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2-17张丽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3期
关键词:产次生物反馈盆底

李 琼 ,朱 虹,张丽丽

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江西萍乡 337000

盆底功能障碍(PFD)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以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盆腔疼痛等症状为主,严重影响女性产后身心健康,应尽早予以治疗[1-2]。目前临床治疗PFD以非手术方法为主,通过刺激盆底神经、肌肉,恢复盆底肌力,改善症状,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为常用方法。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够被动训练盆底肌肉,促进肌肉收缩及患者恢复,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认可[3-4]。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性,部分PFD患者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较多,目前临床相关研究较少,全面分析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对合理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5-6]。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PFD效果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2例产后PFD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30.78±5.45)岁;孕次1~6次,平均(2.86±0.64)次;产次1~3次,平均(1.64±0.47)次。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妇产科学》[7]中相关诊断标准;(2)盆底肌力<3级;(3)妊娠期间未出现合并症,均足月分娩;(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生殖道感染、畸形;(2)产后严重抑郁;(3)不耐受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4)合并精神性疾病或脏器衰竭。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电刺激生物治疗仪选择加拿大LABORIE公司产品,将电极置入阴道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参数,进行电刺激,以不痛但患者能感受到肌肉收缩为宜。根据治疗仪中波形变化展开生物反馈治疗,阴道肌肉收缩-放松,每次5 s,交替进行,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2次。同时展开Kegel运动,进行盆底肌收缩、提肛运动,每次训练时间为15 min,每天2次。治疗2周。2周后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

1.3治疗效果判断标准[8]使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估盆底器官脱垂情况,分为0~Ⅳ级。无脱垂为0级;脱出的最远端处于处女膜内侧为Ⅰ级;脱出的最远端处于处女膜外侧,但距离<1 cm为Ⅱ级;脱出的最远端距离处女膜外侧≥1 cm,但<2 cm为Ⅲ级;脱出的最远端距离处女膜外侧≥2 cm为Ⅳ级。经治疗后患者盆底肌力恢复正常,尿失禁、脏器脱垂等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为有效,POP-Q分期为0~Ⅰ级,反之则为无效。

1.4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年龄、孕次、产前体质量指数、产次、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

2 结 果

2.12周后PFD患者的治疗效果 262例产后PFD患者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212例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为80.92%;50例治疗无效,无效率为19.08%。

2.2影响PFD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无效组产前体质量指数≥28 kg/m2、产次≥2次、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500 g占比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孕次、文化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PFD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n(%)]

2.3影响PFD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体质量指数≥28 kg/m2、产次≥2次、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500 g是影响PFD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影响PFD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盆底组织在大小便、性生活等功能中有重要作用,受妊娠、分娩等因素影响,会造成盆底肌肉松弛,损伤盆底组织及神经,诱发PFD,影响产后恢复,降低女性产后生活质量[9]。PFD发生后患者常伴有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症状,应尽早予以治疗,恢复盆底肌功能,改善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10-11]。近年来,临床治疗PFD以非手术方法为主,如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等,通过不同频率与脉宽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增加肌肉兴奋性,提高收缩敏感性,从而恢复盆底肌力,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12-13]。

电刺激治疗可增强盆底肌神经反射,提高尿道神经控制能力,而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肌肉收缩能力使膀胱神经兴奋性降低,联合治疗更利于提高控尿能力,改善患者症状[14-15]。但仍有部分患者经联合治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对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16]。本研究结果显示,262例产后PFD患者经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212例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为80.92%;50例治疗无效,无效率为19.08%;无效组产前体质量指数≥28 kg/m2、产次≥2次、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500 g占比高于有效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前体质量指数≥28 kg/m2、产次≥2次、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500 g是影响PFD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表明,PFD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利于改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究其原因:(1)体质量指数越高腹压越大,盆腔组织负荷增加,长时间持续牵拉盆底肌肉,可导致产后恢复困难,使治疗效果较差[17-18]。(2)多次分娩对盆底肌肉的损伤远高于单次,产次越多盆底肌肉损伤越严重,降低盆底组织对脏器的支撑能力,进而影响产后治疗效果[19]。(3)阴道分娩时胎儿头部会对盆底神经、筋膜造成压迫,导致慢性损伤,故治疗效果不如剖宫产分娩。(4)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越大,盆底肌的负荷越大,妊娠、分娩过程中对盆底肌的压迫越严重,会导致慢性损伤,影响产后治疗效果[20]。

综上所述,PFD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取得理想效果,产前体质量指数≥28 kg/m2、产次≥2次、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体质量≥3 500 g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产次生物反馈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不同产次自然分娩对产妇分娩不良事件及盆底结构功能的影响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生育状况及未来趋势调查报告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