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指引下中医药文化跨国界传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3-02-10金凯黎
金凯黎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 苏州 215300)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作为中华文化代表的中医药文化也经历了兴起、发展、挫折与崛起各阶段,虽“屡遭荼毒”,但仍因其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及国际舞台上继续发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与哲学,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受得起时代的推敲,担得起全球健康的重任。现今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让中医药文化在新的国际情形和要求下继续保持蓬勃生机,使中医药文化在更高层面及更深层次进行国际汇通,这是新时期每一位中医药人应该努力的方向。
1 中医药文化的内涵
中医药是医学、技能、经验以及文化的融合,具有实用性和文化性,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与哲学,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与人类的生命、生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息息相关。中医药文化融汇了中国古代儒、道、法、墨等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理论的核心是“仁”,以人为本,这种人道主义思想,造就了医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生命至上”的行为道德准则[1]、仁爱仁心的医德医风和大医精诚的精神价值追求,衍化为中医药文化中的“仁德、仁术、仁人”。儒家还提倡“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正如中医药强调“阴阳平衡、调和致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悬壶济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内核。中医药还提倡“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更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 年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 周年时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文化价值。道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医药吸收道家精华,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理念,推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应主动顺应自然、适时养生,注重预防和调摄。墨家主张的“兼爱”本质上与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是一致的,都强调医者应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贫富与贵贱,涵盖了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内涵。
中医药最突出的哲学思想是整体观与辨证论治,吸取的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和理念。“整体观”强调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必须从整体出发,调整脏腑的整体功能,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辨证论治”则是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人们所表现出的不同状况,给予针对性的调理和治疗,辨证论治的实质是个体化治疗,具备精准治疗的理念。中医药在长期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传承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原创优势的疾病防治和健康维护认知体系,形成了太极思维、象数思维、整体思维及辨证思维四大中医思维模式,哲学思维和理念是中医学理论内核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纲领[3]。
因此,中医药文化内涵包含中医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4],其中的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摄生保健、疾病预防、身心健康等核心价值、思维理念均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找到源头,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润下的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有机整体观、人文医学观、和谐均衡观和养生防病观正在逐渐走近生活、走近群众,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传播中医药文化[5]。
2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和现状
2.1 国家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0 年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中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6],开创了中医药文化跨国界传播的新局面。2017 年1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7]明确指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落实中医药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加强中医药国际文化传播项目的落地实行,要将中医药海外发展重点放在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基地、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和中医药国际标准建设中来。2017 年5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的演讲中指出“在‘一带一路’中要开展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合作[8]。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实施100 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2.2 国际社会关注的机遇 2015 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生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全世界为之震惊,她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研究中医药获得此殊荣的科学家,世界各国民众也因此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中医药,积极探索中医药的奥秘。2019 年5 月25 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72 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标志着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代表的整个国际公共卫生系统对来源于中医药的这部分传统医学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是对中医药在中国、在国际上应用日益增多这一现实的认可,这对于中医药走向世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3 海外传播带来的机遇 中医孔子学院在先前孔子学院的基础上引入了中医药知识、中医药技术、中医药文化,并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挂牌。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 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已签署86 个中医药合作协议,每年约13 000 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20 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全球78 个国家240 所孔子学院开设中医、太极拳课程,有中医孔子学院9 所[3]。在“一带一路”的催生下,中医药海外中心也在蓬勃发展,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中心一品牌、一中心一特色”的发展模式。
