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国家治理史研究综述

2023-02-16

地域文化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国家研究

宋 儒

2022 年,国家治理史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取得长足进展。《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历史》《中国史研究动态》《史学集刊》《开放时代》《河北学刊》《江西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历史教学》《外国问题研究》等刊物就国家治理、边疆治理、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乡村社会治理、宋代基层社会治理、灾害与国家治理、公共卫生与国家治理、水利与水治、中共治国理政、北美的社会变革与政府角色等问题设置专栏或组织笔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党史·党建、考古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学科该年度立项的633项年度项目、青年项目中,以“治理”为题或与之相关的课题共71 项,占11.2%;340 项重大项目中,关于治理问题的有27 项,其中涉及历史时期的有6 项,反映了学界对国家治理有关问题的重视。总体而言,2022 年国家治理史研究的学术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问题意识进一步转换

卜宪群指出,“治理”一词指国家管理应按照某种规律、规则行事,在中国古代的治理思想与治道政治文化传统中,不仅有自上而下的治理思想,也有注重民间社会参与的治理思想。①卜宪群:《中国古代“治理”探义》,《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3期。换言之,国家治理是制度性实践,国家治理史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旨趣与传统政治制度史息息相关,然又不同于对典章条文的简单复述和泛泛而论,其更关注国家权力在不同时期、层级、领域中的生成、分配、表现和运行机理,是一种具有理论关怀、整体视野和资鉴精神的制度实践史。这就需要研究者努力转换问题意识和观察视角,全面观察治理思想、治理方式的制定、布达和演变,实现对“上情”与“下情”、“君心”与“民意”的整体性考察和分析。正如邓小南在阐述“活的制度史”时指出,就中国古代制度而言,稳定的制度,可能“塑造”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开发”出多端的解决问题途径。制度初衷与现实折中的张力,二者矛盾带来的“空间”,正是制度史研究富于魅力之处。①邓小南:《再谈走向“活”的制度史》,《史学月刊》2022年第1期。潘清:《元上都地理空间建置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这些观点,对于推进国家治理史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进言之,国家治理史研究首先需要对“国家”本身作深入理解。赵轶峰、赵现海、李鸿宾等探讨了中国古代“王朝国家”形态的概念和特征。②赵轶峰:《王朝、天下、政权、文明——中国古代国家形态问题的若干概念》、赵现海:《从“王朝国家”发现中国历史》、李鸿宾:《“王朝国家”的基本特质:唐朝的案例》,《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年第5期。陈胜前指出,中国文明的演化可以划分为玉石、青铜、铁器三个阶段,分别代表着政治、军事和经济权力的崛起,秦汉以后,意识形态权力稳定成型,形成四权合一的社会权力形态。③陈胜前:《早期中国社会权力演化的独特道路》,《历史研究》2022年第2期。

关于这种“王朝国家”的治理机制和经验,李大龙指出,先秦时期形成的服事制和“五方之民”思想是中国古代王朝国家治理思想与实践的源头。④李大龙:《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实践》,《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陈祥勤总结出“因循而治、杂采诸术、阳儒阴法、以道御之”的中国治道传统。⑤陈祥勤:《“执古始之道,以御今之有”——中国古代治理传统中的治道和治术》,《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还有学者进一步聚焦于“大一统”。姚中秋认为,大一统是中国的根本政治价值,其中心是推进国家整合。⑥姚中秋:《以国家整合为中心的大一统理念:基于对秦汉间三场政治论辩的解读》,《学海》2022年第5期。王银宏提出,中国古代注重通过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秩序,必要时则采取“兵刑合一”的方式。⑦王银宏:《“兵刑合一”:中国古代“大一统”观念的国家主义表达》,《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卜宪群、徐卫民提到,交通对于秦统一过程中的社会治理和统治机器运转具有重要意义。⑧陆航:《秦汉时期的道路交通与国家治理——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徐卫民:《秦代的交通与社会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1日。熊永认为,秦国凭借商鞅改革释放出的耕战红利屡次破除东方合纵攻势,但也引发一系列统合危机。⑨熊永:《秦国的大一统治理与战时体制转型》,《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陈侃理提出,两汉时期逐步形成的王朝正统观念包含唯一性、连续性、正当性三个标准。⑩陈侃理:《如何定位秦代——两汉正统观的形成与确立》,《史学月刊》2022年第2期。潘清认为,元世祖通过实行两都制,完成了对中原汉地和草原的领土宣示,实现了夷夏一家和疆域一统。⑪邓小南:《再谈走向“活”的制度史》,《史学月刊》2022年第1期。潘清:《元上都地理空间建置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建立》,《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杨念群指出,清朝建立起另一种对正统观的补充性诠释框架,即“大一统”是王者获取“正统性”的思想与实践基础。⑫杨念群:《“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此外,喻中认为韩愈的“依道治国”构成了“宋学”或“道学”的先导。⑬喻中:《依道治国:韩愈开辟的法理命题》,《思想战线》2022年第1期。

