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病相关”理论探讨针灸防治抑郁障碍共病失眠
2023-02-11李凯歌隋月皎张子璇
李凯歌,隋月皎,田 春,张子璇,王 威
(辽宁中医药大学 研究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抑郁障碍是严重的精神健康疾病,其终身患病率可达3.4%[1]。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全国约有15%的人被失眠困扰[2]。临床调查发现,抑郁与失眠常同见于一个机体,二者关系密切。抑郁障碍患者普遍伴有失眠,长期失眠可导致抑郁发作,抑郁与失眠易处于共病状态。单纯抑郁症患者复发率为13%,而共病失眠的抑郁症患者复发率可高达65%[3]。当前抑郁障碍共病失眠的首推疗法是抗抑郁药和辅助使用镇静安眠药治疗,而临床仅有53.1%的患者接受药物疗法[4],长期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耐药性,停药难度大[5]。研究显示,低质量睡眠负性情绪与自杀风险呈高度相关性[6-7]。因此,需为患者群体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观点,旨在研究体质与疾病之间的关系[8]。王琦教授团队在临床调研基础上,依据机体阴阳气血津液状态,将人体分为九种体质类型[9]。不同体质类型影响机体对外界疾病的易感性,影响疾病的发展倾向[10-11]。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调性,针灸疗法有整体性,抑郁与失眠的易患体质具有一致性[12]。通过以体质为切入点,以针灸为治疗手段,探析抑郁障碍共病失眠防治方案,以期为患者睡眠质量和负面情绪精准化调整提供思路。
1 体病相关
“体病相关”强调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体质秉承于先天,“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有不同。体质亦受制于后天,“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在先后天因素综合影响下,个体体质具有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使机体对疾病易感性也有不同,同一致病因素“壮者得之,气行而愈,弱者得之,发为病也”。《灵枢·百病始生》言:“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克其形”,强调偏颇体质是疾病产生的基础。
在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中,某些体质机体处于抑郁与失眠的易感态,稍遇情绪刺激或虚邪贼风,心神易损。体质状态可预测疾病发展倾向[13],某些具有相似病机的慢性疾病极易在共同易患体质背景下形成共病模式。抑郁障碍共病失眠属一体多病,而对于这两种疾病是否形成共病模式,体质状态具有可预测性,使早期识别疾病成为可能,因此,需进一步分析抑郁障碍及失眠与易患体质之间的联系。
2 抑郁障碍共病失眠的体质分析
2.1 失眠的体质特点
睡眠的质与量取决于营卫运行,“营卫之气,昼行于阳则寤,夜行于阴则寐”,营卫之气运行正常,人体昼夜寤寐节律稳定[14]。而营卫之气的运行与体质相关,《灵枢·大惑论》中有载:“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涩,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精,则欲瞑,故多卧矣。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卧焉。”可见,在不同体质内,营卫之气运行是有差异的,体健之人,其睡眠质量高,而体形偏弱之人,睡眠较少或质量相对表浅。
失眠的发生与某些特定体质有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是目前常用的睡眠质量测评量表,简单易行且有诊断价值[15]。通过对受试者量表评分与中医体质关系分析发现,气郁质、气虚质与PQSI评分呈正相关[16]。为进一步明确失眠易患体质,各学者对失眠的易患体质进行调查研究[17-19],综合表明气郁质、气虚质及阳虚质是失眠发病的高频体质。气郁质因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阻而成,气机疏泄失常,郁而化火,上扰神明而发为失眠;气虚质多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魂不安,难以入眠;阳虚质因阳气不足,无以蒸腾肾水,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则扰乱心神,发为失眠。
2.2 抑郁障碍共病失眠的体质特点
情志能否致病不仅与刺激的量、度有关,更与机体体质相关。体质不同,人们对情感刺激反应、耐受度不同,体质特征影响机体的性格类型和精神状态。杨小燕等[20]明确抑郁状态与中医体质有关。邓玮瑜团队也对此进行讨论与证实[21]。
关于抑郁障碍的中医体质,冯文林等[22]提出,抑郁发病与气虚质相关。多位学者调查得出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是抑郁症的主要体质类型[23-25],并提出“气积而郁,气虚而郁”。郑金枝[26]提出,阳虚质失眠患者多伴有抑郁状态。综上可见,抑郁障碍与失眠易患体质具有一致性,以气郁质、阳虚质及气虚质为主,为二者共病提供体质基础。
