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品格、创新逻辑和精髓要义
2023-02-07苏星鸿胡桠丽
□苏星鸿 胡桠丽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过去十年工作时强调,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同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提出了“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P18-19。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品格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从“两个大局”同步交织和互相激荡的时代背景出发,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中,系统总结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实践经验,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一)新时代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和互相激荡的时代背景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上,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科学回答的产物,是在新时代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宗教极端主义和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加剧,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变。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结构深刻转型,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境遇中,在深刻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中产生和发展的。
在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研判“两个大局”内在互动的时代特征,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坚持“四个伟大”总体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了一系列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的精神境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以优良的党风带动社会风气全面好转,着力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外交活动中,我们提倡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使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正是在这些实践创新中推动了理论创新,才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实践产生新思想。新时代的时代课题激发理论创新,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实践经验的系统概括和科学总结。
(二)理论创新指导新时代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创新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这一思想在指导实践创新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内容完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P136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功能是改造世界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品格不仅来源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在指导新时代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并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实践品格,把人民至上作为实践理念,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为实践任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实践要求,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实践目标,通过指导创新实践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不断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思想创新的重要性,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1]P1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包括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理论创新,在其指导下党和国家的事业日新月异,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卓越才能和高超智慧。立足于新的实践创新,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其指导下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党的十九大上,我们党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其作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对其科学体系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两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党的十九大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党和国家事业蒸蒸日上,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新的实践创新催生新的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八个明确”发展为“十个明确”,在“十四个坚持”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个方面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标志着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必将指导我们夺取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来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没有“十个明确”的实践理念作为指导,难以形成“十四个坚持”的实践方略,无法取得“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实践成果。没有“十四个坚持”的实践方略作为行动指南,“十个明确”的实践理念难以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不可能取得“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实践成果。这一思想牢牢扎根于时代和实践之中,奠基于“十三个方面成就”的实践成果,离开“十三个方面成就”实践成果的支撑,“十个明确”的实践理念就成为抽象化、概念化的无根理念,“十四个坚持”的实践方略就成为教条化、形式化的无本方略。因此,我们应该从实践理念、实践方略和实践成果的有机统一来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在其指导下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新时代实践成就证明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否定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的作用,理论创新的科学性需要逻辑和实践共同证明,只有通过逻辑的理性证明和实践的现实证明,才能保证理论自身的真理性与科学性。相对于逻辑证明来讲,实践证明是具有根本性、最高性和最终性的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这不仅是因为其深化了人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因为在其指导下当代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变革和成就从根本上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党的十八大至十九大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指导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使党和国家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这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实践层面有力地证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系列举措的正确,也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党和国家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至二十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1]P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实施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大力度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全方位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P2-3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在实践层面进一步证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逻辑
中国共产党是勇于和善于在实践创新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的政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4]P5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创新的理论逻辑,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创新的实践逻辑,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为创新的方法逻辑,创立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同时用中国实践经验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化中国”和“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其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在空间逻辑层面的创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同具体时代特征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回应时代和引领时代,同时在时代更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化时代”和“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其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在时间逻辑层面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都强调“化马克思主义”,即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此而言,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之所以不可分割,体现在它们具有共同的实践基础即“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具体实际”是包括中国历史实际、中国现实实际以及当代世界实际的整体性范畴。因为今天的中国既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又是处于世界历史结构中的中国,中国具体实际不可能与历史相割裂,也不可能与世界实际相脱离,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包含着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时代化的过程。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空间逻辑创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侧重于时间逻辑创新,两者之间难免出现一定矛盾,尤其是当时代化不是指中国所处的小时代而是指人类所处的大时代的时候,两者之间的冲突就在所难免。比如,当中国发展整体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时,作为以本土化和民族化为取向的中国化就要顺应时代化的要求。反之,时代化就应该观照中国化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都已经取得了重大发展,并必将在新时代进程中取得更大成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顺应而且在引领世界历史,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逐渐趋于一致,因此,这一创新范式表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即不仅通过马克思主义创新改变中国,而且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改变世界。在这一创新的理论逻辑主导下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中国视野,是在回答中国之问和人民之问过程中形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同时,这一思想具有世界视野,是在回答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过程中生成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洞察世界变化、引领世界发展的科学理论。
