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重大主题报道策划实践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以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特别策划“麦收时节”为例
2023-02-09张金
张 金
(作者单位:西昌市融媒体中心)
1 常规主题下的新表达
面对俄乌冲突局势的持续和不确定性,全球对于能源危机和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更加热切。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世界局势的动荡,我们更要种好自己的地,端牢自己的碗,守护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底线。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专门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衡量一个地方领导干部得不得力、合不合格,可不仅仅看GDP、能不能抓上几个项目,更主要看是否按照党中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局部服从整体,把粮食安全这类党中央交办的大事要事办好办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很明确,现在关键是要严格考核,督促各地真正把责任扛起来。”[1]守护大国粮仓,媒体人在行动。2023年“三夏”(夏收、夏种、夏管)是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实施“乙类乙管”措施的第一年夏收,人员流动、跨区机收恢复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袤的大地上会铺展开怎样的丰收画卷?总台中国之声的记者用脚步丈量出夏收的作战图,用汗水绘就成一幅丰收图景。他们用行动践行“四力”,用系列报道“麦收时节”的优质作品,让受众“听见”华夏丰收,共享大国“丰景”。
1.1 聚焦麦收,直击口粮安全
“三夏”生产,包括夏收、夏种、夏管等工作。相较夏种和夏管,夏收更能代表“三夏”忙碌的重心,夏粮丰收也代表了中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成就。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麦收时节”,直接聚焦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麦收画卷,让人们“听”见每一粒中国粮与时间赛跑的归仓之声,主题突出,重点明确,值得肯定。
据统计,中国之声特别策划“麦收时节”从2023年5月25日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下称《报摘》)节目中播出第一篇稿件《麦收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力争把‘丰收在望’转化为‘丰收到手’》开始,到6月22日最后一篇报道《小麦主产区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夏播粮食超七成》,报道历时近一个月,总共在《报摘》节目中播出了26篇作品。其中除了4篇作品在报道麦收的同时附带提及水稻、玉米等的夏播、夏管外,其余22篇作品均是围绕小麦丰收展开的报道。26篇作品均聚焦麦收主题,实现了系列作品从始至终100%的主题呈现。报道从科技赋能、人勤地肥、增产增效、机械化助力、现代化生产模式等方方面面勾勒了今年的麦收好风景。夏粮丰收这一主题通过一篇篇报道诠释出来,夯实了国人全年1.3万亿斤粮食总产量的收获预期。
1.2 捋分层次,织就丰收图景
虽然记者所到之处都是围绕麦收做报道,但各小麦产地报道的频次和内容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对于小麦种植大省,更是有所侧重。播出的26篇作品共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小麦产区,记者的报道跨越了大半个中国的数十个市县区及乡镇、社区和村,可以说哪里有小麦收获的场景,哪里就有记者记录和报道的身影。在各小麦产区的报道中,记者各有侧重,分层描绘麦收“丰景”。
据统计,在涉及的13个小麦产区的报道中,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主产区的报道最多,以上各省在26篇播出作品中的报道占比分别为:河南15篇(约占58%),河北9篇(约占35%),山东8篇(约占31%),安徽7篇(约占27%)。这些小麦主产区中涉及的单独报道篇幅分别是河南4篇,河北2篇,山东1篇,安徽1篇。其中,在5月25日到6月14日的21篇中,涉及河南省的就占到15篇,其比例之高远超其他省份。而记者在河南报道期间先后多次深入郑州、许昌、驻马店、周口等11个城市,并深入荥阳、建安、汝南、确山等18个县(包括县级市)和区,足迹遍及雪枫、方岗、白楼、黄庄、石堤等13个乡镇、街道和村。在其他主产区的采访记者同样深入乡镇村寨的田间地头,敬业地完成报道。这样务实的报道策划和实践,用深入基层获取的数据和细节拼贴出了我国夏粮丰收的层次图景,也让受众听到了来自基层一线“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报道,这样的作品怎不叫人喜爱?
