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人才在新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2023-02-07傅雅蕾
基金项目:2022年度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农业人才在新乡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研究”(B2220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傅雅蕾(1987-),女,汉族,河南郏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与基层党建。
摘要: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支撑,农业人才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人才兴农和人才强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新乡市地处豫北平原,在农业强省建设中承担重要职责。文章的研究视角聚焦新乡市,旨在对农业人才基本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该地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农业人才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人才;乡村振兴;作用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2-0126-04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 文章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新乡市以农业人才为抓手,破解乡村发展制约瓶颈,以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
1 农业人才的概念界定
农业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拥有与农业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实践者。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将农业人才划分为五种类型: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2]。这五种类型又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村实用人才,“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3]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都属于该类型;一类是农业科技人才,指接受过专门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才,包括农业高科技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推广人才、科技特派员队伍等。2011年3月出台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是我国针对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的首个专项规划,也是目前对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的相关问题阐述最系统最全面的文件。之后,中央制定的多部文件中均提到了各种类型的农业人才,但都没超出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的界定范围。
2 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
农业人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近些年,新乡市紧抓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2.1 本土人才当选“当家人”,选育乡村振兴“领头雁”
农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带领农村发展的头雁,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成效。2018年以来,新乡市逐渐重视激发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内生动力,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在选优配强“头雁”工程中,对村党支部书记的选育由“向外看”延揽人才变为“往内找”挖掘人才:一是从现有村“两委”成员中选拔品行端正、致富带富能力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轻干部当选“当家人”;二是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伍军人、退休公职人员等本土人才中选育政治素质好、心系家乡发展的人担任“领头雁”[4],可以真正实现抓党建凝聚民心、抓产业促进发展、抓治理和谐稳定的目标。
2.2 科技专家到田间,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科技活力
为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2021年,中央组织部部署在全国开展“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新乡市作为确立的12个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市确定35个镇、414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帮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组织农业科技人才带动新乡产业发展。新乡科教资源丰厚,为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乡镇站所专业技术能手等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新乡市在“导师帮带制”工作中专门从导师师资库里聘请42位农业专家入村到户。农业专家在亲自调研的基础上对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开展技术帮扶,帮助金银花产业繁育新品种、助力黄河滩区产业转型升级等,带动周边农户发家致富。“导师帮带制”推行以来,这些农业科技人才,为新乡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力量。
2.3 英模人物“传帮带”,为乡村振兴“传经送宝”
新乡市“导师帮带制”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充分发挥先进群体优势,组織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帮带年轻干部锻炼成长,真正起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效果。
新中国建立以来,新乡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的先进典型,他们有丰富的乡村治理经验、抓班子带队伍经验、发展地方经济经验等,在“传帮带”过程中让年轻干部学有榜样、行有示范。例如,今年83岁的老典型许福卿定点帮带东仓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解福盘。帮带前,东仓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软弱涣散,许福卿在东仓村调研走访摸底后,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抓党建,规范组织生活;二是抓思想,村支书要主动与村里党员、村民代表谈话谈心;三是抓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激活绿色动能[5]。在新乡先进群体的帮带下,老传统一脉相承、好经验倾囊相授、好作风薪火相传,耳濡目染中提升年轻干部的决策能力和干事创业本领。
2.4 “新农人”返乡创业,以新思维探索农业发展新路径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新乡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截至2023年6月,活跃在新乡市农业战线上的“新农人”,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6]。“新农人”是农业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属于高素质农民,发展潜力大、可塑性强。他们的“新”不局限于年龄和身份,他们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新、手段新,具有互联网思维、现代农业理念,懂得运用现代科技装备,且葆有对家乡的热爱、对农村建设事业的执著。“新农人”既能用村民们听得懂的“接地气”语言科普国家政策,又能用乡亲们易接受的通俗化方式传播农业科技。在建设农业强国的进程中,他们成为乡村振兴中极具活力的生力军,使农业种植更科学、更高效。
3 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些年来,新乡在农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方面力度不断提升,但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供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仍是新乡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短板”。
3.1 农业人才引进难,后备力量不足
首先,农业人才认定存在重学历轻实践、偏工业轻农业的问题,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不愿意涉足农业领域;其次,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河南省作为东部农业大省,其地理位置、发展潜力、经济实力、薪资待遇、福利保障等对一些农业人才缺乏吸引力;最后,农业人才的引进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乡市层面缺乏科学完备的人才引进机制,各行业各部门难以自上而下联合制定农业人才引进规划和开发项目,导致人才与岗位错配,农业人才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3.2 农业人才留用难,人才流失严重
3.2.1 本土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内生性人才短缺
