真切而自然。
天宝八载(749),岑参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中任右威卫录事参军,充节度使幕掌书记,他本来在长安有别业,可安稳度日,现在去边陲沙漠,满腹悲愁,路上恰巧遇着去长安的使者,忍不住乡思之泪,匆匆写下绝句《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应该是先在马上逢入京使,然后东望故园,再流泪,现在倒过来写,这叫逆挽法。这样显得突兀不凡,不至于平直。后二句谓没有纸笔,只好带个口信。这样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可遇到,寻常事、寻常景,一进入诗人笔下,便成绝唱。这就是王国维所谓“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唯诗人能写之”。
和平时期,怀乡之情往往跟个人仕途失意的落魄情怀相交融,如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经历战乱以后,思亲怀乡往往与伤时悯乱打并一处,诗歌主题得到升华。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杜甫困于长安,妻儿安置在鄜州的羌村,虽然相隔不是太远,但在战乱中得不到亲人的消息,更不能团聚,作《月夜》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和担忧: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构思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自己思念妻子,却对面着笔,写妻子在鄜州闺中思念我,且用小儿女不解思念长安反衬妻子思念之深切和孤独。五六句发挥想象,用秾丽笔墨描写妻子在秋夜里对月怀人的情景,都是想象中的虚拟,更看得出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尾联以期盼团聚结束。杜甫不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之情,对于夫妻、兄弟、朋友之情也尤为笃厚,所以梁启超称赞他是“情圣”。再比如思念弟弟的诗《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自安史之乱后,许多文人为躲避战乱而四处奔波,妻离子散,鹡鸰之悲,一幕幕在上演。杜甫有四个兄弟:杜颖、杜观、杜丰、杜占。三个兄弟在安史之乱中流落至河南和山东,杜甫带着小弟杜占向西北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在乾元二年(759)秋天的一个月夜,思念兄弟而作此诗。首句谓夜深人静,孤零零的一只大雁在这边秋的夜空哀鸣,这一天还是一个特殊日子白露节。古人常用雁序比喻兄弟,由大雁想到兄弟,想到故乡。“月是故鄉明”成了经典诗句。本来月光哪儿都一样,但是因为思念家乡而觉得故乡的月亮更为亲切、更为明亮。这就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后四句写得非常沉痛,本来兄弟应该雁行有序,现在却分散各地,杜甫在洛阳附近的家已经毁于战火,因此生死消息无从知道,战争烽火还在燃烧,连寄个信儿也寄不到,真是令人愁肠萦回,难以忍受。当他得到弟弟的消息时,悲喜交加,简直是泪流成河:“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得舍弟消息》)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二月,宣武军在河南道作乱,随后彰义节度使吴少诚在此叛乱。白居易当时在洛阳,全家离散,作诗寄弟妹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千古名句。乱世中兄弟们分散各处,但手足之亲、思乡之情,是“共”“同”的。诗歌把人类普遍的至深的情怀写出来,尤为感人。
孔子说:“诗可以群。”所谓群,即群居相切磋砥砺。友朋离别,以诗相慰相勉,同声共气,也是“诗可以群”。在古代,离别远行前,亲友相聚饯行,此时往往有诗相赠。这类“赠别诗”在唐代非常兴盛,是《唐诗三百首》中的一个大类,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时称县尉为少府。可惜这位杜少府其名不详。杜少府从长安去蜀地赴任,首句是长安,三秦大地拱卫帝京;次句是蜀地,赴任之地,遥望岷江五津风烟弥漫。二句对仗工整,气势宏阔。颔联点题送别,不工整的流水对,疏宕灵活。后面二联抒写送别之情,以叮嘱的口气宽慰对方,如果是知己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比邻而居,不要像年轻男女那样,临别时哭哭啼啼。起承转合,圆融浑然。颈联是人人传诵的名句。送别诗一般是情绪低沉悲伤的,但这首诗胸襟开阔,格调明朗,情感健康积极,已透出明朗活泼的气象。
