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可足道——微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2023-02-09李顺利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22期
关键词:创作

李顺利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微电影是大众文化发展繁荣的表现,它摆脱了传统电影票房惨淡的风险,是普通大众进行电影探索研究的试验田,让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相对于传统电影来说,微电影虽时长较短却饱含丰富内涵和精巧结构,“微”可足道。

2010年,一部时长仅为90秒的影视广告《一触即发》在网络媒体平台优酷上播出,“微电影”这一新概念诞生。微电影作为一种“浓缩版”的影视艺术形式,短时间内在中国形成风起云涌之势。而究竟什么是“微电影”一直是备受业界争议的问题。总体而言,微电影包含以下主要特征:第一,时长“微”。时长不超过40分钟,没有最短时间限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一切时长皆有可能,只要影像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情节片段或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即可。第二,内容“微”。微电影虽然规模微小,但集聚惊人的内容意蕴,以小见著。第三,制作“微”。微电影的创作主体大众化,在演员、制作人、创作等方面的制作资金投入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第四,传播“微”。微电影一般依赖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能够满足现代人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信息的需求。

1 微电影的发展历程

1.1 大众电影梦成为现实

20世纪90年代后尤其是21世纪以后,普通大众开始参与电影短片的拍摄与制作,电影短片制作呈现出全民参与的景象。导致这一景象出现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原因看:是经济水平的提高加上电影短片制作资金成本不受限、技术难度大幅度降低、相关政府政策的鼓励等因素的推动。从内部原因看:那就是大众心中共同的电影梦,用镜头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唤醒久违的梦想。电影短片是40分钟以内的电影作品的总称,电影短片时长较短,虽远不如长片电影的票房收入高,却有不同于长片电影的构思方式、创作规律等特征,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从目前来看,国内电影短片发展较为坎坷,明显没有长片电影受重视,一般作为电影人早期习作探索的途径。

1.2 “微”时代微电影诞生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普及与更新迭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信”“微博”“微综艺”等新潮词汇相继出现,也宣告了微文艺浪潮的来临。“微电影”作为电影短片在媒体网络时代的变称,开始出现并迅猛发展,特别是各大品牌方争相借助微电影进行广告宣传,以扩大营销影响。由此可见,微电影诞生初期便是商业市场与电影故事短片的结合。

1.3 微电影迅速发展

微电影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文艺产品,以其鲜明的平民化、世俗性等特色和对社会现实的故事性表达,成为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影像表现方式,越来越多的民众都能通过微电影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纷纷开设微电影栏目频道,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设了微电影赛项,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微电影市场呈现出创作群体背景多元化、创作题材多样化、视听表达方式新颖化等迹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不断增多。《2021年微电影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了近几年我国微电影惊人的发展规模及未来趋势,2019年我国微电影市场营利额已达850亿元,并且这个数字将继续增长,预示着微电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

2 微电影发展的优势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素养两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国家在电影方面作出的政策调整,以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等,加上最根本上的微电影本身的“微”特征,共同推动了微电影发展。

2.1 创作门槛低

一是拍摄与制作设备已经不再成为微电影影像生产的壁垒。对微电影拍摄和制作所必须要配备的设备要求低,利用普通相机、智能手机或业余级影像设备就能完成微电影的拍摄与剪辑。这些是大环境下绝大部分民众所能承担的。二是创作入门技术难度低。在互联网构建的便利学习环境下,拍摄与剪辑微电影的技术可轻松获得,海量的影视拍摄、剪辑教程等资源随处可见,易操作的简易拍摄辅助工具、剪辑软件相继出现。广大电影爱好者、初学者等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素材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创作自己的电影作品。不少底层草根崭露头角,所创作的微电影作品引起热烈反响,“人人都可以成为导演”的时代已经来临。无人机航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的加入,更让微电影在视听创意表达上有了更多的可能。

2.2 影像传播的优越性

相对传统的视觉传播,影像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故事性的微电影广告让报刊广告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商业广告上,从2010年凯迪拉克推出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之后,影视广告开始成为广告界的宠儿。企业纷纷在微电影市场方向精心布局,通过故事与品牌理念相结合,将影视艺术性与企业商业性融合,在微电影的镜头下传达品牌故事,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公益宣传上,由政府机构、企业单位主导,传递主流价值观,打造公益性微电影。例如,中美企业方联合出品的中国首部动物保护公益性微电影《巴斯的草原》,以回归自然、释放真我为故事主题,激发公民真正保护大自然意识。公益微电影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被广大网民接纳,对维护公众利益、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2]。

2.3 互联网解决了传播问题

互联网不单是一项技术,更是一场时代的深度革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其提供的广阔平台让微电影传播变得快速而便利。首先,解决了微电影难以线下播出的困境。在传播迅速的互联网平台,创作者可以非常方便地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网络,并在庞大的互联网平台上展示出来。其次,新型的传播媒体所具有的点播、分享、评论等交互性功能更易于微电影二次传播,带来裂变式的传播效应,为微电影线上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最后,互联网传播契合观众时间碎片化的特征[3]。在零碎的时间空隙,微电影成为人们观影最适合的选择。

