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思路探赜
2023-02-18王亚琼
王亚琼
摘要:在国际环境瞬息万变的背景下,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养的学生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大背景的基础上,阐述当今国际环境的主要特点以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从创新思政教育理念、夯实思政教育内容、拓展思政教育载体、提升思政教育管理能力、实现多学科融合等方面,详细分析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国际环境;思政教育;网络;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04-0029-04
对大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是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贾铁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提到,发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要做好两个方面,其一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其二是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国际化程度较高、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尖锐的大背景下,学生群体同时受到传统文化及国外文化的双重影响,因此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发挥其引领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当前国际环境的主要特点
我国正处于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新的矛盾和挑战不断涌现,各种不稳定性因素和不確定性因素也层出不穷,这使得“变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复杂”问题已经逐渐积累。在这重要的历史节点,复杂的国际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方面,受到逆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全球化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部分国家的竞争压力。部分国家借助全球化的世界市场获得客观的经济增长,部分国家却因竞争力不足落后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在国家实力本身存在差距的条件下,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直接导致地区的差异性矛盾,世界经济体失衡的问题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而逐步显现,逆全球化浪潮由此产生。部分国家开始构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通过贸易保护和投资保护掀起逆全球化浪潮,使得全球管理和国际贸易等方面出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全球自由贸易、投资增长、经济增速等下降,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4.9%。趋利避害、以经济为中心的观点影响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拜金主义思潮试图侵袭大学生的头脑。
2.公共卫生医疗方面,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严峻的疫情形势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冲击着全球经济发展。首先,影响国际贸易业务。2020年国际贸易总额大幅回落,2021年上半年国际贸易强势增长在年底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次,疫情为全球治理带来新挑战。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世界组织在抗疫过程中有时缺乏通力合作,对疫情的应对作用有限,反映出当今全球治理层面的漏洞问题。再次,引发世界粮食危机。疫情的蔓延严重影响各个国家进出口产品,由此引发各国对粮食危机和对生活物资产业供应链断裂的担忧,以及对物品短缺、物价上涨、经济负担加重的担忧。最后,疫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就业环境发生一定变化,就业压力增加,这也使得少数大学生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和担心生存问题的心理疾病。
3.不安全因素的威胁
由于资源紧缺,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国之间的矛盾加剧,影响全球的安全与稳定,特别是全球单边主义和保守主义加剧,使得和谈的几率降低而出现冲突、对抗,国际规章制度的框架约束力下降,影响了农业、航空航天、国防、汽车、银行、建筑、快速消费品、保险、医疗器械、矿业、石油天然气等多个行业。
二、国际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
国际形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进入新世纪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推进,国家之间的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加剧,西方一些国家奉行霸权主义的苗头逐渐抬头,全球经济风险不断加剧,这些都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洞悉国际形势动态,加强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机遇
第一,全球化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在国际广泛开展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项领域合作的今天,国家之间联系更为紧密,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国际交流平台得以拓展,全球资源的配置和“互惠互利”理念,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扩充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拓展了思政空间范围。第二,全球化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丰富内容。全球化包括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和延伸,同时也将一些不良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村”内的信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可以及时更新。国际政治新特点所形成的共同认可的新规范为思政教育提供新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网络化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平台。网络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而且改变了思政教育的模式。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线下交流和学习机会,同时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国际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实现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第四,全球化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这不仅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增强了国民的信念感,为思政教育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2.挑战
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层面来看,国际政治形势影响了高校学生的“三观”。西方一些不良言论、不良的风气可能会对我国个别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不好的影响。鉴于我国青年学生在人口结构中占比较大,“三观”的培养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之一。除此之外,随着国际上生态问题、资源问题、气候问题等方面的合作,国际合作的概念使有的学生对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程度的模糊化理解,与现实中的国家差异、政治差异、意识差异不符合,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任重道远。第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层面来看,复杂的国际形势带来了挑战。网络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知识体系,加深了学生对西方文化、价值取向、风土人情的了解,另一方面,西方一些势力企图进行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散布,试图动摇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如何应对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之一。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层面讲,网络媒体已成为提供信息资源的主要平台之一,因其互动性、便捷性、及时性强,不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我国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已跟不上信息高速传播速度,因此传统的思政教育必须改进才能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三、当今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策略
1.更新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机制