1.3 人物生动,展现幸福奋斗
“麦收时节”这一特别策划,除了有丰富的麦收图景,更有生动的创新报道方式,特别是报道中对“人”的关注,让人印象深刻,也让程式化的报道更接地气,让受众感到更亲切。26篇播出作品中共采访100人次,平均每篇报道涉及采访约4人,正是这些新闻人物,让麦收时节的丰收图景更加生动、鲜活。特别是在《90后,五千亩!》《麦田里的论文》《电话里的“服务员”》《老王的夏收:老麦客,回河南!》《老王的夏收:麦田那头,是家》《抢下一场丰收》《老王的夏收:朝着新的方向》等新闻特写中,麦客老王夫妇、家庭农场主老凌父子、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农事服务员徐宝玉、职业经理人王伶俐等人物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新闻作品中对于小麦播种面积、机械化收割率、人力投入、穗粒数和千粒重、机收进度、增产数量等新闻要素的突出是为了体现新闻价值的话,但对听众而言这样的价值远不如新闻中“人”的价值更有分量,这些新闻里的人物打动受众,让受众惦记和牵挂。正如《光明日报》记者在采访时任中国网新闻中心副主任、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名专栏《世相》栏目主创之一陈维松时他所说的:“《世相》关注新闻里鲜活的人,关注他们的冷暖,关注他们的甘苦。新闻,因人而生动。”[2]白岩松在中国传媒大学也曾讲过:“新闻的核心是‘人’。先有对‘人’的关注,才有对新闻的关注。讲一千,道一万,人类所有文化产品的实质,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3]127
正因为“麦收时节”的系列报道里有了对人的关注,这些“人”在报道中和环境、和土地、和丰收、和人的互动才那么自然生动,那么亲切感人。而这些互动的细节被记者捕捉到,记在纸上、嵌入作品,所以有了让人沉浸、共情互动的力量。比如特写《90后,五千亩!》里写道:“这里是我国西南最大的小麦产区四川,最‘红’的五月即将过去,890万亩小麦,每一粒麦子,都是天府农人的担当。”特写《麦田里的论文》写道:“这里是河北,这是3 354万亩小麦丰收的前夜。”特写《电话里的“服务员”》写道:“这里是安徽,4 291万亩小麦,见证每一个更好的可能。”特写《老王的夏收:老麦客,回河南!》写道:“麦是好麦,人是高手,剩下的,是争分夺秒。”特写《老王的夏收:麦田那头,是家》写道:“王爱学送完麦子,回来得更晚些。夫妻俩在水龙头前说着话,王孝滨顺手帮妻子搓着手上的机油。晚风送来清凉,凉风里全是家的味道。”特写《抢下一场丰收》写道:“记录簿翻到新的一页,他郑重写下一行字——2023年,夏粮丰收。”这些诗化的语言描写,让人听到了中华大地的丰收图景、奋进力量,更让人联想到报道中的新闻人物为幸福生活奋斗的画面。正是因为有了上述报道中的人物,特别是关注王孝滨、王爱学夫妇的夏收路线图的3篇报道,记者用同题报道下的不同体裁来进行表达,用新闻特写来表现麦收中的他们,让人物形象更立体饱满,让作品呈现形式更丰富。
2 报道中的不足
尽管总台中国之声为“三夏”报道作出了如此多的贡献,呈献了如此精彩的优秀作品,但是我们沉下心来分析,也能看到白璧微瑕的地方,在此梳理汇总,探讨一二。
2.1 从“数据”到“人”,报道可以更丰富
从整个“麦收时节”的26篇报道,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数据呈现,比如关于机械化的数据、小麦增产的数据、保丰收机械和人力准备的数据、冬小麦播种面积增加的数据、机械化收割效率提高的数据、新农人流转土地的数据、农人收获的数据等。尽管数据是最好的收获成绩印证,也是新闻报道的事实依据,但是新闻报道还是应该更多关注呆板数据后活跃的人,要知道没有人的能动参与就不可能有可喜数据的呈现。在上述7篇特写中,所涉及的人物不过10来个人,而能让人记住的中心人物也就那么五六个,相较于26篇作品中100人次的采访而言,这些人物所占的分量还是少了些,反映夏收人物的代表面还是显得局限了些,可以在数据的产生背后更多考虑“人”的因素。
比起报道中关注的麦客老王夫妇、家庭农场主老凌父子、科技小院的研究生、职业经理人王伶俐、农事服务员徐宝玉等人,在小麦的种、管、收环节,特别是确保丰收的延伸领域还有更多的人值得关注。比如保护耕地的人、为小麦育种的人、给小麦治病的人、为农田水利设施作保障的人、服务农民的中间商、收储粮食的人、普通的种粮人、气象服务人、维修农机具的人、农业保险人、小麦深加工的人、帮助受灾农户减少损失的人……只要有心,不用面面俱到,但我们一定会发现更多为保卫大国丰收付出的人、值得报道的人,只有把人的故事讲好,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如果在“麦收时节”能更多展现这些人,更全面地反映丰收链条上涉及的他们,也许新闻报道会更吸引人。