盛唐人多有积极的理想和美好的期待,似乎前途一片光明,即使暂时遇到挫折,也只是黄河千里一曲,终将滔滔归海。所以送别诗多不是儿女情长,哭哭啼啼,而是在思念之外还充满着安慰、劝勉和期待。看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开元九年(721),綦毋潜30岁,落第悻悻而归。王维比他小10岁,这年中了进士,写诗送他。首二句就写得气象高华,圣明时代没有人愿意隐居,英才都归向朝廷。五六句劝勉綦毋潜,暂时失利,不是你的过错,不必沮丧。诗人为綦毋潜计算路程,你到洛阳时该缝春衣了,过了寒食节可到江淮了,顺水而下,很快就可以平安到家。如此体贴入微,正是朋友情谊的显现。“远树”二句虚拟出一幅“暮村归客图”。最后以咏叹慰勉作结:只是你的文章这次恰好没被主考看中,不要以为朝廷没人识才。的确,数年之后綦毋潜进士及第。自己中榜了,却要写诗送落第的朋友还乡,这样的题目实在不好写,王维能体贴入情,反复劝慰,诗歌写得温润柔厚。沈德潜评曰:“反复曲折,使落第者绝无怨尤。”许多唐诗选本都选了这首诗,可能也是为了培养孩子温润柔厚的气象。
送行诗不能泛泛而作,时、地、人、事应该切实相关。王维《送梓州李使君》:“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唐宗室李谦曾任梓州刺史,王维这首诗可能是送他的。前四句想象李使君赴蜀路上的美丽景象,声色并茂,富有画面感。颈联写蜀地的风土人情,“汉女输橦布”,意思是赋税烦重;“巴人讼芋田”,意思是狱讼烦琐。所以逼出最后二句,希望李使君到任后能依赖先贤的教化,勤政爱民,移风易俗。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建造学宫,哺育人才,致力于蜀地文教。赵殿成说,“不敢”是“敢不”之讹。末句即“岂敢不依先贤”的意思。李谦又曾为巴州刺史,百姓为他立“遗爱碑”,是个清官,没有枉费王维的谆谆告诫。
盛唐诗人李颀的送别诗,多刻画人物形象,如他的歌行《送陈章甫》“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等句,这是对诗歌传统的一大突破,此前诗歌直接描绘人物形貌的不多。用七言歌行描写人物,是早期小说常见的笔法,李颀可能受此影响。一旦采用五七言律诗之类的典雅体制,则笔墨须雅洁,不能过于放任。看李颀的七律《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魏万是李颀的晚辈,在秋冬之际与李颀相别,到长安去猎取功名,李颀作此诗送行。中间四句,设身处地,想象魏万在路途上的客愁和孤寒。末二句殷勤叮嘱这位晚辈不要被长安城的灯红酒绿所迷惑,蹉跎岁月,一事无成。魏万是一位好学向善的好青年,终于在上元元年(760)进士及第,没有辜负前辈李颀的期望。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运盛极而衰,精神风貌从积极昂扬转为幽隽清丽,朋友送别也缺少了对前途的乐观和希望。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这位姓李的御史中丞,是曾经率十万大军守卫边疆的征南将军。退伍归乡后,没有了旧业,珍惜曾经的圣明时代,一颗雄心尚在,但只有手中的宝剑知道。眼前江汉茫茫,何处是归所呢?诗人既抒写对老将军的敬重,又对他的黯然罢归表示同情。
在古代,诗歌有的时候就是一则尺牍,散郁陶,托风采,是朋友间联络感情的书信。唐人诗歌多以“寄”为题,一首诗就是一封信。杜牧与韩绰曾一同在扬州淮南节度使任职,算是同事。后来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调到安徽宣城,想念旧时的同僚,作《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首二句写自己所处宣州江南水乡,与故人山水相隔,深秋时草木衰败,寂寞的心情隐然言外。后二句遥想韩绰在扬州过着风流放浪的生活,因为是昔日同僚,杜牧在戏谑中寄托對朋友的思念,笔调轻松。而李商隐要沉重、压抑得多。他是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的牺牲品,先投靠牛党的令狐楚,后又投靠李党的王茂元并娶了他的女儿,这样便两边儿不讨好。
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在洛阳,穷病潦倒,昔日的朋友令狐绹(令狐楚之子)来信慰问,李商隐作《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嵩云代指洛阳,秦树代指长安,令狐绹时在长安,任右司郎中。两人分别很久,令狐绹来了一封书信,诗人很感激。第三句把自己比为西汉梁孝王的宾客,因为李商隐曾是令狐楚家的门客,得到过令狐楚父子的提携,第四句以害消渴病的司马相如比拟自己其时的处境。虽然说“休问”,实际上是指望老朋友在困难时能拉他一把。但当时牛李两党结怨太深,五年后令狐绹做了宰相,并没有提携李商隐,他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余生。
