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统整关联,将跨学科学习落到实处

2023-02-11张海梅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

张海梅

[摘 要]跨学科学习不仅是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教师要准确把握跨学科学习的本质和内涵定位,依照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通过与生活、课程及教学理念的高度融合,让跨学科学习更好地反哺语文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把握生活源头,让语文课程“跨”向真实生活;把握内在本质,让语文课程“跨”向多维学科;依托课程标准,让语文课程“跨”向全新理念。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真实生活;多维学科;统整关联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36-0014-03

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立体多维,统整资源、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趋势。这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课标”)设置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初衷和用意,旨在统整资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回归语文课程的本质定位,助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跨学科学习的一些探究和思考。

一、把握生活源头,“跨”向真实生活

2022版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学段的跨学科学习,2022版课标设置了不同的侧重点:第一学段注重生活情境;第二学段注重教育情境;第三学段注重公共场景。这揭示了语文课程的跨学科学习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决定了教师必须借助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在知识的拓展性和关联度上形成全新的突破。

1.借助广阔的知识背景,在积极拓展中融合跨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生长的重要基础。很多教师怕背上机械训练的包袱,教学不敢涉及生活知识,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根基不牢。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文本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所要教学的知识融入其中,为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奠基。

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编排了一组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教学这一单元时,教师创设了“外国代表团来中国旅行”这一情境。那么,如何转换形式,将课文中的内容展现给外国嘉宾呢?很多学生纷纷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了撰写推文、搭配图片等建议。这些基于现代媒体技术的跨学科手段,既需要以语文知识为蓝本,又需要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作辅助。这样,在相同而明确的情境之中,源自不同学科的知识,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共同的价值指向。

鉴于此,教师尝试将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手段融合起来:首先,从语文课程的角度出发,了解单元课文介绍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以及小兴安岭,同时借助收集的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其次,基于语文要素,依托关键句,根据不同景点介绍的结构层次,明确媒体推文的板块层次,使鲜活的图片与关键句形成图文并茂之势;最后,关联信息技术知识,分小组学习图片编辑和公众号运营的相关知识,完成情境学习任务。

2.聚焦知识的深度关联,在巧妙整合中融通跨界

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源自生活,是对真实客观生活最为鲜明的反映。但仅仅关注教材内容,学生关注的范畴和认知的过程必然会受到较大的限制。只有将二者充分关联起来,提升生活资源的匹配度,才能更好地为跨学科学习的落实奠定基础。

如统编语文教材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经典的科普童话《小蝌蚪找妈妈》,作者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揭示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身体变化历程。教师根据这一内容特点,设计了主题为“我的变形记”的跨学科学习任务,拓展补充了与其内容关联度非常高的绘本《小毛虫》,并配上了相关歌曲。这些资源分别展现了语文与科学、美术、音乐等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为教师设计多维化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设计了以下的跨学科学习活动:首先,与科学学科融合。迁移运用作者的观察方法,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关注作者细致的观察,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其次,与音乐学科融合。阅读绘本《小毛虫》,学唱同名歌曲《小毛虫》。这与课文内容形成统整联系,歌词内容展现了与课文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细致观察的范本,是对学生第一层级实践观察的一种回应。最后,与美术学科融合。将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自己的观察成果结合起来,制作成明信片。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围绕课文开展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不仅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还与文本内容拥有极高的匹配度。这样,文本内容、拓展资料以及生活中的观察所得,就形成了紧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了从教材到生活、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到整合的认知过程,避免了跨学科学习走向漫无边际的尴尬局面。

二、把握内在本质,“跨”向多维学科

跨学科学习实际上是一种将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力和方法聚合起来,解决真实、复杂情境中的问题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依托语文课程内容,找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点,创设真实可感的情境并设计驱动性问题,以统整彼此关联的资源。这样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学习方法,强化资源融通处理,促进学生高阶素养的发展。

1.设计驱动性问题,统整跨学科学习的多维课程

当前,很多教师在2022版课标的引领下,已经认识到资源主题化的作用,但相应的主题只能关涉、统整相关的事实与现象,还不足以呈现和揭示原本的内在规律、核心知识以及对关键性概念的理解。这就需要依托触及本质的核心概念和驱动性问题。从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来看,教师不能为“跨”而“跨”,忽视语文课程中跨学科学习的终极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整理資料,介绍中国的一个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通过查阅,学生了解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景点有50多处,其中包含文化遗迹类、自然景观类以及建筑类等景点。由于认知能力有限,五年级学生要全面、深入地介绍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无疑具有较大难度。即便有资料的支撑,学生真正理解且能够呈现出来的信息也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学生在习作时,不仅要对习作对象进行遴选和甄别,还要统整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有的学生选择苏州园林作为描写对象,并将介绍的支点聚焦在苏州园林的亭台艺术上。这就需要与美术课程融合,并融入相关的建筑学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设计相应的驱动性问题:“怎样介绍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呢?”显然,这里的“怎样介绍”不仅包含了语文属性层面的表达方法,还包含了对相关材料的筛选,并将材料的选择与动静结合的策略融合起来。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不是通过行使自身的权力,强行推动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而是借助驱动性问题,从素材内容、表达方法等不同维度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点燃学生自主學习的思维火花,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2.依循逻辑联系,规划跨学科学习的内在层级