2.2 要报喜也要报忧,树立央媒权威
据中国日报网报道,“(河南省)从5月25日开始降雨,到今天(5月30日)基本结束,历时6天时间,与豫南地区小麦成熟期高度重合。……截至5月29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到35毫米,有11个省辖市降雨量超过30毫米,其中商丘81.3毫米、周口55毫米、驻马店48.8毫米。这次阴雨天气过程,导致一些地方麦田积水,小麦点片倒伏、发霉,全省部分地区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是近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4]。另据《中国农民日报》报道,“从5月23日开始组织豫南成熟地区抓紧抢收。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17时,全省雨前共抢收178万亩,成熟小麦基本抢收完毕,降雨后又组织抢收208.3万亩,累计收获386.3万亩,约占全省8 500万亩小麦面积的4.52%”[5]。“5月30日,经河南省政府专题研究决定,河南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确保小麦质量、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收益。”[5]这场“烂场雨”给受灾地区农民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知道哪怕是全省1%的发芽小麦对于每一个受灾的当事人来说都是100%的损失。正如《南方周末》报道所说:“气象灾害造成的既往损失已难以挽回。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发芽小麦减产,麦质受损也十分严重,从而对粮价造成影响,甚至出现一些深加工企业拒收当季新粮的现象,农民仍旧深陷卖粮泥沼。”[6]
然而,如此重大的现实灾情,“麦收时节”却没有及时回应百姓关切,未做过多报道。纵观涉及河南的15篇麦收报道,记者都是围绕麦收准备,直击麦收现场,应对降雨的各种雨前、雨后抢收,以及成功售粮的报道,似乎河南麦收形势与常年无异,降雨对当地麦收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实际上南阳、驻马店、漯河、许昌等地遭遇大范围“烂场雨”,严重影响农作物收割。河南省政府紧急下拨2亿资金,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由此可见该省部分地方受灾的严重程度。遗憾的是,“麦收时节”从6月1日到6月5日连续5天的报道均未提及河南救灾应对举措、2亿元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种粮农民的小麦损失减少情况等,而是仍然只关注抢收这一条线的内容。作为中央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受众希望了解及时全面的真实信息,如果有选择性地只报喜不报忧,势必会自损央媒的权威感和公信力。在报道中,不仅要呈现丰收的喜,还应该关注受灾人的忧,更重要的是要从报道抗灾、救灾的行动中,呼吁社会关注如何为减灾助力,如何让老百姓尽量避免靠天吃饭的老传统,找到能让“天时”和“地利”为我所用的新方法、好方法,保证粮食稳产高产,让百姓共享丰产丰收的成果。
3 未来常规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路径探索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作为总台,每年面对的重大主题报道无数,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报道是总台团队的优良传统,但在今后的主题策划报道中,要想更好地做好策划报道与实践,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做好策划方案实施过程中突发状况的应对,并及时做好方案的调整、修正与完善。在报道过程中做到既遵从策划主线,又兼顾突发情况,既能有效树立正面引导舆论的典范,又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达到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树立行业标杆。除此之外,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3.1 关注大视野背景下小人物故事的传播效应
