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现状及对策
2023-02-13王建国李雪丽
王建国 李雪丽
鲁东大学学生工作处,山东 烟台 264025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拥有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健全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正常学习、生活、交友的基础。近年来,大学生危机事件频发,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损失、痛苦,提醒我们要重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对“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形成广泛共识和协调行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实现方式[1]。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作用的过程是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更高要求,必将成为教育的新形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家校协同育人在近几十年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确定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重要议题[2]。
在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家本参与,即为了学生的发展,家长基于家庭的实际而在家庭中围绕着与学校相关的活动与孩子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活动;另一类是校本参与,即家长为了学生的发展基于学校实际,在学校中参与的一系列活动,主要是指家长参与学校决策以及学校管理的活动。这两类基本模式中,校本参与是主要的途径,主要方式有:(1)对家校之间信息传递活动的参与。(2)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参与。(3)对学校管理活动的参与[3]。
在日本,家长教师联合会(PTA)在二战后由美国引入日本教改。日本的PTA 组织是由班级、学校、地方以及全国协会四级组成,这与美国的PTA 有所不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日本的PTA 组织在教育青少年方面发挥了强大作用,发掘了家长、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并不断利用这些资源,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提高了家校合作的效果[2]。
在英国,根据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层次分别采取不同方式:(1)低层次参与,家校合作方式有家长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等;(2)高层次参与,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为学校募集资金等;(3)正式组织上的参与,如家长咨询委员会等[3]。
我国的学者,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重视家校协同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由于生源分布较为分散等客观原因,家长和学校、教师一直处于交流贫乏的状态。20 世纪90 年代末,教育界逐渐意识到只有家校建立起畅通的链接,才能促使学校更全面、客观、完整地了解学生,实现因材施教[4]。21 世纪初,众多高校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家校协同育人的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高校家校协同育人的模式。
二、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现状调查结果
本文从高校教师、家长、学生三个视角对大学生心理育人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山东4 所高校的学生、学生家长及教师,主要采用自编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题目涉及基本信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校合作现状、合作理念、合作方式等方面。相关调查结果如下:
(一)高校教师视角下,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现状调查结果
调查所选教师性别和年龄分布均匀,工作年限以5 年为分界线约各占50%,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占83.7%。研究结果显示:①受访的所有教师都认为开展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是有必要的。②95%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且有55%以上的教师认为学生心理问题有增多趋势。学生主动向教师倾诉最多的心理问题中,人生规划不明(76.74%)、学业问题(72.09%)、择业与求职(69.77%)和人际关系问题(69.77%)排行前三。③在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方式上,教师选择最多的是网站或公众号开辟专栏进行科普(72.09%)和新生入学时举办家长见面会(72.09%),其次是有专门的途径收集和反馈家长意见(60.47%)。④对于阻碍家校协同的原因,教师选择最多的是担心家长不配合(34.88%),其次是学校缺少完善的沟通机制(18.6%),还有极少部分老师担心学生家长顺势将教育责任全部放在学校。
(二)家长视角下,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现状调查结果
在受访的1197 名家长中,男性占比42.27%,女性占比57.73%;将近2/3 的家长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近1/3 的家长为农民。调查结果显示:①73.18%的家长认为开展家校协同心理育人工作很有必要。②超90%的家长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学生向家长倾诉较多的问题中,排行第一的是择业与求职问题,其次是学业问题,再次是环境、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与同学舍友朋友有摩擦等。③在学生向家长倾诉时,85.21% 的家长都能适时与孩子沟通,少部分家长会采用训斥、说教和无视的方式对待。④家长倾向于在网站或公众号开辟专栏向家长科普心理知识(62.57%),其次是专门的途径收集和反馈家长意见(53.05%),与辅导员(班主任)定期交流日(52.8%)占据第三位。⑤对于阻碍家校协同的原因,有70.93% 的家长认为是时间和距离原因导致无法有效与学校沟通,其次是自己相关知识缺乏,与学生共同语言不足,不了解学生所思所困(34.92%),还有一部分家长表示担心老师工作较忙,怕麻烦、打扰到老师。
(三)学生视角下,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现状调查结果
受访学生共计3142 名,男女比为2∶3,文理工科分布均衡。调查结果显示:①74.63%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对于自己整个大学生涯来说非常重要;②62.06%的学生认为在大学阶段进行家校沟通有必要,而30.59%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③80%以上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近60%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状况良好,其他40%的学生或多或少有心理困扰;④大学生常用的心理调节方式中,排行第一的是自我消化(89.75%),其次是与好友、同学谈心(67.57%)、与父母谈心(41.44%)、与老师或长辈谈心(28.61%)、寻求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的帮助(11.3%);⑤近40%的学生表示家校沟通在有需求时才会进行,25.08%的学生表示沟通频率大约是一学期一次,剩余25%的学生表示从不联系或不清楚。
三、家校协同心理育人面临的困境
(一)合作意识不够统一