在有关国家治理的运作机制的研究上,学界普遍从中央、地方、基层等层面的多重互动中展开讨论。在中央层面,田天、王尔、赵永磊、张晋藩等注意到“制礼作乐”这一古代中国的“国之大事”,分别探讨了不同时期国家对礼乐制度的设计。①田天:《在县道与郡国:论秦及西汉宗庙制度的演进》,《史学月刊》2022年第10期;王尔:《光武“受命”与永平制礼》,《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赵永磊:《制造“周制”:北周蜡祭的构建理路发微》,《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张晋藩:《中国古代乐在综合治国中的作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周鼎:《晚唐五代的军吏与基层治理体系转型》,《史林》2022年第4期。田澍基于对明代正德、嘉靖之际政局变动的分析,认为“张居正改革”就是张居正全力效法嘉靖革新的政治实践。②田澍:《正德、嘉靖之际的政局剧变与明朝改革的轨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层面,王彦辉指出秦汉时期国家对地方的行徭采取的是总量控制、县道侯国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安排行徭的次数和每更徭员数的总体方针。③王彦辉:《秦汉时期的“更”与“徭”》,《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陈曦、吕萌园认为宋代民众乞留地方官员的现象与地方治理密切相关,不仅反映宋廷对地方控制及监察力度的强弱变化,也反映了地方治理由政清人和到吏治腐败的变化轨迹。④陈曦、吕萌园:《政治调控与民意传达:论宋代乞留地方官员的双重功效》,《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2年第11期。解扬指出,明代荐举从朝廷主导转为地方政府主动,说明中央政府整合地方资源,经历了从行政整合到政治整合的过程。皇权始终是实现政治整合的主要力量。⑤解扬:《从行政整合到政治整合——明代荐举及地方实践》,《历史研究》2022年第1期。

