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运用
2023-02-09李双双
李双双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大学)
《海的尽头是草原》是一部于2022年上映的主旋律电影,其创作背景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1960年中国自然灾害和饥荒肆虐全国,南方城市的孤儿过多,最后这些孤儿只能被送往内蒙古让当地的牧民抚养的故事。这一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故事,展现了汉族家庭与少数民族家庭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同时展现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这部电影的成功表明,少数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可以被用于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使电影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接地气,同时也可以推广和传承民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增强民族团结和认同感。
1 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运用
在我国电影史上,除了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将方言作为主旋律电影的一部分也有很长的历史。我国早期的电影中,方言通常用于表现人物身份和地域特色,以及营造独特的故事氛围。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方言的使用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也更加精细和有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国内电影将方言作为一种创作手段,来表现电影故事的复杂性和真实性。这一时期,许多电影都使用了方言,如宁浩的重庆方言电影《疯狂的石头》和冯小刚的河南方言电影《一九四二》等。这些电影通常是在当地方言或方言系别的基础上进行拍摄和制作,通过语言的表达来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语言电影和方言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一些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电影和方言电影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广泛的观众群体。同时,一些导演也将少数民族语言电影和方言作为表达个人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的重要方式,通过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的表达,更加真实地描绘出人物的生活、情感,使电影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观众需求。
2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的少数民族语言创作分析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展现了汉族孤儿到内蒙古生活后有了新的蒙古语名字、有了新的语言、有了新的额吉(妈妈)等情节,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对生命的热爱。该电影通过独特的文化背景来展现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如广袤的草原、独特的民俗文化、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等,这些元素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让观众对当地的文化风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为影片主题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同时也凸显了主题中强调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它可以更贴近民众,更好地表现人物形象,突出角色的性格和特点,并在电影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少数民族语言对于主题表达的影响
语言的运用可以对电影主题产生重要的影响。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通过讲述“三千孤儿入内蒙”,草原人民养育他们长大成人,为国家作贡献,成就一段历史佳话的故事,来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这一主题。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让该影片更加真实自然,能更好地表现角色的生活和情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角色的切身感受。此外,影片中通过不同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展现了中国广袤的土地和多元文化的特点,加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语言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和直接的交流工具,是电影中不可回避的内容,也理应呈现出现实中多姿多彩的景象[1]。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影片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于中华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让观众更好地体验到祖国的多彩风情和独特魅力。总结来说,少数民族语言对于影片主题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可以使得故事更具有民族特色和真实感,增强观众的认同感。二是增强角色的个性。在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可以使得角色更具个性和可信度,增强角色的吸引力。三是强化故事情节。通过使用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可以在电影中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气氛,从而强化故事情节。四是凸显故事主题。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可以凸显故事的主题,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2.2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少数民族语言对于人物塑造的作用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对于人物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是来自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特点是影片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在影片中,蒙古族人经常使用当地的语言来交流,这不仅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同时可以加深观众对人物的印象,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例如,影片中的杜思珩想骑马穿过草原去呼和浩特,坐着火车去上海找妈妈的种种经历,其间人物在沟通交流时使用的是蒙古族语言。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社会背景和故事,牧民们对草原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珍视,以及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而且,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也可以为人物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加细腻的刻画,让观众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之间的情感。在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根脉中,少数民族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关联着电影叙事,以物质性材料作为视听元素建构电影时空,在音画结构里确立人物身份、叙述宏大的立场[2]。因此,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对于人物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让人物更加真实可信,增强了观众对电影中人物和故事的代入感与共情。影片通过对主要角色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乐观精神。人物形象既符合现实,又充满人性的温情,让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是在杜思珩在草原上的成长和对草原文化认同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影片在人物塑造、民族文化展现和主题表现方面的表现力,也使得角色更具个性和可信度。
3 主旋律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3.1 主旋律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对于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呈现
电影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维系。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一种地方特色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表现出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化。多元化方言的使用是不同民族文化在电影视听语言中最为直观和生动的表达,彰显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3]。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电影可以打破民族限制,有利于使当地文化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也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推广,也为当地的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电影市场上,少数民族语言成了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让当地电影市场更具文化特色和商业价值。另外,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也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使用了内蒙古的少数民族语言,让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到这个地方的民族文化特色。电影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场景,如杜思珩刚到草原、杜思恒和其他牧民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这与电影所表达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情感相呼应,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和亲和力。此外,电影中还融入了蒙古族的音乐,营造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不仅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也增强了电影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这个地方的文化和情感。