(二)实践逻辑:“两个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5]P1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只有做到“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P17。“两个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的思想升华,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基本遵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实践逻辑,揭示了这一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从“第一个结合”看,核心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其中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实际的问题,也包括用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具体实际的理论创造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包含多重关系的辩证转化过程。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都看作是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的范畴,就此而言,这一结合自然就是一个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性与具体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理论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复合性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是基于这个学理对这一结合展开论述的,指出其实质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为此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1]P17,实现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双向互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其中,主要矛盾——历史方位——时代课题——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和平和世界大同,就是这个结合的逻辑理路,揭示出这一结合的时代内涵、实践成果和历史任务。
从“第二个结合”看,核心是回答“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现代是基于传统的现代,中国式现代化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实现其现代化转型,其关键就是要做到“第二个结合”。如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无法在中国进门、扎根、开花和结果;如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无法实现现代化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这个结合的核心要义及其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1]P18具体表现在:确认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回答“结合什么”);确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主张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回答“何能结合”);确认在“形而上”层面的“融通”和“形而下”层面的“贯通”,实现两者的融会贯通(回答“结合机理”);确认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路径,使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回答“如何结合”);确认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为今用”中彰显其时代意义(回答“为何结合”)。[6]上述五个方面共同揭示出这一结合的具体内容、内在依据、实现机制、具体路径和价值目标。
推动“两个结合”的主体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目的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第一个结合侧重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性,第二个结合侧重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两个结合”都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真精神,坚持主体和客体在平等基础上的双向互动原则,都要克服形而上学主客体两级对立的哲学传统及其思维方式。在结合中,每个方面在实现自身变革的同时推动对方变革,从而实现双方在内在互动中协同发展。比如,在第一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在改变中国实际过程中使其基本原理得以丰富和发展,中国具体实际在结合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使其发展规律得以具体体现。在第二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中使自身具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民族特色,成为民族化、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精髓过程中通过“两创”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在结合过程中,既要避免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单裁剪中国具体实际,仅仅把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作论证其正确性的工具;又要避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义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7]
(三)方法逻辑:五种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为内容的五种思维,它们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的方法逻辑。
战略思维是理论创新的根本思维。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才大有希望。战略思维就是立足大时代观,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善于从全局和长远思考问题,在关键时刻进行战略决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战略思维,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格局。
历史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基本思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思维就是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发现历史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大历史观”,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五百多年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一百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中去考察,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强调树立历史自信和增强历史主动,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视野。
辩证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关键思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面对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重大关系,只有增强辩证思维才能科学应对。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和找准重点,在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新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辩证思维,善于从哲学上思考问题,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国式现代化、改革方法论、“两个大局”互相交织等,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境界。
创新思维是理论创新的核心思维。创新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创新思维就是不迷信本本,不迷恋经验,不固守教条,善于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惯于知难而进和开拓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创新思维,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创新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气象。
底线思维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思维。当代世界发展进入高风险时代,当代中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代,全球风险深刻影响国内风险。底线思维就是在对各种风险的有效应对中保持应有定力,从最坏的可能性出发以做好最充分的应对准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行稳致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底线思维,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提出要守住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维权维稳、民生保障、脱贫攻坚、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底线,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坚守。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重大命题和论断。这里所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里所说的立场观点方法是这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讲,就是党的二十大概括的“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是从哲理维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的整体性表达。这一精髓要义是基于“两个确立”的政治逻辑和思想逻辑做出整体性判断,因此,它不仅是这一思想本身的精髓要义,也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精髓要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髓要义,是维护人类持久和平和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精髓要义。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立场
马克思主义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8]P8马克思主义在人类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视域下探讨无产阶级解放问题,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它具有跨越时空永恒价值内在依据的根本所在,也是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并成为各国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武器的根本原因所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优势和理论优势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依据。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来源于人民,同时又在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过程中服务于人民,这是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强调:“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P19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中国表达。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作为历史观,人民至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4]P63;作为政治观,人民至上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9]P137;作为价值观,人民至上强调“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0]P6;作为群众观,人民至上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9]P138。人民至上不是一个抽象的口号,它贯彻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是我们事业胜利的重要发展理念、实践经验和政治保证。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人民至上的时代要求。在历史观上,要发挥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政治观上,要站稳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在价值观上,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我们的奋斗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观上,要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向人民学习、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的智慧,及时概括提炼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确保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要我们把人民至上贯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二)坚持自信自立是基础