同时,正如前述,“国家治理”包括“国家管理”和“民间参与”两方面的意涵。在上下互动中全面认识国家治理的运行特征,是国家治理史研究的题中之意。该年度也有不少研究着力于此。关于先秦及秦汉时期,陈絜、田秋棉考察商周宗亲组织,认为周代宗亲组织的社会功能随着宗亲范围的扩大而递降。⑥陈絜、田秋棉:《商周宗亲组织的结构与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王准、单印飞、孙闻博、邹水杰、陈侃理、符奎、董家宁等分析了秦汉时期县乡行政及乡里社会的治理特征。⑦王准:《战国秦代的乡里组织与地方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 年;单印飞:《秦至汉初县行政机构设置辨析》,《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1期;孙闻博:《令史与秦及汉初的县乡行政》,《河北学刊》2022年第3期;邹水杰:《从虎溪山汉简〈计簿〉看汉初县属啬夫的分化》,《史学月刊》2022年第4期;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统治》,《历史研究》2022年第1期;符奎:《闾里化与自然性:秦汉聚落形态的演变》,《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2期;董家宁:《“南郡守腾文书”所见秦法与秦政》,《光明日报》2022年5月9日。臧知非回顾了宗族力量与国家力量的分合对秦汉基层社会秩序与统一国家建立的影响。⑧臧知非:《秦汉宗族政策与基层社会治理——兼论商鞅变法离散宗族的历史内涵》,《史学集刊》2022年第1期。卜宪群强调,秦汉国家的乡里治理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乡里治理模式之先河。国家通过对社会流动的控制与治理、对乡里社会结构变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治理、对宗族组织兴起的管控与治理,体现了秦汉乡里社会治理的主要特点。⑨卜宪群:《秦汉乡里社会演变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关于唐宋时期,王旭、傅俊、耿元骊等分析了唐宋乡里行政组织和其他民间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⑩王旭:《宋代乡的性质及职能再认识》、耿元骊:《结社相资:唐五代宋初乡村生存秩序的自我维系》,《河北学刊》2022年第3期;傅俊:《宋代乡里组织与村落社会空间》,《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2年第11期。周鼎注意到中晚唐以后军事管理体制向基层治理的移植。⑪田天:《在县道与郡国:论秦及西汉宗庙制度的演进》,《史学月刊》2022年第10期;王尔:《光武“受命”与永平制礼》,《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赵永磊:《制造“周制”:北周蜡祭的构建理路发微》,《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张晋藩:《中国古代乐在综合治国中的作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周鼎:《晚唐五代的军吏与基层治理体系转型》,《史林》2022年第4期。吴树国认为,唐后期赋役制度变迁促使乡村社会治理进行结构性调整。⑫吴树国:《赋役制度变迁视域下的唐后期乡村社会治理》,《史学集刊》2022年第1期。包伟民、耿元骊、黄敏捷通过宋代乡役制度揭示了制度变迁中基层治理权力的转化。①包伟民:《“乡役论”与乡里制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耿元骊:《催科:宋代乡村秩序的扰动与平衡》,《史学集刊》2022年第1期;黄敏捷:《以免役诱民而取其钱?——宋代保甲乡役的成因与影响再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22年第11期。郑春晶以宗族视角考察了两宋检校制度的变化。②郑春晶:《宋代检校制度性质及历史沿革考辨》,《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关于元明清时期,李佳提出,明代调整基层儒士管理制度,刺激生成了新兴的、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儒士特权阶层。③李佳:《儒户、生员与元明社会管理模式变迁——以基层儒士优免为中心》,《史学集刊》2022年第6期。冯贤亮,吴滔,杨国安,郝平、魏春羊分别考察了明清时期江南、岭南、两湖、太行山区等区域国家与民间力量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的关系变化和权力消长。④冯贤亮:《清代江南乡村的社会治理及其变化》、吴滔:《在免差与应役之间:明清南岭山地瑶长瑶目制之缘起及其运作》,《史学集刊》2022年第1期;杨国安:《书差、税收与秩序:明清两湖乡村赋役征收群体考察》,《河北学刊》2022年第3 期;郝平、魏春羊:《明清华北乡村组织功能扩大化及其原因探析——以太行山村社碑刻为中心的考察》,《史林》2022年第2期。此外,鲁西奇围绕“长老”群体探讨历代基层治理的变化,认为长老权力主要来自王朝国家的授予或委托,是王朝国家统治权力的组成部分。⑤鲁西奇:《父老:中国古代乡村的“长老”及其权力》,《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关于晚清民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治理实践,刘晨指出《资政新篇》勾画了一幅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英美式基督教国家的社会治理蓝图。⑥刘晨:《太平天国社会治理方略的近代化建构——〈资政新篇〉新解读》,《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3期。石希峤探讨了晚清光宣之际“官办商报”问题。⑦石希峤:《官办商报:清末督抚控制舆论策略研究》,《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1期。宋学勤指出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演进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积极回应。⑧宋学勤:《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年;宋学勤:《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思想的演进和最新成果》,《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年第17期。她还以农业机械化问题切入,揭示了集体化时期党开展农村治理的情况。⑨宋学勤、杨越:《技术与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民塑造》,《史学集刊》2022年第1期。周文翠,侯万锋、丁志刚分别总结了百年以来党开展社会治理、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⑩周文翠:《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与成功经验》,《思想战线》2022年第3期;侯万锋、丁志刚:《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治理:特征、经验与转向》,《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以上研究,总体上均在制度史的框架下展开阐释,研究者努力以“治理”为视角,综合考察国家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央、地方和基层社会之间复杂的权力整合与运作,呈现出我国数千年国家治理的蜿蜒进程和经验教训,反映了国家治理史问题意识的逐步转换和集中。

