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视域下学术期刊评价的优化转型
2023-02-09陈榕
陈 榕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随着元宇宙的兴起,人们对于虚拟世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也需要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转型和优化。如何利用元宇宙的技术手段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可信度,成为学术界和出版界共同面临的挑战。本文将着重探讨元宇宙如何助力学术期刊评价的优化转型。
1 学术期刊评价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源于对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借鉴,以核心期刊评价为主流,由专业期刊评价机构主导,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1]。其评价结果广泛应用于学科建设、基金项目、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学术评价方面。然而,由于功能外延的过度拓展,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也受到了质疑和争议。当前,学术界和出版界对期刊评价理念的正确性、期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期刊评价内容的合理性等提出了疑问,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1 期刊评价理念的“工具导向”
在期刊评价的价值向度中,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不可分割[2]。然而,当前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过于强调期刊评价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其目的性价值。“以刊评文”在学术界广泛存在[3]。这种评价方式是指以学术论文的发表载体来评价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相较于传统的学术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更加快捷高效,但也存在明显的片面性,因为“期刊影响力”并不能等同于“论文的影响力”或者是“论文质量”,这一点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4]。研究人员争相发核心便是“以刊评文”所造成的最为典型的后果。许多学术或科研机构都公开明确地采用某个核心期刊目录或自行选定一组期刊作为“核心期刊”,并规定在应聘、晋升、考核、申请项目、奖励等过程中,只认定发表在“核心期刊”中的论文。这种做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但也间接加剧了学术期刊评价的“工具”价值导向。由“以刊评文”延伸出的“以刊评人”现象,进一步激化了学术界对“以刊评文”的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诸如此类的学术现象如果演化得更为极端,将会使得期刊评价理念走向异化,期刊评价最初的目的导向也将会逐步丧失。
期刊评价的目的是客观、准确地评估研究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质量,以便为学术界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通过学术期刊评价,鼓励学术工作者进行创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学术人才、学术团队和学术体系健康发展。同时,帮助读者和学术机构更好地了解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从而更加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投稿和阅读。因此,学术期刊评价是学术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它不应该成为研究者追求学术绩效的“工具”,不应该扭曲学术期刊的自然生态,也不应该成为导致学术领域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的“导火线”。
1.2 期刊评价方法的“量化至上”
在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中,我国的期刊评价受到影响因子等量化评价指标的限制。尽管国内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进行了大量研究,评价指标也相对丰富,但主流评价方法和指标仍然集中在影响因子、引文量、文摘量和下载率等方面[5]。这种做法导致许多科研工作者和期刊编辑对期刊评价系统的认识存在偏差,忽略了影响因子无法完全反映期刊影响力的事实,从而误用期刊评价结果。在学术界普遍采用量化评价体系的情况下,主要关注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本期刊在短时间内的学术影响力。这导致科研人员和期刊更倾向于追求热门话题和行业焦点,以追求高影响因子和计量化影响力。这种趋势使得愿意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打造品牌期刊的编辑变得越来越少见,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一些冷门领域的研究发展。
评价方法的定量化具有一定的优点,如客观、精确、便捷等,但它忽略了一些难以量化的品质和行为,有可能导致量与质不完全对应,难以反映评价结果。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是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是利用数字或统计数据进行评估,可以提供客观的结果,但是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事物的属性;而定性评价则是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评估,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属性,但是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不能单独使用。如果只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可能会影响评价的质量,难以评估出学术成果的真正价值,因此需要将两种方法有机结合。
1.3 期刊评价内容的“标准模糊”
长期以来,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缺乏一个被学术界、学术机构和主管部门共同认可的评价体系[6]。虽然中文核心期刊也包括自然科学类期刊,但这些期刊并未得到作者和编辑的认可,也未被国际评价机构所接受。因此,大部分自然科学类相关研究成果都发表在海外的一些学术期刊上,如《自然》《科学》等世界顶级期刊,成为学者和评价机构所推崇的高层次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的评价体系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就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而言,虽然AMI(Amazon Machine Image,一种用于评估和评价云计算服务的标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GB/T 40108-2021)国家推荐标准的推出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人文社科期刊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但由于新标准和新指标体系的推出时间较短,目前还未在学术界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7]。
