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路径探析

2023-02-18张开泰

关键词:三全育人医学院校医学生

张开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到2035 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健康中国的目标,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了具体的部署,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造就大批医药卫生事业人才,推动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意义重大。医学院校在推进合格、优秀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加强医学生专业、技能教育,提升医学人才业务水平;同时也要注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好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期职业精神。“三全育人”是对准育人目标、凝聚育人共识、治理育人要素、遵循育人规律、解决育人问题的科学理念和先进模式。[1]因此,医学院校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推动对医学生的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培养造就堪当新时代重任的医药卫生人才。

一、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专门强调“推进教育现代化不能忘记初心,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加强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不仅要从知识、技能角度提升医学人才专业技术能力,更要从医学生思想、价值观念方面对医学人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塑造,这既是新时代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也是对当前培养模式下产生的问题的有力回应,更是未来医疗卫生人才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因此,医学院校在推进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充满了现实必然性。

(一)新时代教育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同国家整体战略紧密衔接,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3]医学教育作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承担着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使命,肩负着为健康中国培养造就医学人才的重大责任,关乎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医学教育,重视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下发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提出了要通过医教协同、医学教育管理建设、医学教育质量建设等方面的努力,从而达成建立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专门提出了“五术”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推动医学院校将医学生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既关乎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关乎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更是直接关乎新征程医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关乎推进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培育造就卓越医生的实践。

(二)对现有培养模式作出新回应

“医者德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在医学教育中有天然的首要地位”。[4]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天然要求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坚持医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两手抓、两促进。但当前一些医学院校,由于医学人才培养特殊性,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侧重突出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目标,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方面的培养塑造有所欠缺,重视技能知识而轻人文现象明显。如前所述,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医学教育在其中蕴含独特优势。医学院校如果无法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必将无法担当起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任。因此,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实现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医学生教育培养全过程、各方面,是对当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回应和有益补充。

(三)医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医学生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着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腐败易发多发等问题的背后,与医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只重视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紧时松有很大关系。大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从短期来说,看不出有何消极影响,但从个体全部人生范畴、职业发展的视角审视,其弊端不可忽视。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对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重视虽然能够让医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以此换取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源,但从整个人生发展的维度去衡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所造成的将是其精神需求的空缺,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无法通过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导引自身的职业观,无法在治病救人、救死扶伤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纯粹把医务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与“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相去甚远。因此,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才能够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5]新时代的医学生既具备中国青年的共同际遇,更有着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特殊际遇和使命。因此,贯通推进“三全育人”,抓好医学人才培养,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融合,要坚持以“大健康”理念引领医学教育变革,以鲜明的育人导向彰显人才培养目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贯通,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指向。

(一)在工作思路上树立“大健康”理念

先进的理念引领实践不断向前深化发展。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健康中国”;在2016 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党的十九大上,确立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在党的二十大上,明确提出建成健康中国的目标。当前,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不再仅仅是强调疾病诊疗,而是由原有的“以医疗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聚焦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大健康”理念逐渐形成。因此,要以“大健康”理念引领医学教育转型,既注重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疗救治能力,更注重培养医学生能够跳出医疗看卫生健康,更好地从国家乃至全球的高度审视、思考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甚至于推动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育人导向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直接为人才培养实践锚定了线路图和方向标。因此,在推进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过程中,要坚持聚焦落实高等教育“四为”方针,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目标,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着力培养大批卫生健康事业建设者和奋斗者,深化育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注重培养提升医学生的政治素养。只有通过加强医学生理论教育,增强政治意识,才能够引导广大医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从内在激发他们投身健康中国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准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要将医学生政治素养教育、政治能力提升有机融入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确立为根本性、前提性的导向。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医德培育、医学专业技能提升等,明确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等内容。要通过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更新完善,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智育、德育并举,突出智、德协同,造就既有专业知识,又富于人文关怀的时代医者。

(三)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强调协同育人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协同才能够有效保障医学生在专业教育和日常教育中实现有序衔接,相得益彰,增强育人效果。在第一课堂方面,要注重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基础课程体系要基于人体系统进行课程整合,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整体教育;临床课程体系要形成以床边为中心、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参与病人全程治疗为中心的教学机制;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衔接方面,要实现基础、临床、人文社科相关课程贯通,突出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推进PBL 教学,开展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同时,要把思政元素、育人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育,通过专业教育的课程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深入、更有效,优化、提升课程思政质效。同时,要在思政课程中有效运用医学相关案例、内容,提升思政课程说理、育人的信度和效度。在第二课堂方面,要设计以思想引领、职业素养、学业水平、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等模块为主的第二课堂专题活动,制定各专题培养目标,搭建各专题活动平台,提升第二课堂育人效果。

