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新诗与中外诗歌传统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2023-02-07温琳舒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12期
关键词:新诗诗学教授

温琳舒 王 潇

2023年9月16日至17日,“中国新诗与中外诗歌传统国际学术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澳门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京都女子大学、日本城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内外70多所院校以及《新华文摘》《文艺研究》《学术月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20多家学术期刊共19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武汉桂子山,回顾新诗百年历史,探究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课题。

学术论坛历时一天半。9月16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校党委书记夏立新、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谢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刘勇、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刘云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担任主持。学术报告上半场由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谭桂林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点评;下半场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何锡章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贵良点评。16日下午,共设6个分会场依次围绕“中国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中国新诗与外国诗歌传统”“中国现当代诗学与中外诗学”“新诗史问题研究”“新诗创作与中外诗歌传统”“传播视野中的新诗及其研究”主题分组讨论。9月17日上午,学术报告上半场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审秦曰龙主持、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吕周聚点评;下半场由《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主持、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遇春点评。会议闭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雪松主持,王泽龙教授总结发言。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总结百年新诗的经验教训,探究中国新诗与古代诗歌、外国诗歌丰富复杂的关系,是新诗发展亟须直面的问题。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谢冕评价中国新诗诞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它一方面坚持中国诗歌的千年传统,一方面向世界诗歌寻求新的启蒙和启发,化古为新、古为今用、继往开来是百年新诗自由精神的取向。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刘勇认为,中国现代新诗兴起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延续了中国传统和参照西方外来文化因子,更要探究它新在哪里,为何而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泽龙在大会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论坛汇聚四代新诗研究学者,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指导性、启发性的命题,为新诗研究带来冲击与启示,可谓近年来中国新诗研究的一次盛会。

一、吐故纳新:中国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

系统检视中国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的源流关系,既是新诗研究中无法绕过的旧命题,又是本次论坛深入推进的新贡献。王泽龙教授形象譬喻中国古代文化是“远传统”,现代文化是“近传统”,传统是一条河流,只有不断吐故纳新,才能永葆生机。百年新诗已然形成了自己的现代性传统,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现代性文体和文类,这是与会学者的共识。而如何与古为新,让古代诗歌“远传统”在现代诗歌“近传统”的河流中实现现代性转化,哺育当下新诗创作与研究,则是学者们致力于思考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是探究新诗与古代文学传统之间的承变关系,为新诗继承传统提供启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李俊国教授《30年代现代派诗歌与六朝文章晚唐诗》一文对六朝文与新诗间文学联系展开解读,使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作品呈现出更为生动、丰富的面向,即除了来自晚唐诗的温暖颓废之感,还有中国传统散文的弹性与活力。但现代派诗歌对传统文学资源的过度迷恋,导致其陷于依附的“他者”文化或艺术理念,失去冶炼、提升“自我”的机遇。澳门大学人文学院朱寿桐教授以《为汉语小诗正名》为题,阐释了汉语小诗的正统性,他认为古老汉语诗歌的原初形态无不是今天所谓的“小诗”。小诗的独特不在于形式长短,而在于对现代诗抒情本质的反映、对人的内在感觉的迫切表达,这构成了象征诗学、现代诗学兴起的条件和现象。暨南大学语言诗学研究所赵黎明教授在其发言《“境界”传统与中国新诗学的建构》中谈到,境界诗学在中国具有深远传统,它在新诗坛看似“断裂”,实际上是以碎片的形式在诗人心中回响。境界诗学既是一种精神向度,也是一种艺术向度,它对纠正当今诗坛的精神之失和艺术之弊,对于中国新诗学的建构具有多重价值。湖北大学文学院刘继林教授充分开拓古代诗歌传统的内涵边界,将长期被正史忽略的俗文学传统中的“民间话语”统筹进来。他在《百年新诗的民间话语研究视角》一文中肯定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正是借助源于“传统”的民间话语弥合了与古典诗歌之间的裂隙,但同时民间话语也给新诗带来了缺憾和问题,这需要学术界客观正视和辨析其有效性与复杂性。

