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的影响
2023-02-08钱名浩
钱名浩
当前世界经济正逐渐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开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途径。
在经济金融发展过程中,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影响,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逐渐成为共同体,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既存在挑战同时也存在许多的机遇。尤其是在金融开放过程中,部分发展中国家认为金融开放会增加自身经济损失,导致金融危机,这种观念较为片面。事实为多数国家通过金融开放的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加。因此,在对其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积极面对挑战,正确认识金融开放产生的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开放现状
发展中国家已经认识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个国家的金融安全意识逐渐提升,并将其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之中。且在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针对国外机构的进入标准以及融资等,设置了较多的条件,要求其他国家进行金融开放的同时,自身并不会实现对等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渐认识到发达国家对于金融开放的双重标准,并且提高了对金融安全的重视程度。
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适应性降低,金融虚拟化导致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能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出现之后,受到金融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大量境外资本进入到本国市场,并且形成了一个较为宽松的货币局面,导致部分市场出现过度金融化的现象。另外,部分国家在金融创新过程中,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并将重点放在金融虚拟化发展中。一旦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受到他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即便自身国家宏观经济水平较高,也无法保证自身金融市场能够得到稳定发展。
由于全球金融周期变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金融风险也逐渐提升,全球金融周期能对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国货币政策会对周期变化情况产生影响。同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内经济周期以及金融风险,会导致国内出现较为明显的金融外溢效应情况。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利用购买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方式,提高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进一步增强了市场流动性。在以上政策的刺激下,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逐渐恢复。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资本流入以及资本流出的压力增加,进而出现通货膨胀以及泡沫经济等问题。
二、金融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提高发展中国家资源配置贡献率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通过居民收入水平提升的方式,保障自身的储蓄能力,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居民收入水平方面仍然具有一定差距,这也对储蓄能力的提升产生了阻碍作用。而在金融开放中,边际补偿大于边际成本的情况下,对外资的吸引力增强,发达国家的投资人员能够得到相应的投资收益,同时还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通过金融开放的方式,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发展速度的有效提升,通过吸引外资的方式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同时,随着外资的进入,外国银行的数量增加,帮助发展中国家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提高资源运用效率。外资银行经营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这一过程中外资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进而实现对资源配置的有效优化。通常,外资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较高,在开展金融业务过程中,能够将自身在资源配置优化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产业的良好发展。
2.增强发展中国家竞争力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并不高,因此,国际竞争力较弱。在封闭金融政策的影响下,银行在市场中处于长期垄断的位置,一旦缺乏竞争,则自身创新水平以及发展活力就会下降。而通过金融开放的方式,能够在外资银行与本国银行之间建立良性竞争环境,实现银行的优化创新,改变本国银行在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国内银行为了维护自身经营发展的稳定性,则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控制经营成本、预防风险等。同时,金融开放还能促进国内产业竞争,帮助国内企业降低自身融资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开放的方式,增强自身在国际市場中的竞争力,同时提高自身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
3.提高技术水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技术时代,技术在企业乃至国家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技术发展水平较低,并且依靠自身无法在短时间之内提升技术。而通过金融开放的方式,能够吸引外资进入到发展中国家内部,外资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和流出等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撑。通常,外国企业进入到发展中国家之后,会使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方法,实现在短时间之内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快速增长,国内市场中的竞争激烈程度增加,本国企业要想在该种情况下实现稳定发展,就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创新,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另外,外国企业在进入市场的初期阶段之后,往往会大量引入人力资源,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具有成本低以及数量多的特点,大量人员进入到外资企业内部学习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产生技术溢出,为今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条件。
(二)消极影响
1.增加了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
