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溯源:基于《摆脱贫困》的理论分析

2023-02-18陈建伟赖艳华

关键词:闽东宁德同志

陈建伟 赖艳华

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并以“七个坚持”系统阐述其主要内涵。“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1]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是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的系统化、理论化成果,是对我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2]

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治理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40 多年来,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贫困群众,关心和思考着扶贫工作。在他长期的贫困治理实践历程中,宁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1988年6 月至1990 年5 月,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带领闽东人民摆脱贫困,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如“弱鸟先飞”“四下基层”“滴水穿石”等。这些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于《摆脱贫困》一书,成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对于指导、推动宁德乃至全国的贫困治理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及长远的指导意义。认真研读《摆脱贫困》与“七个坚持”的文本,我们发现,“七个坚持”中至少有五个可以在《摆脱贫困》中找到原型或相近的表述。

一、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七个坚持”的第一点,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障。脱贫工作任务艰巨、困难重重,只有坚持党的坚强领导,依靠党的强大组织执行力、社会动员力和统筹协调力,才能打赢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同志从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练好干部基本功、深化廉政建设等角度,阐释坚持党的领导对贫困治理事业的保障作用。

(一)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在《摆脱贫困》中,习近平同志专门撰写《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一文,探讨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他深刻指出:“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的保证。”[3]实践证明,脱贫工作越是深入,农村一线党组织的力量越是要加强。

首先,要切实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村一级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比如党支部、村委会、团支部、妇代会等,但脱贫致富的核心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农村党组织。如果没有党组织的领导,农民就是一盘散沙,各干各的,心不能往一处想,劲不能往一处使。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在思想上、组织上保证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致富中,真正站到“前台”,真正居于“第一线”,成为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导核心。

其次,要加强支部建设,保持党组织肌体健康和生机活力。习近平同志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脱贫攻坚的道路充满困难和坎坷,党组织如果软弱涣散,就不可能担负起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责任。所以,习近平同志总结:“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4]基层党组织要扎实开展工作,不断完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纯洁党员队伍,尽量把群众中威望较高、能力较强、思想素质较好的优秀分子吸收为党支部成员。同时,一定要选好党支部书记,如果带头人不行,就不可能带好班子,更不可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最后,要提高党员素质。党组织是由党员组成的。如果一个党组织中的党员公道正派、能吃苦、能密切联系群众,那么这个党组织就有战斗力,反之则不然。所以,党组织要想方设法提高党员的能力素质,让党员“有本事”。那么,要怎么样才能有效提高党员素质?习近平同志给出的答案非常具体,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党的方针政策、科学文化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贫困地区的党员才能抓好商品生产,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二)练好干部基本功,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贫困治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脱贫攻坚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的担当作为。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也是贫困治理事业的具体实践者、推动者。干部有威信、有能力、有水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贯彻得更好,脱贫攻坚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所以,干部队伍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影响贫困治理事业的成败。习近平同志很早就关注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他在《摆脱贫困》中有多篇文章专门谈及这一点,提出许多重要理念,比如“干部的基本功”“为官四要”“青年干部四忌”“领导者的修养”等,其中最核心的是强调练好“干部的基本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习近平同志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干部的基本功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他要求干部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众呼声,解决民生疾苦,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还提出,办实事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辩证理解办实事,不能简单给钱给物;二要抓住重点,力争办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提高办实事的水平,事要办得“有意义、有价值”。

“为官四要”,一是“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二是“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三是“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四是“为官之法”,在于“明法”,维护公正、伸张道义。[5]20 世纪90年代初,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之下,一些党员干部面对诱惑无法自持,导致社会上产生一种“官场多龌龊、为官多不廉”的偏见。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同志提出“为官四要”,正是对党员干部的鞭策与警醒。