二、研究视域进一步扩展

问题意识的集中也并不代表研究视域的偏狭。相反,正因为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古今中外的治理实践,该年度学界以政治制度史为基石,放眼经济史、边疆民族史、灾害史、环境史、水利史、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世界史等领域对治理问题进行了多元解读和深入考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财政治理和经济运行

财政是国家运行的“晴雨表”。李华瑞指出宋代的财经政策显示出帝制国家干预经济的独特优势,商品货币经济繁荣也成为宋代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特质。①李华瑞:《宋代的财经政策与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黄运:《由禁政而外交:清季吗啡进口管制政策的形成》,《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4期。陈锋以“财政与国家治理”为题分析了清代财政政策的变迁。②陈锋:《财政与国家治理:清代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史学集刊》2022年第5期。刘凤云、龚浩对清前期财政亏空及其治理作了考察。③刘凤云:《由钱粮亏空看康雍乾时期财政制度创设中的因果关系——兼论清朝官僚政治的制度缺陷》,《史学集刊》2022年第1期;龚浩:《行之有效:清代江苏亏空治理成效的再分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胡岳峰、罗冬阳讨论了清代的货币管理,对银钱关系、“大分流”等问题作了回应。④胡岳峰:《清前期国家货币管理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1644—1795)》,《史林》2022年第3期;罗冬阳:《清代盛世的银钱二元制与治理逻辑》,《古代文明》2022年第1期。王静雅、肖高华、刘雅媛分别介绍了清末的财政纾困和近代地方财政转型等问题。⑤王静雅:《清末财政纾困筹策失败探析》,《历史研究》2022年第2期;肖高华:《“以内治外”——央地博弈下的近代地方财政监督制度设计》,《史学月刊》2022年第1期;刘雅媛:《清末民初上海县城城市财政的形成与构成》,《中国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1期。李叶鹏、潘晓霞回顾了党在革命时期的财政治理经验。⑥李叶鹏:《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村财政管理制度探析》,《史学月刊》2022年第3期;潘晓霞:《东北解放区的通货膨胀及中共的应对》,《史林》2022年第1期。刘晓泉、吴焱军总结出1949—1959年央地财政关系“集中—放权—集中”的特征。⑦刘晓泉、吴焱军:《新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探析(1949—1959年)》,《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4期。

关于社会经济运行,常文相认为明代多有商人着眼于公共价值的落实,提示着明代中国在延续帝制基本框架下,向商业化要素日益增强的社会演进的可能前景。⑧常文相:《利义统合观与明代商人的经世之路》,《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0期。李幸回顾清代两浙帑盐制的运作情况,认为其是地方政府垄断当地余盐市场的有效尝试。⑨李幸:《官垄余盐:清代两浙帑盐制的运作与地方盐务经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3期。郑备军、赵昕悦指出,基于产权制度的经济性会社在传统社会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社会保障、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⑩郑备军、赵昕悦:《清代浙江经济性会社对基层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期;郑备军、赵昕悦:《清代经济性会社与基层治理》,《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8期。黄运回顾了晚清对吗啡进口的治理。⑪李华瑞:《宋代的财经政策与社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黄运:《由禁政而外交:清季吗啡进口管制政策的形成》,《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4期。黄华平探讨了近代中国政府铁路运价治理从自由放任向“运价统一”的转变过程及其治理架构。⑫黄华平:《近代中国铁路运价治理研究(1881—1937)》,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二)边疆治理和民族治理

边疆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密切,学界往往将二者整合起来阐述。卜宪群、袁宝龙认为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继承了先秦以来夷夏之辨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又充分彰显出大一统的时代特征。⑬卜宪群、袁宝龙:《秦汉边疆治理思想的演进历程、实践经验与教训》,《河北学刊》2022年第1期。晋文认为秦汉以夷制夷理论的内容主要有“因俗而治”和“师夷长技以制夷”。⑭晋文:《以夷制夷理论与两汉王朝的践行》,《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张敏通过辽代捺钵营地分析了农牧二元政治文化在边疆治理、王朝统治和维持国家正常运转等方面的功能。⑮张敏:《农牧政治文化交融视角下的辽代捺钵若干问题探讨》,《河北学刊》2022年第1期。

