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亨利·墨菲和民国校园建筑

2023-02-18肖可霄

艺术广角 2023年5期

肖可霄

摘 要 亨利·墨菲算不上是美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建筑师,却无疑是与中国渊源最深的一位。他之所以在民国时期的外籍建筑师中出挑,主要是因为他参与了校园、商业建筑、城市规划这三大类建筑的设计。墨菲倡导的“适应性建筑”在客观上肯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由此启发了之后的中国建筑师吕彦直等创立中国固有式建筑流派。从墨菲其人、墨菲与民国校园建筑、墨菲和他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墨菲和他的中国弟子等维度,剖析这位著名的建筑师和民国建筑,特别是他与校园建筑的关联,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 民国教会学校;在华外籍建筑师;墨菲的中国弟子;建筑贡献

一、墨菲其人

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1877—1954,中文也译为茂飞),1877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他的父亲是一名马车制造商,优渥的家境为墨菲的教育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中学时代,墨菲就学于著名的私立学校霍普金斯中学。1895年,墨菲进入耶鲁大学攻读艺术专业(耶鲁大学1913年才成立建筑系)。耶鲁大学的求学经历对他得到中国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长沙雅礼大学和湘雅医学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墨菲的家境和受教育程度来看,对比其他建筑师,墨菲远胜于跟随父亲学习制表工艺的柯布西耶、当过拳击手的安藤忠雄、做过记者和电影剧本撰稿人的库哈斯。

大学毕业后,墨菲曾在一家画室打工。这是墨菲手绘图纸功力出色的原因。1900—1905年,墨菲受雇于特雷西和斯沃特沃特事务所。墨菲勤奋、聪颖,五年里,他由一名普通绘图员成长为工地总监及分公司总经理。之后,他进入一家专门为有钱人设计住宅的德拉诺和奥尔德里奇事务所,认识了日后的合伙人丹纳(Dana),并负责三位客户的住宅项目,其中一位来自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小约翰·洛克菲勒。1906年7月,墨菲与合伙人丹纳开设建筑师事务所,名为墨菲和丹纳建筑事务所,地址位于纽约市麦迪逊大街。

1914 年 5 月下旬,墨菲首次来到中国,这也成为他一生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为了更好地响应中国业主的需求,1918年8月,墨菲在上海开设分公司,租下刚落成不久的有利大楼(今上海外滩3号)顶层的一套公寓和相邻的六间办公室。至于在上海的注册名,他入乡随俗,改为茂旦洋行。

1914—1935年,墨菲仿佛是建筑界的明星,活跃于中国近代建筑舞台,留下许多杰出作品,以校园类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主,例如长沙雅礼大学和湘雅医学院(今湘雅医院和湖南医科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上海沪江大学等。

1928年,受南京国民政府邀请,墨菲与另一位美国建筑师古力治(Ernest P. Goodrich)一同作为“国民政府顾问”,主持并修订了南京《首都计划》。对于一名外国建筑师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誉和肯定的象征,这也是墨菲在中国建筑界地位的顶点。

1935年,墨菲离开上海,回到美国。50多位曾与墨菲共事的中外建筑师参加了为他返美饯行的宴会,包括建筑界的陶桂林。这位曾经在中国进行长达21年建筑活动的美国建筑师,随后回到他的故乡——康涅狄格州。1954年,墨菲在家逝世,享年77岁。

但是,墨菲这个有“著名建筑师”标签的名字,在他的家乡却并不那么热门。幸运的是,在他曾经的雇员培根先生(Edmund N. Bacon)、后来著名的费城总规划师的演讲和著作里,经常出现墨菲的名字。

二、墨菲与民国校园建筑

正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是向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致敬一样,墨菲用钢筋混凝土仿制斗拱,搭建宏伟建筑,以“适应性建筑”填充民国建筑灵魂。

1914年,由于耶鲁大学的关系,墨菲被中国雅礼会(Yale-in-China Committee)选中,作为长沙雅礼大学的设计师,由此翻开了墨菲在近代中国建筑活动的崭新一页。这一年,墨菲带着他的设计图从日本辗转到上海,最后抵达长沙。在那里他与雅礼会的成员一一会面,同时他见到了胡美、颜福庆。墨菲盛赞耶鲁大学高材生胡美非凡的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是雅礼项目的灵魂。墨菲和第一位在耶鲁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颜福庆也惺惺相惜,赞颂他是外国人和当地人之间的链接。关键人胡美、颜福庆对墨菲之后被委任为湘雅医学院的建筑设计师起到决定性作用。[1]

