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经验及建议

2023-02-13

山西青年 2023年23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双一流一流

王 菲

南京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江苏 南京 210000

高校日常工作开展主要是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职能,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服务职能也越来越居于重要地位,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2015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对“双一流”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和相关职能发展的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高校建设路径上,重点涉及科研成果转化,助力“双一流”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做好人才培养,提升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改革方向上,提出提升社会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参与度,面向社会,坚持依法自主办学[1]。

当前,“双一流”高校在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人才培养成效凸显,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突出,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短板和难点。针对当前发展现状,“双一流”高校在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面,必须坚持以《方案》作为改革发展的依据和方向,统筹学校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结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关键环节突破,促进“双一流”高校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一、目前“双一流”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短板与难点

(一)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

当今社会,已经形成了高校、企业、政府的“三螺旋”模式,高校源源不断为企业提供经济服务、向企业提供技术推广,因此高校理所当然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高度关联,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科研成果转化,就是将科研创新成果,从高校等科技机构转移到生产部门的过程,是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途径[3]。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决定了高校社会服务水平的高低,以及助力经济发展的程度。公开数据表明,虽近年来“双一流”高校投入的整体科研经费稳步提升,科技成果产出数量逐年增加,但在具体实施中,迫于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技术转移机构数量偏少、科转政策实施存在障碍等原因,“双一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仍存在不少瓶颈,在诸多服务民生的关键技术中依旧达不到经济社会的要求,在35 项高科技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方面的贡献还是比较有限[4]。当前“双一流”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上存在着巨大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二)特色学科建设不突出,交流合作重视不够

自《方案》印发以来,高校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建设方向与综合性高校趋同,缺乏对其优势学科的重点建设,引起一定的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学科建设是高校科研建设的核心,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都是基于学科建设。高校只有做好学科建设,继而才能推动学校发展,提高学校竞争力和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5]。在一流学科与一流高校建设中,一流高校对一流学科建设具备引领作用,反之,一流学科建设也是一流高校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两者相辅相成[6]。同时,“双一流”高校目前在国际交流活动中的参与度,与其高校地位不匹配,多数作为参与者而非主导者。国外高校与学界对我国高校学科发展程度与社会服务现状缺乏认识,“双一流”高校缺乏通过国际交流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职能的主动性,缺乏长久的学术交流合作。

(三)高校间发展不平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匹配

当前,由于省份地区间的差距和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不同区域的综合经费及相关要素差异极大,这也导致不同地区的高校对于社会服务的投入有不同程度的参差,存在学科发展与本地产业发展矛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地域社会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地区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和更高的教育经费投入,同时也更能吸引优秀人才和生源,高校社会服务反哺社会,形成良性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不足,导致当地教育水平低下,人才流失和生源质量较低,无法有效服务社会,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政府部门参与程度不均衡,部分地区政府缺乏对不同类型高校专业的全面了解、不能有效地组织和科学性发挥决策,而高校也不熟悉地方政府需求,地方政府需求和高校的学科建设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差;三是学科专业设置和当地产业结构不匹配,部分高校针对新兴产业专业设置比较保守,对相关专业更新缓慢,缺乏时效性和系统性,仍然主攻传统学科和领域,与当地经济结构匹配性不足,制约了本地经济发展。

二、高校服务社会的国内外模式与分析

(一)国外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履行的现状及特点

国外教育体系中,英美和欧洲大陆高校在服务社会的形式与程度各有不同,究其原因,英美和欧洲大陆高校在历史、文化与政策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英美和欧洲大陆高校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水平方面,均有值得我国高校借鉴的地方。英美高校,特别是美国高校,教育形式主要为精英教育,政府拨款非主要导向。因此,英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商业化程度较高。同时,美国高校在校内设置社会服务专门部门,专业人员维护,有助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欧洲大陆高校则与英美高校不同,政府拨款为主要收入来源,不依赖第三方资助。在人才培养方面,欧洲大陆国家主要崇尚全民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高校人才选拔,主要奉行平等主义,入学对于学生进行的筛选较少。同时,欧洲大陆高校,尤其是德国高校,在基础教育体系之外,有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可见,国外教育体系中,英美高校设置社会服务专门部门及欧洲大陆高校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均是目前行之有效的社会服务方法,值得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职能履行方面借鉴。