3 新时期微电影面临的困境

微电影因其较强的通俗文化属性和快速传播优势,已经成为网络视听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自2017年以来,互联网对影视产业的积极推动依然在持续进行,微电影的行业规模依然庞大。相对于传统电影而言,微电影惊人的作品数量与作品质量却没有对等,微电影的创作数量在增长,真正经典的优秀作品还是凤毛麟角。加上互联网迅速发展,新的媒体艺术形式的冲击,微电影面临诸多问题。

3.1 评判标准缺失

微电影具有与生俱来的草根性,行业准入门槛低,创作主体十分庞杂。这也就造成了大部分微电影作品质量低,故事内容平淡,拍摄手法随意,伦理道德虚无,缺少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既无艺术的追求,也无文化建设贡献。调查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观众认为微电影作品的总体质量一般,微电影市场混乱,可见当前微电影作品远远无法达到观众的预期值,作品质量提升已非常紧迫。然而,相应的微电影评判标准依然缺乏,对于作品的好坏没有评判标准,不能对低质量的作品实行有效监管,同时也无法对好的作品起到引导的作用,微电影没有良性的发展空间。

3.2 盈利模式单一

微电影作品的数量虽然庞大,但是能够盈利的作品还是寥寥无几。与传统电影的主要收益方式不同,微电影的盈利模式单一,除了常规的广告植入和赞助商鸣谢之外,再无其他收益。而一般的微电影缺少宣传资金,加上推广策略单一,就很难拉到投资商[4]。另外,微电影具有微篇幅的特征,过多的广告植入会让作品的艺术性大打折扣,也很难形成好的故事剧本。因此,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是微电影发展急需解决的困境之一。

3.3 创作内容粗浅

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作品创作应该突破传统的刻板创作模式,在叙事、拍摄手法上力求创新,避免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然而,大量微电影创作主体急于追求商业利益,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为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刻意追求作品的猎奇性和刺激性,内容偏肤浅,缺乏基本的审美;在故事情节构造上哗众取宠,偏离主流文化方向。其二,复制或模仿出圈作品,创作上有保守化倾向,在主题表达和情节构思上同质化严重,内容雷同,缺乏创意[5]。

3.4 短视频带来的冲击较大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生了短视频这一新兴媒体视听产物。短视频与微电影同样占据网民碎片化时间,而且短视频具有比微电影更强的社交功能。在制作上,短视频周期更短,成本更低,时长更短,产量远超于微电影。在商业盈利方面,短视频的变现能力更强。例如,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短视频的点击量与创作者的收益挂钩,创作者可以在作品中直接植入广告,又可以通过短视频带动直播带货。因此,作为比微电影更短的艺术形式,短视频成为当下国内最火爆的艺术形式之一,抢占了原本微电影所独享的互联网“碎片化”视听市场。

4 微电影发展的策略

4.1 加强规范审核,注重社会效益

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物,创作主体的草根性导致很多微电影作品在文化思想层面存在内涵空洞,只求博取观众眼球,不顾社会效益,缺少人文关怀等,需要在整体制度与标准方面对微电影内容与传播方面进行规范[6]。虽然,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经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但是在对微电影发展的政策引导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有的政策只有指导性,并没有明确到具体执行标准,在微电影的审查方式规定上,是由播出平台自行审核来完成的。因此,应当建立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跟踪和监管,配合各大网站、制作机构、影视、教育专业人士形成的行业自律组织,分级审核,以此来实现市场的规范化健康运作。另外,在微电影制作上,要制定相应的技术水平标准、艺术水平标准和文化水平标准,确保微电影进入健康良性发展轨道。

4.2 破除单一盈利模式,实现多元盈利

微电影要想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确保商业模式多样化,如此才能确保收益的长期性。微电影虽然在票房上无法占据盈利的优势,但是在网络营销上具有低成本特征。在新媒体、新技术日益发展,视频用户不断增多的趋势下,要寻找微电影新的发展业态,在现有盈利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内容植入、周边衍生、跨产业整合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4.3 打造优质内容,丰富文化内涵

坚持内容为王、树立文化自信是微电影破除困境的根本。微电影的创作者不仅要饱含热情,在创作模式、创作手法、推广营销模式上推陈出新、精耕细作,也要努力从传统文化上寻找灵感。“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微电影创作者要挖掘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微电影本身的“微”优势,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

4.4 传播革新,融合新兴媒介

微电影的传播模式单一,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媒介不断兴起的当今,可以融合多元媒介平台,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对微电影进行合力传播,促进微电影高效传播[7]。其一,在各大平台为微电影作品制造话题,并进行话题引导,引导观众围绕话题进行互动,以此快速提升微电影作品的影响力。其二,巧妙借助短视频对微电影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并在短视频平台推送该短视频,以获得广泛关注。将短视频视为微电影内容的传播媒介,不失为微电影传播的重要策略。

5 结语

微电影作为颇受欢迎的影视艺术形态,具有对当下现实生活、世间百态深切关注的艺术文化价值。但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也是必须正视和积极面对的。因此,微电影创作者要注重创作质量,兼顾个人表达与社会价值平衡,确保微电影具有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从而帮助微电影破除困境、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创作鉴评
当创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时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场说来就来的雨》创作谈
纳兰词对当代词创作的启示
诗词创作“三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