清代边疆和民族治理研究成果较多。关于北部地区,吕文利提出“硬治理”概念,指出清朝统治者在广大蒙古地区建立了基于盟旗制度上的官僚体系,以最小的治理成本达到了“大一统”的治理效能。①吕文利:《硬治理:清朝盟旗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实施效能》,《河北学刊》2022年第1期。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许建英、刘志佳,廖文辉,杨红伟、董玫分别回顾清代新疆治理的历程、特色和局限,分析治理困局和边疆危机的形成,考察左宗棠的文治教化措施。②许建英、刘志佳:《清朝新疆治理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2年第3期;廖文辉:《咸同之际新疆地区的协饷运作与财政困局》,《历史研究》2022年第3期;杨红伟、董玫:《一道同风:左宗棠湘军集团西北善后的文治教化》,《学术月刊》2022年第11期。关于西南地区,苍铭认为不利的自然环境是历史时期西南边疆经营的巨大障碍。③苍铭:《清初清廷对西双版纳的经营及烟瘴影响》,《清史研究》2022年第1期。杨江林通过晚清滇西地区的“王骥崇拜”现象,展示了国家整合边疆社会与边疆社会表达国家认同的双向治理机制。④杨江林:《晚清滇西边地的王骥崇拜与国家整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关于海疆治理,吴四伍分析了清代“重粤轻闽”的海洋治理特征。⑤吴四伍:《清代海洋治理的地域文化与协调机制》,《河北学刊》2022年第1期。王泉伟认为沿海厅的创立是清朝为适应海洋环境而进行的较为成功的制度实践。⑥王泉伟:《清代沿海诸厅与海疆管理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2年第3期。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边疆和民族治理经验,崔晓麟、陈婷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形成了“情感—认同—制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⑦崔晓麟、陈婷:《中国共产党探索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1921—1949)》,《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三)灾害治理和环境治理

减灾备荒是历代国家的重要治理任务。就中国历代灾害治理的机制和效能,刘继刚梳理殷商时期灾害的演进脉络、基本情况和治理方略。⑧刘继刚:《甲骨文所见殷商灾害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年。祁琛云介绍了宋代城市火灾的救治举措及成效。⑨祁琛云:《宋代城市火灾应对管理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展龙、李秋芳、鞠明库分析了明代灾害治理参与主体、运转机制及仓储制度等问题。⑩展龙:《多元共治:明代官民协同治灾模式及其实践效益》,李秋芳、鞠明库:《嘉靖初特大灾荒与明代地方备荒仓储体系的重构》,《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李伯重认为清朝形成了18世纪最庞大、最有效和最完备的民生福利信息收集系统。⑪吕文利:《硬治理:清朝盟旗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实施效能》,《河北学刊》2022年第1期。李伯重:《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徐鹤涛通过分析1920年北五省大旱,认为官赈虽在效率上不及义赈,但具有更强的组织行动能力与行政强制力。⑫徐鹤涛:《义赈阴影下的官赈——1920年北五省大旱中政府灾害应对之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2年第3期。

关于水利治理,王星光、冯乐辉认为黄河的“八百年安流”与汉代以河堤谒者为核心的黄河国家治理体制密切相关。⑬王星光、冯乐辉:《河堤谒者与汉代黄河国家治理体制的构建》,《安徽史学》2022年第3期。贾国静提出,清初河督靳辅疏治尾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此举引起的尾闾环境巨变又对治河工程形成了新的制约。⑭贾国静:《黄蓝相会:清代黄河尾闾治理的生态史考察》,《清史研究》2022年第4期。田一平分析了清雍正朝黄河、运河南北分治,由北、东、南三河总全面协调分理的专职河政体系。⑮田一平:《从巡抚兼理河务到南北河总分治——清前期河政体制演变研究》,《河北学刊》2022年第2期。焦雨楠、吴敏超分别对近代水政转型、抗战时期基层水利纠纷等问题进行了回顾。①焦雨楠:《继承与蜕变:从经世文编看水治演进》,《河北学刊》2022年第4期;焦雨楠:《顺直水利委员会的建立及性质辨析——兼论中国近代水政的统筹与制度转型》,《史学月刊》2022年第8期;吴敏超:《乡民的逻辑:全面抗战时期浙南乡村的水利活动》,《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3期。程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西河滩地开发与环境治理(1937—1949)》,《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5期。王瑞芳、范刻心,吴春梅、程春晖、吕志茹分别梳理了新中国长江、淮河、海河治理方略的演进。②王瑞芳、范刻心:《从防洪减灾到防洪治本: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治理方略的形成》,《河北学刊》2022年第2期;吴春梅、程春晖:《新中国治淮方略演进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1期;吕志茹:《集体化时期京津冀协同治理海河研究》,《河北学刊》2022年第3期。李伟通过对1949年后太湖水域政区调整过程的回顾,展现了新中国水域社会治理的逐渐成熟。③李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共水域社会治理研究——以太湖水域政区调整为例》,《中共党史研究》2022年第2期。