2.4 中医药团体机构推动形成的机遇 世界中医药学术团体、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国外知名高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这些机构把握中医药传播发展的大好时机,扩大中医药教育科研合作与交流,培养跨国界中医药人才,打造中医药品牌。在海外,中医药诊所和从业人员已有较可观的数量基础,也构成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推动力。
当然,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复杂、文化差异较大,以及现代医学的冲击、中药药材与剂量等问题,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中医药文化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与困境[9]。如何将中医药学中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辨证、四气五味等抽象的中医语言与内涵、中医学经典著作中的医古文精准翻译并且原汁原味传递给对方,让中医药文化“更接地气”,这些是传播过程中首要面对的并且会影响中医药文化传播深度与广度的大问题。另外,各个国家的文化认知度和社会接受度不同,中医药文化的“亲民度”如何,能否吸引到“外国粉丝”,会直接影响中医药文化打开“国际市场”的成败。再有,各界媒体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解读与宣传是否到位,若存在错传、误传都将直接影响中医药的“国际形象”。一系列问题都摆在面前,让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在“一带一路”指引下中医药文化跨国界传播的对策。
3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对策
3.1 坚守文化自信 当好先行排头兵 中医药文化吸收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医药文化基因,创新中医药文化表达方式与传播路径[10]。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中医药应顺势而为,把握全球关注生命与健康的机遇,当好“排头兵”,引领“全民健康”的潮流。以文化为先导,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符合当地的中医药传播策略,鼓励国内有实力的药企和中医药院校走出去,与当地中医药研究团体共建研究院或研究所,以促进文化价值外的更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3.2 深入了解需求 全面提升策略 中医药文化传向海外是为了让更多人接受中医的养生康复理念、“防重于治”的思维方式。我们要了解各个国家的需求,深入群众内部,针对不同的反馈来制定中医药传播策略。可以通过文献回顾,针对中医药擅长的常见病、慢性病及新发传染性疾病中各国历来的处理方式,对比分析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把握中医药尚需努力的方向。也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采访的形式,了解群众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见和建议,汇集多方信息反馈加以分析,进一步改良传播方式,倡导中医药对生命健康的积极作用。
3.3 规范标准体系 赢得群众认可 目前,我们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国际化标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国际化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必须组织业内专家参照国际健康服务标准建立适应国际的中国特色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标准[11]。外国民众对中医治疗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疑惑与误解,保障医患双方权益的规范化技术操作流程已经迫在眉睫。同时,在中药材的遴选上,要完善中药炮制技术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标准化配置。最后,目前中医药只在少数东南亚及南亚国家拥有合法地位,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尚未承认中医,中药的实际效用也未得到批准,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争取以立法保障中医药在当地的合法地位,加快中医药的推广与运用。
3.4 善用宣传媒介 提升综合影响力 当今世界自媒体已成为传播趋势,传播中医药文化不仅建立在“中国日报(China Daily)”或“BBC 新闻(BBC News)”等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借助于“Face Book”“Twitter”“Instagram”等新媒介,在了解信息的同时进行相互间的交流。要进一步借节造势,开展“中医药文化节”,创立中医药文化展示平台,举办世博会、中医药文化展、中医药高峰论坛,宣传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加强中医药文化民间传播力度,要充分发挥好国内各类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在出访“一带一路”国家交流业内知识的同时,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带一路”国家对于中医药的认同。近年来我国出境游客日益增多,要发挥好人流量这一优势,让每一位出境游客成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使者,在境外宣传好中医药文化,提高外国人民对于中医药的认同感,从而形成一种从下而上、自发而然的中医药文化认同。
3.5 强化人才培育 助力传播发展 中医药文化作为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体系,既具有汉语言文化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独特的表达体系[12]。因此,首先,要提升中医药学者的汉语基本功,牢牢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理解中医思维、接受中医道德及价值取向。其次,要加强中医药学者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使他们能将中医药文化中的精髓、思想精神准确地传递给国际大众。同时,我们需要加大中医药典籍的翻译、出版,规范中医药固定名词的翻译标准,优先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学术期刊刊印英文版,提升中医药学术总体影响因子。也可结合国际生的交流,开展合作办学,通过国内外中医药学者的双向学习、交流,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间的传播。
3.6 分享抗疫经验 提升中医药话语权 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国在2 个月左右的时间,控制了疫情传播,这其中中医药治疗功不可没。要以此为契机,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提供疫情防控方案,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阐释中医药防治机制,除提供中药汤剂、食疗、熏洗、香囊等中医药预防方法外,还有恢复期的功法、针灸、推拿等方法,让世界感受中医药的重要作用。要组织相关方面的顶级专家学者,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的翻译工作,第一时间全球共享,并利用“云诊室”,通过中医专场会诊,分享救治经验,提升中医药话语权。
4 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正在迎来新春天,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药传递着中华儿女崇尚自然、和谐致中、仁爱精诚的民族精神,借着这条“新丝绸之路”,有助于各国民心相通,同享养生与健康。促进中医药文化跨国界传播,更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