根据马克思金融不稳定理论中的内容能够看出,金融具有不稳定性和内生性,发展中国家对金融不稳定性的承受能力不够,因此,可能会对自身经济金融产生负面影响。发展中国家在实施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如果内生性以及不稳定性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则会导致经济金融形式向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在该种情况下,金融市场发生波动,导致其对发达经济体的依赖性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需要达到相应标准才可以实施金融开放,并且全球国家都会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金融危机,金融开放中的内在缺陷则会对政府经济政策产生影响。其次,由于国际资本的影响,国内金融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在金融开放中,发达国家可能会通过宽松货币政策以及汇率波动的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行控制,产生货币贬值以及通货膨胀等现象,严重影响国家内部的经济发展质量。最后,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国际市场对国内金融的主导性增强,例如墨西哥以及赞比亚等国家,由于银行的话语权扩大,已经逐渐丧失了货币主权。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开放会提高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降低了本国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这也是金融开放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
2.增加金融危机发生概率
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过程中,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首先,在金融开放环境中,金融风险扩大,尤其是国际资本逐渐进入到东道国中,增加了风险,过量投资可能会导致东道国产生大量的资产泡沫。其次,投机性金融占比增加,金融开放中金融产业抗风险能力降低,金融市场中的利率、汇率波动情况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导致金融危机出现的导火索之一。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开放建议
(一)资本流动优化建议
金融开放会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产生影响,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之内,资本能够正常完成流动,在国际资本短期流动中,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减轻自身的资金压力。为项目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项目支持,提高资本服务提供质量,充分吸引国际市场中的资本项目。在这一状态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成本降低,资本效益提升,同时利用双缺口模式促进自身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在该种经济状态下,根据Y=C+I+G+(X-M)与Y=C+S+T相等,对国民收入情况进行分析,假设T=G的情况下,政府是支出与税收之间保持平衡,则M-X=I-S。进出口额M-X代表外汇缺口,储蓄与投资额的差距I-S则表示储蓄缺口。其中Y、C、I、G、S、T、X、M分别对应国民收入、总消費、总投资、政府总支出、总储蓄、税收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以上两种缺口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可以作为供给以及消耗资源,通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二者之间的关系无法保证对等,对资金支持的需求量增加,则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长效性得到提高。在短时间之内,发展中国家实现与国际市场资本的相互融合,能够促进自身经济实现良好发展。
(二)创新金融监管模式
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依旧采用以往的金融监督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金融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以往主要采用封闭式的监管模式,严格落实各项监管措施,使金融环境始终处于封闭的管理状态中,但是这种监管方式无法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导致资本市场成本增加。而在金融开放状态下,发展中国家进入到多元化的发展环境中,要想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建立开放型金融体系,鼓励将资本项目的管理目标作为商业发展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资本市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发展中国家按照资本市场在发展中的实际需求,采用间接化的金融监督管理模式,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国际资本市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最终达到提高经济建设水平的目的。
(三)优化金融技术创新体系
金融技术当前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市场良好发展的条件之一,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金融开放的方式,与其他国家相互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拓展自身视野,掌握更多先进的金融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完整的金融技术管理体系。在本国范围之内为金融技术的良好发展提供环境,增强经济竞争力的同时,实现金融技术的良好发展。在金融开放中,国际市场中的资源会进入到发展中国家,其中包含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资金资源等,为东道国提供相应的技术以及资金支撑,不断提高金融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坚持金融开放式保护主义
金融开放是经济金融市场的发展手段,对于国家发展来说,金融开放需要为国家长远利益的获取提供条件,促进国家与国际之间形成良性竞争以及融合发展。但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逐渐凸显出来,增加了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这就需要加强金融安全工作。在此过程中,积极开展金融开放保护主义,并将其与本国金融市场相互结合,汲取发达国家在金融开放中的经验。例如:美国,通过选择性开放的方式,针对国家内部的重点领域进行保护,选择不开放或者形式上开放。并且在实际执行中,设置了较高的审批门槛,根据国家自身利益的需求决定是否允许外国进入。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中,也可以采用选择性开放的方式,同时,在开放过程中建立保护机制,增强自身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既能够充分落实金融开放,还能够对金融市场实现有效保护,而开放式保护也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今后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其中,有效保护的重点需要放在自身金融机构竞争力提升中,而适度开放的重点为保证国家金融稳定发挥,将二者相互结合,确保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平衡性。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金融开放逐渐深入,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金融开放既能够为自身发展带来机遇,同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整体上看,金融开放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国家正确认识金融开放,掌握其中的风险和机遇,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风险的同时,充分利用金融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提升自身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