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年的画》看非遗题材纪录片的表达与传播
2023-02-09王博琳
王博琳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非遗类电视纪录片是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实践目标,以纪录片特有的镜头语言和影像风格将非遗的历史脉络、文化情怀和美学意蕴直观地呈现给观众,最终唤起观众对非遗的情感认同与价值认同[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遗的大力宣传和保护,非遗的热度不断攀升,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话题,非遗题材纪录片也佳作频出。
人文非遗类纪录片《过年的画》于2022年2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该片共5集,包括《岁岁年年》《点染丹青》《画里新风》《老城味道》《年画回家》。该纪录片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为观察切口,细腻地阐释了它的出现、发展、没落、转型的原因和发展现状,同时展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教育作用、宣传作用、审美作用、实用价值和传播价值,以及人与画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不同时代的发展观念和文化内涵。
1 立体多元的非遗故事表达
非遗的保护、自主创新和发展最后都要集中到“故事”和“人”上。非遗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表达非遗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纪录片《过年的画》里,不论是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刘莹和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捐赠者王树村的故事,还是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冀北通过杨柳青木版年画完成个人版画展的故事,主创团队通过对不同故事的表达,使该纪录片更加立体多面。由此可见,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价值不是对非遗的表面拷贝与储存,而是要挖掘人和事物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来凸显人的意义,致敬匠人精神,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智慧和中华民族的历史。
1.1 立体生动的非遗“平民史诗”
作为一部非遗题材纪录片,《过年的画》讲述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故事,但它并没有就画论画,枯燥乏味地简单描述,而是以人物为重点,刻画了30多个与年画有关的人物故事。片中有非遗研究者、大学生、民俗学家、新一代杨柳青木版年画传承人等。这些故事充满人性,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呈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强劲的活力和持续深刻的内在精神。该片总撰稿、执行导演张玲在接受采访时披露,创作团队开展了很多的田野调查,与每位拍摄人物敞开心扉地沟通交流,深入他们内在的情感世界,洞察到掩藏在表象下的本质,最终整理和刻画出每位人物与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感人故事。例如在第1集,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国民间美术史学家王树村。王树村出生在年画古镇天津市杨柳青镇,从小受到年画艺术的熏陶,并将一生都献给了杨柳青木版年画。如王树村老先生所言,看着年画能知道历史,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价值,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代表人民的思想。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中国民间美术,并将一生收藏的约17 000件民间美术藏品都捐献给了多家博物馆;身患重病还一边带着氧气管,一边整理年画研究的文字。摄制组与王老先生老伴儿的访谈,也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人文关怀,真实客观地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王树村为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付出和作出的贡献。片中用杨柳青镇空中飘舞的风筝隐喻王树村老先生虽已离开,但灵魂仍在故乡,他的精神永存,激励着与杨柳青木版年画有缘分的人继续前行。不同的人物故事感人至深,向人们娓娓道出了非遗的历史底蕴和无数传承人的内心情感。
《过年的画》聚焦一个个普通人,用平民化视角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个体与时代、社会变革和生活变迁交错在一起的情感,这些人物故事不仅有日常生活的真实感,还有历史的厚重感。
1.2 多元丰富的非遗文化内涵
年画是民族的图像史籍,是难能可贵的历史学、民俗学历史资料。它凝结了民间手工艺人的聪慧和才能,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宅安宁、五谷丰收等祈福、辟邪的美好心愿,既达到了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又能够传递道德观念。几百年来,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贴近百姓生活,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天津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古代及近代天津具有广大的社会影响力。
非遗题材纪录片《过年的画》生动鲜活地展现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文化内涵。杨柳青木版年画汲取中国工笔重彩画和版画精华,鲜明活泼、气韵生动、喜气吉祥,在方寸间承载了一定的社会价值、美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全片讲述了一条河——京杭大运河,一个历史文化名镇——杨柳青古镇,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以及一群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这样的叙述串联起杨柳青木版年画丰富的历史,更好地展现了年画所承载的多元文化内涵。四百多年社会的发展,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内容有抵御野兽的门神、驱邪避难的钟馗、延年益寿的寿星、繁衍生息的娃娃……虽然样貌不断更迭变化,但它自始至终都是中国人寻求心灵寄托的一种方式,与中华传统文化血肉相连,秉持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蕴。比如,片中展示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就较为全面地描绘了天津春节时的习俗和场景,更具象地呈现了中国的服饰、饮食等传统习俗,折射出社会的变迁,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杨柳青木版年画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蕴含了时代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是一代又一代年画非遗传承人与从业者的共同追求。在《过年的画》中,摄制组不仅详细介绍了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加工工艺全过程、图画所表达的含义以及实际操作手法,同时通过对历史资料文献的细致考察,着重表现出年画体现的大时代环境的思想内涵。根据《大公报》《益世报》《北洋画报》《京话日报》等时事热点报道,与年画内容结合,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融入了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需求。在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大批文艺工作者开展了“年画上的抗战”创作。传统的门神换为中国军人,秦琼、敬德等历史人物形象则换为八路军和游击队。旧日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多孙的年画,变成了百姓和中华民族生存与命运的精神寄托。