关于疫灾防治,杜丽红认为,东北鼠疫期间,清廷的西法防疫受到地方权力结构制约,产生出不同的防疫模式。④杜丽红:《权力结构与防疫模式:清末东北大鼠疫期间防疫决策的执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5期。她提出,近代中国海港检疫经历了从地方共管到中央统管的历程。⑤杜丽红:《近代中国的海港检疫及经费来源》,《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6期。徐建平、翟砚辉介绍了1921年直鲁交界地区的鼠疫防治。⑥徐建平、翟砚辉:《1921年东北鼠疫传入与直隶省的应对》,《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6期。方小平认为新中国20世纪60年代的霍乱防治形成了“紧急规训国家”机制。⑦方小平:《中国的霍乱流行:防疫应急机制与“紧急规训国家”(1961—1965)》,《中共党史研究》2022年第1期。

关于环境治理,美国学者孟一衡认为,从蔡京改革到张居正“一条鞭法”,中国发生了一场“森林革命”,王朝兴衰与森林进退相伴生,据此或可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⑧[美]孟一衡著,张连伟、李莉、李飞、郎洁译:《早期近代中国的森林革命》,上海:光启书局,2022年。左承颖回顾了民国城市森林公园的筹设过程。⑨左承颖:《“森林”进入城市:民国时期森林公园筹设研究》,《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3期。张博分析了民国时期内蒙古畜牧生产中牧草利用的多元状态。⑩张博:《民国时期内蒙古畜牧生产中牧草利用方式及其改革》,《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5期。程森关注到中共抗日根据地的环境治理。他指出,党领导冀西滩地各阶层应对生态退化,使当地得以持续开发。⑪焦雨楠:《继承与蜕变:从经世文编看水治演进》,《河北学刊》2022年第4期;焦雨楠:《顺直水利委员会的建立及性质辨析——兼论中国近代水政的统筹与制度转型》,《史学月刊》2022年第8期;吴敏超:《乡民的逻辑:全面抗战时期浙南乡村的水利活动》,《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3期。程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西河滩地开发与环境治理(1937—1949)》,《近代史研究》2022年第5期。张连辉、李进纬分析了新中国农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理念。⑫张连辉、李进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理念的演进历程》,《当代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金大陆回顾了上海绿化事业在新中国的发展。⑬金大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城市绿化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22年第2期。

(四)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治理实践

国家治理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该年度学界的讨论对象主要集中于欧美世界。关于中世纪时期,倪世光、牛姗姗分析了西欧采邑在组建骑士军队,提供服役报酬,统领和调动军队等方面的作用。⑭倪世光、牛姗姗:《西欧封建采邑军事功能的三维审视》,《河北学刊》2022年第1期。柴荣、于振洋分别考察了英国的法律治理,指出英国土地用益及其法律救济的演变是国王与封臣、教会利益诉求的反映,英国商栈治理中的法治原则有助于经济的长期良性发展。⑮柴荣:《中世纪英国土地用益及其法律救济——以国王与封臣、教会之争为视角》,《世界历史》2022年第2期;于振洋:《中世纪晚期英国商栈构建与治理的法治进程》,《史学集刊》2022年第6期。关于近现代时期,李静、张晓华,王广坤分别回顾了近代英国烟草管制体制和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的建设情形。①李静、张晓华:《近代早期英国国王主导下的烟草管制》、王广坤:《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公共卫生管理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世界历史》2022年第1期。高嵩、王媛、吕洪艳、付成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近代美国政府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及其影响。②高嵩:《劳工就业权利意识的觉醒与19世纪美国司法系统的反劳工立场》、王媛:《公民教育的制度化:美国联邦政府在美国化运动中的作用》、吕洪艳:《女性领导与进步时代美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初创》、付成双:《步美国之后尘:跨国史视野下加拿大印第安政策的变迁》,《外国问题研究》2022年第3期。