长沙雅礼大学的定位,在当时的大学中独树一帜,设计之初就明确了新校园的建筑风格,就是要在保留中国传统建筑遗产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社会的建筑理念。当时西方教会为了减小中西文化差异给传教带来的阻力,主张建筑表现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适应性。但是因种种原因,雅礼大学的前期设计和规划,是在墨菲没来中国之前完成的,甚至是墨菲亲眼见到中国建筑之前就完成的。因此,这次尝试绝非墨菲严格意义上的“适应性建筑”。

从雅礼大学的规划建筑设计来看,墨菲的设计理念是“中西混搭”,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他试图在西方现代与东方传统建筑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再用一个新的结构元素将旧的结构碎片以这种穿针引线的方式连接起来。在墨菲看来,空间是一个不断被刷新的“容器”,在同时代很多外籍建筑师谈建筑的材料、预算、环境的时候,墨菲却关注建筑的内部空间。例如,对于雅礼大学教学楼的设计,为了不让屋顶空间被浪费,并拥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墨菲在中国传统的大屋顶上设置了五扇老虎窗。他的这一做法虽然获得了较好的通风采光效果,但是这个“符合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的做法,其结果是“破坏了欲追求的中国古典式屋顶的整体形象”。[2]

1919年,墨菲为上海沪江大学作了规划。沪江大学创办于1906年,初名浸会神学院,位于黄浦江畔的杨树浦军工路,今为上海理工大学。1909年开设浸会大学堂。1911年两部分合并为上海浸会大学,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沪江图书馆是墨菲为沪江大学留下的建筑作品之一。从资料上看,沪江图书馆于1928年11月17日正式开馆。4万美元建筑费主要由教师、校友和学生委员会筹集约5千美元,学院慷慨捐赠超2万美元,其余部分由希曼遗产支付。[1]11月17日,图书馆举行开馆典礼。民国书法家譚延阁题写牌匾“图书馆”三字,外交部部长王正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东方图书馆馆长王云五等社会名流出席。沪江图书馆共两层,支架为全钢骨结构,扩建后面积2263平方米。馆内设施先进,用升降机传递图书,软木地板上铺有油地毡,墙壁四周安装暖气片。墨菲设计的这个在当时设施一流的校园图书馆,为沪江大学的莘莘学子提供了绵绵不绝的精神养料。

1919年5月,司徒雷登担任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校长。墨菲和司徒雷登是老相识,他们在设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时就与燕京大学校方有接触,司徒雷登对墨菲的建筑才能信任且欣赏的结果就是,1921年燕京大学新校园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交给了墨菲。

墨菲通过对中国几个校园的设计,加上对紫禁城建筑的认真观察,得到一个东方哲学式的结论:中国的校园环境,它的建筑应是一个整体,需要考量空间与材料、光线与阴影、声音与肌理,学校的整个建筑身体是栖居在建筑本体里的,要用一个完整的组群来设计。

他构思的燕京大学校园,以玉泉山为校园东西轴线,其他用途建筑按中轴线布置。墨菲刻意让燕京大学建筑群在外部尽量模仿中国古典建筑,主体结构由混凝土和砖墙组成,屋顶用木屋架屋盖铺中式琉璃瓦;在内部使用功能上,则尽量采用当时西式最先进的设备,例如暖气、热水、抽水马桶、浴缸等。

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的雕梁画栋的物质实体,精妙入微地与燕京大学达成自成一体的、独立而完整的世界。司徒雷登对建成后的校园很满意,他说凡是来参观的人,都夸赞燕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2]。

燕京大学建筑代表着近代教会大学建筑的一流艺术成就,可谓集东西合璧之大成者,已被列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理由为:“整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结合原有山形水系,注重空间围合及轴线对应关系。格局完整,区划分明,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工艺精致,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形式和现代功能相结合的一项重要创作,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价值。”[3]

