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半灌木扩张过程中植物种间联结性研究
2023-02-10晏昕辉拓行行李美慧祁旭阳吴佳琪杨梦茹王子临王亦波李维军温仲明
晏昕辉,拓行行,李美慧,祁旭阳,吴佳琪,杨梦茹,王子临,王亦波,李维军,温仲明,李 伟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宁夏 固原 7560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灌木扩张或灌丛化是指植物群落中原生灌木、半灌木等木本植物的密度、盖度和生物量增加,原有植被景观及其生态学过程发生显著改变[1]。灌丛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全球10%~20%的干旱和半干旱草地已经发生了灌木扩张[2-4]。受气候变暖、大气CO2浓度升高和人类活动等影响,灌木扩张的面积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加[1,5]。灌木扩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尽管前期的研究已经从植被格局、生态水文、土壤侵蚀和水土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灌木扩张机理及其生态学效应[7-8],但很少有涉及灌木扩张过程中植物种间联结性的相关研究。
物种间联结性是植物群落结构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基础,群落中物种间的互作和协同演变,使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物种联结性(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或称种间联结性,是指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通常是由于群落生境的异质性影响了物种的分布进而引起物种联结性发生变化[9]。物种联结性主要包括总体联结性和种对间联结性两种,其中总体联结性主要反映群落的稳定性,当为正向时,表明群落内物种间互惠共生,稳定性较高,反之则表明物种间彼此竞争,相对不稳定;种对间联结性则表征物种对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关联表示对一方或者双方有利,负关联表明对一方或对双方都不利[9-10]。种间联结性不仅能够反映种群的动态变化,也可以预测群落的组成和稳定性。通过对物种关联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揭示群落的构建机制,为植被恢复和重建以及物种多样性保护等实践活动提供理论依据[10]。
目前,种间联结性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各个领域,如优势种群关联性分析、种间竞争、正相互作用、植物群落演替等,但尚缺少不同灌木扩张强度对物种间联结性影响的相关研究。通过对灌木扩张过程中物种对间及各植物类群间(灌木、草本)联结性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反映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及群落稳定性,还能预测物种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响应。此外,利用联结性分析探究物种间的互作相较于其它方法(如去除实验),其操作更简单也更容易实现。鉴于此,本研究以宁夏云雾山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选择3个半灌木扩张强度(轻度、中度和重度),并以未发生半灌木扩张的草地作为对照,深入分析物种间联结性及其随扩张强度的变化。该研究旨在为半干旱区天然草地稳态转变过程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制定该区草地生态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本试验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云雾山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图1)进行(36°13′~36°19′ N,106°24′~106°28′ E),该基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北部45 km处的宁夏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度为1 800~2 150 m,自1982年以来一直施行禁牧。该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温7℃,7月最高气温22~25℃,1月最低气温—18~—15℃,全年0℃以上积温2 847~3 592℃,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 300~2 500 h,年均降水量为440 mm,其中有60%~75%的降水集中在6—9月,研究区土壤类型为山地灰褐土和黑垆土,pH值为7.9~8.2[11]。云雾山植被类型为温带典型草原,草本植物优势种和建群种主要有本氏针茅(Stipabungeana)、大针茅(S.grandis)、甘青针茅(S.przewalskyi)等;半灌木植物主要有白莲蒿(Artemisiasacrorum)、百里香(Thymusmongolicus)和甘肃蒿(A.gansuensis)等[12-13](图2)。
图1 研究地点
图2 研究区半灌木扩张草地景观
1.2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参照Guo等[14]研究方法,于2021年8月,将研究区域按照半灌木的重要值划分为未发生半灌木扩张的对照(Control group,CG)、轻度半灌木扩张(Light subshrub expansion,LSE)、中度半灌木扩张(Moderate subshrub expansion,MSE)和重度半灌木扩张(Heavy subshrub expansion,HSE)共4块样地(表1),在每个样地中地势相对较为平坦的草地设置1个8 m×8 m的大样方,并将大样方划分为大小为50 cm×50 cm的256个小样方格,并依次对每个小样方进行物种种类、株数以及高度群落学调查。单子叶植物以植被调查区内出现的一级分枝数为基准测定;双子叶植物以植被调查区内出现的总株数计算,以一个株丛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15]。
表1 研究区域详情及半灌木扩张划分标准
此外,我们将群落中的物种按照生长型分为半灌木和草本两大类,其中对照组中半灌木主要为白莲蒿和甘肃蒿;轻度扩张下半灌木为白莲蒿、甘肃蒿和百里香;中度和重度扩张下半灌木为白莲蒿和百里香。群落中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由草本间、半灌木间以及草本与半灌木之间三部分组成。
1.3 数据与分析
1.3.1物种重要值 选择物种的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密度和相对生物量作为计算物种重要值的指标[14]。公式为:
1.3.2物种总体联结性 物种种间联结测度指标2×2联列表是种间联结测定的基础,通常是首先把要测定的成对物种在取样中的存在与不存在数据,排成2×2联列表,再将其联列表内的数据代入数学公式进行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结果来分析确定成对物种间的联结程度。a表示两种物种均存在的样方数;b表示只有其中一种物种存在样方数;c和d表示两种物种均不存在的样方数[16]。
采用Schluter提出的方差比率进行检验[10],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为物种总数,N为总样方数,Tj为样方j内出现的物种数,ni为物种i出现的样方数。t为样方中种的平均数,VR值为群落内植物种的总体联结指数。
1.3.3经Yate’s矫正的χ2统计量 χ2统计量度量用于定性的描述两两物种间的显著联结程度。种间联结测定的应用中,由于取样为非连续取样,自由度为1,因此,χ2统计量度量采用Yate’s的连续校正,其公式为[10]:
χ2统计显著性根据χ2值判别,通常P>0.05即χ2<3.841时,认为两物种间独立分布,即中性联结;0.01
6.635时,认为种间联结极显著。ad-bc>0为正联结,ad-bc<0为负联结。
1.3.4联结系数(Association coefficient,AC) 联结系数AC的取值范围在[-1,1]。当AC值越接近1时,种间联结的正联结性越强;当AC值越接近-1时,种间联结的负联结性越强;当AC=0时,各物种完全独立[17]。
若ad≥bc,则
若bc>ad且d≥a,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