跨学科学习是一个有机融合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学习任务,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逐步落实。从这个角度来看,跨学科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呈现鲜明的层级性:第一学段主要依托学校和家庭,第二和第三学段则主要依托学生自己,这样更加具有挑战性。因此,设计跨学科学习活动时,要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搭建跨学科学习的支架,规划跨学科学习的内在层级。

仍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习作为例。如果教师直接拓展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展开跨学科学习,就无法从学生认知需要的角度出发,从而将跨学科学习异化成机械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割裂了任务群之间的层级关联。基于此,教师可以进行以下调整。

首先,可以采用逆向设计的方式,从单元习作入手,引导学生确定自己要介绍的对象,并依托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次习作。初次习作会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较为典型的有:缺少写作方法,导致习作毫无章法;过度依赖收集的资料,内容繁多且没有主次;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只能照搬资料,不能将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展现出来。

其次,正所谓“知不足然后有所为”。通过初次习作,学生明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明确改正的方向。针对学生习作的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反思:“怎样才能将自己选择的对象介绍清楚呢?”学生认为可以模仿《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尝试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切入点,同时补充相关的学科知识。这样,就将美术、建筑等学科领域的知识自然地融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中。

最后,根据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需要,教师及时拓展与补充相关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对苏州园林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对最具代表性的江南亭台风格也有了一定的把握。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跨学科学习,将资料内容和单元语文要素动静结合的特点联系起来,明确哪些地方适合运用动态描写、哪些地方适合运用静态描写,继而进一步深化阅读方法,助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纵观这一案例,教师依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规则跨学科学习的内在层级,让学生经历了“实践尝试—明晰问题—融合学科—调整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作为单元跨学科学习的实施支架,也可以成为后续跨学科学习的一般性范式。

三、依托课程标准,“跨”向全新理念

目标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行的纲领。基于逆向设计思维,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理应到达的归宿。对跨学科学习而言,无论是目标的设定与调整,还是课程内容的研制与拓展,抑或是后续的评价,都可以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全新理念进行跨界融合,确保跨学科学习始终行走在预设的路线上。

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从语文要素的阅读维度来看,本单元的重点是学会观察,感受准确的语言。这二者不是割裂的两个个体,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准确生动的语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方面源于作者高超的语言运用艺术;另一方面,与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教材在本单元编排了叶圣陶先生的状物名篇《爬山虎的脚》,以及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都以准确生动的语言再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都是作者在经历连续细致的观察后创作出来的。教学《蟋蟀的住宅》时,教师开展了跨学科学习活动,通过与科学学科的跨界融合,帮助学生从科学家的研究视角学习文中的观察方法,积累相关的观察经验,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观察意识。

首先,基于文本特质,确定跨学科学习目标。教师从“教—学—评”一体化入手,在原有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基于本课的跨学科学习目标进行适当升级:试着从昆虫学家的角度,利用课文内容还原作者严谨的观察过程;品味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准、生动与形象,深入探究语言和作者严谨、细致观察之间的联系。

其次,基于理念内涵,明确评价工具。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指出,“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就是要在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之后,设定相应的评价工具、方式和标准。由于跨学科学习的介入,本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也要进行适当调整:一是罗列课文中作者对蟋蟀住宅的观察思维;二是绘制蟋蟀住宅的结构示意图;三是在后续的延展性学习中,选择某一种昆虫或动物,通过模仿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其生活习性,形成第一手资料。同时,教师可以从跨学科的特质入手,邀请第三方,从专业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丰富评价内容。

最后,设计学习任务,推进跨界融合。教师首先从课文内容入手,组织学生以角色体验的方式,了解法布尔为全面、深入地观察蟋蟀的住宅,分别进行了哪些操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相机补充科学家进行观察和实验的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严谨态度,并布置“观看央视频道的科教纪录片”这一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直观的感受。其次,引导学生聚焦课文中描写生动细致的语段,紧扣作者描写的事物和相关语言,进一步体悟科学家细致观察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了解蟋蟀住宅的过程,还体现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上。再次,教师拓展补充英国作家麦加文《昆虫》中对蟋蟀的介绍。这篇文章与课文风格不同,语言相对朴实。在与科学知识的融合对比中,学生进一步感受科学小品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质。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代入作者法布尔,以故事讲述的方式,介绍蟋蟀的住宅究竟是怎样的,并积极分享自己是如何以科学的视角进行探究和观察的。

跨学科学习是一个系统化过程,需要在整个教学的始终加以关注和落实。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将跨学科学习与2022版课标所倡导的“教—学—评”一体化进行融合处理,以逆向思维保障了跨学科学习的推进方式,促进学生言语意识的不断发展。

跨学科学习不仅是2022版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内在需要。教师要准确把握跨学科学习的本质和内涵定位,深入解读2022版课标的教学建议,通过与生活、课程及教学理念的高度融合,让跨学科学习更好地反哺语文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习
基于网络媒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
研学旅行:让学习与真实场景深度连接
基于跨学科学习中实地考察法的应用探究
中国海洋大学建设行远书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航空科普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信息技术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设计
跨界少年养成记
论课程综合化实践的生态化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