遗憾的是,厦门大学和墨菲擦肩而过。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以集美学校的即温楼、明良楼为临时校舍,举行开学仪式,邓萃英任校长。邓校长来厦门时,墨菲带来了茂旦洋行设计的演武场群贤楼群(囊萤、同安、群贤、集美、映雪)的设计图纸及厦门大学校园规划图、建筑工程造价估算表等。在墨菲设计的总平面图上,楼群建筑像隶书、篆书大字形的排列,每三座楼房呈品字形。可是,务实的陈嘉庚却不赞成品字形校舍,认为如此设计必然会多占场地,掣肘运动场的设置,因而他主张把品字形改为一字形。由于墨菲的茂旦洋行工程造价估算过高,陈嘉庚不同意把校园建筑工程交给茂旦洋行承包,而且不赞同采用昂贵的进口建筑材料,主张就地取材,采用闽南一带盛产的既坚固又美观的花岗岩,并表示要自行设计,自行购料,自行雇工施工。[4]

纵观墨菲在中国及东亚设计的校园建筑群,大致秉持相对一致的建筑范式,其主要设计来自美国名校弗吉尼亚大学校园。弗吉尼亚式的校园设计简明、庄重,整体空间可沿轴线不断延伸。有如向弗吉尼亚大学致敬,墨菲设计的清华大礼堂也采用了与史丹佛·怀特(Stanford White)在1903年重建弗吉尼亚大学圆厅图书馆时同样的结构形式,即关斯塔维诺穹顶(Guastavino)建造体系,甚至连中部都像圆厅图书馆那样留了一个采光口。

公允地说,早期设计湘雅医学院、金陵女子大学时,墨菲的设计手法尚不成熟,可建筑设计这种具有转化力的体验,只能来自委托业主的反馈,以及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建筑师必须走入建筑的“血肉之中”。因此到了设计燕京大学校园时,墨菲的建筑思想和表现手法进入高峰期。从各方面来看,燕京大学校园规划及建筑组群设计,应是墨菲的代表作。

三、墨菲和他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国建筑师艾略特·哈沙德(Elliott Hazzard)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在上海很有影响力。根据他的儿子迈克尔·哈沙德(Michael Hazzard)的回忆,当时的美孚石油公司推荐哈沙德到上海处理几个进展不顺利的项目,并给他提供了为期两年的合同。而另一个说法则是早在1918年就在中国上海成立自己事务所的建筑师墨菲想要为其上海分所寻找合适的经理人,哈沙德是最佳人选。

哈沙德一家于1921年1月1日抵达上海,他们住在墨菲位于广东路的公寓里,墨菲对哈沙德很是照顾。1923年的一份整版广告中写明,“在上海的美国建筑师”只有三位:罗兰·A.克利(R. A. Curry)、墨菲及艾略特·哈沙德。

1923年墨菲关闭其上海办事处之后,作为当时远东地区唯一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的成员,哈沙德在上海大显身手。1924年,哈沙德的工作室有四名员工,同年他开设了副业——中国木工机干燥窑公司,专门制造木门窗。随后哈沙德在上海设计了一系列优秀建筑,如美国乡村俱乐部 (1923—1925)、西侨青年会(1928)、基督教科学总部 (1934),以及最著名的永安百货公司新大楼 (1933—1937),他的业务也扩展至汉口和厦门等地,如汉口标准石油公司办公楼(1923)、厦门美国领事馆(1928)。[1]

邬达克是墨菲强劲的竞争对手,也是他事业上的好友。邬达克1893年1月8日出生在斯洛伐克的一个建筑世家,毕业于布达佩斯皇家学院,23岁当选为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1918年,邬达克来到上海,在他旅沪的近30年时间里,他把西方的建筑观念、技术融合在中国上海的城市文脉里,留下风格多元的经典建筑作品。邬达克的许多建筑项目具有开创性,比如,真光大楼、广学大楼在上海率先探索了在大型公共建筑上采用艺术装饰风格,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进一步推动了艺术装饰风格在上海的传播,它们还是当时远东最大的放映厅和第一高楼,诺曼底公寓(武康大楼)则是上海第一栋外廊式公寓。

奥匈帝国的解体使得邬达克在法律上身份模糊,无法享受治外法权保护带来的安全感。所以一旦与中国业主发生纠纷(如工程延期、工地事故等),邬达克就得不到会审公廨的法律帮助;如果在中国法庭被中国人起诉,他也不能指望得到任何同情。邬达克必须非常小心谨慎,避免犯哪怕是最小的错误。這使得邬达克的建筑不仅是对空间的驯化,还是一种对抗时间恐惧的深层防御。这和墨菲的舒展、放松的建筑感觉是不一样的。