青年干部“四忌”。青年干部年富力强,热情高,闯劲足,是党的事业的希望。习近平同志特别告诫他们要注意“四忌”:一忌急于求成,二忌自以为是,三忌朝令夕改,四忌眼高手低。[6]“四忌”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青年干部特别的关心和爱护,时至今日对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领导者的修养,一要有党性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要有肚量,在个人名利上不斤斤计较,而要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三要有气节,“在原则性问题上要讲气节,在一些非原则性问题上要讲策略”;四要讲诚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五要有气魄,作决策能够“快刀斩乱麻”,善于“果断、大胆、正确地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7]习近平同志还强调,要遵循共产党人建功立业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修养,在实践中收获成功。

(三)坚持从严治党,以廉政建设筑牢脱贫事业的底线

党风廉政建设是治党治国的永恒课题。在脱贫工作中,扶贫对象众多,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扶贫资金、项目大量增加,基层干部参与度非常高,如果党风廉政建设有所弱化,极易造成扶贫资金的损失和滥用,影响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巩固,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一个重要环节。早在习近平同志主政宁德期间,廉政问题就得到他的高度重视。《摆脱贫困》的29 篇文章中,至少有7 篇涉及廉政,特别是《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一文,对廉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习近平同志认为,闽东地方穷、家底薄,脱贫任务艰巨,更需要讲廉政。他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得起考验,守得住底线,自觉承担起廉政建设的历史使命。

第一,必须过好“两关”:一是自我关,二是人情关。他说,各级领导要坚持党性原则,廉洁奉公,做好表率,同时管好子女、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做到不庇护、不隐瞒、不说情,增强自我约束。此外,还必须建立一整套杜绝腐败的根本性措施,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这与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说的“把权力关在笼子里”的内涵是相互贯通的。

第二,要勤政为民,不做“太平官”和“清闲官”。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领导干部,当官不要想发财,而要讲奉献、讲服务,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他说:“当共产党的‘官’,只有一个宗旨,就是造福于民。”[8]要当好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既要做“廉吏”,又要当“勤官”,既要廉政,又要勤政。

第三,要有政绩。光有廉政、勤政是不够的,还要想方设法为人民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做出人民群众认可的政绩。所以习近平同志提倡“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要能改变当地的贫困面貌,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使人民安居乐业。既要当清官,又要当勤官,更要当能官,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摆脱贫困》一书通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思想一直伴随习近平的从政经历,最后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就是“七个坚持”的第二个坚持。

(一)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为了群众

在历史上,中国长期是一个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的国家。中国的贫困治理工作,就是要帮助众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从而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其核心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到最多的词汇就是“群众”。他在书中语重心长地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脱离群众,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的生活,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事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9]

习近平同志深知,只有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心中有数,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才是对闽东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他要求干部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去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特别要求信访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谆谆告诫他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结友交心,赤诚相见,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信访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的事业就会越来越兴旺发达。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亲自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提倡“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10]据时任宁德地委办公室主任李金贤回忆,习近平同志教导他们,下基层要会看“三面”:田面、人面和市面。田面,就是看田间地头有什么庄稼,长势怎么样;人面,就是看群众的精神面貌,如果面黄肌瘦,说明生活条件不好;市面,就是看集市交易是否活跃,物价高不高,等等。进了群众家里,他不光围绕生活问题问长问短,还要掀开锅盖子,看看老乡平时吃什么。[11]也正是因为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他才能够掌握群众生活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知道群众想要什么;才能够真正了解闽东的实际情况,知道今后闽东的发展靠什么,要往哪个方向走。

(二)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2]共同富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也是包括畲族在内的全体少数民族的共同富裕。

闽东是畲族聚居地,脱贫致富的事业离不开畲族人民的积极参与。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有一些篇章专门讨论畲族的经济文化发展问题。特别是《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习近平同志对少数民族脱贫致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同胞只有赶上或接近汉族的发展水平,才能够消除“事实上的不平等”,各民族“共同的繁荣”才有可能实现。针对闽东畲族贫困面较广、商品经济不发达、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实际情况,习近平同志指出,畲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外来的帮助和支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要靠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畲族地区一定要立足本地实际情况,走一条“具有畲族山区特色的市场、技术、资源相结合的开发路子”;[13]要引导和帮助畲族群众发展商品经济,实现畲乡经济的良性循环;要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建立“种、养、加”经济模式,探索一条“双向开放”和“双向开发”的发展道路。习近平还提出,要从战略的高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继承和发扬畲族民族文化,加强对畲族工作的领导,等等。