二是对新诗总体发展路径的宏观爬梳,为新诗的未来发展检视具体方法。西南大学文学院王本朝教授的《中国新诗的两个传统,两条路径》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高玉教授的《新诗的语言问题》,都从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出发,讨论自由与格律、文与诗、文与质的关系,揭示了早期新诗发生的多种矛盾与多重张力。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杨四平教授在其发言《当下新诗深陷历史周期率,“性命”堪忧!》中认为,新诗发展至今的隐患,就是每当一种诗歌文体发展到成熟、极致时,它就必然衰败,被新的诗歌文体取代。对此他提出了破解方法——“新诗性命论”,致力于维护新诗的“三性”与“三命”,即新诗的抒情性、戏剧性、叙事性和新诗的天命、生命、使命。在对新诗发展路径的宏观探讨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王泽龙教授的《新诗声音的变革与重构》一文指出,诗歌是一种声音,但不是传统的声音。新诗仍然需要音乐性,需要韵律,但不是传统的音乐性和韵律。现代诗歌声音发生了转变,总结起来便是从歌的声音到说的声音,从形式的声音到意义的声音,从听觉的声音到综观的声音,从音律化的声音到节奏化的声音。这些研究着眼于新诗与古代诗歌传统的核心话题,从比较视野出发,对语言、声音等本体诗学话语予以深度阐释,并真切反思新诗发生与发展的外部议题,为当下研究者处理新诗发展过程中旧与新、远与近、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等复杂诗学问题提供了镜鉴。

二、别求新声:中国新诗与外国诗歌传统

“中国新诗与外国诗歌传统”是个相对古老但常说常新的话题,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多维文化之一维,必然会受到外来思潮及文化影响,中国新诗也同样是在外国诗歌传统的深刻影响下展开变革的。谢冕教授在开幕式上掷地有声地谈到,我们要学习鲁迅别求新声,化古为新,古为今用,继往开来。此次会议的论题直面纷繁复杂的外来诗学资源,深入聚焦新诗的主体问题,也就是新诗如何在关系中建构自身的诗史母题,整体上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研究空间。

国外文化资源、诗学经验对中国新诗创作的影响研究,成为学者们在不同研究视角与方法下共同涉及的普遍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的《徐霞村评戴望舒、姚蓬子的新诗》一文,考究20世纪30年代刊物中徐霞村借用保尔·瓦雷里的保尔之名发表的新诗评论文章,发掘出戴望舒、姚蓬子的新诗中对西方象征主义的本土化探索。他对徐霞村史料的新发现,使得同时代诗评与经典化论述构成潜在对话,回到了新诗写作、阅读、交流、评价的最初场景。复旦大学中文系郜元宝教授的《〈野草〉“外典”二题》,充分考证鲁迅《死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的创作如何从周氏兄弟合译小说《红星佚史》、鲁迅译作《出了象牙之塔》和《工人绥惠略夫》中引用外典,从而生成对两部作品生成语境和思想内涵的新解读。他指出,此案例启发我们研究新诗、新文学语言感觉的生成,研究其现代性问题,不能简单的只从语言工具、经验方式的变化来看,而要根植于晚清以降一系列跨语境、跨文体、跨文化的复杂语境和流动视域,嵌入新诗内部构成和生成脉络,特别是新诗的语言形式与构思方法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贵良教授的发言《郭沫若〈女神〉:“真艺术与真科学本是携手进行的”》,同样考虑到新诗生成的复杂背景,阐释了郭沫若诗的世界品格。他认为,现代汉语诗学与古代汉语诗学的不同之一就在于将科学元素融入了现代汉语诗学中,郭沫若的《女神》将艺术性和科学思维纳入艺术思维,加固了美的内核,显示了力的美学的硬度。