邬达克留心中国传统建筑,1940年,他用英语撰写了一篇短文《中国拱桥》,发表在《马可·波罗》杂志上,他高度评价了拱桥,认为这种建筑样式达到了真正理性的建造和功能化设计的统一。

邬达克和墨菲是同行,同行之间免不了竞标。1921—1922年间,邬达克所在的事务所建造了中西女塾(McTyeire School),这是一所由美国南卫理教会传教组织(The Southern Methodist Church)在上海创立的女校。邬达克是通过竞标获得这个项目的。通常来说,学校是墨菲的优势领域,墨菲也参加了竞标,但结果是邬达克的方案因为完美符合客户“学院派哥特式”建筑的理想而成功中标。

1923年,邬达克拿下“美国花旗总会”项目(如今地址福州路209号),这座美式建筑是邬达克在克利洋行工作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之一,至今被完好无损地保留。耐人寻味的是,通常这类美资背景的建筑项目,身为美国人的墨菲胜算是很大的。

对比同时代的外国建筑师,墨菲具有三个特色。其一,专业,被誉为“中国通”。除态度认真和对工作的热情能够打动业主外,墨菲自身的专业设计能力至关重要。较同时期许多外籍建筑师来说,墨菲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清式宫殿建筑的把握更透彻。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基本没有西方的“建筑”观念。传统文化中,“建筑”应该叫作城郭、宫殿或皇宫、寺庙之类,现在建筑师常引用的古代文献资料是《周礼·考工记》《洛阳伽蓝记》《营造法式》等,从书名上看,它们多从营造方面来着眼,而非“建筑”理论。

墨菲的高明之处,是将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深入西式墙体肌理。1926年,被称为“中国通”的墨菲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名为克罗尔加布尔斯的小镇上,设计了一个仅有8个家庭的微型“中国村”(Chinese Village)。

其二,灵活,中西合璧。所谓“新建筑形式”,早在20世纪初期教堂建筑中就有体现,并非墨菲独创。学者方雪对墨菲1914—1935年的主要建筑作品进行统计,认为他的风格摇摆不定,“西方古典主义”也经常作为他的建筑风格而出现。[1]

对墨菲而言,建筑只存在于切身经历的体验之中,产生于观者的身心与这建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碰撞。这种体验性的碰撞,恰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从外部视角进行抽离式观察的结果:建筑是先前的体验和记忆融入这一碰撞的精神层面中,而后我们在脑海中进一步完善并在现实世界向业主提交的物理空间。[2]这使得墨菲的中国建筑项目,以一種谨慎的态度介入场地中,力求在不破坏原有意境的同时,通过建筑实现人与周边环境最亲密的接触。当然,这种“妥协”或者灵活,让墨菲在中国收获了丰厚的商业回报。据统计,1910—1912年,墨菲和丹纳的事务所在美国的设计收益仅1.9万美元。到了1915年5月,亚洲项目仅占23.4%,但收益已达190万美元。而1918年4月,亚洲项目已占全公司总项目的一半(49.6%),获得的收益更是较3年前翻了3倍,达到625万美元之巨。[3]

其三,宣传,树立建筑权威。墨菲认为,他在中国找到的“建筑密码”,就是如何在建造一座新建筑的同时,保存并维系那些中国建筑特有的基因。于是,墨菲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他的建筑是在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西方建筑特色;反之,在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中国古典建筑特色。从他的教会学校建筑作品里,可以感知建筑空间在整个世界与人的领地之间、在实体世界与心理世界之间、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起到调和作用,这具有哲学高度的建筑特色为他赢得不凡的声誉。为此,墨菲很注意自身品牌的营造,常在国内外走动,宣传如何继承、保护中国传统建筑的观点,他被业界标榜为“美国目前为止中国建筑的权威人士”。