《摆脱贫困》一书提出的“巩固民族大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等主张,与习近平后来倡导的“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扶贫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三、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要点。通过发展经济促进扶贫开发,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减贫工作的基本经验。据时任省委书记项南为《摆脱贫困》所作的序言总结,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习近平同志在书中深入阐释了通过发展经济来根除贫困以及坚持求真务实、精准施策的理念及方法,与“七个坚持”中的“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的表述是高度一致的。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强调,经济建设是脱贫事业的“中心工作”。他具体指出,宁德经济要发展,主攻方向是突出地抓好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基本环节”。而闽东的发展路子,关键在于“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因为宁德经济基础差,吃饭要靠农业,所以要抓大农业,因地制宜,念好“山海经”,“山海田一起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4]还要立足当地农副产品资源的加工利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工业是闽东发展的动力,要立足于本地资源进行工业开发,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突出规模效益。针对闽东经济的特点,习近平一再强调要大胆改革开放,以“开放意识”推动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精准扶贫思路就已崭露头角。“精准”的核心要义,体现于他归纳的闽东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上。[15]在具体实践中,习近平同样强调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措施要明确、精准、到位:在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扶持乡村集体经济,推广“一村一品”,如福安后洋抓巨峰葡萄种植,霞浦发展滩涂养殖,周宁搞家庭林场,还可以发展茶叶、蘑菇、芙蓉李、四季柚等;对于那些病灾户、特困户,要给予适当救济,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发展其力所能及的生产经营项目;对于一些条件特别恶劣的贫困地区(如连家船民),他创造性提出“易地搬迁”的举措,让无数脱贫困难户过上了美好生活。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精准的才是最有效的。精准是扶贫工作的着力点,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难在精准。每个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能力、发展需求是不同的,只有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才能实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实践证明,“精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对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他早年在宁德带领闽东人民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工作历程中,就创造性地提出“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倡导“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一系列精神和理念,成为闽东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力量源泉。在阐释“闽东之光”内涵时,他将“闽东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视作“一种光彩”,[16]并指出人只有“认识到自身的光彩,才有自信心、自尊心,才有蓬勃奋进的动力”[17]。这些重要论述,与“七个坚持”中的“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是一脉相承的。

一是“扶贫先扶志”的自强意识。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对于扶贫工作而言,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扶贫先扶志,只有先在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才有可能激发可持续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物质上的脱贫。所以,“扶贫先扶志”,积极改变困难群众的精神面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习近平同志说:“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18]

二是“弱鸟先飞”的主动精神。“弱鸟先飞”有两层涵义:一是要敢于正视自身“弱”的现状,二是要积极发挥主动精神。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闽东还是一个偏远、贫困的地方。他上任伊始,就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宁德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思考、分析闽东落后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弱鸟先飞”理念。《摆脱贫困》一书,开篇就谈“弱鸟如何先飞”。习近平同志指出“先飞”是完全可能的,也是非常现实的。他号召党员干部摒弃“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等消极观念,带头摆脱意识和思想上的“贫困”问题,瞄准一个目标,脚踏实地积极干,在特定领域实现先飞、快飞。[19]

三是“滴水穿石”的奋斗品格。“滴水穿石”精神,生动体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规律。一个地区发展滞后,有其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社会文化等各种深层次原因。要根本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习近平同志说:“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20]他号召干部要矢志不移、持之以恒,以“滴水穿石”的工作韧劲,努力改变闽东落后状况,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四是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闽东摆脱贫困“光有党性和责任感,缺乏智慧也不行,必须有创新能力和推动发展的能力”[21],特别强调要大胆改革开放,以“开放意识”推动扶贫工作“迈向新台阶”[22]。他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23],把当地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转化为摆脱贫困的后发优势。在习近平同志的领导下,到1990 年夏,宁德就迅速“越过温饱线”,取得了摆脱贫困的历史性成就。