农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本土人才单向流失严重。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务工,为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给予子女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在有了一定积蓄后会选择在务工的城市购房、落户。而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属于乡村能人,他们有生产经营的好办法、治理村庄的金点子、发家致富的好技能,但因为农村产业、资源、政策等的缺乏,他们的能力在农村难以施展开来,只能随着城市化的浪潮涌向大城市;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通过升学考试、参军入伍等方式进入城市,毕业或退伍后在城市工作、定居,中青年人才单向从农村流入城市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带来的是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产业和文化空心化,农村人才断层,各类农业人才数量少,40 岁以下的农业人才所占比重偏低,老龄化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中的内生性人才,内生动力的缺乏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的推进实施。
3.2.2 引进人才激励缺位,农村外来人才匮乏
对于农业科技人才来说,一方面,新乡市不同乡村间发展差异较大,很多乡镇缺乏高新科技附加值高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致使农业人才集中在有产业项目支撑、经济实力较强、交通便利的乡村,经济落后的乡村农业人才较少,因而呈现出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纵然引进了农业人才,但因为配套服务和后續工作跟进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人才作用的发挥和价值的创造。
3.3 农业人才培育难,人才素质较低
新乡市农业人才整体上属于农业生产性人才,他们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农业人才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方面,高校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这些人才毕业后往往选择进入科研院所等单位,农村对其吸引力不强。另一方面,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不多,走出去观摩交流的次数少,提升自我多依靠已有的短期培训,而这种培训多以政府主导为主,技能培训不够精准,存在培训随机性强,不全面不系统的问题;培训内容针对性弱,培训方式单一,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低,不能解决农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技术难题,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业新技术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调动农业人才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人才、产业、技能之间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4 新乡实现农业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新乡只有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打好农业人才“引用育留”组合拳,才能依靠人才强农兴农。
4.1 加强顶层设计,“引得来”人才
4.1.1 创新思路举措,做好乡土人才回流工作
一要聚焦本地优势资源,组建农业科技专家库,梳理本地农业科研攻关清单,将本地籍高层次、高学历农业科技人才纳入人才资源库,实时向他们发布农业技术需求,以“云合作”等方式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破解发展难题;二要设立本土人才资源库,收集本地籍在外能人、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的信息,根据不同人才的特长和优势对人才进行分类,扩充人才储备;三要建立本土人才回流联席会议机制,注重发挥农业农村局、科技局、人社局等部门的协同作用,制定明确的本土人才回流工作举措;四要全力做好本土人才回流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市、县、乡三级政府官方网站设立本土人才指导专区,发布吸引本土人才回流的具体扶持政策和各乡镇专门对接服务人员信息,通过家乡微信群等及时发布引才信息,并在线下设立由专人负责的政策咨询服务点[7],多渠道宣传引才信息,大力营造出吸引本土人才回流的良好环境。
4.1.2 创新引进政策,做好外部人才引进工作
一是要逐步拓展引才渠道。可以设立市、县、乡三级乡村人才交流中心,公开招募乡村振兴各行业所需人才,为外来优秀人才精准匹配最适合的岗位;二是要创新科技特派员选任方式,充分发挥农村科技服务云平台的作用,通过“菜单式”服务,提升特派员服务的精准度,并完善特派员绩效考核监督制度,将农民满意度和科技创新实效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三是要建立更为多样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于乡村治理人才,要不断拓宽用人渠道,选用人才不局限于单一途径,从基层选用干部要“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对实绩突出的乡镇干部(包括工勤人员和“下沉”人员)要及时提拔重用,激发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4.2 创新激励政策,“留得住”人才
4.2.1 升级本土人才扶持力度,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是拓宽本土人才成长空间。对于优秀企业家,通过给予优惠政策、规划土地、技术帮扶等吸引他们回乡兴业办厂,做大做强“土”文章的同时带动家乡经济发展、提升村民收入水平;二是开展乡村技术能人职称评定工作。可以探索实施乡村工匠职称评定工作,组建民间艺术、烹饪、家政、民间建筑、经营管理等十个专业类别的乡村工匠专业人才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以职称认定的方式肯定乡土人才的业绩水平、社会贡献、社会价值;三是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典型致富项目吸引人才回归,并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一致的经济补贴;四是将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能人吸纳进村“两委”班子中,为乡村发展谋出路、找对策,为乡村能人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定期以选树典型的方式给荣誉、给奖励,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热情。
4.2.2 加大外部人才激励举措,强化乡村振兴智力支撑
一要优化乡村创业创新环境。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业人才工作生活条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真正把根扎在基层,把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乡村振兴上。二要提高经济和政治待遇。对于乡村治理人才,落实从“五方面人员”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常态化机制。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等“五方面人员”选拔人才,优化乡镇干部队伍结构,要重视干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专业特长等,科学合理搭配,鼓励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经常性输入新鲜“血液”,使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断完善。
4.3 健全培育机制,“育得出”人才
人才振兴,不能仅仅在扩大“增量”上做文章,还要从“存量”提质上谋篇布局,拓宽培育的针对性及精准性。
一要充分利用科教资源丰厚的优势,精准开展培训。可以建立专家服务团,将不同类型的专家名单及联系方式发布给全市4区8县(市)的所有村落、企业,设立专家人才服务乡村需求台账,村庄、企业把自己需要的专家人才,需要专家人才入村、入企业进行技能培训的时间,村党组织联络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清晰地列出来,由专门部门积极对接专家和村庄、企业联系人,组织专家深入基层精准展开培训和技术指导;二要鼓励农业高校和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调整优化学科结构,更多培养农业专业人才。2022年中原农谷落地新乡,新乡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鼓励高校大力开设种业、小麦等专业,为未来将中原农谷打造成为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种业创新高地贡献新乡智慧;三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观摩交流、实地培训等方式,让农业人才真正在“比、学、赶、帮、超”中得到锻炼。
5 结束语
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带动经济发展、注入科技活力、破解治理难题、拓宽发展思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受主客觀因素的影响,农业人才的引进难、留用难、培育难直接制约了乡村振兴的稳步推进,只有多措并举,做好农业人才的“引用育留”这篇大文章,让愿意回归乡村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建设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才能使各类人才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真正形成人才、市场、产业、资本汇聚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国政府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EB/OL].(2021-02-23)[2021-02-23].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3]郜亮亮,杜志雄.中国农业农村人才:概念界定、政策变迁和实践探索[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7(10):115-125.
[4]李吉明.新乡:“五个一批”配强农村“领头雁”[N].新乡日报,2019-07-04(1).
[5]刘军旗.为乡村振兴培“土”育“苗”[N].光明日报,2022-01-12(2).
[6]刘军旗.打造高标准农田“新乡样本”[N].新乡日报,2023-06-12(2).
[7]韩利红.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与本土人才生成的逻辑关系[J].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强国建设,2023(03):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