唐代诗人多方外之友,与世俗之外的僧、道有频繁交往,这是唐代诗人与前人不同的地方。唐人留下一些与僧道友人交往的诗篇,有的因为入选了《唐诗三百首》而成了名篇。韦应物诗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其中真切而朴实的友情,温暖了在风尘中为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的心灵,所以近年在网络上流行。同样的意思,还出现于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首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深秋的一天,郡斋清冷无聊,诗人忽然想起全椒山中道士。三四句写道士过着远离世俗的高洁而清苦的生活。诗人在风雨飒飒的傍晚,持一瓢酒访客清谈,但是落叶满山,无人行迹,哪里去寻道士的身影呢?就像“云深不知处”一样,寻而不得,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韦应物以刺史身份而去寻访一位道士,可见得他精神境界之超然脱俗。
唐代时,也有日本僧人远渡大洋来中国求学问道,与中国诗人诗酒唱和,建立深厚的友谊。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滄海远,去世法舟轻。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上国,指中国。首二句回想当初僧人来大唐时的情景,千里迢迢,乘风破浪,真似梦行。三四句写僧人乘舟东海回归日本。去世,离开尘世,“法舟轻”有祝愿一帆风顺之意。颈联中的水、月、鱼、龙,都是僧人行舟海上的事物,“通禅寂”“听梵声”契合僧人身份,二句谓僧人在水月澄澈中参禅入定,诵经之声能使鱼龙出听而受感化。末二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惟怜,最爱。灯,既指僧人舟上之灯,更指佛法,僧人此去,佛法传灯于日本。诗人看着渐渐远去的行舟,久久不忍回头。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是诗坛上的千古佳话。李白与杜甫曾有一同浪游梁宋的经历,杜甫有15篇诗歌与李白有关,有的是直接为李白而写,甚至记录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友情。李白比杜甫大11岁,是杜甫心中的偶像,二人分别之后,李白常常出现在杜甫的梦里,杜甫有《梦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叛乱被流放至夜郎(今属贵州),虽然后来不久遇赦放还,但杜甫流寓在秦州,消息闭塞,不知李白的存亡,所以诗中曰:“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杜甫常常思念他,李白的魂魄便出现在梦中。枫林是李白所在的江南,关塞是杜甫所在的秦州,这么远的路程,李白的魂魄是怎么自来自去的呢?李白在罗网之中,难道长了翅膀?杜甫梦醒之后,恍恍惚惚,不敢相信,只能默默地为好友祈祷:“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第二首还是写梦。自天宝四载(745)两人在兖州城分开后就再没有见面了,所以说“游子久不至”。杜甫连续三夜频繁地梦到李白,却说是李白特意来入梦中,更见得友情亲切。“告归”以下六句是述梦。梦中李白向杜甫“苦道来不易”,又言江湖之风波,一路的艰险,局促不安地向杜甫告别。杜甫看着李白搔首出门,似乎枉抱了一生壮志。最后六句是杜甫醒后为李白叫屈,京华大街小巷都是达官贵人,李白这样有才气的人竟然憔悴困苦!谁说天道公平,像李白这样的人到老了竟遭受冤屈!即使是赢得千秋万岁的英名,也不足以补偿身后寂寞的遗憾。杜甫以为李白真的死了,悲痛之极,乃至骂世、鸣不平。《唐诗三百首》还选了杜甫同一时期的五言律诗《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开篇的问句,就抒写了诗人对李白的深切牵挂。三句久盼书信而不至,四句暗示世事险恶。颈联是千古名句,有文才的人命运多舛,山妖水怪等着你经过呢!(也有人解释“过”为过错。)最后二句谓李白去夜郎经过汨罗,应该投诗赠屈原向他倾诉,意即李白和屈原一样遭受巨大的人生冤屈。李白的桀骜不驯,为世人所不容,但杜甫却偏偏是李白的“铁粉”:“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但李白诗集里只有两三首诗是关于杜甫的。这是文学史上的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