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干预作用*
2023-02-10欧阳侯静曹丽洁付铄淇
欧阳侯静,曹丽洁,付铄淇
唐山市第三医院急诊科,河北 唐山 063101
急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各种病毒和细菌以及病原微生物感染支气管黏膜导致其发炎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以咯痰、发热、咳嗽、肺部干湿啰音为主,同时也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现象[1]。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声嘶以及吸气性喉鸣。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支气管肺炎、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甚至会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给予安全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3]。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融合了现代医学与中医护理学的理念,能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增加护理安全性。本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炎恢复中所起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于唐山市第三医院的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3岁,平均(2.26±0.58)岁;病程1~14天,平均(7.23±2.12)天;就 诊 时 体 温37.5~40.5 ℃,平 均(38.63±1.62)℃。对照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3岁,平均(2.21±0.62)岁;病程2~15天,平均(7.42±2.33)天;就诊时体温37.6~40.6 ℃,平均(38.35±1.72)℃。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4]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2)以干咳或伴有痰、发热以及肠胃不适等临床症状和肺部干湿啰音体征为主要依据;3)结合X线胸片见两肺纹理增粗;4)血常规中血细胞计数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1)小儿哮喘、急性感染性喉炎、小儿肺炎等;2)结核、真菌等引起的慢性咳嗽。
1.4 方法对两组患儿进行抗炎、抗病毒、止咳、退热等常规治疗。
1.4.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护士严格遵医嘱予化痰、止咳、抗病毒、抗炎等对症治疗,同时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告知家属治疗期间注意事项,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保持患儿病房环境干净整洁,空气通畅、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温和,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严格限制病房探视时间、频率等。医护人员及家属保证患儿自身卫生状况,避免病原菌感染和发生其他疾病,使患儿保持稳定情绪,减轻由心脏负荷增加的呼吸困难等症状,嘱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6]。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结合护理模式。
1.4.2.1 情志护理 患儿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存在不同程度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导致患儿机体内激素分泌异常,不利于治疗[7]。医护人员要多与患儿沟通,可通过与患儿讨论动画人物、给患儿讲故事的形式增加好感度。中医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病情发展息息相关,情绪苦闷悲伤会损伤肺经,需对患儿加强情志护理及耐心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儿及家属交流攀谈,建立和谐的沟通渠道,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尽量满足患儿需求,消除负面情绪[8]。
1.4.2.2 呼吸道护理 关注患儿呼吸道内分泌物残留情况,每日雾化吸入1~2次。根据病情发展,必要时低流量吸氧。可通过叩背和引流等方式帮助患儿排出痰液,给患儿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9-10]。可针灸肾俞、肺俞等穴位,连续10天。也可用电磁波治疗仪对患者胸部及背部进行照射,每日2次,每次45 min,治疗1周。
1.4.2.3 推拿+穴位敷贴护理 清板门、清肺经、清大肠经、重掐四横纹、顺运内八卦、清天河水、分推膻中、分推肩胛骨、揉肺俞、揉中脘,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5 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中药穴位贴敷:药物的主要成分为炙麻黄、生胆南星、黄芩、大黄、芒硝、没药、乳香等[11]。同时,配合中药透皮贴进行穴位贴敷,选取定喘、膻中、天突、肺俞、大椎等,取大黄、白矾、白芥子等药物粉碎成药粉,以生姜榨汁,加入适量蒸馏水调至浓度为50%~100%的姜汁。协助患儿采取站位或坐位,将背部暴露,将药物制成1 cm×1 cm大小的药饼,贴敷在穴位上,每天1次,每次3~4 h,每个穴位1贴,7天为1个疗程,皮肤不耐受患儿可隔日贴敷1次,治疗1个疗程。
1.4.2.4 中医食养护理 患儿脾胃虚弱,应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蛋白质丰富的饮食为主,禁食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保障患儿消化能力;同时注重饮食搭配。护理人员可指导患儿食用含有百合、黄芪、人参、莲子、白术、党参、山药的药膳,可选择适量水果、红枣粥、银耳汤等[12]。
1.4.2.5 呼吸训练 护理人员指导患儿学习并练习呼吸训练,患儿采取仰卧位,放松全身肌肉,两手交叉放置在小腹部,鼻子缓缓吸气,腹部呈现相应的隆起状态,家属及护士及时引导患儿通过手掌感觉腹部气腹状态,并适当给予患儿腹部压力,患儿慢慢呼气,直至腹部恢复平坦,反复练习,以有效提高患儿抵抗力和免疫力[13]。
1.5 观察指标
1.5.1 血气分析 采用美国GEMP3000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1.5.2 症状消失以及住院时间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退烧时间、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
1.5.3 自我感觉舒适程度 护理2、4、6天后采用线性模拟方法评判患儿舒适程度,总分为10分。0分:无任何不适,并且有良好的舒适度;1~5分:有一些不适情况;6~7分:舒适度减小,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舒适;8~10分:症状更加严重,不舒适程度严重增加。总分与舒适程度成反比。
1.6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儿氧分压均高于护理前,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比较(±s)
注:1 mm Hg≈0.133 kPa
?
2.2 症状/体征消失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患儿护理后退烧时间,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d
?
2.3 舒适程度评分两组患儿护理2、4、6天后舒适程度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舒适度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儿舒适度评分比较(±s) 分
?
3 讨论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范畴,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其以婴幼儿多见。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肺炎喘嗽。因小儿“肺脏娇嫩”,易感外邪,感邪后易于内犯于肺,临床多见咳嗽、咯痰、发热、流涕、咽红、舌红、苔黄等[14]。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一定复发性,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有较大影响。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儿预后良好密不可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由于患儿胸背部分肌肉发育不够完善,急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容易造成患儿呼吸肌疲劳,从而诱发运动受限,而呼吸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大脑皮层支配,通过呼吸运动的调节和控制可改善呼吸功能,当呼吸肌随意运动增加时,可以相应增加呼吸容量,进而改善氧气的吸取和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可改善患儿胸廓顺应性,进而改善肺组织顺应性,促使呼吸肌收缩功能改善,提高患儿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并且随着血液循环的改善而改善患儿血氧分压,降低患儿二氧化碳分压,阻止因活动受限造成的废用性肌萎缩和肺功能部分丧失,减少肺组织弹性病变[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后退烧时间以及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出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在护理2、4、6天后舒适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实施中通过情志护理帮助患者宣泄情绪,调节七情,改善不良情绪;在中医饮食护理中,借助于药膳调理脾肾、肺气不足;在中医推拿+穴位敷贴中,通过对板门、肺经、大肠经、四横纹、内八卦、天河水、膻中、肩胛骨、肺俞、中脘的按揉与推拿,疏通经络,避免外邪入侵;对定喘、膻中、天突、肺俞、大椎等穴位进行敷贴,促进祛邪肃肺、止哮平喘。同时,西医采用呼吸道护理及呼吸训练可改善患者呼吸情况,增强肺部通气量,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有效结合可为患者治疗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提高患儿临床疗效及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