思政教育的理念必须与时代相交融,才能具有正确引导作用。高校思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因素的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才能成为有机整体,协调有效的教育机制才能更有成效。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形成责权清晰、多管齊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首先,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党员个体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结合院系、基层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反馈,在把握思政教育总基调的同时及时调整规划。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学生专职政工人员、课程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关的教师干部。建设一支合格的政治素质高、具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专业能力、优良的思想作风的高素质的思政教育队伍十分必要。在选拔时,要做好把关工作,将德才兼备、思想觉悟高的人员充实到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中,鼓励思政教师学习深造,提升思政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做好辅导员的配备工作,作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辅助。再次,建立有效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要形成党、政、文、工、团等统一协调并各司其职的思政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最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控机制。要建立目标管理体系,推行激励制度,建立反馈评价体系,以确保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坚持理论指导,夯实思政教育内容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思想一元化。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共产主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这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国内优秀成果的宣传展示,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民族发展历史及现状,吸取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经验,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再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国家的历史是民族的精髓,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因此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铭记优良的传统,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根植于内心。最后,加强国际知识教育。要引导学生了解国际上的重要事件并对此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加强学生对国际政策、国际战略的研究。
3.结合传统课堂,拓展思政教育载体
首先,合理运用大众传媒,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高校网络环境。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因此应建立网络马克思主义教育阵地,保障“信息源”的建设,结合国家政策方针路线、社会科学理论知识、时事点评、热点热评等,将网站搬上搜索引擎、新闻组、BBS等进行宣传。在网络工作队伍建设中,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网络相关的专业能力,而且需要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网络管理中,要鉴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抵制负面信息的影响,倡导网络文明。其次,贯彻高校思政育人,提升实践能力。要以活动为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如开展以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党史知识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或者以团队合作为主的拓展活动,或者围绕最新国际形势开展系列讲座。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再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文化载体。作为校内物质、观念、行为等各种形态有机结合的整体系统,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包括高校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校风规范、文体活动等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底蕴和有力载体,在开展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的过程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4.通过教育改革,提升思政教育管理能力
了解和把握高校学生群体的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提。当代青年是在丰裕富足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崇尚个性、包容多元、追求自我价值是他们的特征,兴趣上更为广泛,就业上多元选择,世界观上追求平等公正,思想观上具有理性的一面。因此,面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思政教育改革要做到课程内容的统筹规划,以传统思政课为基础,以数字化课堂为重点,将学术延伸到政治,在思政课程设计、教学评估、教职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改革,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随时调整思政课程中的拓展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其次,要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化为互动式的灌输模式,注重学生的兴趣、参与度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以往演讲、事迹宣传、讲座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灌输”,使“灌输”过程变得更生动有趣。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灌输”的内容也要更新,将更多的时代元素赋予思政课堂。最后,打破传统的封闭教育观,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理论研究,抢占思政教育阵地,面向社会,多层面提高学生对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
5.做好大思政课,实现多学科融合
“大思政课”之“大”就是充盈着时代关切的意蕴,顺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立足时代,在把握时代脉搏中对青年学生时代关切进行有效回应。首先,思政课教师必须扎根社会现实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凸显生活感和现实感。其次,通过创设社会情境,采取课堂辩论、情景剧、VR虚拟仿真等形式,让学生感受社会脉动,走出传统思政课堂,通过移动课堂、实地调研参观等形式让学生体验生活。再次,整合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遴选、开发与综合运用。最后,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建设,开展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
6.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思政教育管理能力
要围绕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大思政课”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赋能,实现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构建“一二三课堂深度融合、多种智能化手段综合应用、全要素资源汇聚协同”的新时代“大思政课”新格局。此外,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内在规律性,体现其协同育人、教育主体多元化、教育时空有序化、教育布局立体化的特点,构建要素介入、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系统联动、全体系支持的立体课程体系。
四、结语
总之,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开创新的局面。在夯实理论阵地的基础上,高校应在机制、课程设计、课程模式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融入新的国际环境要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抵制不良思潮的入侵,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7105.htm,2022-04-25.
[2]传承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守好党的重要阵地主题研学活动举办[EB/OL].https://news.ruc.edu.cn/archives/382244,2022-05-14.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全球经济预计萎缩4.9%中国或成唯一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EB/OL].http://m.news.cctv.com/2020/06/ 26/ARTI7tvaIzfuSu7QPCF5lOuv200626.shtml?from=groupmessage & isappinstalled=0,2020-06-26.
[4]贺鉴,刘帅君.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6).
[5]时胜利.当前的国际环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三峡大学,2004.
[6]李笑莹,路程.思政课在大學生思想引领中的重难点工作与应对策略[J].时代论坛,2021(11).
Exploration of the Though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Wang Yaqio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Shanxi Datong University, Datong 03700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ly chang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s one of the main posi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are future builders, s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general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it bring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inally, it analyzes in detail the way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ng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olidating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anding the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mprove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realize mult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Key words: internationalenvironment;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network;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