四、墨菲和他的中国弟子

后人曾整理出一份“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名录,这份名单中的部分建筑师,或直接受过墨菲指导,或对墨菲作品有相当的了解。曾为墨菲工作过,或跟墨菲合作过的中国建筑师有吕彦直、李锦沛、范文照、董大酉、庄俊、赵深等。每个名字后,都是一串显赫的建筑清单。墨菲和中国建筑师同行,以及他的弟子间的良好合作,是中美间建筑师交融创新的写照。

吕彦直是墨菲的中国大弟子,他们亦师亦友。1918年,吕彦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后,进入纽约的墨菲建筑事务所工作,1921年回国,进入墨菲事务所上海分所工作。吕彦直最值得赞誉的设计是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的建造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工程,陵墓设计图案至关重要。葬事筹备委员会向海内外悬奖征求陵墓设计图案,最后,委员会共收到应征方案40余件。当时年仅31岁的吕彦直在上海报名后,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据《征求陵墓图案条例》设计要求,参照紫金山地形,经过两个多月的烦劳工作,精心绘制出平面呈一大钟形的平面图及建筑物立面图等9张设计图和1张祭堂侧视油画,撰写了《陵墓建筑图案设计说明》,对布局、用料、色彩提出初步设想。宋庆龄、孙科和朴士(德国著名建筑师)、王一亭(著名画家)等中外评判顾问,分别对不署名的中外建筑师、美术家的应征图案,写出书面评判意见。结果是吕彦直的设计图案获得首奖,二奖为范文照,三奖为杨锡宗。

从建成的中山陵建筑来看,吕彦直用西方建筑技术和材料呈现中国古代建筑的式样。这是得到恩师墨菲的建筑思想精髓的。在处理建筑细部等方面,吕彦直也显露出墨菲影响的痕迹。例如,与墨菲对屋顶的处理手法相似,对于中山纪念堂南立面的设计,吕彦直也采用带玻璃窗的歇山屋顶式样,以符合建筑室内的功能需求。令人痛惜的是,吕彦直1929年患病去世,没能亲眼看到他设计的中山陵完全竣工。

董大酉是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也是墨菲的中国弟子之一。1921年,董大酉从北京清华学校毕业,作为庚款留美学生,1922年7月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科学习。1927年曾在纽约的墨菲建筑事务所工作,受到墨菲的建筑理念影响。有资料显示,受墨菲推荐,董大酉1930年7月任上海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顾问兼建筑办事处主任建筑师。董大酉的代表项目有“大上海计划”(旧上海市政府大楼、江湾体育场、旧上海市图书馆、旧上海市博物馆)。

上海的八仙桥青年会(如今的锦江都城经典上海青年会酒店),1932年全部建成开放,是三位“海归”设计师设计的,他们是李锦沛、范文照、赵深。他们深受外国建筑风格影响,却将青年会建筑设计成北京前门城楼、蓝色琉璃瓦屋面这样的民族风,除了业主的设计需求外,还和他们共同的老师墨菲密不可分。

墨菲最大的建筑特色是“适应性建筑”,就是将中国飞檐翘角斗拱民族元素,移植到建筑体块中。出生于美国的李锦沛,毕业后曾在纽约的墨菲建筑事务所工作,还参与了墨菲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项目。范文照、赵深都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毕业,在专业上和墨菲有着极为密切的沟通合作。所以,应业主的需求,加上深受美国建筑老师墨菲的影响,还有当时1929年国民政府“大上海计划”的建筑基调,八仙桥青年会才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外,凭借天花彩绘、仿宫殿的隔扇、菱花格心、古典云纹图案,焕发出浓浓的民族风。

历史告诉我们,在一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往往会在那个时期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特性中找到它的表达方式。换言之,每一个年代和每一座建筑都具有独特的时间感和速度感。如果说公和洋行(巴马丹拿建筑集团)用汇丰银行、海关大楼、沙逊大厦(和平饭店)等近20栋经典建筑塑造了上海外滩天际线的话,那么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和他的茂旦洋行,则在1914年至1935年间,为中国留下了许多杰出的近代建筑作品,可以说,他重塑了民国大学的建筑线条。

墨菲不仅有自己的建筑表达,而且用自己的场域带动国人对近代中国建筑的关注。他的建筑事务所可能是最早吸纳中国籍员工的外国建筑事务所,从他麾下走出了多位“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他们创作了无数经典作品,他们的建筑线条藏在中国大学校园的朗朗读书声中,藏在石头和金属的缝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