除了域外诗学资源对中国新诗的影响研究路径,还有学者通过还原动态的文化语境,更新了影响研究的范式。南开大学文学院卢桢教授关注到早期新诗人从海外观景体验中觅得新诗质素的创作实践,其《域外风景对早期新诗节奏的激发:从郭沫若的创作谈起》一文,从郭沫若的海外游学经历出发,结合穆木天、王独清、孙大雨等留学诗人的行旅写作,探讨了域外风景对新诗的激发效应。香港岭南大学文学院龚浩敏老师题为《“汉语语音诗”的启示——以石江山诗学实验为例》的发言,从“汉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潜能”“汉字声音艺术”“汉字字音的魔术”三个层面,对美国汉学家石江山的“汉语语音英文诗”诗学实验展开细读,认为汉字的“潜能”在中国当代文学与艺术中被重新想象和建构了出来,汉字的功能也得到了重新定位,而这意味着新诗语言学视野中的变革,对我们思考当代中西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有学者将外国诗学理论的经验反思,回馈当下中国新诗理论建设。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李章斌教授在《论帕斯〈弓与琴〉中的韵律学问题——兼及中国新诗节奏理论的建设》中,系统阐述了帕斯在《弓与琴》中涉及的韵律学问题,分析其观点对于中国新诗节奏理论建设的启发。他提出,我们不能将节奏问题的思考局限于诗歌领域,而要扩展到其他文体乃至整个语言,还要比较别国语言与诗体,用外国诗歌理论经验指导中国新诗的理论发展。总之,上述多重研究路径启示着我们要从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的视角,对中国新诗与外国诗歌传统母题展开多元探讨。

三、理论探赜:中国现当代诗学与中外诗学

中国现当代诗学既是对新诗创作实践的理论总结与指导,又是在中外诗学传统的双重影响下充分发展与演进的。可以说,百年中国新诗的源流发展离不开诗学理论建构的有力支撑。但在新诗史理论纵深之处,中国现当代诗学与中外诗学传统间的驳杂影响仍需深入挖掘。为从诗学理论之维检视新诗百年来的经验教训,推进中国现当代诗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研究,论坛围绕“中国现当代诗学与中外诗学”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一方面,部分研究站在宏观视角关注百年新诗发生发展,致力于不同角度的新诗理论体系构筑。诗人、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执浩在《音区:渐于诗律细》一文中,从声音的角度而非音乐的角度探讨诗歌,将诗学导入更为广阔的存在空间。他借用音乐发声学的音区概念,分析古代高低音区诗人之别,强调找到自我特有音区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杨小滨老师同样从传统中汲取诗学养分,在《作为残存的抒情主体:当代诗如何见证历史》一文中指出,抒情主体对于当代诗来说是非常本质的东西,诗无论用何种表述,总会展现出抒情主体的独特声音。但面对当代现实,主体必然是残余的,即所谓“剩余主体”。我们只有通过“创伤性的快感”,才能让文字发挥力量参与其中。对残存的抒情主体而言,溢出便是欠缺的表现。

另一方面,也有研究从微观视角打捞中国现当代诗学经典个案,从中推进诗学理论反思与经验升华。河南大学文学院刘涛教授在《朱光潜对于新诗格律的学理求证》一文中,通过细密严谨的史料分析还原朱光潜对新诗格律的学理探索,认为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心理学中寻找诗歌格律的学理依据,科学论析了诗歌格律自然律与规范律,以及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其对旧诗声、顿、韵等传统“形式诗学”的探讨,为中国新诗创作和诗学理论系统化、科学化发展提供了参考。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中宇教授的《汉语诗的“整齐”基因及其现代形态——兼及闻一多格律诗论的相关问题》一文,同样探讨新诗格律问题,特别针对汉语诗的“整齐”基因及其起源、汉语新诗形态和走向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他认为新诗需要在自由活泼的基础上,一边追求贴近社会的思想感情抒写,一边把部分诗句锤炼成厚重精辟的“文化因子”,让时代风采以更优雅的形式进入文化深层积累。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童龙超老师的《赵元任与中国新诗的声音建设》一文,从个体诗学实践的角度切入声音诗学研究,认为赵元任融合音韵学家和音乐家的思维,从听觉上打通语言、诗歌和音乐,拓展了新诗的文体边界、表现领域和生存空间,奠定了新诗听觉化道路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跨学科交叉视角下颇为新颖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在了中国现当代诗学与中外诗学传统的议题当中。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向天渊教授的《汉语和新诗彼此形塑的机制与启示》一文,以诗学与语言学交互的视野回顾汉语和新诗现代化之间相互牵缠、彼此形塑的发展历程,倡导学者挖掘现代汉语的诗性潜质,尽可能地拓展新诗语言智慧,创造出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诗歌作品。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王书婷教授在《博物诗学视野下的新诗文体研究刍议》中指出,博物学涉及到对自然与万物、科学与人文、经验与艺术、文明与生态、自然与空间等不同范畴的认识,这又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文学,尤其是文体特征比较明显的诗歌文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而从博物诗学的视野下考察中国新诗研究,可以为中国现当代诗学与中外诗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四、寻史诊脉:新诗史问题研究

