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课程思维指导下的革命传统教育策略
2023-02-15刘雪华
刘雪华
【摘 要】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必须树立开放性课程思维,“选择贴切的教学资源,打破教材与生活的边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究;促进多学科协调互通,发挥学科的整体效应;借助教育媒介技术,强化课堂的学习体验”,牢筑儿童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开放性课程思维;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必须紧扣《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指导精神,树立开放性课程思维,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时代新人。
开放性课程思维主张打破有形的空间壁垒,弱化各学科的边界意识,实现学校与社会、教材与生活、教师与学生、当下与未来之间的系统融合,构建动态交互的资源体系,实现学习资源的全域流通。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在开放性课程思维指导下的革命传统教育可从教学资源、课堂活动、学科融合、媒介体验等角度展开,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优化学习效果。
一、选择贴切的教学资源,打破教材与生活的边界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力图用“儿童经验”搭建学生进行道德学习的“阶梯”,并精选典型性、教育性、文化性的“生活事件”,引导儿童过好当下的生活,进而超越当下的生活,步入人类广阔的文化世界。教材以“回归生活”的编写理念,构建了连接革命传统与儿童生活的通道。然而,教材作为静态的文本,仅依靠文字和插图呈现历史事件,有其局限性。因此,教师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时,不能静态地讲述教材中的革命事件,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道德生长点,以开放的观念,不断从学生连续性、动态性、内在性的生活经验中选择贴切的教学资源,以生活之水滋润课堂。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时,笔者先出示雕塑《折断的烟枪》的图片,结合教材中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雕塑所述事件的背景与历史意义。在讲到“圆明园的诉说”这一内容时,笔者鼓励学生畅谈在生活中参观名胜古迹的体验和收获,接着创设情境:如果这些珍贵的名胜古迹被破坏了,你有何感受?经历这样的经验调动和情境想象后,学生再对比圆明园曾经的金碧辉煌与如今的断壁残垣,感受侵略者的贪婪野蛮,进而产生惋惜之情,迸发爱国之志。
二、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探究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他们不断吸收经验,形成独立的人格。课程改革以来,“将学生放在课中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等呼吁不绝于耳,以推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然而,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道德与法治教学受应试和功利心的把持,课堂成为知识宣讲台的现象。当革命传统教育沦为一道道记忆类题目时,学生自然无法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开放的教学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中探究知识,激发已有经验,获得独特的学习感受。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驱孙中山,笔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角色扮演的活动。部分学生扮演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表现革命党人为探索实现民主共和的道路而奔走呼号的情景。部分学生扮演普通民众,谈一谈面对社会变革,普通民众的内心从疑惑、犹豫到赞许、支持的心理变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制作孙中山人物卡片”“开展辛亥革命故事会”等丰富多彩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们思想解放的过程。
三、促进多学科协调互通,发挥学科的整体效应
在许多教师看来,革命传统存在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图文中,存在于语文课的诗词、文章中,存在于历史课的专题单元中,貌似与其他学科关联不大。面对“谁是道德教师”这个经典议题,普罗泰戈拉认为:人人皆是道德教师。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本质必然具有公共性。我国教育部在2021年发布的《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明确提出:革命传统的学科安排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实行全科覆盖。多学科共同构成了革命传统教育的载体,承担着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教师应树立开放的课程观,不仅要深挖本学科的革命传统元素,也要善于与其他学科协调互通,发挥学科的整体效应。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富起来到强起来》时,教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也可以引导学生从《邓小平传记》等作品中感受伟人的精神品质,从经典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感受人们对改革开放的支持和拥护。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用彩色笔画出改革开放后的壮美山河,用诗歌歌颂建设者们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用3D立体模型呈现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革,让学生深入体会改革开放的卓越功绩,树立民族自信心。
四、借助教育媒介技术,强化课堂的学习体验
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VR相关的设备平台及应用工具逐渐增多。《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VR技术,探索未来教育教学新模式。革命传统事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背景更是与当今的社会大有不同。在革命传统教学中,由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所构成的情境,往往会由于学生理解方式和知识建构方式的不同而产生较大的认知偏差。VR教学的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不仅可以高度还原革命事件,营造特定的氛围,避免学生对教学情境的理解产生偏差,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深度参与,获得深刻体验,由此促进学生对革命传统进行意义建构。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中国有了共产党》时,笔者依托共青团中央制作的文字励志游戏《重走长征路》,结合VR技术和相关设备,通过设置路线图和障碍标志等方式,让学生体会红军在遭遇多次围剿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学生通过闯关的形式体会遵义会议的重要性,在逼真的情境中感受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学习红军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革命历史事件是既成的事实,利用VR技术重现的历史场景能够使学生深度体验革命历史事件,强化学习效果,升华学生的情感。
五、消除学校与社会的隔阂,拓展历史学习时空
陶行知先生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革命文化虽然只是其中的一个历史范畴,但其文化内涵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因此,革命传统教育的视野不应局限于学校课堂这个特定的场所中,而是应扩展到整个社会,让学生在动态的时代环境中感受革命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当前,革命传统教育结合社会实践的探索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学校都开展了一系列研学参观、主题夏令营等活动,或开发相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打通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通道,让学生实地了解革命历史,深刻感受革命精神,自觉提升文化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时,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了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怀揣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在課后拓展环节,笔者根据学习主题向学生介绍周边的红色资源,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引导学生关注一些重要节日及社会活动的意义,如国家公祭日的默哀、国庆节的阅兵仪式等。笔者还鼓励学生走访身边的老党员,聆听难忘的战争故事,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认知,深化学生的情感。
实践证明,在革命传统教育中保持开放性课程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不断增强对革命传统的理解和认同,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应完善对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隐性德育课程的浸润作用;社会各界应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进一步营造开放共融的社会环境。多方互通,形成合力,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牢筑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高海波.VR(虚拟现实)教育应用综述[J].信息与电脑,2019(2).
[3]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