政党自信是政党对其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信心,政党自立是政党具有自己的价值观主张、制度设计和组织架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自信自立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的理论基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历史文化基础,有百余年历史铸造的伟大光荣的实践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P19自信自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的根本立足点,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所在。
自信自立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方面,体现了新时代我们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11]这里讲的自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以及基于“四个自信”提出的历史自信和在历史主动中形成的文明自信,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自立就是走自己的路,同时尊重其它国家对自己发展道路选择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也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们的内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正是靠自信自立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夺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使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坚持自信自立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不断增强全体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定力、有主见,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在“四个自信”基础上树立历史自信和把握历史主动,要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反对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反对照抄照搬和闭关自守,始终保持我们的历史自信和思想自主。我们要树立文明自觉和文明自信意识,在继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中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三)坚持守正创新是核心
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吸收和改造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这是守正。马克思主义“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8]P8,这是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守正创新的历史。惟其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守正创新是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党的思想路线的鲜明标识。守正创新回答的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问题,反映了我们党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这里的守正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1]P20这里的创新就是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我们党坚持守正创新,在实践创新方面取得了“十三个方面成就”,在理论创新方面形成了“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在理论教育创新方面做到了“两个巩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坚持守正创新的时代要求。“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12]时代发展提出了理论创新的新要求,我们要立足“两个大局”同步交织和相互激荡的时代特点,在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中推进“两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守正创新是追求真理、揭示真理和笃行真理的过程,为此,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反映人民期盼,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实践发展新的理论。
(四)坚持问题导向是品格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论创新的真正使命是提出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理论创新的真正困难主要是如何发现问题,而不是如何给出答案。马克思主义是问题哲学,而不是抽象的体系哲学。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3]P289-290所谓问题就是矛盾,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找到了实践创新的突破点和理论创新的生长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新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结果,其中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都是回答不同历史时期时代课题的结果,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14]P23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聚焦于解决“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1]P20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应该以时代课题的系统回答为逻辑构建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体现出其蕴涵的马克思主义问题哲学的内在品格。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坚持问题导向的时代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这是我们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1]P20为此,我们在前进征程中要善于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动力源,只有如此才能提出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在新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继续深刻回答“三大时代课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殊问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深层性问题、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党独有的难题、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解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
(五)坚持系统观念是方法
系统观念作为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要求。系统观念作为方法论,是哲学层面上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一个复杂的、有机的、动态的系统。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随着近代以来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不同民族被整合为一个多样化、立体化、总体化的系统。因此,只有用联系的、发展的、系统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都是系统性问题,需要用系统观念和方法处理,在统筹各种利益诉求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客观事实,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面对“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和互相激荡的时代形势,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系统观念,提出统筹“两个大局”、统筹“四个伟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系统完整的战略部署,形成一系列新的战略性安排,指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正是坚持系统观念,我们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统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发展与安全的统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摆脱了西方国家现代化无法摆脱的众多困境,为我们应对复杂局面、推动事业发展提供了战略遵循,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坚持系统观念的时代要求。当前,我们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各种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各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协调推动各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1]P20我们相信,只要运用系统观念这一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引领理论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六)坚持胸怀天下是境界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的解放。“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15]P502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属于人类,具有超越资产阶级狭隘视界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在十月革命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历史潮流中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同时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以开阔的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团结带领第三世界人民共同反对帝国主义,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站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一边,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崇高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仍然是当今时代的潮流,但是全球化进入加速发展期、国际格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人类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的前途命运出发,提出未来人类发展的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围绕这个总目标提出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推进人类进步和谋求世界大同提供了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提出了全球发展和全球安全倡议,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全球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提出了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一带一路”倡议,为解决人类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主张。这些重大理念和重要主张,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国际形势变化的深刻把握,对人类发展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中国的大国担当。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时代要求。当前,人类文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俄乌冲突局势紧张、全球经济通胀低迷、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等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1]P21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目前中国成为世界历史结构中的中国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中国问题也就是世界问题,解决中国问题必然具有世界意义;同时世界问题也是中国问题,解决世界问题需要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论。就此而言,我们党要继续坚持胸怀天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置于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中整体谋划,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类所有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作出新的更大的中国贡献。
“六个必须坚持”形成一个内容完备、结构完整、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其中每个方面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创新逻辑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各个方面,将其内容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为继续推进这一思想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哲理维度准确地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时代要求,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