(四)在结果导向上突出实现全面发展

要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通过医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业成绩、国家临床职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医学生家国情怀塑造等四个维度,突出全面发展的结果导向。在医学生专业教育的学业成绩上,要通过毕业率统计分析,专业通过率分析等,反哺和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完善。在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上,要结合全国平均通过率和学校办学办医的实际,确立学生考试通过率平均目标。在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上,要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省级立项结项情况分析、结题成果产出、医学生科研论文发表等,评价科研能力,进一步优化科研培养训练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在医学生家国情怀塑造方面,要围绕医学生基层就业、西部就业、“健康中国”志愿服务、无偿献血等,明确培养方向,细化培养目标,涵养家国情怀。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医学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合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6]因此,医学院校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融合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通过机制建设与文化营造协同、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学协同、实践教育与网络化育协同、教师德育与教师育德协同、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协同的“五协同”,持续提升教育教学效度,强化思想引领的力度,提增立德树人的高度。

(一)机制建设与文化营造协同

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要以教育部和省级关于“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为指引,结合校院实际,持续深化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特色的建设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和建设清单,以此强化顶层设计对于具体工作的指导和规划功能。要在方案中确立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教学和管理有机融合的工作安排和具体实施路径。同时,建立完善校院两级联席、联动会议制度,健全完善“三全育人”统筹推进常态化机制。另一方面,要营造浓厚“三全育人”氛围。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等,坚持文化育人项目化,项目实施具体化,项目推进常态化,不断推进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塑造医学生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要在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医德医风教育,以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滋润医学生身心。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学协同

要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基础上,将第一课堂培养要求与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有机融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学互动机制。要依托人体解剖课程等,将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内容融入教学大纲、日常教学等,打造课程思政精品项目。要结合医学生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探索教学、科研和思政队伍联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组织专项课题申报。要结合医学生每个年级特点,依托周末主题教育,制定各年级主题教育方案,大一以专业教育、大学适应为重点,大二以早临床、科研思维培育为重点,大三以职业规划、下临床教育为重点,大四以医学人文、专业发展方向为重点,大五以就业指导、毕业离校教育为重点,细化方案,分类管理。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专题研讨交流,依托辅导员工作交流会、辅导员工作案例、思政沙龙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能力。

(三)实践教育与网络化育协同

要以团委组织、团支部策划、团员参与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医学专业志愿服务工作和服务时长认定,不断培育志愿服务精品项目。要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推进医学知识宣传推广、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要强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参与导向,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纳入学生五四评优、三好学生评选和优秀学生干部评选等评奖评优体系,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课程化、体系化。要加强网络育人研究,在学校思政课题中单列网络育人专题研究。要加强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打造网络文化育人服务阵地。要依托网络文化工作室,整合各个班级、团支部、学生组织易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信息载体建设,提升校院两级“两微一端”建设水平。要针对医德医风、医学人文关怀,在网络中开展“微传播”“微讨论”“微行动”等,引导广大医学生强化医德医风、医学人文关怀培养塑造的自觉性。

(四)教师德育与教师育德协同

要注重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能力,引导教师充分挖掘医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资源,强化专业教育中的德育融入。要注重设计开设“信仰——视野——素养”等板块内容培训,提升教师德育和育德能力。要注重选拔“名师班主任”“名医班主任”等,组建“立德树人教师团队”,引领名师、名医投入育人工作,强化名医名师的理想信念教育,突出学生德育素养教育。要注重开展优秀班主任表彰工作,强化教师队伍育德导向。要在考核评价中进一步强化教师德育素养和育德能力,以外在规范激发教师德育和育德的内生动力。同时,对于违反师德师风、医德医风等负面行为,严格“一票否决制”。

(五)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协同

一方面,要注重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的内部协同。要建立教学管理人员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每月联席会制度,通过召开教学管理人员与辅导员队伍每月联席会,交流分析学生教育教学、日常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群策群力,形成全员育人最大合力。要强化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的互动,通过开展临床医学教育大学习、大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深入交流讨论,进一步就教学和管理中如何抓好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教育,形成共识,合力推动。另一方面,要注重管理队伍内涵建设。要探索和推进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辅导员、党务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和发展方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内涵式发展。在队伍建设思路上,要从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高度出发,跳出学生工作看学生教育管理,全面审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要通过选送思政队伍参加学生专业教育培训,让思政队伍懂医学教育。要通过校际交流、海外研修、学历提升、课题研究等方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育人能力。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医学院校医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