对于高校协同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教师的支持率最高,家长次之,学生的支持率最低,有近47%的学生表示应在学生遇到困难等时候加强家校沟通联系。数据表现出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意识不统一,教师对于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支持度最高(超90%),家长次之(不足80%),学生的支持度最低(不足50%),甚至在实际工作中有部分学生反感学校联系家长。
合作意识不够统一的原因可能比较复杂。从教师层面看,在做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工作时,往往需要和学生的父母沟通交流,寻求家庭的支持,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帮扶,所以对家校合作开展心理育人的认识比较深刻。从家长层面看,与学生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认识不够客观,从而显示在高校协同心理育人支持率不足80%。从学生层面看,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首选自我调节,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自己上大学后,很多问题包括心理问题要尝试自己处理,不想让父母更多操心。
(二)家校沟通模式单一、沟通频率不高
在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方式上,教师和家长选择方式较为统一,选择最多的都是通过网站或公众号开辟专栏向家长科普心理知识,其次是有专门的途径收集和反馈家长意见,再次是面对面座谈、专题培训和定期交流日等。受到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和家长都更倾向于线上联络,且家校协同以学校主动对接家长为主。在沟通频率上,最多的情况是在学生出现问题或有需要时家校才会沟通(38.83%),呈现出“救火式”的沟通模式;25.08%的学生表示家长和教师沟通的频率大约为一学期一次,近25%的学生对家校沟通的频率不清楚或表示从不联系。
(三)阻碍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因素较复杂
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阻碍家校协同育人的因素各有不同。家长普遍是因为时间和距离等原因,还有一部分是不了解学生和怕给老师添麻烦。对于教师来说,更多的是担心家长不配合、工作太忙或没有需要与家长联系的紧急事项,再是学校没有好的沟通平台和机制,也有些老师担心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全部交给学校。而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优先选择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的方式也是阻碍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因素之一,究其原因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不充分、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干预需要多方协作认识不到位、家长对于心理问题的认知偏见导致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困惑告知家长等因素导致。
四、高校协同心理育人对策
心理育人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是遵循教师、学生、家长的需求开展的,通过形成家校之间的教育合力最终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一)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对象分类化原则
学生群体可分为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两部分。要充分发挥家校协同育人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掌握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需求。面对大部分心理正常的大学生,高校要进行的是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朋辈互助、心理咨询等。面对极少部分心理异常的学生,高校要进行的更多是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工作。分类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切实提高工作的质效。
(二)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全员参与原则
家校协同育人,即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教育形式。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全员育人”的全员性不足,表现为参与度不够、主体作用不够明显。特别是在家庭教育中,由于时间、距离、与学生共同语言不足等原因导致家长难以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变化,在学生发生心理问题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以学生入学开始,学业完毕结束,难以掌握学生入校前的心理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也较难掌握。未来的工作方向中,家庭和学校应在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困的前提下,沟通交流,对学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有所警觉和预防,及时发现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切实维护学生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
(三)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形式多样化原则
不同于基础教育家校合作的距离近、沟通方便,高校家校合作往往受制于时间、距离等因素,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便捷、迅速等优点,给予高校开展家校协同育人更多可能。高校教师、家长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家长群、网络家访、网络培训等方式增进沟通联系。学校可以通过在重大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举行家长见面会、座谈会,邀请家长参加学校开放日等方式广泛开展交流、互换意见。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站、公众号等开辟专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家长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进而正确看待和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畅通家长反馈信息的渠道,及时收集家长对于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监督。
(四)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的预防为主和问题导向原则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排除掉个别应激因素的刺激,往往不是短期形成的结果。在现实中,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或多或少已经表现出心理不健康的症状,甚至是“带病入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配备不足,“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预防为主的原则。对于大部分心理正常的同学来说,更多的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以普及性教育引导和定期进行危机排查为主,而对于已经有明显心理问题症状的学生来说,要及时寻求家庭和精神卫生机构的支持,精准施策,共同守护学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