百年中国新诗史在与社会文艺思潮、诗学理论论争等的激荡中,产生了大量经典的新诗史问题。对这些新诗史问题的研究,是我们重新检视、诊断新诗百年具体面貌与诗学经验的关键一步。与会学者一方面以实证材料与理论阐述,回归新诗发展的历史现场,梳理还原新诗发展的历史流脉,揭示诗歌与社会、政治和文化事件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和重估被忽视或隐没的诗人与诗歌群体,丰富了文学史书写版图,为窥览中国新诗发展整体面貌,促进新诗发展迈出步伐。

一是对新诗研究新领域、新空间的发掘、开创和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金宏宇教授在《关于新诗话的话》一文中,运用史料研究的方法重新建构“新诗话”,认为新诗话具有说话、简化、闲话漫话、对话的性质。南开大学文学院罗振亚教授的《“反”取向探索与百年新诗的形象建构》一文指出新诗形象建构中存在的悖论:一方面,众多诗人和阐释者努力打造新诗文体概念;另一方面,“反”取向探索却在大量文本中以异端方式表现出来。他认为反诗取向是一把双刃剑,反诗探索要适当控制节奏。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易彬教授的《木槿花开:“捧血诗人”辛劳在当代被发现的历程》,发掘诗人辛劳,认为辛劳最初只在“孤岛”文学视域中略被提及,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世纪的回响”中方浮出地表,其文学史地位有待重新考察。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张立群教授的《打开一片新世界——晋冀鲁豫边区诗歌(1937-1948)创作综论》一文,对以往关注较少的晋冀鲁豫诗人进行挖掘与梳理,拓展了晋冀鲁豫文艺研究空间。

二是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层面探讨新诗史的个案、群体、时段问题,丰富中国新诗学术史研究版图。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伍明春教授在《论早期新诗话语场域的张力结构》中,将早期新诗中的话语场域分为三派:早期新诗追随者的自我论述;被压抑的反对派的声音;调和论者的微弱声音。他认为,新旧之间的二元对抗构成了早期新诗话语场域的内在张力。云南大学文学院段从学教授在《梅光迪和胡适:“文章”与“文学”错位冲撞》一文中指出,新旧文学的关系应放在古代性的“文章”和现代性的“文学”两种不同思想类型层面上讨论,“新文学”取代了“旧文学”的中心地位成为了“中国文学正宗”,“旧文学”则变成了现代性“文学”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武汉大学文学院陈建军教授《闻一多诗集〈红烛〉出版始末》对闻一多的《红烛》进行了详细的版本考据,致力于还原其出版始末。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熊辉教授在《徐志摩留美时期思想管窥》中考察徐志摩留美时期史料,从徐志摩的爱国情怀、人格修养、社会交往三方面呈现出更加真实立体的徐志摩形象。京都女子大学岛由子老师的《顾城的初期写作和环境》一文,通过访谈、实地调查与文献材料互证等形式,透视了文学活动与读书环境对顾城早期创作的影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松建教授在《冷战年代的抒情现代主义:论杨际光》一文中,从离散的角度分析杨际光冷战时期的诗歌创作,解读出现代主义和亚洲冷战之间的幽微关联,反映了新诗主体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程国君教授的《陕甘宁边区的“红歌”实践及抒情传统的价值意义》一文指出,在20世纪中国“红色革命文艺”历史构成的序列里,红色经典、现代音乐史、现代歌乐传统的革命抒情歌曲等极具“中国特色”,而陕甘宁边区的“红歌”诗学实践有力推进了这一抒情传统的发展。他认为,重释这一诗学实践对理解“红色革命文艺”历史构成,打捞革命诗歌与“五四”新文学的内在关联具有深刻启发。