2 具有创新性与情感化的非遗视听表达
传播与推介是开展非遗保护、营造良好非遗传承氛围的重要手段。创作者通过发挥影视艺术传播快、受众广等优势,提炼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元素,以符码形式对其进行视听改编,可以引导大众对非遗传承的困境进行思索[2]。纪录片作为传播大众艺术的媒介,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主流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充分发挥优势。非遗题材纪录片的重要价值就是要用影像与声音记录和保护好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1 影像画面的创新表达
在影像呈现上,《过年的画》追求多样和具有美感的高品质画面。其中融合了4K超高清拍照的视觉冲击、延时拍摄的光线转变、航拍机的灵活运动、人物的动态性追踪、微距拍摄展现的关键细节、情景重现的图像表现以及旧影像的珍奇风采,最终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年画画卷。《过年的画》的实景拍摄融合了多项新技术,数百张珍贵的高清木版年画图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眼前,与过去讲述杨柳青木版年画的纪录片相比增添了一层新鲜感。比如,在纪录片的最开始,黑白的年画不断被添上颜色,画面中的人物伴随着歌曲翩翩起舞,显得生动有趣。多媒体技术和新科技手段的运用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呈现了一个吉祥如意、幸福快乐、更加年轻化的中国年。
除此之外,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意义在于用镜头画面呈现非遗的真实性,完整表现非遗的发展历史与发掘出非遗的相关史料并记录下来。《过年的画》仅有5集,主创团队根据田野调查的方法,在早期调研和访谈阶段花了许多时间,力求将精华内容呈现给观众。在第1集《岁岁年年》中,为了讲好中国民间美术史学家王树村和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与杨柳青木版年画的故事,编导团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采访工作。通过镜头的记录与呈现,更好地讲述了杨柳青木板年画的传承流变,也为观众传达了非遗的人文记忆。第5集《年画回家》出现了几段非常珍贵的纪录电影资料,片中的一位年轻人正是天津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宝贵。20世纪70年代末,为了创作新题材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许多年画创作人赴陕西延安采风,其中就有当年才28岁的王宝贵。他们参观毛主席旧居、列宁小学以及博物馆等多个地方,这些都被记录下来,拍摄成了纪录片《杨柳青年画》。由于年代久远,寻找这部宝贵的历史影像资料有一定的困难。祖光导演和他的团队花了两年的时间去做田野调查,通过多地走访,终于在天津市档案室的库房里寻找到了两卷旧胶片,便是这部《杨柳青年画》。为了让观众再次看到这段珍贵的影像资料,摄制组重新制订了拍摄方案,让历史资料依托新的影像技术进行了更好呈现。
2.2 声音语言的情感表达
《过年的画》在声音上也作了多方面的创新。片头曲《杨柳青年画》与片尾曲《给我一张杨柳青年画》都是为此纪录片专门创作的音乐,带有独特的天津地区特色,趣味十足。
此外,解说词也是纪录片能否出彩的重要因素。“作为记录人类文明的两种重要手段,文字和影像各自有着先天的缺陷,文字记录缺乏形象性,影像记录缺乏精确概括性。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各取所长,互为补充才能成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3]在文案撰写工作中,流于表面的就事论事难免显得枯燥乏味。在《过年的画》中,杨柳青木版年画作为本片的叙事主体,是讲述地域故事、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层内涵的载体,如何将故事讲得精彩有趣值得用心钻研思考。最终文案的撰写几乎占了整个创作过程中一大半的时间,总导演祖光说:“撰稿阶段反复推敲、修改,因为关于年画的资料都是碎片化的东西,断层太多不成系统,导致很多内容相互矛盾。在做大量的案头工作中,我们反复推翻自己的认知。最后,我们是站在人类学的视角,确定了这部片子在表达思想、编辑、导演、文案方面的整体思路。”[4]纪录片中的解说词配音也采用了女性解说员,导演祖光表示,纪录片解说词的总撰稿是张玲导演,女性的细腻情感在解说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最后在解说词配音上也选用了女性叙述者,这样的声音更具有叙述感与故事感。
3 非遗的年轻化传播策略
“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重要举措,因为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的过去和现在,了解传承人的故事和生活,延续中华文明与文化基因,广泛的‘非遗’传播能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更加坚实的社会基础,凝聚更加强大的社会力量。”[5]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际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一些珍贵技艺濒临消失或面临失传的风险,怎样传承、保护和传播非遗,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年轻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必须要大力宣传非遗的发展历史与文化内涵,加强青年一代对非遗的认识,激发其保护和传承优秀非遗的热情。《过年的画》除了在央视频道播出,还在大量年轻人聚集的应用程序哔哩哔哩上线。同时,节目组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也进行了广泛宣传。这样让更多的年轻观众了解杨柳青木版年画背后的故事,体会到原生态且独有的天津文化,带火了年画古镇杨柳青镇。
过去人们每年都会贴门神和年画,但工业化生产印刷的年画一度压挤了手绘年画的生存空间。现如今,人们将杨柳青木版年画视作一种艺术作品和收藏品,手工刻制印章、拓印画、手工着色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产业有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机会,迸发出新的活力。
当下纪录片的受众偏向年轻化,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审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过年的画》中,每集都有年画与年轻人的小故事。比如,在最后一集《年画回家》中,闫宝如和同学们另辟蹊径,把杨柳青娃娃改编成了一组可爱的表情包,用年轻人的表达方式让传统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在手机上活了起来。怎样把握年轻人的审美观,不断创新,让以年画为象征的传统手工艺能够更好地融进当代生活,值得进一步思索和探寻。
非遗不仅是传统技艺,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和文化价值。非遗题材纪录片能够激发大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加强对非遗的关注度,让更多非遗在当下焕发生机。《过年的画》就是用纪录片这样一种方式向广大观众全方位展现不同的杨柳青木版年画,让更多人知道一张小小年画里所记录的故事,也唤起了观众的年味记忆,这对进一步加强对杨柳青木版年画的认识和保护、丰富人们的节日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4 结语
影像能够更好地调动人们对往昔记忆的回顾。非遗与纪录片的结合,使民族文化遗产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是保护和传承非遗的有效路径之一。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者在记录真实和表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入艺术创新,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非遗、关注非遗,能够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加深对中华民族创造力的了解,更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非遗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多非遗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开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