(二)国内一流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优秀经验与案例

“双一流”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普遍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上有其特色和优势。部分“双一流”高校已实施政策优先支持,在发展规划、队伍建设、公共资源使用等方面制定特殊政策,力争全面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制定了《关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华工十条),规定将大部分科研成果转化收益(70%~95%),直接奖励给科研成果完成人及团队[7]。从而促进科研人员积极性,引导高校教师将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提升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四川大学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及本校优势学科,建立化工、新材料、药学等产学研基地,相关学科交叉研究,发展当地产业潜力。基于本校在新材料的学科优势,及四川攀西地区丰富的钒钛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钒钛材料工程开发中心,在做好教学实践资源获取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以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实现协同发展,互相促进。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应当从先行者汲取经验,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策实施落地,并根据高校优势学科和当地产业情况,各个环节共同发力,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三、“双一流”高校助力社会发展的质量提升策略

(一)创新驱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动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方面展现更大作为。而创新成果转化,则是高校助力社会发展最有效的抓手,不断提高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将有效支撑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双一流”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来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及转化率: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合理的科研成果收益分配机制,让科研创新的收益大部分用于奖励相关科研人员;其次,高校应当适当改革考核和管理机制,允许优秀产业人才兼职,创建科研及科技成果转化人员职称及晋升通道;此外,高校应与企业、政府间建立完备的产学研体系,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与企业、社会需求的适配性;最后,高校应充分熟悉科研成果转化的科学性,并遵循其规律,科学制定及使用政策工具,确保各个政策工具的衔接,同时,也应当及时调整政策,避免政策工具脱离科研实践。

(二)立足本土,寻找高校自我定位

作为本土高校代表,“双一流”高校可不断进行地区教育辐射,进而有效服务当地社会发展。高校应调查了解本地人才市场、产业结构、民众需求等社会形式,明确自我定位,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和技术转移团队,加强区域经济分析和产业政策研究,进一步实现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从而达到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高水准社会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双一流”高校应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全方位服务于社会,形成地方高等教育的各项事业发展与当地的现代化建设互动双赢的总体格局。

(三)长远规划,发展特色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首先,高等教育学科方向、学科结构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逻辑,要根植于所在行业和区域,并展开多样化探索,不断加强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其次,从长远来看,需找到区域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突破口,坚定长期主义的办学定力。既要秉持分类发展的办学思路,聚焦重点高峰学科建设,打造特色学科品牌效应,在建强建优优势学科的前提下,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协同发展;又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避免出现学科建设政绩工程、浪费办学资源、破坏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而达到所在区域高等教育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最后,“双一流”高校应当摒弃贪大求全,以一流学科为引领,布局各类学校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充分整合各类优势特色学科,聚集合力,使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协调,特色更加彰显。

(四)评价赋能,完善社会评价体系

第三方评价,因其客观公正、独立多元、专业性强的优势,对于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方案》中提出,要积极发挥第三方评价功能,提高学科建设的公信度和科学性。但目前的国内外第三方评价体系,尤其是高校排行榜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状,如社会贡献评价导向性弱等问题,作为“双一流”建设评价重要组成部分,对待第三方评价的态度,应当从“崇拜”向“赋能”转变[8]。同时,国内外第三方评价中,社会服务模块主要考量的是短期科研成果和过程性指标,与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不一致。应引导完善国内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并使其考核体系中加大社会贡献的得分比重。

四、结语

服务社会是所有高校的首要职责,但不同高校,对其表现形态及偏重不一样。“双一流”高校当前存在研究重点与社会发展导向不一致,科研成果转化率远低于其他主体转化率及投入社会服务的资源相对较少的现状。这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同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目标引领和社会服务的意识有关,存在着对于社会服务的认识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供需失衡和师生参与度不高等现实问题,难以保证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对于“双一流”高校,投身社会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双一流”高校不能一味地只追求一流,应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为导向,从创新驱动、立足本土、长远规划、评价赋能四个方面,在社会服务的发展中发挥“双一流”高校的领先优势,将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落到实处,增强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形成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格局与形态,以“双一流”高校引领,实现高校与地域、国家经济深度融合、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双一流一流
科研成果转化
关注一流学科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My Favourite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