五、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

求真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工作作风。1988 年6 月,35 岁的习近平同志按照组织的安排,来到了被称为“老、少、边、岛、贫”的闽东,担任宁德地委书记。这个地方共有9个县,其中6个是贫困县,是全国18 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上任不到3 个月,他就走遍闽东9 个县,后来又跑遍了绝大部分乡镇。他的足迹遍布闽东大地,他“三进下党”“四进坦洋”的故事广为流传。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客观实际的,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和重大举措,对宁德的反贫困工作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习近平同志根据自己的亲身调研实践,深入分析了闽东发展落后的根源,总结出宁德的三个“三”,即三大特点、三大弱点、三大优势。三大特点:一是革命老区,9 个县都是重点革命老区;二是畲族聚集区,全国的畲族集中在福建,福建的畲族集中在闽东;三是贫困,宁德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所以“老、少、边、岛、穷”占全了。宁德还有三大弱点:一是交通闭塞,二是缺煤少电,三是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宁德也有三大优势:第一个是政治优势,有老区的光荣传统;第二个是山海资源优势;第三个是宁德劳动人民的淳朴风气和艰苦奋斗精神,形成了一种人的优势。他紧紧抓住三大特点,着眼于克服三大弱点,努力发挥三大优势,给闽东经济腾飞打下坚实基础。[24]

据时任宁德地委秘书长李育兴回忆,习近平同志作决策、干工作非常符合客观实际。他在谋划闽东发展道路时,始终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宁德山海优势,发展大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唱好“经济大合唱”。据1988 年10 月21 日《经济日报》采访报道:宁德干部群众希望能通过上一些大项目,比如建港口、修铁路、办开发区等,从根本上改变闽东的落后状况,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习近平同志肯定这种良好愿望与干事热情,但也及时进行了“泼凉水”,让干部意识到上大项目、一下子抱个“金娃娃”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他提出,“目前不能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暂时办不到的事上”,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宁德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扎扎实实抓好农业等基础建设,实现稳步发展。习近平同志在闽东的务实作风,正是“七个坚持”中的“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的生动写照。

六、结语

从上述五个方面的分析可见,《摆脱贫困》一书对贫困治理问题的思考已相当深入,观点已相当成熟,内容已相当全面,体系已相当完备。书中提出的诸多理念、观点,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重要论述有着一以贯之的思想内涵和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贫困治理讲话的许多用词都来自《摆脱贫困》这本书。特别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核心内容“七个坚持”,至少有五个可以在《摆脱贫困》中找到原型或相近的表述。《摆脱贫困》不仅提出贫困治理的理念、观点,还提出许多具体详尽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与习近平后来倡导的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可以说,《摆脱贫困》一书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对该理论的形成有着开创性、历史性的巨大贡献,是我们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贫困治理溯源研究的基础性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摆脱贫困的具体实践中,以辩证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 年半,随着人生经历和政治阅历的丰富,他那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执政理念,在福建这块肥沃的土壤中不断得到发展。如果说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那么宁德就是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摆脱贫困》一书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研究的重要文献,蕴含着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凝聚着他的战略眼光和远见卓识,体现了他的政治立场、责任担当和坚强党性,是始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深入思考的。

注释:

[1]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21-02-2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2/25/c_1127140240.htm.

[2]周建华、王艺恒:《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内容论析》,《科技智囊》2022年第2期。

[3][4][5][6][7][8][9][10][13][14][15][16][17][18][19][20][22][23]习近平:《摆脱贫困》,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159、161、36-40、33-36、43-46、38、208-209、43、120、6、90、21-22、22-23、216、2-3、34、97、6页。

[11][21][24]中央党校采访实录编辑室:《习近平在宁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年,第114、348、46页。

[12]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

猜你喜欢

闽东宁德同志
闽东茶诗中的概念隐喻与转喻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OVER THE RAINBOW
宁德:撑起脱贫攻坚“半边天”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The wave 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multi-layer vertical perforated thin plates *
宁德时代价值几何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