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必须坚持”的核心要义与践行路径
2023-02-07王海山王军旗
□王海山 王军旗
(1.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P18-19“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六个必须坚持”,才能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2]P66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只有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才能够真正坚持人民至上。
(一)站稳人民立场,不断为民造福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人民性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3]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人民实现自由和解放指明光辉道路的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也是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他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这种执着追求100多年来从未改变,多少革命先烈先辈为此付出了生命,为国家建设改革发展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才走到今天这一步。”[4]P67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址、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9万元,是2012年的2.23倍,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教育经费总投入6.1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93岁。这些鲜活的数据说明,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坚持人民至上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把握人民愿望,提高生活品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深刻把握人民普遍愿望、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理论。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P60他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P46只有坚持利民为本,紧紧守住人民的心,才能稳坐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高质量生活期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要求,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P46。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四个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我们一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总目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以此获得执政的最大底气。
(三)尊重人民创造,把握历史主动
是否承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和英雄史观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都无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宣扬帝王将相或思想家等杰出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英国英雄史观的代表人物卡莱尔认为: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6]P233。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认为,“超人”是历史的主宰者,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而人民群众则是“超人”用以实现其意志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诞生,彻底否定了个别杰出人物主宰历史的英雄史观,使人类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不是按照个别人的意志,而是按照许多人的意志所形成的合力的方向发展,这个合力就是历史的规律。研究历史规律必须研究人的活动,因为历史规律不能孤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正如马克思所言,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客观世界并不能自然地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实践活动改变世界,人类文明因此诞生,人类历史由此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必然性的剖析,对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提升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毛泽东同志曾经充满激情地说:“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中,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7]P146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尊重人民创造精神、把握历史发展主动的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分别从党、国家、人民视角展现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P15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精神,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出辉煌的发展奇迹,这是坚持人民至上所发挥出的理论伟力!
二、必须坚持自信自立
坚持自信自立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持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P19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自信自立,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道路,依靠自己力量创造中国奇迹,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充分展现出自信自立的强大力量。
(一)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道路
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也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大差异,照抄照搬西方道路必然导致食洋不化,必须发挥自信自立的主体性,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无数代价,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出的人间正道。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为了振兴中华,近代仁人志士开始了寻找“中国道路”的艰难历程。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资本主义道路没有走通,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再加上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残酷镇压,都相继失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但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
一次次的抗争,一次次的失败。中国究竟向何处去?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战胜了国内外反动派,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P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彰显出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烈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是我们自信自立最坚实的底气。
(二)依靠自己力量创造中国奇迹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自信自立,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从计划到市场、从贫困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的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市场空间迅速拓展,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2005年至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更是实现了奇迹般的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近54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3.98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8.57万元;粮食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均稳居世界首位;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达到59.3万亿元,同比增长5.5%。经过多年接续奋斗,我国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伟大成就都是亿万中国人民甩开膀子加油干,历尽艰险向前行,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的世人震撼的发展奇迹。
(三)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证明,坚持自信自立极大推动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使中国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自信自立,而且对自信自立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自信自立,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本身就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自己所开创的现代化新路的高度自信,不仅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而且超越了狭隘的西方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更加需要人民充分发挥出主体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把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从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也必将激发出中国人民中蕴藏的自信自立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就是要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从哲学上来讲,守正创新就是“扬弃”,守正与创新体现了“变”与“不变”的统一,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原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守正体现的是对历史的尊崇和对传统的继承,创新激发的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创新创造的动力。坚持守正创新就是要从守正和创新两方面持续发力,并且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
(一)守正就是要不忘本来,坚守初心,传承根脉
守正就是要不忘本来,坚守初心,传承根脉,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中,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区分先进和落后,划清积极和消极,强有力地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文化滋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思想深邃、逻辑严密、体系严谨,是引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二是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始终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和有力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很多优秀的思想文化精髓,要求我们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正确内涵和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处世哲学等进行认真梳理、深度加工,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要认真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力量。历史和实践证明,广大人民群众蕴藏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和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和依靠力量。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基层,实践经验最丰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接触最广、感受最深、了解最多,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深厚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注重继承党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向群众学习”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并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接地气”,要求党员干部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要真正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利益、诉求。只有守正才能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和本,为前进锚定正确的方向,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步激发强大的力量。
(二)创新就是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超越
创新就是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不断超越,始终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和最前沿,保持宏阔的视野和前瞻的眼光,坚信无限光明的前景,以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清醒认识世界发展大趋势,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实现突破和超越。一是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推进创新创造活动的现实基础和动力源泉。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为创新创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所以,创新创造一定要结合实践、深入实践、研究实践,把创新创造建立在丰富、生动、鲜活的实践基础之上,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和能量,才能开展符合实践要求,满足人民需要,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动。二是要着眼于全球未来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人类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我们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问题和认识事物,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洞悉各国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景。只有具备世界眼光,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创新创造活动。三是要推动各种文明之间交流互鉴。要加快创新创造的步伐,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展开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广泛学习、消化、吸收外来优秀成果,善于融通国外各种科技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推动创新创造。只有创新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永葆生机和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四、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把善于发现和认识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正确分析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提出真正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突出矛盾和疑难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时代提出的问题是引领时代进步的路标,致力于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才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关键是及时发现和正确分析问题,最终才能达到以正确方法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
(一)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部实践和全部过程,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理论品格就是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善于倾听时代的声音,发现潜在的问题,敢于破解时代提出的难题,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之前,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长期积累以及新出现的贪污腐败、结构失衡、环境污染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在有些地方甚至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以至于有不少人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忧心忡忡。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直面问题,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深入研究问题,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回答问题,以坚强的决心和意志解决问题,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全新局面,在这个斗争过程中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不是坐而论道的理论,而是起而行道、强调知行合一的科学理论,是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充满强烈问题意识和鲜明问题导向的科学理论。