我国自然科学期刊评价一直采用“拿来主义”策略,未能建立适合我国自然科学期刊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6]138。自然科学期刊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将会导致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失衡,进而影响学术资源的分配。相比之下,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中文核心期刊情况要好一些。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具意识形态特征,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SSCI)来源期刊没有像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来源期刊一样成为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权威法则。尽管我国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类评价进行了多方探讨和研究,但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没有充分考虑各个学科、门类的特点,缺乏专业化、特定化的内容评价标准,需要实现分门别类、多元化和精准化的评价。不同研究领域对应不同的成果形态,期刊评价内容应该做到具体领域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起中国本土化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2 元宇宙特性助力期刊评价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三维的世界。风险投资家马修·鲍尔(Matthew Ball)认为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一是跨越现实和虚拟世界;二是形成成熟的经济体系;三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交互性;四是由多个参与者进行去中心化运营,这些特征将决定元宇宙的发展和成功[8]。作者和读者是学术期刊的两端,也是学术期刊评价的核心主体。在元宇宙环境下,学术期刊不仅能够更好地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也可以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交互方式,成为学术期刊评价的重要趋势之一。
2.1 虚实融合
元宇宙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数字世界。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化的世界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方式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学术期刊评价。传统的期刊评价主要依赖于实体世界中的数据和评价指标,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数据来源有限、评价指标单一等。而在元宇宙中,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更加丰富的数据和评价指标,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将元宇宙技术应用于学术期刊领域,其虚实融合特性可以为期刊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得期刊的影响力得到提升。例如,期刊可以通过在元宇宙中建立虚拟展览、虚拟会议等形式,吸引更多的读者和作者参与,从而扩大期刊的影响力。此外,元宇宙的虚实融合特性还可以为期刊提供更加真实、直观的展示方式,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期刊的内容,从而提高期刊的可信度。例如,期刊可以通过在元宇宙中建立虚拟实验室、虚拟模拟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和模拟数据,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期刊的研究成果。最后,元宇宙的虚实融合特性可以为期刊提供更加开放、创新的环境。例如,期刊可以通过在元宇宙中建立虚拟实验室、虚拟研究小组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作者和读者参与期刊的研究和创新,从而推动期刊创新发展。
2.2 去中心化
传统的学术期刊评价主要依靠专家评审和引用次数等指标来评价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评审过程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引用次数也不一定能够准确反映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而通过区块链技术来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学术期刊评价系统,也许可以为学术期刊评价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元宇宙的去中心化对期刊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元宇宙的去中心化评价机制可以通过多方参与和多维度评价,提高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二是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元宇宙的去中心化评价机制可以通过区块链等技术手段,确保评价数据的透明度和真实性,避免评价数据被篡改或伪造,提高评价的可信度。三是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元宇宙的去中心化评价机制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等功能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术成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学术界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元宇宙的去中心化评价机制可以为期刊评价带来更多的优势和机遇,能够推动学术评价体系的创新和升级。
2.3 高度同步
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可以让用户在其中进行实时的交互和沟通,这种实时交互性表现为元宇宙的高度同步特性。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虚拟身份和虚拟环境,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元宇宙的高度同步性意味着用户可以实时地共享信息和资源,这对学术期刊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元宇宙可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期刊评价方式。元宇宙的高度同步功能可以让多个用户同时进入同一个虚拟空间,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在元宇宙中,用户可以实时地共享研究成果、评价意见等信息,这意味着缩短了学术期刊评价的流程。同时,学术期刊的编辑部可以在元宇宙中组织专家和读者进行实时的讨论和评价,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估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其次,元宇宙的高度同步可以提供更加直观、生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可以在元宇宙中建立一个虚拟的学术期刊图书馆,用户可以在其中查看各种期刊的内容、引用情况、影响因子等信息,并进行交互和讨论。总之,元宇宙的高度同步性对学术期刊评价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术交流的效果、期刊的可读性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
3 学术期刊评价的优化转型
元宇宙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它可以将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转化为虚拟的三维空间,有着去中心化的特性,可以让用户在其中自由地进行交互和体验。在学术期刊评价方面,元宇宙技术可以为期刊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从而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期刊的优化转型。
3.1 “评价”到“交流”:开放式评价
学术期刊评价理念朝“工具导向”发展的很大原因在于大部分学术期刊评价掌握在第三方机构手中,忽视了期刊原本最重要的读者受众[9]。而在元宇宙环境下,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能够实现更好的开放式评价,使学术期刊评价回归“以文评刊”。