关于亚洲国家和民族,闫伟指出,部落是阿富汗穆罕默德查伊王朝时期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与传统国家形成共生关系。③闫伟:《穆罕默德查伊王朝时期阿富汗部落社会的结构及其内在逻辑》,《世界历史》2022年第2期。黄修志认为,19世纪朝鲜势道政治的本质是地方精英对王权的挑战,东亚王权在面对历史与他者时总有合法性焦虑和多面性策略。④黄修志:《19世纪朝鲜哲宗时期的王权运作与对华关系》,《世界历史》2022年第2期。王磊、申向洋提出,19世纪英属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是探索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变迁的重要切入点。⑤王磊、申向洋:《冲突与妥协:传统文化与英属印度牛痘疫苗的推广》,《世界历史》2022年第3期。

该年度还翻译出版了海外学者关于国家治理的论著。如俄罗斯学者布尔金·叶夫根尼·阿纳托利耶维奇回顾苏联伏尔加河水利枢纽的建设经过,分析了工程的成就和问题,提出“苏联”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次别开生面的探索。⑥[俄]布尔金·叶夫根尼·阿纳托利耶维奇著,华盾译:《伏尔加河上的水电站:苏联水利建设的得与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美国学者蒂莫西·斯奈德以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就医经历,对美国医疗体系的问题作了反思。⑦[美]蒂莫西·斯奈德著,陈博译:《美国的痼疾:一位历史学家对疫情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年。

总体上看,该年度的国家治理史研究不断扩展研究视域、丰富研究内容,通过对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观察和分析,呈现出国家治理问题的多面性、复杂性,反映了国家治理史宽广的学术空间。

三、资鉴功能进一步增强

中国史学历来就有鉴古知今、资于治道的传统。本年度还有一些研究立足国家治理的历史、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言献策,体现了国家治理史的现实关怀和资鉴功能。

夏春涛总结了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特点,即在行政体制上以中央集权制为主体,在治理理念上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局面,在思想文化领域以儒学为正统和主脉,在制度建设上重视顺应时势革故鼎新。他指出,中国古代治国理政实践的当代启示可归纳为五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继续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⑧夏春涛:《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当代启示》,《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熊万胜提出中国历代治理体系的效能依赖于和群众之间的人格化的日常联系。⑨熊万胜:《江山与人民:中国治理体系解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任剑涛强调,国家治理的节奏感十分重要,应当因应于社会总体态势,或强化政策力度,提高政策张力,推进国家发展;或弱化政策进取,俾使社会休养生息,保障国家生机。①任剑涛:《“一张一弛之谓道”:复杂局面中的国家治理节奏》,《治理研究》2022年第1期。黄承梁、马军远、魏东等:《中国共产党百年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历程、经验与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8期。

还有学者从不同侧面对坚持和完善我国治理体系提出建议。关于政治体制,徐勇认为将传统治理民主因子提升为现代治理民主形式,应包括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治国理政的全过程都要体现人民意志;二是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之中,依法行使人民民主权利。②徐勇:《国家根本性议程与中国式治理民主》,《学术月刊》2022年第3期。杨志军,曹舒、张肇廷,尚虎平,周黎安从我国行政管理的层级改造和运行体制等方面展开分析。杨志军认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中央层面的聚合型政策体制需要保持,地方层面的封闭型政策体制需要改进,实现向“有限开放”与“有序参与”转变。③杨志军:《中央聚合——地方封闭政策体制及其更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资源再造》,《学术月刊》2022年第1期。曹舒、张肇廷强调撤县设区关乎国家权力配置与互动的宪法制度,理应回归法治之路,顺应撤县设区的自身发展规律。④曹舒、张肇廷:《迈向“无县时代”?——当代中国撤县设区的实践总结及反思》,《开放时代》2022年第4期。尚虎平发现,预防科层组织的内生风险,需要从战略上明确科层存在的第一要义在于实现组织的宗旨与目标。⑤尚虎平:《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科层组织的内生风险及防控——“秩序—绩效”的矛盾运动与调节》,《学术月刊》2022年第1期。周黎安认为,中国通过常态化的行政发包制塑造了独特的国家能力形态,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借助中国特色的治理元素和机制,撬动和赋能法治化和制度化进程。⑥周黎安:《行政发包制与中国特色的国家能力》,《开放时代》2022年第4期。