气郁质人群肝气疏泄功能偏弱,对情绪刺激较为敏感,在面对突发精神刺激时,难以有效自我调控,相较于其他体质罹患抑郁障碍和失眠的危险性较高。董丽丹等[27]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气郁质易感抑郁障碍进行首次证实。气郁质机体因情志因素影响发生失眠,而失眠会使气机更加不畅,情志失调,形成恶性循环。阳气对机体有温煦、推动、兴奋的功能,阳气不足,难以升发疏泄气机,气机塞滞易致情志抑郁。阳气虚则机体阳气“闭藏”功能下降,从而影响睡眠质量。气虚质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脾虚血亏,对情志的控制能力不足,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点[28],气虚则脏腑气化功能减弱,致使机体神魂不安。
为进一步明晰抑郁障碍与失眠共病的体质特点,有学者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进行体质测评,发现痰热内扰证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得分的相关系数P值小于0.05,成正相关;与抑郁得分相关系数P值大于0.05,无相关性,表明以痰湿、湿热体质为主的失眠不易共病抑郁,而更易共病焦虑[29]。
同种体质类型对有相似病机的某类疾病具有高度共患性,体质为抑郁与失眠提供共同的滋生场所。气郁质、气虚质及阳虚质这些体质类型对情绪刺激调节能力不足,对于抑郁与失眠来说,属于共同易感体质。明确此点后,对初有睡眠质量下降和消极抑郁情绪人群,进行体质辨别,锁定风险体质人群,可做到早识别、早干预,防止失眠症状或不良情绪进一步发展,亦可阻断因首发症状折磨共病其他精神疾患的病情发展。
3 针灸调体
中医在调整体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针灸疗法因安全无毒副作用,受到广泛关注。针灸调理偏颇体质具有多元化治疗特点,既有传统毫针,又有中西医结合之电针、穴位注射等,既有常用艾条灸、隔物灸,也有无艾火灸、器皿灸,以及三棱针法、皮肤针法、耳穴压豆等其他针法。针灸平调气血阴阳,补虚泻实,可纠正偏颇体质,亦是调理情绪与睡眠的关键治疗方式[30],针刺腧穴可有效刺激相关区域的脑神经活动[31],对机体的睡眠与情绪有积极作用。
3.1 气郁体质
“郁病虽多,皆因气不周流”,气机郁滞是情绪紊乱的重要机制[32],气郁质调整以梳理气机为主要内容。《素问·五脏生成》载:“诸气者皆属于肺”;《医碥》指出:“因郁不舒,则皆肝木之病”,肝肺之于气机,有“龙虎回环”之称。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则健,胃降则和。故调畅气机应以调理脏腑气机为主要方向,重点腧穴有鱼际、合谷、太冲、期门、膻中、中脘等。其中鱼际开宣肺气,顺调胸中气机,行气解郁[33]。太冲为肝之原穴,期门为肝之募穴,取之疏通郁滞肝气,调畅气机,然“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取中脘以宽中理气,健脾宁神。合谷、太冲为“开四关”组合穴位,调节一身之气升降[34],膻中为气之会,善理气行气,均为改善气郁质有效腧穴。
3.2 阳虚体质
阳气不足,浊阴必乘,痰浊阻滞,情志淡漠。针灸调整阳虚体质,以任督脉为主。督脉总司一身之阳气,印堂、百会相配,具有宁神定志之效。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在《灵枢·无色》中该位对应“心”,对心神不安有直接调整作用。百会为手足少阳、足太阳、厥阴与督脉之会,诸阳汇聚之处。《张氏医通》提出:“六腑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朝会于高巅”,指出百会总司诸经气血,有刺激阳气生成之效,同时配以阴经神门、三阴交,阴阳同调,共同补益阳气,温阳固肾。洪永波[35]取百会、印堂,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神阙、气海、关元是重要的温阳穴位,灸之益火温补。张新普等[36]提出壮灸神阙穴既可调整阳虚体质,又可缓解抑郁症状。少阳是人体阳气的转枢点,具有调节内外阳气盛衰的功效。调节少阳之“枢”(三焦、胆)[37],可达到调畅情志,升发人体阳气的目的。
3.3 气虚体质
气虚质机体能量不足,以脾虚气血不足为基础,心神难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调整气虚质明辨择穴诸如足三里、阴陵泉、天枢、肺俞、太渊、气海、关元等。阳明经多气多血,天枢可调脾胃升降之气,脾胃功能强健,运行有度,则气血生化有源,气血盈盛,神有所安。足三里为胃经合穴,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均为健脾运气之要穴,取之健脾益气、调和气血,使气血充沛,流通调畅有序。肺经中府、肺俞及原穴太渊,对“悲则气消”而成的气虚体质有良好刺激作用[38]。气海、关元均为补益要穴,大补元气,使五脏气血调和,从而纠正气虚质。
4 结语
偏颇体质是疾病产生的基础,抑郁与失眠易患体质类型具有一致性,使对抑郁障碍共病失眠的早期预警成为可能。针灸可激发及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促进气血调和。将针灸与体质学说相结合的目的是通过体质辨识及调整,对易患体质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让抑郁障碍共病失眠的状态不出现、少出现、迟出现,减少共病患者心理及经济负担。针灸干预的同时应配合饮食起居、运动锻炼,逐步改善气郁、阳虚和气虚体质,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在调整体质过程中,医者还应为患者渗透并普及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针灸调理体质的优势性,提高患者对疾病早期预防意识,激发治疗信心,树立体质养生意识。
抑郁与失眠互为因果,临床治疗中“郁去则寐安,寐安则郁去”。抑郁障碍共病失眠两病交织,病因病机复杂,而体质易辨且不易变,因此从体质入手研究防治此病是一个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