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记账特性在学术期刊评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元宇宙的环境下,区块链的分布式记账标记无处不在,任何一篇文章在撰写时即可开始标记。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对某篇论文和某种期刊进行评价和打分,而且这种评价是对所有人完全免费开放。近年来,开放评审(Open Review)已经成为一种公开评审意见的新型评审方式。元宇宙平台的论文评审采用双盲机制,论文及审稿意见向大众公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同行对审稿过程的监督,提高了学术期刊评价的公平性,任何人都能对平台中的文章进行评价,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且由于元宇宙使用了区块链技术,这些评价意见无法被更改,这些评价意见都是有效的。在元宇宙的环境下,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数字身份进行评价,不用担心自己的言论对真实世界身份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元宇宙中无所顾忌地恶意评价,因为其数字身份在元宇宙环境中也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否则数字身份也会在元宇宙环境下受到惩罚。同时,由于元宇宙世界和现实世界可以畅通地融合转换,因此,在元宇宙环境下的意见可以直接用于真实世界中对于论文和期刊的评价,进而形成一套去中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学术期刊评价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2 “单一”到“多元”:差异化评价
以量化评价为主,质性评价为辅是当前学术期刊评价的主要方式,但这种评价维度过于单一,很难反映出整个期刊的全貌,每个学科门类的每一本期刊都有其特色之处,针对期刊这一单一成果的单一评价标准很难激励或促使期刊走向创新。
在传统的期刊评价体系中,各类期刊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难以实现差异化评价。这是因为传统的期刊评价体系主要依靠SCI、SSCI等指标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主要考虑的是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等因素,而忽略了期刊的学科特色、质量、创新性等方面的评价,这导致很多优秀的期刊难以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而元宇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以为中国建立独有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提供有力支持,实现对学术期刊的全方位评价,包括期刊的影响力、学术质量、审稿流程、编辑团队等多个方面。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期刊的质量和特色,从而实现差异化评价。例如,人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期刊的数字世界中,沉浸式感受期刊的排版、内容、学科特色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加客观地评价期刊。人们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不同的数字世界中,感受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特色和质量,从而实现对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的差异化评价。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实现对期刊内容的智能分析和评价,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实现期刊评价的去中心化,避免传统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人为干预和数据造假等问题,从而更加客观地评价期刊的水平。
3.3 “模糊”到“精准”:本土化评价
宇宙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打造本土化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主要源于国际期刊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评价标准和规则往往不符合中国学术界的实际情况,导致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较低。然而,元宇宙是一项新技术,于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而言,意味着评价体系的重构,在这一点上中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元宇宙技术的应用,可以建立起更符合中国学术界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和规则,从而提高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元宇宙技术建立起一个包含所有学术期刊的元宇宙平台,通过对期刊的影响力、质量、引用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起一个更加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从数据层面上来说,元宇宙技术可以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更加精准和全面的数据支持。通过元宇宙技术,可以实现对学术期刊的各种数据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和分析,包括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次数、下载量、阅读量等,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从管理层面来说,元宇宙技术可以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更加开放和透明的评价机制。通过元宇宙技术,可以实现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公开和透明的监督和管理,包括评审过程、评审结果、评价标准等,从而更加公正地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从评价主体层面来说,元宇宙技术可以为学术期刊评价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元宇宙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期刊类型、不同读者群体的个性化评价,从而更加全面地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元宇宙技术还可以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和评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工具和平台,从而提高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4 结语
随着元宇宙的发展,学术期刊评价也需要进行优化转型。传统的学术期刊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学术期刊的质量和价值。在元宇宙视域下,学术期刊评价的考核指标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学术期刊评价的导向和重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把元宇宙应用于学术期刊评价,从宏观上来说,学术期刊评价一定会更加关注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创新,学术期刊应该成为鼓励学者发表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而不是仅仅成为追求量化数据的工具。学术期刊评价也应该会更加注重学术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学术影响力,这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的专业评审和学术社交网络等方式来实现。最重要的是,学术期刊评价会更加强调学术期刊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元宇宙下的期刊评价导向能够更好地发挥鼓励学者发表具有社会价值的研究成果的作用,通过学术期刊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媒体等方式来促进学术期刊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元宇宙下的学术期刊本身而言,学术期刊评价会更加注重创新和变革,通过引入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以及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来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价值,以适应元宇宙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