此外,关于社会治理,关信平在回顾党百年社会政策演进历程基础上,对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政策提出具体建议。⑦关信平:《中国共产党百年社会政策的实践与经验》,《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关于边疆和民族治理,徐兆寿认为唯有从文化和文明层面“教化四方”,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共识和整体意识的高级治理才是治理的最终目标。⑧徐兆寿:《五凉经验对中国边疆治理的启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范可提出,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上,还应当思考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方向,建设道德共同体应是其中一个方向。⑨范可:《略论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兼及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何修良、罗柳宁呼吁,对于全球化时代我国边疆社会情况、边疆治理方略、民族国家主权实践等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⑩何修良、罗柳宁:《全球化时代西方边疆观演变与边疆治理转变——兼论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转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关于环境治理,黄承梁等分析了黄河流域治理的成绩、挑战和对策。⑪任剑涛:《“一张一弛之谓道”:复杂局面中的国家治理节奏》,《治理研究》2022年第1期。黄承梁、马军远、魏东等:《中国共产党百年黄河流域保护和发展的历程、经验与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8期。

四、总结与展望

总之,2022年国家治理史研究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围绕“治理”的基本要义,学界逐步将问题意识聚焦到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方略、政治举措的实践机理上,立足于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整体把握,从历代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基层社会的复杂互动中审视和研判国家权力的运转情况,深化了对我国数千年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逻辑的认识。同时,广大学者从财政、经济、边疆、民族、灾害、环境等多个维度丰富“治理”的实践意涵,客观分析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治理经验,并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的革新完善提出真知灼见。这些学术成绩,反映了国家治理史研究问题意识的进一步转换、研究视域的进一步扩展和资鉴功能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要看到,由于国家治理史研究尚属起步阶段,故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建构还比较薄弱,兼具学术分量和现实意义的论著还不多,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总结还不够系统,对欧美世界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治理实践还缺乏重视,在当代中国治理实践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充分,学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还不够成熟。有鉴于此,建议从以下方面推进国家治理史研究。

第一,加强理论建设。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国家治理史亟须理论层面的探索和突破。如何理解国家的含义、特征和功能,如何看待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文明中的国家形态,如何完整审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科学厘定治理活动所包含的主要思想和实践元素,如何系统把握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全面认识治理体系的结构、内容和运转机理,都需要开展大量理论工作。只有对这些问题形成明确的理论观点,才能凝练出国家治理史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主要议题、研究范式,才能增强理论解释力、学术吸引力和实践操作性,从而为研究团队的组建、学术平台的打造、后继人才的培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贯通性、整体性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宏大,包含着多要素、多层次、长时段的历史变迁过程,涉及许多影响历史走向和国家命运的长期性趋势、宏观性议题。研究国家治理,既要“尽精微”,又要“致广大”。研究者不仅要善于考订史事、刻画细节,更要努力从古今中外国家治理体系的全局全貌中提出和思考问题,在林林总总的史事搜求中逐步对接和架构起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框架和全面样貌,形成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贯通性分析、整体性思考。

第三,加强多学科协同。研究视域打开后,国家治理史所关注和涉及的问题与领域将越来越丰富。国家治理史研究只有善于吸收借鉴相关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并将其融会和运用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分析判断中,才能适应学科要求和现实需要。这也就要求海内外有志于从事国家治理史研究的各学科学者加强交流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搭建学术资源交互和共享平台,逐步凝聚起国家治理史研究的学术合力。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国家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