(二)及时发现和正确分析问题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8]P289能否准确及时地发现和把握时代提出的问题,既决定着思想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又决定着能否正确地指导实践。能够指导实践、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才是管用的理论,才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理论。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内部矛盾问题和外部压力前所未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迫切需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采取有力举措解决这些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9]P74回望建党100多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性重大问题,领导中国人民走在时代前列、进行不懈奋斗、引领中国进步的历程;回望建国70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解决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问题,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历程;回望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个胜利,无不是中国共产党及时发现和正确分析问题的结果。
(三)以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聚焦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密切关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各领域的新情况,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向,透彻分析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治国理政所遇到的风险和挑战,认真研判中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把国际问题和国内问题联系起来全面考察、整体考虑,运筹帷幄、统驭全局。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抓住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和突出问题,抓住改革阻力大、多年啃不动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问题,抓住涉及面广、牵一发动全身的体制机制等“牛鼻子”问题,统筹谋划、全面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了一系列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效破除了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五、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顺利推进事业发展,必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使改革发展各项举措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之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根据现代系统论观点,系统是由诸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并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观念遵循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整体性主要强调把握系统整体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构性主要强调把握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包括要素之间的比例、结合方式等;层次性主要强调把握系统中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研究不同层次的运行规律;开放性主要强调把握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是有机的系统,其开放程度越高。概言之,系统观念要求在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层次、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认识事物、把握规律,进而从总体上实现事物结构和功能优化。[10]从方法论角度看,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就是要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认识和处理问题。机械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就要善于从事物的总体与全局上、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和有机结合上研究事物的矛盾运动与发展规律,不断提高七种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牢牢把握战略机遇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处理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战略思维。毛泽东同志强调,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战略头脑”,即战略思维能力。邓小平同志曾告诫,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握事物变化总体趋势和发展方向,善于从战略全局视野观察分析事物,善于站在政治高度认识判断形势,善于以长远发展眼光思考处理问题,胸怀大局准确审视国际发展大势,把握大势深刻把握国内发展大局,紧跟时代步伐治党治国治军,站立时代潮头统筹内政外交国防,顺应时代潮流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展现出登高望远、着眼全局的战略视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设计,举重若轻、抓住根本的战略统筹,自信从容、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战略智慧。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问题和矛盾之多前所未有,我们要牢牢把握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真本领。
(二)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抓住历史机遇
历史思维能力就是知古鉴今、以史为鉴,运用历史经验教训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把握事物演进的前进方向,用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智慧执政兴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站在历史的高度反思和总结历史,回望500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史来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洞察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来认识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进方向,透视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奋斗史来阐明中国的复兴道路,总结中国共产党10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宝贵经验来把握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使命,汲取世界各国人民创造和发展的多姿多彩历史文明来思考现在把握未来,从历史的大视野和发展的大趋势来思考分析问题,运用历史智慧治国理政,富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历史智慧,体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感。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符合历史规律、富有历史智慧的战略策略。
(三)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
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正确把握事物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指导工作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运用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他多次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析问题要一分为二,既看到有利一面,又看到不利一面;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时,强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则要稳扎稳打;在阐述社会管理时,指出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用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解决好大国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又处理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面临的特殊问题,用高水平安全确保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辩证思维。
(四)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系统思维能力就是从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上把握事物的关联性、整体性的一种思维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从根本上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掌舵领航时表现出高超的系统思维能力。一是注重用系统思维方法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变革。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二是注重系统的整体性和要素之间的协同性。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协同发力。三是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与环境的协调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四是注重系统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整体推进就是要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五是注重解决非平衡问题,推进系统走向动态平衡。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五)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敢于打破常规、超越前人
创新思维是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以新颖独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他坚持创新思维,立足新时代,寻找新思路,解决新矛盾,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水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外交、国防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的创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恢宏壮丽的创新大厦。在建造这座大厦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在理论创新方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实践创新方面,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制度创新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科技创新方面,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文化创新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六)不断提高法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法治环境
法治思维能力是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的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七)不断提高底线思维能力,打好有准备有把握之仗
底线思维是充分考虑面临的各种问题、困难和风险,立足实际设定最低目标、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凡事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从而守住底线,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和国家存在的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义无反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11]P245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底线思维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打好有准备有把握之仗。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坚持胸怀天下就是要树立世界眼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始终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融入世界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同时又以自身发展不断推动世界发展。坚持胸怀天下是党的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1]P21这一重要论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发展的高度关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坚持胸怀天下必须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最终落实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之中。
(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
坚持胸怀天下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3]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思想体系,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无产阶级政党坚持胸怀天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世界眼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历史”的产物和“人类知识的总和”的结晶,始终保持了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深刻洞察到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大趋势,高瞻远瞩地预见到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深刻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世界的前途命运已经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科学预见性。
(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坚持胸怀天下不仅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而且深深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为人们刻画了最理想而崇高的政治目标,描绘了最远大而美好的社会愿景。《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日用而不觉的经典名句。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天下观,“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价值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平观正逐渐被世界认同和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胸怀天下的价值取向上实现了高度契合。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党和人民的事业看作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大局和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在世界发展潮流中谋划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而牢牢掌握了历史主动。10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胸怀天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顽强奋斗,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从根本上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把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P267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之间交往新路;在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加强文明互鉴、实现文明共存;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扎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将其作为推动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主张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为解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