五、回归文本:新诗创作与中外诗歌传统

宏大命题的选择和研究路径的把脉,对于新诗研究而言固然有引领方向的前瞻意义,但对具体诗作的文本细读亦是新诗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王毅教授在发言中提出:“中国新诗的成就究竟如何?对于这个问题,宏观的答辩固然必要,具体的文本可能更具说服力,与其争辩,莫若写作。”与会学者们立足具体诗歌文本,围绕“新诗创作与中外诗歌传统”这一话题,或着眼当下诗歌创作的典型现象,或以回溯姿态探讨新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代性、审美性、经典性等问题,探讨了对新诗研究中已存问题的新认识。

其一,论坛对百年新诗发展史中的重要诗歌史现象与问题展开反思,在新语境、新视角、新观点的研讨中推进创新。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谭桂林教授的《现代佛教期刊上的白话新诗创作论》一文,认为由于意识形态和传媒形态等原因走向沦灭的佛教白话新诗,从其创作实际看,它对社会发展、民族现实与文化的积极贡献非常明显,此优秀传统是否应该保存发展,值得新诗研究者的思考。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志元教授在《抗拒阅读:〈野草〉的审美现代化及其经典化过程中的意图错置》中,着眼于分析《野草》文本“抗拒阅读”的反阐释倾向。他认为,该倾向违背了读者的审美惯常和趣味,而这也正是现代文学先锋性与审美现代性的体现。同时,这种倾向导致《野草》在经典化过程中出现了意图错置的问题。上海大学文学院钱文亮教授以《AI训练、语言“高级感”与人类的诗歌传统》为题,在总结AI诗人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醒当下人类诗歌写作者:仅仅依靠对前人既有诗歌的高强度学习与模仿远远不够,未来的人类诗歌需要拓展生命维度,需要现实感、历史感、自然感和神圣感、神秘感的交通互振,需要生命的遭遇与反应。

其二,论坛对当下某些新诗创作现象进行了系统展示,从诗歌史现象深入到了学理性的思考当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张岩泉教授题为《接续新诗传统的努力:〈新九叶集〉初论》的发言指出,《新九叶集》的出版标志着“北外诗群”的亮相。这群诗人以接续“九叶诗人”和“作者兼译者”的新诗传统为目标,与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朦胧诗”“第三代诗歌”的潮流同声相应。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张德明教授在《学人之诗:百年新诗的小传统》中,以桂子山学人诗群为考察对象,研究“学人之诗”这种突出诗学现象,认为1949年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人之诗俨然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重要组成。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王毅教授的发言《新诗如何是好:以胡弦〈下游〉为例》,以胡弦的短诗《下游》展开新诗典型文本细读,深入分析了短诗《下游》对汉字的理解,对分行、节奏的把握和对古今中外诗歌资源的借用,由此确证了新诗“诗之为诗”的身份问题。

其三,论坛对时下新兴的新诗理论视野与文本解读展开典型探讨,如风景与新诗文本的相关讨论成为焦点话题。“风景”视野研究是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热门话题,与会学者们的风景讨论涵盖中国古代与现代诗歌,有力推进了风景概念在中国诗歌研究中的扩充与完善。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亚思明教授在《虚空的现实与对位的风景——以陈东东、张枣的诗学对话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风景是以文化为媒介的自然景色,而想象力可以拓展梦想的边界,丰富自我感知的世界,使之外化为诗学意义上的风景。云南大学文学院李海英教授的发言《在自然与风景之间:中国新式现代审美的生成与主要表现》,从中国新诗审美意识的转换、审美主题的选择、现代审美经验的变化与演进三个方面,阐明了新诗创作中从“自然”到“风景”主题的新变。

六、传播接受:传播视野中的新诗及其研究

中国新诗的发生、发展与经典建构,是在现代传播接受的场域中进行的。新诗已走过百年历程,系统考察中国现代诗歌的传播接受,是为了从新诗传播的历史语境与读者接受视角,为当下诗歌理论建设与创作实践提供历史参照。现代传播接受从多元渠道开启了中国诗歌的现代转型,成为建构中国现代诗学品格、形成现代诗歌丰富形态的重要动因与思想资源。因此,此次论坛“传播视野中的新诗及其研究”主题,围绕新诗传播空间以及新诗经典化等问题显示出广阔的探讨空间。