少数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鲜明的标志,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少数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地区人们日常交流的基本语言形式。电影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当地的文化、风俗和生活方式,表现出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其次,少数民族语言往往以当地的风景、建筑、服饰、习俗等为背景,讲述当地人的故事,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电影中,使电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主要以内蒙古草原为背景,展现了当地特有的地貌、气候和风土人情。草原的辽阔是这部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广袤的草原风光和辽阔的天空成为电影中重要的视觉元素。在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也增强了电影的民族特点,展现了内蒙古草原地区的独特魅力。
3.2 主旋律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对于推广文化的作用
电影的制作和推广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作具有少数民族语言属性的电影需要大量当地的人力物力,推广少数民族语言也需要当地的文化场所和社会资源。因此,少数民族语言电影的制作和推广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电影产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当地的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在展示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通过小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宏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守望相助、荣辱与共的母题——民族团结[4]。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成为各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语言不仅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还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电影在展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的同时,也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工具。在电影中,语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对于影片的情感、故事和人物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语言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影片类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电影是一种以少数民族语言作为主要语言的电影,它通过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展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电影中,少数民族语言不仅是一种语言工具,也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电影中人物的故事背景、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通过使用方言,电影不仅能够传达故事情节,也能够传递文化信息,使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的内容。因此,少数民族语言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4 主旋律电影中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交叉使用的文化意义
在主旋律电影中同时使用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效果。首先,使用方言可以更真实地表现人物和民族特色,使观众更加容易感受到故事所发生的环境和背景。相比之下,普通话可能会让观众感到更加平淡。另外,使用也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例如,在一些主旋律电影中,通过使用方言,可以更好地展现当地人民的平凡生活和坚强精神,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主题的重要性。同时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还可以在情感层面产生更加强烈的对比效果。例如,在一些爱情片中,男女主角来自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方言,这种语言上的隔阂也增强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冲突和分离感。总之,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在电影中的使用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表现方式,具体要根据电影的主题、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但从艺术和审美角度来看, 电影千篇一律地运用普通话,并不都能有效表达思想内容, 促进艺术的创新[5]。比如,在电影《一点就到家》中,主人公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来回切换的意图主要是呈现出现代都市生活中方言和普通话并存的状态,以及随着社会变迁,方言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减少的现象。电影中主人公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切换,反映了现代都市中年轻人面对多元化文化的选择和融合,同时也表现出方言文化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沉寂。导演通过这种方式来探讨方言和普通话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关系,并且希望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多样性。
5 主旋律电影中应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注意事项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也产生了一些争议。一方面,方言可以为电影营造生动的氛围,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使人物的语言表现更加地道,为故事带来更强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熟悉该方言的观众。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可能会影响观众的理解,甚至降低观赏体验。因此,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对该少数民族语言的熟悉程度,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要求,以及对观众的影响等。
主旋律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和社会责任,它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承担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所以在应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识方言文化。使用方言前,电影制作人要对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有充分的了解,以避免使用错误的方言。二是注意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适宜性。使用时需要注意其适宜性,确保不会有污名化、歧视或侮辱等情况。三是考虑可理解性。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应该考虑其可理解性,确保观众能够理解并接受。四是考虑其是否能够增强电影的艺术性。使用方言应该对电影的艺术性有增强作用,而不是削弱。五是适当使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数量和方式应该适当,避免使用过多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电影的整体效果。六是关注观众。在使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时,需要关注观众的理解情况,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关的解释或字幕。七是保持正确性。使用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时应该保持正确,避免使用不正确的情况。
6 结语
在主旋律电影中,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一是可以丰富影片的语言,使影片更加生动有趣。二是可以表现出人物的地域特征和人物间的文化差异,增强影片的观赏性。三是可以展现出影片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四是可以提高影片的审美价值,使影片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总的来说,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应当更多发挥主旋律电影的作用,坚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综上所述,主旋律电影中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运用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价值的电影元素,它通过在影像和语言的融合中展现文化多样性,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