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制备研究

2023-02-18张庆海于春雨李文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3期
关键词:抗冲击辊道镀层

张庆海,于春雨,李文博

(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20)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1-2],环境因素如湿度、盐雾和辐射等对其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3],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产生安全隐患[4]。有资料显示,全球范围每年因腐蚀产生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GDP 的5%左右[5-6]。我国海洋产业的腐蚀损失在全国全部腐蚀损失中的占比约为1/3[7],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可减少近6 000 亿元的经济损失[8]。可见,金属防腐蚀尤为必要。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阴极保护法和镀覆保护涂层[9]。其中,阴极保护防腐主要将被保护金属作为阴极,将腐蚀电位低的金属或合金作为阳极,以牺牲阳极为代价进行防腐[10]。镀覆保护涂层防腐是利用涂层材料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膜,将金属与外界环境分隔[11],以减少金属的腐蚀。在众多传统有机涂层中,有机硅树脂因附着力相对较弱,使得防腐效果不理想;环氧树脂固化后脆性较大,易被自然环境中的氯离子等侵袭,而产生缺陷;因此,开发防腐使用寿命涂层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2]。

1 实验部分

实验流程如图1 所示。

首先依据原配方制备试件;对试件进行性能测试;再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优化配方,重新制备试件并进行性能测试;最后将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得到最优比例配方。

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1)实验原料。硫酸钴(CoSO4)与硫酸镍(NiSO4),质量比约为1∶15;磷酸(H3PO4)与亚磷酸(H3PO3),质量比约为1∶2;硼化钛(TiB2)与碳化硅(SiC),质量比为1∶1;此外,还需要柠檬酸(CA)、氮化硼(BN)、光亮剂、钼酸钠(Na2MoO4)和蒸馏水。

(2)仪器及设备。电子天平,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UMT-2 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Thermo Kalpha 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自制电沉积工艺设备。如图2 所示。

图2 电沉积工艺装备示意图

1.2 制备方法及工艺流程

将SiC、TiB2、BN 和H3PO4投放到物料混炼机内进行备料混炼,转速为600 r/min,混炼时间超过25 min。然后加入NiSO4、CoSO4、Na2MoO4、CA、H3PO3和光亮剂,再加入适当比例的蒸馏水充分搅拌,备用。

电沉积工艺流程如图3 所示。

图3 电沉积工艺流程

由图3 可知,电沉积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前处理工艺、电沉积、后处理工艺及热处理过程。其中,前处理工艺即为基本表面处理,主要包括基体抛光、电解脱脂去油、热水洗、冷水洗、刻蚀、热水洗、冷水洗;电沉积工艺为核心工艺;后处理工艺即镀层表面处理,主要包括热水洗、冷水洗、干燥;热处理工艺可按照需求调整。

1.3 样品试制及性能测试

依据本文1.2 节,按表1 配方制备3 种试件,记为A、B、C。

表1 电沉积反应槽组分含量

依据GB/T 9261—2008《甲板漆》和MIL-PRF-24667C《辊涂、喷涂及自粘附施工的防滑甲板涂料体系》确定试验样品表征为硬度和抗冲击次数。根据专家经验,依据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SY/T 0040—2013《管道防腐层抗冲击性试验方法(落锤试验法)》,分别对镀件进行表面硬度测试和抗冲击测试,结果如图4 所示。

图4 镀层表面硬度及抗冲击次数

1.4 相关性分析

为了确定试验样品主要成分与硬度及抗冲击次数的关系,利用相关系数ρxy来分析试剂成分与抗冲击次数、镀层表面硬度等之间的相关性,ρxy的值越大,表示xi和yj之间的相关性越强,ρxy定义如式(1)所示[13-14]相关系数和相关程度的关系见表2,相关系数矩阵如图5 所示。

图5 相关系数矩阵

表2 相关系数和相关程度的关系

式中:ρxy表示变量x、y 之间的相关性。

2 样品制备及性能测试

参照图5 及专家经验调整物料成分质量分数,见表3。

表3 调整后物料成分

依据本文1.2 节及表3 制备样品,记为D。对D 组样品进行抗冲击次数测试和硬度检测。抗冲击次数的试验结果为11 次,硬度为1 050 HV。

3 应用实例

将D 组样品用于铬钨钼合金钢金属辊道(外径为180 mm,高度为195 mm)镀覆,镀层厚度120 μm,镀覆效果如图6 所示。

由图6 可以看出,镀层均匀、规整度好、表面光洁。并且研究成果经某企业试用,破磷机辊和轧钢辊道上试用前后的对比效果如图7 所示。

图6 金属辊道镀覆效果图

图7 使用效果对比图

可从图7(a)看出,未镀覆涂层的轧钢辊道服役7d 表面锈蚀,并且严重磨损。镀覆了D 组涂层的轧钢辊道服役21d 表面未被锈蚀,仅显现少许磨损,仍能满足服役需求。

4 结束语

制备了4 种组份的金属基陶瓷复合涂层材料,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 组份涂层材料硬度最高,可达1 050 HV,抗冲击次数达11 次;将其应用于铬钨钼合金钢金属辊道,服役21 d,未出现锈蚀,仍能满足服役需求。为新涂层材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采用相关系数对涂层进行物料成分的质量百分数优化,为优化涂层材料物料成分配比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抗冲击辊道镀层
不同镀层重量的铝硅镀层加热时的镀层结构转变规律
Ni/WC复合镀层与Ni-W合金镀层力学性能比较
内置加劲环T型管节点抗冲击承载力计算
西门子整流回馈单元在辊道电机上的应用
热轧中间辊道冷却方式的优化
镍磷基镀层耐磨性的影响因素
宽体辊道窑预热带蓄热结构数值模拟
ACR抗冲击改性剂的合成及其在聚乳酸改性中的应用研究
一种抗冲击减震橡胶
基于Abaqus的舷侧结构抗冲击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