一是从文化史、思想史研究的外部视角,观照传播空间中的新诗及其研究,进而在诗学理论方法层面反思中国新诗的现代转型与新诗史重构等问题。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梁笑梅教授在《抗战时期迁渝国立中央大学新诗空间的创构》一文中,从文学期刊的传播这一重要文学生产环节入手,以新诗空间的创构为视角,凸显了现代学人、媒介与国家权力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她指出从“中央—地方”“政党—大学”的视野,探讨抗战时期高校文学、文化空间,对当下大学的文学、文化区域间互动,以及民族国家视域下的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大学文学院方长安教授在《传播接受与新诗史重构》中,从诗学理论层面反思内外部研究联动的新诗现代转型与新诗史重构问题。他指出,以新诗近百年的历史为轴,囊括重要的新诗创作流变、诗歌图文、诗学转向等内容在内的新诗传播接受考察路径,并着重强调了传播接受对象参与新诗自身的发展衍变、影响新诗走向的具体进程应为新诗史重构的着力点。他认为这有助于打通新诗内外部研究,揭示出新诗诗意与诗性的生成原因,看到更加真实的新诗史内在衍变过程。

二是从副文本、跨语际交流等新诗的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着眼,探究传播视野中的新诗及其研究。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陈爱中教授聚焦“编者按”这一辅助性副文本,以《编者按与朦胧诗的生成》为题发言。面对朦胧诗生成的诗歌史研究旧命题,他从“编者按”视角出发对其展开新论,认为诗歌刊发期刊的存在样态和编辑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某时代诗歌美学标准的养成。日本城西大学田原教授的《中国现代诗的域外接受与中西诗歌互译》一文,从“中国现代诗跟日本现代诗最大的区别”的思考入手,介绍了近20年日本现代诗的存在形态,还有中国现代诗被译成日语后的诗歌呈现形态和接受程度。特别是他以日语诗、旅居日本的中文新诗创作和翻译实践为比较主体,进而得出我们一流诗人的一流诗作不被日语体系接纳的接受现状,并提出了重视跨语际交流的重要性和相应的解决、提升方案。

三是从编辑出版的专业视角切入当前中国新诗研究的传播生态,为新诗研究在期刊媒介平台的选题需求提出意见。此次论坛有许多从事编辑工作的专家与会,他们在新诗传播接受议题的探讨中发挥了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的杨程老师以《学术论文的关键词的提取与功能》为题,关注到中国新诗研究在当前学术期刊的选题发表中处于薄弱环节。《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审秦曰龙的《人文科学类论文选题的现实维度》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宋媛的《学术论文的选题与创新》,都从编辑角度讨论新诗研究的选题问题,达成了共识性理解,一致认为关注现实是中国新诗研究的关键,但更要有对新诗史、新诗学术史的关切。同时,能反映现代传播接受多元渠道中的新诗研究文章,更能促进各方交流,推动学术研究多方发展。

综上,本次“中国新诗与中外诗歌传统国际学术论坛”云集四代专家学者,在深挖新诗内部发展演变的同时,注重新诗与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对话融合,积极引导新诗创作与研究走向更加多元、开拓与前瞻的方向。大家秉持对中国新诗发展的深厚责任意识,以宏阔的现代视野,回顾新诗的中外诗学源头及传播接受语境,深入检视了中国新诗的百年教训。本论坛对“中国新诗与中外诗歌传统”的六大核心议题进行的深入讨论与梳理,基本确立了从传统中寻求资源并加以现代性转化,从而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古为新”的学术共识。可以说,五四以来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既离不开古代诗歌传统的现代转化,又少不了面向世界诗歌传统的开放性形态。总之,今天的新诗既要继承优秀传统,又要面向未来吐故纳新,唯有如此,中国诗歌的长河才会生生不息,气象永新。

猜你喜欢

新诗诗学教授
背诗学写话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画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