关注宏大叙事中的人物命运和故事,用小人物视角揭示大主题。再重大的主题报道都离不开关注“人”、报道“人”,人是所有新闻要素中最鲜活、最有生命力、最核心也是最具传播力的因素。无论多么重大的主题策划,不论什么题材的主题报道,离开对人的关注、对人物故事的挖掘,作品就失去了生命力,当然也就没有了传播力。“国外的新闻报道几乎已成共识: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没有主人公就没有事件,就会让新闻可信度,尤其是吸引力降低。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闻写作传播,就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3]128就“麦收时节”这一组系列策划报道而言,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对麦客老王夫妻、农场主老凌父子、职业经理人王伶俐、研究生冯佳如等的关注和报道,整个主题报道会失色多少。
3.2 用全媒体创新思维丰富新闻产品
在媒体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呈碎片化、小屏化、移动化、智能化、多元化特点的今天,面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受众不断流失,传播效力逐渐式微的当下,作为媒体人,不得不转变信息生产和传播思维方式,用媒体融合理念,创新思维和表达方式,生产更多更好的视听产品,为主题报道增色,满足受众需求。比如:将大面积机收的壮观场景通过可视化呈现,让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丰收的喜悦;将新闻人物的劳作用短视频方式制作传播,让受众共情他们的喜与忧;将记者采集的音画素材多元生成在不同视听平台发布,扩大传播覆盖面;将各地麦收大比武的活动通过音视频直播,强化传播尾链效应等。在这方面,新华网5月24日的报道《新华全媒+丨机收“比武”保丰收 “中原粮仓”迎来麦收时刻》值得借鉴[7]。总之,受众有视听新期待,我们就要用创新实践回应受众期待,扩大传播面,发挥舆论引导主阵地的作用。
4 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必须策划先行。主题策划报道涉及重大主题或重大事件,策划在先实施报道在后,才可能有好的作品呈现。但是,无论多么详细缜密的策划在实施过程中都会出现突发状况与策划方案不一致的情况,这就需要参与方案实施者和策划者根据现实情况共同商讨调整完善策划方案并加以实施。对于从业者而言,策划方案与实施报道一致的情况是偶然,不一致的情况是常态和必然,而这种常态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针对现场状况和报道需要及时调整策划方案,既注重突出主题,又兼顾新局面、新发现、新线索和新问题,在报道版面(篇幅、时长)及内容方面不断修正完善,从而生产出具有时效性、公信力、传播力的优秀作品。在“麦收时节”这一主题报道中,面对麦收时节江淮地区突降的10年难遇的“烂场雨”,如果能及时调整报道方案,增加突发情况的报道,就能具有实效性和公信力,也更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传播链的两端都是“人”,信息生产离不开人,信息消费围着绕人。信息因人而起,聚焦于人、服务于人,没有人的存在,信息的生产消费也就无从谈起。在传播环境和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要立足当下思考应该秉持的变与不变,在分众、分层、精准传播的现实面前,内容生产和表达方式、传播路径永远在求新求变的路上。可是无论传媒环境如何变化,有价值的信息、有温度的故事永远不缺受众,永远不缺市场,这是媒体坚守的信条,在变与不变之间要学会走好平衡木。融媒体时代,必须要有全媒体思维和视角,才能与时代同频,策划生产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的优质新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